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重要性指标研究

来源 :教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2901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题来源:本文系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科研计划项目“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评价的研究——以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课题编号:2013J08]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颜姣姣(1983—),女,浙江杭州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教学管理、运筹学与控制论。
  摘 要:本课题立足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对交通类专业高职毕业生、交通类企业、交通类高职院校专家等的两轮问卷调研、座谈,得出交通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重要性指标。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指标研究;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
  一、前言
  职业核心能力,又称关键能力,是指任何职业或行业工作都需要的、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可转移性的且在职业活动中起支配和主导作用的能力。在以往的重理轻文、重实用轻基础、急功近利等不良观念的影响下,高职院校在专业规划、专业建设上存在着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过于突出技术性和专业性,强调岗位技能的精通与熟练,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训练上,忽视了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这是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的原因之一。对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研究是现实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出的重要课题,对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重要性指标进行研究具有如下意义:
  (1)针对交通类高职院校的特点,将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指标进行细化,并明确各项培养指标的轻重缓急关系,具有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
  (2)进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指标研究,有利于高职院校自身的长远发展。一方面,可以使高职院校进一步明确教育教学的宗旨,把握高职院校在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明确具体应采取的对策,把核心能力的培养贯穿于高职教育的全过程中,从而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提高毕业生的专业与岗位的适应性,提高就业率,形成“以就业促招生,以招生促发展”的长远发展态势。另一方面,高职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激发了学校师资队伍素质的提高,对教师个人的发展也具有一定作用。
  (3)随着交通运输类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目前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已经成为交通运输从业人员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社会对交通运输类从业人员具有一些特殊的职业素养需求,国家教委也相当要求高校对这些职业素养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因此,对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重要性指标进行研究,有利于培养交通建设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指标体系的建立过程
  重要性指标体系的建立通过两轮调研来确立,调研对象为交通专业高职毕业生、交通行业用人单位人力资源部门、交通类高职院校专家。
  首先通过对专家的访谈,确立8个一级指标:自我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数字应用能力、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外语应用能力。
  接着通过开放式调查问卷,收集二级指标。
  将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梳理、整合、提炼,并通过高职院校专家座谈,8个一级指标各得到3、2、2、3、2、4、2、3个二级指标。
  然后,在第一轮得到的二级指标基础上,再进行三级指标的问卷调研。最后,
  在整理、分析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咨询交通系统专家同行,最终得到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重要性指标体系。
  三、交通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重要性指标
  最终通过发放50份问卷,结合文献调研和咨询多位专家,得到如下指标体系:
  1自我学习能力
  (1)具有自我意识(能学):具有自我提升的愿望;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具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
  (2)具有良好的自我学习习惯(想学):具有明确的学习计划;具有自我约束能力;能进行自我检查与评价;具有对交通行业浓厚的学习兴趣。
  (3)掌握正确的学习策略方法(会学):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善于思考和总结。
  2信息处理能力
  (1)信息的收集与整理能力:对交通行业信息具有敏感度,掌握信息来源;具有文献检索、資源查询的能力;具有独立调研的能力。
  (2)信息分析能力:掌握基本的信息分析方法;掌握交通行业软件的使用方法;对信息进行科学分析、整理、加工和开发;对信息进行传递和展示(如报告、PPT等)。
  3数字应用能力
  (1)数学基本功:具有一定的高等数学知识;熟悉本行业的专业计算。
  (2)计算能力:合理选择和解读数字信息;分析数据、展现结果,正确、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4与人交流能力
  (1)理解能力: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对行为的判断能力。
  (2)正确的沟通心态:善于倾听他人的见解;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3)交流技巧:口头表达能力;见识广博;书面交流能力。
  5与人合作能力
  (1)团队意识:具有团队意识;具有个人风险精神;平等友善、善于交流、谦虚谨慎;团结协作精神,共同协商配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合作技巧:掌握合作的主动性和技巧性;均衡集体目标和个人目标,明确合作目标。
  6解决问题能力
  (1)发现问题:善于观察和总结;具有细心、耐心的素质;善于质疑。
  (2)分析问题:积极思考,准确把握事物发生问题的关键;分析问题具有一定的逻辑性,思维能力强。
  (3)解决问题:利用有效资源,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方案;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使问题得到解决。
  (4)解决问题的心理素质:适应能力、生存能力;忍受挫折能力;排除干扰能力;自我减压能力;快速反应能力;灵活处理能力。
  7创新能力
  (1)创新意识:追求超越的精神;强烈的创新欲望;具有批判能力。
  (2)开拓能力:独到的见解;勇于突破,大胆尝试与实践。
  8外语应用能力
  (1)阅读能力:通过阅读了解国外交通行业信息;能够阅读国际通用交通专业图纸、文献等。
  (2)听说能力:理解他人语言、意图;利用外语表达能力。
  (3)写作能力:外语书面表达能力。
  四、总结
  本文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建立了交通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重要性指标。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可以对这些重要性指标体系进行进一步的问卷调查和分析,将各个指标的重要性程度进行量化处理。通过这一系列的研究,可以使广大交通类高职院校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有效利用时间和资源,惠及学校和学生。
  参考文献:
  梁玉国,夏传波,等.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实践.中国高教研究,2013(03).
  陈文贤.中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比较与借鉴——以美国特来登特学院为例.幸福生活指南:高等职业教育,2011(01).
其他文献
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活动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下面,我以牛津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时Reading部分Aluckyescape为例.谈一谈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和任务型
椭圆曲线的轮廓加工用普通编程难以实现或比较烦琐,因此我们通常采用参数编程或者计算机自动编程。本文简要叙述了其编程方法,以及刀具半径的合理选择。
语文作为初中课程中的一门主要科目,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语文课堂由于其课程的特殊性,导致课堂中没有很多需要去锻炼逻辑思维的内容,所以,很多学生对语
目的:研究人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1(SP-A1)在甲醇酵母Pichia pastoris(P.pastoris)中的分泌表达、产物的分离纯化及免疫活性测定. 方法:将人SP-A1基因克隆至P.pastoris的
摘 要:语文能力是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中生来说,语文能力不仅要求具备理解掌握课文和语文知识的能力,而且应该准确灵活应用汉语言文字,主要表现为语言的听、说、  读、写能力。本文对语文能力的内涵和提高语文能力的途径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高中生;语文能力;内涵;途径  语文能力是高中生语文素质的核心,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获得语文知识、文化渗透、语文技能等形成的基本语言文字能力。那么,学
体育游戏是游戏与体育活动相结合,从游戏中发展和派生出来的,是以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有鲜明的教育教学意义的现代游戏形式。体育游戏融体力开发和智力开发于一身,集知识
初中学生有了一定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对于各科的学习有更强的在喜好方面的倾向性。对某学科感兴趣,学习欲望强烈,积极性高,学习成绩就好。反之,学习就上不去。初中教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