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工智能技术只有在“确定性信息、完全信息、静态的、单任务和有限领域”这5个条件下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而满足了这5个条件的工作,则会被计算机取代。按照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张钹院士在2018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峰会上演讲的说法,那些照章办事,不需要任何灵活性的工作,总有一天会被计算机取代。
今天的家庭教育要有全局意识,知道人类与动物、与机器的区别在哪里,孩子未来需要什么样的本领;还要有未来意识,了解世界是变化的、社会是发展的,父母要帮助孩子积累能够拥抱未来变化的才能。
遗憾的是,很多父母一心盯着孩子的学习,面对孩子不尽如人意的学习成绩和日常生活中的“笨手笨脚”时,忍不住会责怪、打击孩子;为了纠正孩子的问题、弥补孩子的缺陷,在手把手地教孩子知识的同时,忍不住包揽孩子生活上该自己做的一切,以为这样自觉自愿地付出就是为了孩子好,就是帮孩子。
但孩子越被动接受这样的“帮助”,越离不开大人,大事小事依赖父母,久而久之成为习惯。反过来进一步强化了父母的心理定勢,使父母越发急于把自己生活经验的结论强加给孩子,把孩子排除在自己解决问题之外。事实上,父母对孩子能动性、主动性有意无意的漠视,是对其参与权的剥夺。
孩子活在当下,面向未来。我们必须承认,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很难预料10年、20年后孩子们将面对怎样的世界,但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他们终将走出家庭、独立于社会并且有所作为。真正爱孩子的父母,在当下就要站得高一点、眼光放得远一点,为孩子未来的发展垫好“铺路石”。
如今,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机器人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成为大势所趋。在围棋人机大战中AlphaGo战胜韩国名将李世石、IBM在电视知识竞赛中打败美国前冠军之类的事实,使得人们开始担心“人类会不会被计算机所取代”。如何为孩子做好应对新时代的准备,是父母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
父母为孩子的做人、做事打下怎样的基础,关系到孩子是否具有可持续的竞争力,关系到孩子能否成人、成才。父母要转变自身的教育价值观,注重孩子多种能力的培养。
英国哲学家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分为两类: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他人总结的已有的知识,隐性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是一种领会、把握经验,重组经验,以期达到理智地控制经验的能力。
对孩子而言,从书本中、课堂上学到前人积累的知识并不等于能力。知识是别人经验的积累,而能力是自身经验的积累,是在反复实践中形成的内化了的东西,是面对变化可以举一反三、独立解决问题的基本素质。
所以,从长远看,父母不必只盯着最容易被机器取代的显性知识的死记硬背,过于在乎分数的得与失。而要着眼于人工智能做不到的、能发挥人类智能优势的方面,注重孩子学习过程中的思考能力、辨别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
这就需要充分利用家庭的资源优势,为孩子创造实践环境,让他们在尝试失败和体验成功中获得成长。因为任何人的生存、发展都是在生活中实现的,正是家庭生活的一天天、生活小事的点点滴滴,滋养着孩子从幼小的生命体成为能独立于社会的人。孩子未来的各种能力发展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今天给予他怎样的实践环境。
比如日复一日看似简单的家务劳动,的确很容易请保洁做卫生、叫外卖免了做饭。但如果父母和孩子一起动手,对孩子的意义就不同了,其中包含了责任感的培育、兴趣的萌生、人际合作力量的感悟、自己动脑动手的历练、失败与成功的体验……这是未来实现自身价值、在劳动岗位上服务社会的基本功,是单纯的知识学习替代不了的。
同时,父母要厘清与孩子的关系,善于激发孩子的潜能。孩子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是从小在日常解决自身问题的过程中逐渐获得的。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不应是“亲子一体化”——孩子实现父母的意愿,父母替孩子做事、对孩子的事主观臆断、指手画脚,而应是大人与孩子在平等的立场上、在相同的起跑线上共同学习,共同面对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社会。
孩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内在动力。作为独立个体的主体性,这种内在动力表现为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家庭教育的最佳效果和最终目的,应当是孩子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自我教育,是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孩子的权利得以充分实现。
面对未来,父母对孩子的积极引领,不再只依靠高学历或充裕的家庭经济条件,而更多体现在终身学习的意识和对社会变化的敏感,是在此基础上对孩子的各种问题准确应答,是在日常生活中给予高质量的陪伴,创造有利于孩子充分发展的家庭环境场。
——摘自家教周刊
今天的家庭教育要有全局意识,知道人类与动物、与机器的区别在哪里,孩子未来需要什么样的本领;还要有未来意识,了解世界是变化的、社会是发展的,父母要帮助孩子积累能够拥抱未来变化的才能。
遗憾的是,很多父母一心盯着孩子的学习,面对孩子不尽如人意的学习成绩和日常生活中的“笨手笨脚”时,忍不住会责怪、打击孩子;为了纠正孩子的问题、弥补孩子的缺陷,在手把手地教孩子知识的同时,忍不住包揽孩子生活上该自己做的一切,以为这样自觉自愿地付出就是为了孩子好,就是帮孩子。
但孩子越被动接受这样的“帮助”,越离不开大人,大事小事依赖父母,久而久之成为习惯。反过来进一步强化了父母的心理定勢,使父母越发急于把自己生活经验的结论强加给孩子,把孩子排除在自己解决问题之外。事实上,父母对孩子能动性、主动性有意无意的漠视,是对其参与权的剥夺。
孩子活在当下,面向未来。我们必须承认,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很难预料10年、20年后孩子们将面对怎样的世界,但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他们终将走出家庭、独立于社会并且有所作为。真正爱孩子的父母,在当下就要站得高一点、眼光放得远一点,为孩子未来的发展垫好“铺路石”。
如今,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机器人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成为大势所趋。在围棋人机大战中AlphaGo战胜韩国名将李世石、IBM在电视知识竞赛中打败美国前冠军之类的事实,使得人们开始担心“人类会不会被计算机所取代”。如何为孩子做好应对新时代的准备,是父母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
父母为孩子的做人、做事打下怎样的基础,关系到孩子是否具有可持续的竞争力,关系到孩子能否成人、成才。父母要转变自身的教育价值观,注重孩子多种能力的培养。
英国哲学家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分为两类: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他人总结的已有的知识,隐性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是一种领会、把握经验,重组经验,以期达到理智地控制经验的能力。
对孩子而言,从书本中、课堂上学到前人积累的知识并不等于能力。知识是别人经验的积累,而能力是自身经验的积累,是在反复实践中形成的内化了的东西,是面对变化可以举一反三、独立解决问题的基本素质。
所以,从长远看,父母不必只盯着最容易被机器取代的显性知识的死记硬背,过于在乎分数的得与失。而要着眼于人工智能做不到的、能发挥人类智能优势的方面,注重孩子学习过程中的思考能力、辨别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
这就需要充分利用家庭的资源优势,为孩子创造实践环境,让他们在尝试失败和体验成功中获得成长。因为任何人的生存、发展都是在生活中实现的,正是家庭生活的一天天、生活小事的点点滴滴,滋养着孩子从幼小的生命体成为能独立于社会的人。孩子未来的各种能力发展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今天给予他怎样的实践环境。
比如日复一日看似简单的家务劳动,的确很容易请保洁做卫生、叫外卖免了做饭。但如果父母和孩子一起动手,对孩子的意义就不同了,其中包含了责任感的培育、兴趣的萌生、人际合作力量的感悟、自己动脑动手的历练、失败与成功的体验……这是未来实现自身价值、在劳动岗位上服务社会的基本功,是单纯的知识学习替代不了的。
同时,父母要厘清与孩子的关系,善于激发孩子的潜能。孩子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是从小在日常解决自身问题的过程中逐渐获得的。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不应是“亲子一体化”——孩子实现父母的意愿,父母替孩子做事、对孩子的事主观臆断、指手画脚,而应是大人与孩子在平等的立场上、在相同的起跑线上共同学习,共同面对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社会。
孩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内在动力。作为独立个体的主体性,这种内在动力表现为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家庭教育的最佳效果和最终目的,应当是孩子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自我教育,是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孩子的权利得以充分实现。
面对未来,父母对孩子的积极引领,不再只依靠高学历或充裕的家庭经济条件,而更多体现在终身学习的意识和对社会变化的敏感,是在此基础上对孩子的各种问题准确应答,是在日常生活中给予高质量的陪伴,创造有利于孩子充分发展的家庭环境场。
——摘自家教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