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学校体育研究会关于“对优秀中小学体育课基本要求”之第四条:
教学设计科学,教学分段合理,教学组织严密,教学方法有效,教学步骤清晰;教学负荷适宜,对各项的练习的时间、次数及强度能做出科学具体的安排;场地、器材、教具及现代技术手段的利用经济、实用、有效,符合教学的实际需要。
中国学校体育研究会关于优秀中小学体育课基本标准的第四条标准告诉我们:一节好的体育课必然是建立在好的教学设计基础上。那么什么是教学设计呢?教学设计都包括什么内容呢?关于这两点,各种理论和观点有不尽相同的认识和归纳,但就大的方面来说,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教学环境和教学评价应是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由于中国学校体育研究会关于优秀中小学体育课的前三条基本标准中已经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提出了要求,因此在这里的教学设计主要是指体育课堂中教学方法和手段等的设计,具体来说就是“教学课堂教学过程分段要合理”、“体育教学步骤要清晰”、“体育课堂教学组织要严密”、“体育教学方法要有效”、“教学的运动负荷要适宜”、“体育器材教具要经济”几个方面,下面本文就具体地作一解读。
1. 教学分段要合理
大凡是个过程就会有阶段,体育课堂教学也不会例外,因此,体育课教学要分段是没有问题的,大家也没有疑义。问题是怎么分段?根据什么分段?分成几段?目前有些说法评判“三段式”教学,批判“以技术传授过程为主线的分段”说什么“要摆脱分段教学的束缚”“放弃分段教学模式”“采用整体教学的形式”“新课改最大特点就是已经很少有人再按传统的技术教学模式来上课了”等等(摘自某课改学者的讲课稿)。这些说法既不是对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正确总结,也不是科学和有益的理论。
1)体育教学过程的分段应主要依据运动技术学习的过程来进行
主要依据运动技术学习的过程来进行教学的分段是体育学科性质所决定的体育学科的本质就是“教会学生运动技术”和“锻炼学生身体”,因此体育教学过程的目的和本质就必须定位于“在学习运动技术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学生身体和提高锻炼身体的能力”。因此,体育单元和体育课堂教学的分段都应主要以运动技术学习的合理步骤来进行分段,并在各个阶段中辅助于各种发展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练习,使学生在不断的身体锻炼过程中学会学好运动技术和锻炼身体的方法。
2)体育教学过程分为几段应视教材性质和课堂条件需要,但不应太多
体育教学过程应分为几段?首先将教学过程“开始阶段”、“基本部分阶段”和“结束阶段”这三个阶段是必须的。因为无论什么样的教学过程都必须有始有终和有中间,发现式教学、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过程也不例外,因此对 “三段式”批判是无的放失的。现在的问题是体育课的“基本部分”中应该分成几段?这首先决定于教材的数量,为了学好教材,除小学低中年级以外,但有时也不得不安排一个以上的教材,那么这时主要受以下几个要素的影响:
①教材比较难,需要小步骤的学习,如独轮车的初始阶段的学习;
②教材比较累,不可能在基本部分都进行这样的教材,如长跑教材;
③教材比较枯燥,学生不宜长时间学习的教材,如某些器械体操动作学习;
④教材本需要多样性内容,如发展身体灵巧性的教材;
⑤还有因为教学条件的限制,场地不够必须安排两个教材来进行分组轮换教学的情况。
但总的来说,体育教学过程的分段不应太多,很多教学都应该在一堂课中认真地从事一个项目的教学,如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都是如此,此时的基本部分应视为一个完整的阶段,换句话说,体育课堂教学的阶段应主要是“三段式”
2. 教学步骤要清晰
各个教学阶段都应由清晰的具体教学步骤来组成。教学步骤的核心是教法步骤,所以我们在实践中也经常说“教法步骤”。所谓步骤就是按部就班的意思,如何把教法按部就班地排列出来,就牵扯到学理的问题。一个运动技术学生是怎样学会的,需要多长时间,需要怎样的教法程序是学理要揭示的问题。但是在当前运动技术学习研究的条件下,各个运动技术的学理还不清晰,我们基本还是依靠运动训练的经验来判断体育教学的问题。但是我们初步发现:运动技术可以大致地分为“会与不会有明显区别的技能”(也能理解为“教才会的技能”,如游泳)“会与不会没有明显区别的技能”(也能理解为“不教也会的技能”,如跑步),还有因为难度太大或体能的因素很大导致的“教也不会的技能”。这三大类的教法步骤会呈现出很大的不同(表1)。一般来说,“教才会的技能”要求着非常严谨的教法步骤,要求着合理而科学的、一环扣一环的教法。
3. 教学组织要严密
“教学组织”的含义比较宽泛,有时它与“教学设计”是同样的含义,但这里的“教学组织”主要是“教学中的学习管理与行动指挥”的含义。而这里的“严密”则更多要通过精心设计的学习管理和行动指挥使体育教学达到“有序”、“高效”“安全”“和谐”四个方面的效果。
1)“有序”就是教学的过程要有逻辑性,是在运动技术学习和身体锻炼的逻辑性的基础上,使教学的程序科学合理,教学秩序井然,教学过程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好的体育教学过程不能杂乱无章、停停绊绊,更不能是横出枝杈或出现体育教学过程不得已而中断的现象。
2)“高效”就是“懂、会、炼、乐”四个方面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要在每一个单元和每节课中都使学生获得最多的知识、学会更多的运动技术、多一些锻炼身体和让学生体验到更多的成功感和乐趣。体育教学设计必须要有“效益”的观点,要提倡“有效和高效的体育教学”。
3)“安全”的最低要求是从事安全的运动,保证学生的运动安全,而最高的要求就是让学生进行有一定危险但保证安全,并让学生在其中受到安全意识的培养。安全设计也有不同的水平,因此,体育教师的安全保证水平也是其专业化的重要内容(表2)。
4)“和谐”就是要处理好各种关系和各种矛盾,在人的关系方面要能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生生关系的和谐,在发展的方面要促进教学与锻炼的和谐、思考和练习的和谐等,还有集体进步与个人进步的和谐等等诸多方面。
4. 教学方法要有效
教学方法是体育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但教学方法的问题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比如什么是体育教学方法、什么是学习方式、什么是学法、管理方法与教学方法有什么区别等现在还是众说纷纭,甚至体育教学方法的分类也不能统一。但是,我们却可以有一个判断好劣教学方法的标准,那就是:教学方法一定要有效。表3是本文总结的讲解、示范、练习、合作、探究、表扬和批评等的“有效方法”、“无效方法”和“错误方法”的分析例(表3)。
5. 教学负荷要适宜
由于体育课的本质是“进行运动技术学习和进行相应的身体素质锻炼的过程”,因此体育课必须有适宜的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体育课有着不同的形态和样式,而不同的体育课对适宜运动负荷的需要也不相同。比如体育课在一个教学单元中有着先后的不同,处在单元前段的新授课和处在单元后段的练习课的运动负荷要求不会一样,体育课有着传习课和探究课、班级教学和自主教学的区别,不同教学形态的体育课对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其他还有活动课、展示课、考核课等都对运动负荷有着不同的要求,下表就是不同的体育课对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的不同要求(表4)。体育教师在设计体育课负荷时要遵循以下的原则:
(1)确保学生活动安全的原则;
(2)有利于运动技术学习的原则;
(3)有利于不断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原则;
(4)有利于学生体验运动乐趣的原则;
(5)不至过于影响下节课教学的原则。
6. 器材教具要经济
体育教学是一个比较以来场地和器材的教学过程。因此在国家并不富裕和提倡节约的社会里,我们必须因陋就简和因地制宜来使用体育场地和器材。什么是体育场地、器材和教具的经济性呢?一般来说,“精心和充分使用现有的体育器材教具”“不购买昂贵的和可能闲置的体育器材教具”“适当自制部分简单的体育器材教具”“不向学生和家长摊派任何体育器材教具”应是使体育器材教具经济化的几个原则和工作内容,也是判断一节体育课的器材教具是否经济节约的标准。
在这里要强调的是现在随着教学改革的一些错误理解,出现了一些表面上的“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实践案例,如“南瓜扁担进课堂”就是典型的例子。的确,在农村出现了常见的又比较低价的扁担、箩筐和南瓜,很容易让人感到这里的器材教具是很经济的。其实不然,体育器材教具的经济性决不是简单的 “使用廉价的东西充当教具”的概念,在体育课中的器材和教具首先要为实现体育教学目的服务。再说,就扁担南瓜的情况而言,让学生从自己家里拿出扁担、箩筐上上体育课已经很不现实了,还要让学生每人从家里再拿两个南瓜到学校来上课更不现实,买那么多南瓜要花多少钱,上完课南瓜怎么办?因此,“南瓜扁担进课堂”不是“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因为它并不经济。相类似的错误体育教学实践还有用扫把上体育课,用白菜莴笋上体育课、用横幅上体育课、穿军装上体育课、带头饰上体育课、化装上体育课等现象,这些都是应该力戒和加以纠正的。
最后说说现在很受提倡也倍受体育教师关注的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问题。以计算机课件、网络信息利用、教学影像教材播放以及具有反馈功能的教学服务系统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确在扩展学生视听感觉、在把抽象内容形象化等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运用得好也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对于教学受时空由制约的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等学科更可以说是教学的革命性因素。但是,由于体育教学的身体练习性和外堂教学性等特殊性,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问题也与其他学科的情况不尽相同,一般情况下,在体育课中使用起来不太方便。因此,体育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一定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为用而用,也不能课课都用。现在有一些体育教学实践,本来教师可以做示范的也要让学生看看录像,有的教师从电视节目中录下一些学生平常也可以看到,或者口述也能讲清楚的事件让学生观看,还有的教师做一些极为简单的课件在教学中进行点缀等,这些教学实践并没有明显地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有时还耽误了学生的宝贵身体练习时间,这样的现代技术手段运用在时间和经费上都不经济,也应该予以避免。
教学设计科学,教学分段合理,教学组织严密,教学方法有效,教学步骤清晰;教学负荷适宜,对各项的练习的时间、次数及强度能做出科学具体的安排;场地、器材、教具及现代技术手段的利用经济、实用、有效,符合教学的实际需要。
中国学校体育研究会关于优秀中小学体育课基本标准的第四条标准告诉我们:一节好的体育课必然是建立在好的教学设计基础上。那么什么是教学设计呢?教学设计都包括什么内容呢?关于这两点,各种理论和观点有不尽相同的认识和归纳,但就大的方面来说,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教学环境和教学评价应是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由于中国学校体育研究会关于优秀中小学体育课的前三条基本标准中已经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提出了要求,因此在这里的教学设计主要是指体育课堂中教学方法和手段等的设计,具体来说就是“教学课堂教学过程分段要合理”、“体育教学步骤要清晰”、“体育课堂教学组织要严密”、“体育教学方法要有效”、“教学的运动负荷要适宜”、“体育器材教具要经济”几个方面,下面本文就具体地作一解读。
1. 教学分段要合理
大凡是个过程就会有阶段,体育课堂教学也不会例外,因此,体育课教学要分段是没有问题的,大家也没有疑义。问题是怎么分段?根据什么分段?分成几段?目前有些说法评判“三段式”教学,批判“以技术传授过程为主线的分段”说什么“要摆脱分段教学的束缚”“放弃分段教学模式”“采用整体教学的形式”“新课改最大特点就是已经很少有人再按传统的技术教学模式来上课了”等等(摘自某课改学者的讲课稿)。这些说法既不是对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正确总结,也不是科学和有益的理论。
1)体育教学过程的分段应主要依据运动技术学习的过程来进行
主要依据运动技术学习的过程来进行教学的分段是体育学科性质所决定的体育学科的本质就是“教会学生运动技术”和“锻炼学生身体”,因此体育教学过程的目的和本质就必须定位于“在学习运动技术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学生身体和提高锻炼身体的能力”。因此,体育单元和体育课堂教学的分段都应主要以运动技术学习的合理步骤来进行分段,并在各个阶段中辅助于各种发展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练习,使学生在不断的身体锻炼过程中学会学好运动技术和锻炼身体的方法。
2)体育教学过程分为几段应视教材性质和课堂条件需要,但不应太多
体育教学过程应分为几段?首先将教学过程“开始阶段”、“基本部分阶段”和“结束阶段”这三个阶段是必须的。因为无论什么样的教学过程都必须有始有终和有中间,发现式教学、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过程也不例外,因此对 “三段式”批判是无的放失的。现在的问题是体育课的“基本部分”中应该分成几段?这首先决定于教材的数量,为了学好教材,除小学低中年级以外,但有时也不得不安排一个以上的教材,那么这时主要受以下几个要素的影响:
①教材比较难,需要小步骤的学习,如独轮车的初始阶段的学习;
②教材比较累,不可能在基本部分都进行这样的教材,如长跑教材;
③教材比较枯燥,学生不宜长时间学习的教材,如某些器械体操动作学习;
④教材本需要多样性内容,如发展身体灵巧性的教材;
⑤还有因为教学条件的限制,场地不够必须安排两个教材来进行分组轮换教学的情况。
但总的来说,体育教学过程的分段不应太多,很多教学都应该在一堂课中认真地从事一个项目的教学,如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都是如此,此时的基本部分应视为一个完整的阶段,换句话说,体育课堂教学的阶段应主要是“三段式”
2. 教学步骤要清晰
各个教学阶段都应由清晰的具体教学步骤来组成。教学步骤的核心是教法步骤,所以我们在实践中也经常说“教法步骤”。所谓步骤就是按部就班的意思,如何把教法按部就班地排列出来,就牵扯到学理的问题。一个运动技术学生是怎样学会的,需要多长时间,需要怎样的教法程序是学理要揭示的问题。但是在当前运动技术学习研究的条件下,各个运动技术的学理还不清晰,我们基本还是依靠运动训练的经验来判断体育教学的问题。但是我们初步发现:运动技术可以大致地分为“会与不会有明显区别的技能”(也能理解为“教才会的技能”,如游泳)“会与不会没有明显区别的技能”(也能理解为“不教也会的技能”,如跑步),还有因为难度太大或体能的因素很大导致的“教也不会的技能”。这三大类的教法步骤会呈现出很大的不同(表1)。一般来说,“教才会的技能”要求着非常严谨的教法步骤,要求着合理而科学的、一环扣一环的教法。
3. 教学组织要严密
“教学组织”的含义比较宽泛,有时它与“教学设计”是同样的含义,但这里的“教学组织”主要是“教学中的学习管理与行动指挥”的含义。而这里的“严密”则更多要通过精心设计的学习管理和行动指挥使体育教学达到“有序”、“高效”“安全”“和谐”四个方面的效果。
1)“有序”就是教学的过程要有逻辑性,是在运动技术学习和身体锻炼的逻辑性的基础上,使教学的程序科学合理,教学秩序井然,教学过程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好的体育教学过程不能杂乱无章、停停绊绊,更不能是横出枝杈或出现体育教学过程不得已而中断的现象。
2)“高效”就是“懂、会、炼、乐”四个方面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要在每一个单元和每节课中都使学生获得最多的知识、学会更多的运动技术、多一些锻炼身体和让学生体验到更多的成功感和乐趣。体育教学设计必须要有“效益”的观点,要提倡“有效和高效的体育教学”。
3)“安全”的最低要求是从事安全的运动,保证学生的运动安全,而最高的要求就是让学生进行有一定危险但保证安全,并让学生在其中受到安全意识的培养。安全设计也有不同的水平,因此,体育教师的安全保证水平也是其专业化的重要内容(表2)。
4)“和谐”就是要处理好各种关系和各种矛盾,在人的关系方面要能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生生关系的和谐,在发展的方面要促进教学与锻炼的和谐、思考和练习的和谐等,还有集体进步与个人进步的和谐等等诸多方面。
4. 教学方法要有效
教学方法是体育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但教学方法的问题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比如什么是体育教学方法、什么是学习方式、什么是学法、管理方法与教学方法有什么区别等现在还是众说纷纭,甚至体育教学方法的分类也不能统一。但是,我们却可以有一个判断好劣教学方法的标准,那就是:教学方法一定要有效。表3是本文总结的讲解、示范、练习、合作、探究、表扬和批评等的“有效方法”、“无效方法”和“错误方法”的分析例(表3)。
5. 教学负荷要适宜
由于体育课的本质是“进行运动技术学习和进行相应的身体素质锻炼的过程”,因此体育课必须有适宜的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体育课有着不同的形态和样式,而不同的体育课对适宜运动负荷的需要也不相同。比如体育课在一个教学单元中有着先后的不同,处在单元前段的新授课和处在单元后段的练习课的运动负荷要求不会一样,体育课有着传习课和探究课、班级教学和自主教学的区别,不同教学形态的体育课对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其他还有活动课、展示课、考核课等都对运动负荷有着不同的要求,下表就是不同的体育课对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的不同要求(表4)。体育教师在设计体育课负荷时要遵循以下的原则:
(1)确保学生活动安全的原则;
(2)有利于运动技术学习的原则;
(3)有利于不断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原则;
(4)有利于学生体验运动乐趣的原则;
(5)不至过于影响下节课教学的原则。
6. 器材教具要经济
体育教学是一个比较以来场地和器材的教学过程。因此在国家并不富裕和提倡节约的社会里,我们必须因陋就简和因地制宜来使用体育场地和器材。什么是体育场地、器材和教具的经济性呢?一般来说,“精心和充分使用现有的体育器材教具”“不购买昂贵的和可能闲置的体育器材教具”“适当自制部分简单的体育器材教具”“不向学生和家长摊派任何体育器材教具”应是使体育器材教具经济化的几个原则和工作内容,也是判断一节体育课的器材教具是否经济节约的标准。
在这里要强调的是现在随着教学改革的一些错误理解,出现了一些表面上的“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实践案例,如“南瓜扁担进课堂”就是典型的例子。的确,在农村出现了常见的又比较低价的扁担、箩筐和南瓜,很容易让人感到这里的器材教具是很经济的。其实不然,体育器材教具的经济性决不是简单的 “使用廉价的东西充当教具”的概念,在体育课中的器材和教具首先要为实现体育教学目的服务。再说,就扁担南瓜的情况而言,让学生从自己家里拿出扁担、箩筐上上体育课已经很不现实了,还要让学生每人从家里再拿两个南瓜到学校来上课更不现实,买那么多南瓜要花多少钱,上完课南瓜怎么办?因此,“南瓜扁担进课堂”不是“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因为它并不经济。相类似的错误体育教学实践还有用扫把上体育课,用白菜莴笋上体育课、用横幅上体育课、穿军装上体育课、带头饰上体育课、化装上体育课等现象,这些都是应该力戒和加以纠正的。
最后说说现在很受提倡也倍受体育教师关注的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问题。以计算机课件、网络信息利用、教学影像教材播放以及具有反馈功能的教学服务系统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确在扩展学生视听感觉、在把抽象内容形象化等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运用得好也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对于教学受时空由制约的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等学科更可以说是教学的革命性因素。但是,由于体育教学的身体练习性和外堂教学性等特殊性,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问题也与其他学科的情况不尽相同,一般情况下,在体育课中使用起来不太方便。因此,体育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一定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为用而用,也不能课课都用。现在有一些体育教学实践,本来教师可以做示范的也要让学生看看录像,有的教师从电视节目中录下一些学生平常也可以看到,或者口述也能讲清楚的事件让学生观看,还有的教师做一些极为简单的课件在教学中进行点缀等,这些教学实践并没有明显地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有时还耽误了学生的宝贵身体练习时间,这样的现代技术手段运用在时间和经费上都不经济,也应该予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