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幸福课堂的构建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2379129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幸福吗?”也许很多高中学生对此的回答是否定的。过重的学习负担以及高考的压力使学生整天被焦虑、抑郁、挑剔、批评和埋怨的情绪所包围,成了分数的奴隶,何谈幸福?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应当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创造轻松有效、活力有序的课堂,让幸福感回到学生身边。
  在实践中,我们确实看到,有一些政治课堂精彩生动,学生乐学、教师乐教,教师和学生徜徉在知识的海洋而乐此不疲,下课铃响了还意犹未尽,甚至会情不自禁响起阵阵掌声。这样的课堂一定能让学生收获满满的幸福。
  仔细观察那些充满活力,师生都感到幸福愉悦的课堂,不难发现幸福课堂的“样子”。
  幸福源自体验。对教师而言,要做到爱教、乐教,让上课成为一种享受、一种幸福的体验;对学生而言,教师要力争给学生创造轻松、幽默、享受、催人奋进的课堂氛围,不能让45分钟成为枯燥无趣、令人“活受罪”的痛苦的课堂。
  幸福来自收获。只有高效有序地获取,课堂才有价值。课堂上发现问题后的喜悦,解决不了问题时的困惑,教师讲解点拨和引导之后的豁然开朗,问题解决后所带来的满足,有了这些,上课就是一种艺术享受,是让人心旷神怡的幸福之旅。师生间通过思想交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能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获。
  快乐是幸福的前提。怎样才能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如何让学生在体验和收获中感受幸福?笔者认为,教师是幸福课堂的引擎。只有教师转变观念,具备较高的驾驭课堂的素养和教学技能,努力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而又充满生机活力,才能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才能实现教学相长。
  一、穿插,让刻板的政治道理“丰富多彩”
  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围绕教材中心内容,适当拓宽知识,开阔视野,进行穿插教学,会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既能使课堂充满生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快乐地遨游,自然是幸福的。
  在教学过程中,适时穿插时政热点能大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比如在讲到“正确的消费观”时,可以先告诉学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华社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上作出的重要批示。让学生明白勤俭节约的重要性。穿插生活实例,也可使政治课更加贴近生活。如经过学生的社会实践调查得知,学校附近的某大酒店最近营业额大大减少,原因是很多人贯彻国家的政策号召,发起“光盘行动”,控制公费宴请,大大减少了浪费。这样穿插,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知识,把国家政策与书本知识联系起来,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对消费观有更深刻的感悟,从感悟中轻松收获幸福。
  穿插教学的运用在于恰到好处。穿插中切忌随意性,信口开河,离题“散讲”。要做到事先有选择,事后有回顾,有明确的目的。穿插内容要成为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注意科学性、整体性、思想性、准确性。曾经听过一节令笔者记忆深刻的课,在讲完正确的消费观后,上课教师穿插了一个故事《一张令人汗颜的罚单》,并请一名学生朗读:几个中国职员去德国汉堡公干,公司驻外同事为他们接风,用餐时驻外同事点了很多菜,用完餐后桌子还有三分之一的食物剩下。当他们买单准备离开时,旁边用餐的白人老太太指责他们太浪费了,中国职员辩解称钱是花自己的,剩下多少与别人无关。对方一听马上生气了,一个电话叫来了社会保障机构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问明情况后开出了一张50马克的罚单,并着重地告诫说:“钱是你自己的,但资源是全社会的,世界上有很多人还缺少资源,你们不能够也没有理由浪费。”这张罚单让几个中国职员汗颜,也应让我们每个节约意识淡漠的中国人汗颜。
  当这名学生念完这个故事,本来活跃的课堂鸦雀无声。笔者想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则小故事让学生对勤俭节约和绿色消费等正确的消费观念有了深刻的认识。他们也感受到,学习政治并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重要的是使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了提升。不是无味地接受知识,而是幸福地感悟理念。
  二、幽默,让抽象的政治理论“妙趣横生”
  不可否认,政治理论与其他学科相比确实比较枯燥和抽象,学生不感兴趣,课上容易昏昏欲睡。如果我们的政治课堂教学不注意授课的方式和方法,不注重趣味性教学,课堂会变得干巴巴和毫无生气,我们政治教师稍不注意就变成了“专业催眠师”。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努力避免产生这类现象,寻找一些有趣味的教学素材,给课堂增添活力。学生只有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才会觉得幸福。
  有些语言和案例在公开课上也许会被评价为哗众取宠,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偶尔运用一下,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讲到“消费的类型”关于使用权和所有权的内容时,可运用一则笑话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某学生回答老师的提问:“我妈妈是外婆生的,所以外婆拥有对妈妈的所有权,但是妈妈嫁给了爸爸,像家里的保姆,所以爸爸拥有对她的使用权。”学生听了都大笑不已。在这样快乐的氛围中,学生自然乐学,而且一定对这些知识记忆深刻。
  对教师而言,幽默是一种素养,更是一种艺术。所以平时要多积累幽默的语言,多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诙谐幽默的教学语言可以寓知识传授、智能培养于趣味之中,创造出寓庄于谐、妙趣横生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得有趣,课后回味无穷。
  三、激励,让枯燥的政治课堂“自信和谐”
  成功是人们获得自信、动力的源泉,成功和自信也是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精心设计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激励方案,时时关注学生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自信,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我们高中政治教师应该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分层教学、差异教学,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同时积极地评价学生、赞扬学生、鼓励学生,给学生以学习的动力。如讲到“绿色消费”,人们形象地把它概括为“5R”。笔者根据事先了解到的情况,请班上一位英语口语比较优秀的学生念“5R”的内容:Reduce、Reevaluate、Reuse、Recycle、Rescue。念完后笔者予以了表扬。虽然是一个小小的举动,但是笔者能感受到这名学生内心的骄傲,因为他不仅在政治课上展示了英语表达能力,并且得到大家的认可,从而使他增加了学习政治的兴趣。一些需要较强的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才能解答的问题就要请基础较好的学生来回答。又如笔者在课前找了一名学生,交给他一个思考问题:“从影响消费的因素出发想想应当如何提高消费水平?”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书本上没有直接的答案,需要综合概括。课堂上经过笔者的一番点拨之后,这名学生由于事先有准备,他回答得非常全面且有条理,自然就收获了同学们崇拜的眼神和教师赞许的目光。对这名学生来说,自然更有动力去解决一个个难题,攀登一座座知识高峰。
  教师应当是灯塔,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找到方向,远离迷茫;教师应当是“点火者”,满怀热情地点燃学生内心蛰伏的理想和愿望。幸福课堂应该是我们怀着诚挚的心,兢兢业业上好的每一节课,应该是师生之间共同唱响的一曲高效学习之歌,应该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思想碰撞产生出的相互欣赏的愉悦体验,应该是情理交融、方法科学、态度升华的智慧结晶。当然,探索创建幸福课堂的规律和具体策略,我们还在路上跋涉。
其他文献
笔者尝试使用新教材缘于参加赛课,抽签结果是选了人教版的新教材必修三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思想》。在教学设计之初对新课程改革不了解,也不清楚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接受赛课任务后,经过认真学习及同事间的反复听课、讨论和修改,才逐渐有了了解。下面结合《从“师夷长技”到维新思想》的几次课程重建谈谈对新课程改革的一些初步认识。  一、新课程改革的内容  新课程改革要改些什么?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本课从材料的选取到课件的制作,从课堂的调控到机智的生成,从学法的培养到实效的提高,从情境的设置到问题的解决,做得比较妥帖。但课堂教学中也出现了三个“冷场”,导致师生交流不畅,互动不够,直接影响教学进程的顺利进行。  “冷场”之一:  课堂开头部分,笔者意图通过成语故事“嗟来之食”的图片,来引入新课。这一设计还比较自然,但当教师自信满满地问:大家知道这张图片说的是什么成语吗?学生却面面相觑,无人作答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最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集体的引领者、组织者、指导者和教育者,班主任对班集体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影响着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笔者从事班主任工作十多年,经历过风风雨雨,品尝过酸甜苦辣,一路走来,平平淡淡;一路走来,收获喜悦。笔者多次被县委政府评为“优秀教师”,两次被市委、政府授予“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并获“园丁奖”。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国内一些学者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了大量的研究。就兰州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看,在被调查的学生中,存在轻度心理问题的占38.33%;存在中度心理问题的占44.77%;存在重度心理问题的占15.36%。但不同的地区,如沿海与内地、东部与中西部、平原与山区等,由于文化传统、经济水平、教育发展水平等各种客观因素的惯性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摘要]中学生的法律教育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组成,它关系到未来公民法律信仰和法律行动的培养。我们要从法律精神和日常生活出发,创设法律情境与营造氛围,锻炼学生的法律思考力,培养学生的法律行动力,给未来公民们上好法律教育这一课。  [关键词]法律教育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70055  我国中学生多为12~18岁的
最近跟一闺蜜聊天,席间她跟我描述她前不久新交的男友。对方衣服是阿玛尼的,皮带是Prada的,鞋子是意大利小牛皮的……当我问她这男人做什么工作时,答案居然是一杂志社小编辑。唉呀,笔者真替我同学发愁,这可怎么办呢。大牌的世界如此深不可测,笔者当时用了一上午的时间给闺蜜洗脑,拜金男要不得啊。  这几天一直在考虑写什么话题,傍晚我和同事坐公交下班回家,我们俩兴高采烈的讨论最近的八卦趣事,忽然在同一时间内目
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撰文指出,语文教学存在着“少慢差费”的严重弊端,确实切中要害。几十年来教育界一直在寻找科学的语文教学体系,改革举措层出不穷,教学理念铺天盖地,教学实验此起彼伏,不可谓不热闹,不可谓不努力,可目前语文教学仍然不景气,“少慢差费”仍然是目前语文教学的普遍现状。面对“少慢差费”的严重弊端,笔者认为语文教学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要走 “多快好省”之路。“多快好省”之路就是要增加教材的容量,
不知不觉,十几年的初中班主任生活转瞬即逝。然而,一晃而过的是岁月,沉淀下来的除了每年享受成功的喜悦之外,就是经常感觉到一种隐忧:初中生早恋的现象越来越多。媒体曾经报道说中国的早孕、堕胎年龄正在不断下降,已经日益逼近初中生的年龄。早恋对初中生的身心、学业以及将来的生活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和危害。然而痛定思痛,如果我们仅仅是想方设法阻止此类事情的发生,那只能是“扬汤止沸”。我们最需要做的是“釜底抽薪”
教材解读就是教师对教学行为中所利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的开发和利用,最主要是指教师对教科书的使用和开发。新课程的实施推动了教师对教材的创造性开发使用,然而,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教师在使用教材中存在着剑走偏锋的现象,这应该引起广大历史教学者和研究者的关注。笔者结合对《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一课的一次教学大比武中选手们的教材解读的分析,就教材解读如何避免剑走偏锋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剑走偏锋:教材解读中失
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要和善地、愉快地教育学生,以便学生能在没有殴打、没有哭泣、没有厌恶的气氛中,在和蔼可亲的气氛中,喝下科学的饮料。”有人说,学生的自尊心,就像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也有人说诚挚的心灵,是学生情感的钥匙,高尚的师德,是学生心灵的明镜。是的,要让学生飞得更高、更快、更远,教师必须有一颗爱心,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一句话,带着爱上路,走过的路旁就一定会开满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