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千百年以来,梅州地区客家人既传承了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又与时俱进地创造了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底蕴深厚、特色浓郁的地方文化。
一、整合当地文化资源注重情感味
我们的客家文化校本选修课程中有以爱国爱乡为题材的内容。抗日保台的民族英雄丘逢甲、叱咤风云的远征名将黄琪翔、血洒疆场的抗日烈士谢晋元、运筹帷幄的开国元帅叶剑英,都是客家人精忠报国的突出典范。情系家乡的曾宪梓、造福桑梓的熊德龙、热心公益的田家炳、捐资办学的刘宇新,都是客家人热爱家乡的杰出代表。还有以亲情为题材的内容,古有寒冬腊月下塘捉鱼孝母的罗孟郊,今有知恩图报、尽孝膝前的彭彩金。又有以友情为题材的内容,有布衣总统孙中山与开国元帅叶剑英两位客家伟人的传奇故事,有兴宁一中王佛松与汪懋华“一桌两院士”的佳话。另有以爱情为题材的内容,《十望夫》《春风吹开并蒂莲》等客家山歌叙述了一个个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
二、整合当地文化资源注重语言味
我们开设了客家山歌专题。客家山歌歌词诗味很浓,类似竹枝词,有国风和吴歌的余韵,主要以赋、比、兴的传统手法,又常用双关、重叠等手法。例如“橄榄好食核唔圆,相思唔敢乱开言;哑子食着单只筷,心想成双口难言”,歌中利用“成双”语义双关,构成整首山歌的歇后双关,一方面指哑子食着单只筷,想要一双筷子却又说不出来,一方面则用于抒发相思之情,倾慕对方想与之结成夫妻但又难于开口,委婉含蓄,耐人寻味。我们开设了客家五句板专题。客家五句板是在梅州地区一种广为流传的曲艺形式,每首歌由五句歌词组成,五句板歌词纯清新、通俗易懂、妙语双关、形象生动。例如“歌子一唱开心花,见到大家笑哈哈,来唱客家五句,好比滚水泡细茶,紧食紧想乐开花”,用“滚水泡细茶”比喻越来越有味道,比喻五句板越唱大家越想听、越开心,语言生动,通俗易懂。
三、整合当地文化资源注重知识味
我们开设了客家童谣专题。客家童谣是中国民间童谣的重要分支,也是中国传统乡土民间文化的杰出代表。它取材于客家地区的日常生活物事,语言活泼,手法灵活,易于上口,贴近生活。例如“阿鹊子,尾拖拖,一飞飞到树顶高,唔怕枪来唔怕刀。只怕阿妹嘴巴快,拐到树下割一刀,抽肠破肚剥皮毛”,这首童谣用借喻提醒人们,枪刀不可怕,最怕被美女甜言蜜语拐骗上当。我们还开设了客家楹联专题,客家姓氏对联中,一般是以先人典故入联,以缅怀祖德、标榜家声为主,期望后辈能继承祖业,光耀门楣。通过对一副副追宗思源、不忘根本的姓氏对联的鉴赏,帮助学生掌握了对联的平仄、对偶、借代、双关以及遣词用字的知识。
四、整合当地文化资源注重地方味
客都梅州,江山如画,人杰地灵,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金柚之乡等美誉。有优美隽永的客家山歌、被誉为“南国牡丹”的广东汉剧,还有当地民众喜闻乐见的汉调音乐、提线木偶、五句板、采茶戏。有被誉为汉族五大特色民居建筑的围龙屋,有千年古刹灵光寺、梅县学宫、人境庐、花萼楼、三河坝烈士纪念碑等名胜古迹。还有宋湘、黄遵宪、丘逢甲、丁日昌、叶剑英、林风眠、李惠堂、张弼士、姚德胜等名人俊杰。我们开展选修课程时充分利用了这些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让学生通过学习,游览客都名胜,走进客家民俗,亲近客家文化,倾听客家名人的叮咛和教导,激发了学生“我为梅州骄傲,我为梅州争光”的豪情壮志。
五、整合当地文化资源注重生活味
我们开设了客家名人专题。梅州地区青池秀水边,走出了宋湘、温驯等震动文坛的诗人;寻常巷陌里,走出了梁亮胜、邹锡昌等弄潮商海的实业家;雄峰峻岭间,走出了丁天昌、邓仲元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围龙屋下,走出了罗香林、李国豪等贡献卓越的专家学者;山地水田旁,走出了罗清桢、刘济荣等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这些名人都是我们学生耳熟能详的人物,当他们在选修课程中出现时,学生觉得自己和名人们是如此亲近。我们还开设了客家民居专题,围龙屋、围屋、四角楼、杠楼、门楣、屋前的水塘、屋后的风水林、南华又庐的“十厅九井”、兴宁东升围的“九厅十八井”、大埔县的维新楼、五华的联庆楼,都是学生们再熟悉不过的民居建筑。
通过这样的整合,高中语文课程变得更为丰满,更有特色,更富有魅力,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了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 魏文琦
一、整合当地文化资源注重情感味
我们的客家文化校本选修课程中有以爱国爱乡为题材的内容。抗日保台的民族英雄丘逢甲、叱咤风云的远征名将黄琪翔、血洒疆场的抗日烈士谢晋元、运筹帷幄的开国元帅叶剑英,都是客家人精忠报国的突出典范。情系家乡的曾宪梓、造福桑梓的熊德龙、热心公益的田家炳、捐资办学的刘宇新,都是客家人热爱家乡的杰出代表。还有以亲情为题材的内容,古有寒冬腊月下塘捉鱼孝母的罗孟郊,今有知恩图报、尽孝膝前的彭彩金。又有以友情为题材的内容,有布衣总统孙中山与开国元帅叶剑英两位客家伟人的传奇故事,有兴宁一中王佛松与汪懋华“一桌两院士”的佳话。另有以爱情为题材的内容,《十望夫》《春风吹开并蒂莲》等客家山歌叙述了一个个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
二、整合当地文化资源注重语言味
我们开设了客家山歌专题。客家山歌歌词诗味很浓,类似竹枝词,有国风和吴歌的余韵,主要以赋、比、兴的传统手法,又常用双关、重叠等手法。例如“橄榄好食核唔圆,相思唔敢乱开言;哑子食着单只筷,心想成双口难言”,歌中利用“成双”语义双关,构成整首山歌的歇后双关,一方面指哑子食着单只筷,想要一双筷子却又说不出来,一方面则用于抒发相思之情,倾慕对方想与之结成夫妻但又难于开口,委婉含蓄,耐人寻味。我们开设了客家五句板专题。客家五句板是在梅州地区一种广为流传的曲艺形式,每首歌由五句歌词组成,五句板歌词纯清新、通俗易懂、妙语双关、形象生动。例如“歌子一唱开心花,见到大家笑哈哈,来唱客家五句,好比滚水泡细茶,紧食紧想乐开花”,用“滚水泡细茶”比喻越来越有味道,比喻五句板越唱大家越想听、越开心,语言生动,通俗易懂。
三、整合当地文化资源注重知识味
我们开设了客家童谣专题。客家童谣是中国民间童谣的重要分支,也是中国传统乡土民间文化的杰出代表。它取材于客家地区的日常生活物事,语言活泼,手法灵活,易于上口,贴近生活。例如“阿鹊子,尾拖拖,一飞飞到树顶高,唔怕枪来唔怕刀。只怕阿妹嘴巴快,拐到树下割一刀,抽肠破肚剥皮毛”,这首童谣用借喻提醒人们,枪刀不可怕,最怕被美女甜言蜜语拐骗上当。我们还开设了客家楹联专题,客家姓氏对联中,一般是以先人典故入联,以缅怀祖德、标榜家声为主,期望后辈能继承祖业,光耀门楣。通过对一副副追宗思源、不忘根本的姓氏对联的鉴赏,帮助学生掌握了对联的平仄、对偶、借代、双关以及遣词用字的知识。
四、整合当地文化资源注重地方味
客都梅州,江山如画,人杰地灵,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金柚之乡等美誉。有优美隽永的客家山歌、被誉为“南国牡丹”的广东汉剧,还有当地民众喜闻乐见的汉调音乐、提线木偶、五句板、采茶戏。有被誉为汉族五大特色民居建筑的围龙屋,有千年古刹灵光寺、梅县学宫、人境庐、花萼楼、三河坝烈士纪念碑等名胜古迹。还有宋湘、黄遵宪、丘逢甲、丁日昌、叶剑英、林风眠、李惠堂、张弼士、姚德胜等名人俊杰。我们开展选修课程时充分利用了这些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让学生通过学习,游览客都名胜,走进客家民俗,亲近客家文化,倾听客家名人的叮咛和教导,激发了学生“我为梅州骄傲,我为梅州争光”的豪情壮志。
五、整合当地文化资源注重生活味
我们开设了客家名人专题。梅州地区青池秀水边,走出了宋湘、温驯等震动文坛的诗人;寻常巷陌里,走出了梁亮胜、邹锡昌等弄潮商海的实业家;雄峰峻岭间,走出了丁天昌、邓仲元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围龙屋下,走出了罗香林、李国豪等贡献卓越的专家学者;山地水田旁,走出了罗清桢、刘济荣等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这些名人都是我们学生耳熟能详的人物,当他们在选修课程中出现时,学生觉得自己和名人们是如此亲近。我们还开设了客家民居专题,围龙屋、围屋、四角楼、杠楼、门楣、屋前的水塘、屋后的风水林、南华又庐的“十厅九井”、兴宁东升围的“九厅十八井”、大埔县的维新楼、五华的联庆楼,都是学生们再熟悉不过的民居建筑。
通过这样的整合,高中语文课程变得更为丰满,更有特色,更富有魅力,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了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 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