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世界范围内文化企业蓬勃发展,文化产业欣欣向荣,但是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却受种种羁绊而略显逊色。文化企业的融资问题一直都是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本文从文化企业层面,通过分析文化产业融资困境,力求提出可行的融资建议。
关键词:文化企业;融资困境;创新
一、文化产业融资现状
魏鹏举认为连续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为文化产业创造了巨大的需求,这是文化产业受到金融资本青睐的主要原因,不断改善的政策环境和高速发展的经济环境是文化产业的金融环境日益优化。但由于传统体制的影响,文化产业投资机制的不稳定、不成熟,我国文化产业融资还存在系统性困境。刘玉珠认为文化产业资金瓶颈初步得到缓解,但制约文化产业与金融业进一步融合的难题仍存在,需大力发挥金融的推动作用,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环境。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银行信贷规模不断增加,并购重组融资愈加活跃,使得文化产业融资环境好转,但是文化企业融资瓶颈并无本质改善,资金不足仍是一大制约。
二、文化产业融资困境原因分析
由于文化产业融资困境的成因复杂且有关文化产业的相关理论还不成熟,学者们的分析侧重点不同,目前对文化产业融资难的原因众说纷纭。笔者从文化企业自身入手,认为其融资困难的原因如下:
1.文化产业以中小企业为主。目前我国文化市场上多以中小企业为主,缺乏成功的大型文化企业,且多为民营企业。这些中小文化企业往往处于成长初期,自有知识产权拥有度相对较低,不具成熟的经营模式,素质较差,存在较大的经营风险,要获得金融支持往往难度较大。对融资难的成因,李华成作出如下解释:中小企业缺乏足够的固定资产影响融资;中小企业的自身内部管理影响了融资;中小企业融资主观努力不够,导致不少中小文化企业存在一下融资问题:资金需求旺盛,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对外融资方式简单且成功率低。
2.文化产业特质导致融资难。文化企业具有固定资产较少的“轻资产”特点,缺乏厂房、土地、设备等传统抵押物,而其文化创意等无形资产却难以评估,在申请银行信贷的过程中会面临资产抵押不足的问题。无形资产的价值变化不定,因此其价值很难确定,目前我国尚未形成有效的无形资产评价机制。尽管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会带动文化企业无形资产的增加,但无形资产评估机制的空缺仍会成为文化企业获得金融信贷的障碍。
另外文化产业的经营具有的风险性加大了其融资的难度。文化产业是一项运作过程长、收益不确定性强的产业,从策划、创作、后期制作到政府审核、商业推广与销售等环节,无一不存在出问题的可能。
3.缺乏运行合理的文化产业链。我国文化产业处于成长阶段,基本为自顾自发展,闭门造车是目前我国大多数文化企业的生存方式。一方面,相对封闭的发展方式使得文化企业间的信息与技术资源得不到共享,进而限制了文化产业的创新与发展。另一方面,相对独立的生存方式降低了处于不同位置的文化企业之间的沟通频率与深度,难以形成完整的文化产业链,造成了我国文化产业种类单一、质量不高的现状。如此不健全的发展在融资时必然进入困境。
三、降低我国文化企业融资难度的建议
在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银行信贷规模不断增加,并购重组融资愈加活跃的情况下,笔者认为文化企业可以从以下几点来争取脱离融资困境:
1.加强并购与重组。基于目前文化产业规模较小、不利发展的情况,中小文化企业可以加强联合,进行并购与重组,壮大自身规模。较大规模的文化产业无论是土地、设备等有形资产还是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都较中小企业获得金融支持的可能性大。
2.创新融资方式。于孝建、任兆璋在分析单个企业多个版权集合质押担保贷款方式的基础上,借鉴中小企业集合债的金融理论,提出了多个企业版权集合质押担保贷款的新融资方式,这种方式更适合中小型文化企业融资。并且建议文化企业在实际应用中结合自身无形资产的特点,选择专利权、预期收益、商标权等无形资产作为集合质押的对象,灵活运用该类贷款方式。采用集合质押担保贷款的融资方式,灵活易行,对文化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较为适用。此外,还可以利用信托股权基金、信托型租赁等融资渠道。
3.加强文化创新与内部管理,形成健全的文化产业链。文化产业一直难以实现较大飞跃的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创新。文化产业应加强企业内部文化的管理和上市文化产品的创新,尤其是知识产权、版权的创新,加强人才的培训,提升人力资本的素质,从根源上增强竞争实力和融资能力。
各文化企业应加强与相邻产业相融合,形成上下游沟通,打造“生产—上市—衍生品开发—收益—再生产”的完整产业链循环。最好能建立具有企业孵化器作用的文化产业园,通过园区内不同企业间的合作整合多种业态,拉长产业链,从而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壮大融资实力。
参考文献:
[1]高凌霁.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0(5).
[2]陈孝明.国内文化产业融资问题研究综述[J].科技和产业,2013(9).
[3]褚晓琳.文化产业融资现状、问题与建议[J].经济导刊,2010(9).
[4]魏鹏举.我国文化产业融资环境与模式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45-51.
[5]陈波,王凡.当前我国文化企业融资趋势、问题与成因分析[J].艺术百家,2011(5):90-98.
[6]刘玉珠.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金融,2011(22):15-18.
[7]于孝建,任兆璋.我国文化产业金融创新方式分析[J].上海金融,2011(6):105-108.
作者简介:齐爽(1994.07- ),女,河北保定,河北大学管理学院财政学在读本科生
关键词:文化企业;融资困境;创新
一、文化产业融资现状
魏鹏举认为连续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为文化产业创造了巨大的需求,这是文化产业受到金融资本青睐的主要原因,不断改善的政策环境和高速发展的经济环境是文化产业的金融环境日益优化。但由于传统体制的影响,文化产业投资机制的不稳定、不成熟,我国文化产业融资还存在系统性困境。刘玉珠认为文化产业资金瓶颈初步得到缓解,但制约文化产业与金融业进一步融合的难题仍存在,需大力发挥金融的推动作用,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环境。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银行信贷规模不断增加,并购重组融资愈加活跃,使得文化产业融资环境好转,但是文化企业融资瓶颈并无本质改善,资金不足仍是一大制约。
二、文化产业融资困境原因分析
由于文化产业融资困境的成因复杂且有关文化产业的相关理论还不成熟,学者们的分析侧重点不同,目前对文化产业融资难的原因众说纷纭。笔者从文化企业自身入手,认为其融资困难的原因如下:
1.文化产业以中小企业为主。目前我国文化市场上多以中小企业为主,缺乏成功的大型文化企业,且多为民营企业。这些中小文化企业往往处于成长初期,自有知识产权拥有度相对较低,不具成熟的经营模式,素质较差,存在较大的经营风险,要获得金融支持往往难度较大。对融资难的成因,李华成作出如下解释:中小企业缺乏足够的固定资产影响融资;中小企业的自身内部管理影响了融资;中小企业融资主观努力不够,导致不少中小文化企业存在一下融资问题:资金需求旺盛,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对外融资方式简单且成功率低。
2.文化产业特质导致融资难。文化企业具有固定资产较少的“轻资产”特点,缺乏厂房、土地、设备等传统抵押物,而其文化创意等无形资产却难以评估,在申请银行信贷的过程中会面临资产抵押不足的问题。无形资产的价值变化不定,因此其价值很难确定,目前我国尚未形成有效的无形资产评价机制。尽管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会带动文化企业无形资产的增加,但无形资产评估机制的空缺仍会成为文化企业获得金融信贷的障碍。
另外文化产业的经营具有的风险性加大了其融资的难度。文化产业是一项运作过程长、收益不确定性强的产业,从策划、创作、后期制作到政府审核、商业推广与销售等环节,无一不存在出问题的可能。
3.缺乏运行合理的文化产业链。我国文化产业处于成长阶段,基本为自顾自发展,闭门造车是目前我国大多数文化企业的生存方式。一方面,相对封闭的发展方式使得文化企业间的信息与技术资源得不到共享,进而限制了文化产业的创新与发展。另一方面,相对独立的生存方式降低了处于不同位置的文化企业之间的沟通频率与深度,难以形成完整的文化产业链,造成了我国文化产业种类单一、质量不高的现状。如此不健全的发展在融资时必然进入困境。
三、降低我国文化企业融资难度的建议
在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银行信贷规模不断增加,并购重组融资愈加活跃的情况下,笔者认为文化企业可以从以下几点来争取脱离融资困境:
1.加强并购与重组。基于目前文化产业规模较小、不利发展的情况,中小文化企业可以加强联合,进行并购与重组,壮大自身规模。较大规模的文化产业无论是土地、设备等有形资产还是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都较中小企业获得金融支持的可能性大。
2.创新融资方式。于孝建、任兆璋在分析单个企业多个版权集合质押担保贷款方式的基础上,借鉴中小企业集合债的金融理论,提出了多个企业版权集合质押担保贷款的新融资方式,这种方式更适合中小型文化企业融资。并且建议文化企业在实际应用中结合自身无形资产的特点,选择专利权、预期收益、商标权等无形资产作为集合质押的对象,灵活运用该类贷款方式。采用集合质押担保贷款的融资方式,灵活易行,对文化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较为适用。此外,还可以利用信托股权基金、信托型租赁等融资渠道。
3.加强文化创新与内部管理,形成健全的文化产业链。文化产业一直难以实现较大飞跃的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创新。文化产业应加强企业内部文化的管理和上市文化产品的创新,尤其是知识产权、版权的创新,加强人才的培训,提升人力资本的素质,从根源上增强竞争实力和融资能力。
各文化企业应加强与相邻产业相融合,形成上下游沟通,打造“生产—上市—衍生品开发—收益—再生产”的完整产业链循环。最好能建立具有企业孵化器作用的文化产业园,通过园区内不同企业间的合作整合多种业态,拉长产业链,从而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壮大融资实力。
参考文献:
[1]高凌霁.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0(5).
[2]陈孝明.国内文化产业融资问题研究综述[J].科技和产业,2013(9).
[3]褚晓琳.文化产业融资现状、问题与建议[J].经济导刊,2010(9).
[4]魏鹏举.我国文化产业融资环境与模式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45-51.
[5]陈波,王凡.当前我国文化企业融资趋势、问题与成因分析[J].艺术百家,2011(5):90-98.
[6]刘玉珠.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金融,2011(22):15-18.
[7]于孝建,任兆璋.我国文化产业金融创新方式分析[J].上海金融,2011(6):105-108.
作者简介:齐爽(1994.07- ),女,河北保定,河北大学管理学院财政学在读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