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似的”这个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中的解释为:
助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动词后面,表示跟某种事物或情况相似:像雪似的那么白;彷佛睡着了似的;乐得跟什么似的。也作“是的”。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中没有“似地”词条。不过现实语言中很多作家却经常把引导句子状语的“似的”写作“似地”,如:
(1)他想这是唐晓芙害自己的,将来跟她细细算账,微笑从心里泡沫似地浮上脸来,痛也忘了。(钱钟书《围城》)
(2)瑞宣忘了亡国的耻辱与钱家的冤屈,箭头儿似的跑回家中。(老舍《四世同堂》)
(3)他攀得也很灵活,猫似地转眼就攀上去了。(梁晓声《钳工王》)
(4)那些天,我像罪犯似地抬不起头,以为全是我的过错。(王朔《空中小姐》)
对于这个问题,颜红波(1998)、樊朝野(2001)、董锋(2003)等人一致认为,这里的“似地”是语言使用上的错误,应该改为“似的”。几位学者观点的主要依据是汉语各类词典中都仅有“似的”词条而没有“似地”词条,因而他们在遇到使用“似地”的句子时都想当然地认为这是一种误用。
我们的观点则与上述几位学者相反,我们认为引导句子状语成分的“似地”本身不是一种误用,而是一种日渐成熟的正确用法。为了证明我们的观点,先看下面几个语例:
(5)且说赵虎扮做花子,见跟的人多了,一时性发,他便拽开大步,飞也似地跑了二三里之遥。(《七侠五义(上)》)
(6)二人正在着忙,忽听外面擂鼓也似地敲门。(《施公案(二)》)
(7)石铸背着大人紧走,窜出寨门,一直奔命似地往前跑,马忠在后紧追。(《彭公案(三)》)
(8)中间也有许多下人们进进出出,瞧见这位公子老爷,发呆也似地立在师老爷床边,自不觉有那种惊奇的情形,但又不敢动问。(《八仙得道(下)》)
上面的语例至少说明,早在晚清的有关文献中,引导句子状语成分的“似地”用法已经大量出现。毋庸讳言,同样引导状语成分的“似的”在汉语中出现的时间要明显早于“似地”,我们在元曲中就可以找到引导状语成分的“似的”,如:
(9)房廊、屋舍、解典库、粉房、磨房、油房、酒房,做的生意都如水也似的长将起来。(《全元曲(杂剧一)》)
引导句子状语的“似地”虽然大约在晚清才出现,不过这种用法却发展得非常迅速。我们分元、明、前清、晚清、民国、现当代等不同时代,同时在各个时代选取一部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对包含引导句子状语的“似的”和“似地”的不同语例的出现频率进行了统计:
从上面的表格中可以发现,在晚清到民国时期,引导句子状语的“似地”迅速发展,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似的”,成为最主要的用法。而在现当代作家王朔的作品中,引导句子状语的“似地”则占据了数量上的绝对优势。
观察包含引导状语的“似地”的句子我们发现,这些句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似地”后面的成分一定是句子的谓语成分,而且主要是动词性成分。如:
(10)我们兴奋地尖叫,一窝蜂似地跑到父亲的身前抢着礼物。(《读者(合订本)》)
(11)孙喜吓得赶紧跳起来,撒开腿像一条疯狗似地跑远了。(余华《一个地主的死》)
(12)他惶恐地站了起来,拉开门,飞也似地走了。(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13)平日爱在柳绿中穿梭似地跳跃歌唱的黄莺,现却在枝头呆然木立,连唱歌的功夫都没有了。(田汉《杏姑娘》)
如果后面的谓语成分为形容词性成分,那么句子一般用“似的”而不是“似地”,如:
(14)过去最让他犯怵的商店售货员现在见了他都像亲姐妹似的和气。(王朔《我是你爸爸》)
(15)到了铃木社长这一代,商品奇迹似的大量畅销,缔造了相当大的收益。(应用文《哈佛管理培训系列全集》)
如果后面的谓语成分被标点符号隔开,那么不论谓语成分是动词性成分还是形容词性成分,句子都使用“似的”而非“似地”,如:
(16)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鲁迅《朝花夕拾》)
(18)文纨早看见柔嘉,这时候仿佛听了辛楣的话才发现她似的,对她点头时,眼光从头到脚瞥过。(钱钟书《围城》)
(19)吃晚饭的时候,老通宝似乎料到了几分似的,看着大儿子阿四的脸,这样骂起来了。(茅盾《秋收》)
(20)典当行的刘经理像怕失去了什么似的,迫不及待地说。(易志坚、宋恺《“真假”古玩拍卖案》)
(21)吴云凌牵了头,接下去便滚雪球似的,呼啦啦站出来三百一十八户农民,要同南极乡政府对簿公堂。(应用文《中国农民调查》)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现代汉语中“似的”和“似地”已经分化出两个不同的用法:一个可以接其他成分;另一个则专门接动词性谓语作状语引导词。这种区别又是怎样形成的呢?这还得从“的”和“地”的历史演变关系说起。
吕叔湘(2001)指出,自唐宋以来,“底”(“的”的前身)和“地”出现了不同的分化,“底”的作用在于“区别属性”(相当于我们所说的“定语”);“地”的作用在于“描写情态”(相当于我们所说的“状语”)。而到了“五四”以后,定语和状语后面的de书面上分别写作“的”和“地”,这一点已经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因而在民国时期完成的小说《宋代十八朝宫廷艳史》中,“似地”引导状语的用法与“似的”相比已经占了绝对的优势(18:2)。不过正如邢福义(1998)所指出的:由于把状语后面的“的”写为“地”毕竟具有人为性,有人有时在状语后边仍然写“的”,这也不算错。于是就出现我们本文分析的在状语引导词的位置“似地”和“似的”共存的局面。
参考文献:
[1]董锋.“似的”与“似地”[J].汉字文化,2003,(3).
[2]樊朝野.“似的”不应写作“似地”[J].语文世界, 2001,(10).
[3]吕叔湘.吕叔湘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4]颜红波.“似地”应改为“似的”[M].小学教学参考,1998,(3).
[5]邢福义.汉语语法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龙海平,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所/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外事办公室)
助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动词后面,表示跟某种事物或情况相似:像雪似的那么白;彷佛睡着了似的;乐得跟什么似的。也作“是的”。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中没有“似地”词条。不过现实语言中很多作家却经常把引导句子状语的“似的”写作“似地”,如:
(1)他想这是唐晓芙害自己的,将来跟她细细算账,微笑从心里泡沫似地浮上脸来,痛也忘了。(钱钟书《围城》)
(2)瑞宣忘了亡国的耻辱与钱家的冤屈,箭头儿似的跑回家中。(老舍《四世同堂》)
(3)他攀得也很灵活,猫似地转眼就攀上去了。(梁晓声《钳工王》)
(4)那些天,我像罪犯似地抬不起头,以为全是我的过错。(王朔《空中小姐》)
对于这个问题,颜红波(1998)、樊朝野(2001)、董锋(2003)等人一致认为,这里的“似地”是语言使用上的错误,应该改为“似的”。几位学者观点的主要依据是汉语各类词典中都仅有“似的”词条而没有“似地”词条,因而他们在遇到使用“似地”的句子时都想当然地认为这是一种误用。
我们的观点则与上述几位学者相反,我们认为引导句子状语成分的“似地”本身不是一种误用,而是一种日渐成熟的正确用法。为了证明我们的观点,先看下面几个语例:
(5)且说赵虎扮做花子,见跟的人多了,一时性发,他便拽开大步,飞也似地跑了二三里之遥。(《七侠五义(上)》)
(6)二人正在着忙,忽听外面擂鼓也似地敲门。(《施公案(二)》)
(7)石铸背着大人紧走,窜出寨门,一直奔命似地往前跑,马忠在后紧追。(《彭公案(三)》)
(8)中间也有许多下人们进进出出,瞧见这位公子老爷,发呆也似地立在师老爷床边,自不觉有那种惊奇的情形,但又不敢动问。(《八仙得道(下)》)
上面的语例至少说明,早在晚清的有关文献中,引导句子状语成分的“似地”用法已经大量出现。毋庸讳言,同样引导状语成分的“似的”在汉语中出现的时间要明显早于“似地”,我们在元曲中就可以找到引导状语成分的“似的”,如:
(9)房廊、屋舍、解典库、粉房、磨房、油房、酒房,做的生意都如水也似的长将起来。(《全元曲(杂剧一)》)
引导句子状语的“似地”虽然大约在晚清才出现,不过这种用法却发展得非常迅速。我们分元、明、前清、晚清、民国、现当代等不同时代,同时在各个时代选取一部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对包含引导句子状语的“似的”和“似地”的不同语例的出现频率进行了统计:
从上面的表格中可以发现,在晚清到民国时期,引导句子状语的“似地”迅速发展,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似的”,成为最主要的用法。而在现当代作家王朔的作品中,引导句子状语的“似地”则占据了数量上的绝对优势。
观察包含引导状语的“似地”的句子我们发现,这些句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似地”后面的成分一定是句子的谓语成分,而且主要是动词性成分。如:
(10)我们兴奋地尖叫,一窝蜂似地跑到父亲的身前抢着礼物。(《读者(合订本)》)
(11)孙喜吓得赶紧跳起来,撒开腿像一条疯狗似地跑远了。(余华《一个地主的死》)
(12)他惶恐地站了起来,拉开门,飞也似地走了。(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13)平日爱在柳绿中穿梭似地跳跃歌唱的黄莺,现却在枝头呆然木立,连唱歌的功夫都没有了。(田汉《杏姑娘》)
如果后面的谓语成分为形容词性成分,那么句子一般用“似的”而不是“似地”,如:
(14)过去最让他犯怵的商店售货员现在见了他都像亲姐妹似的和气。(王朔《我是你爸爸》)
(15)到了铃木社长这一代,商品奇迹似的大量畅销,缔造了相当大的收益。(应用文《哈佛管理培训系列全集》)
如果后面的谓语成分被标点符号隔开,那么不论谓语成分是动词性成分还是形容词性成分,句子都使用“似的”而非“似地”,如:
(16)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鲁迅《朝花夕拾》)
(18)文纨早看见柔嘉,这时候仿佛听了辛楣的话才发现她似的,对她点头时,眼光从头到脚瞥过。(钱钟书《围城》)
(19)吃晚饭的时候,老通宝似乎料到了几分似的,看着大儿子阿四的脸,这样骂起来了。(茅盾《秋收》)
(20)典当行的刘经理像怕失去了什么似的,迫不及待地说。(易志坚、宋恺《“真假”古玩拍卖案》)
(21)吴云凌牵了头,接下去便滚雪球似的,呼啦啦站出来三百一十八户农民,要同南极乡政府对簿公堂。(应用文《中国农民调查》)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现代汉语中“似的”和“似地”已经分化出两个不同的用法:一个可以接其他成分;另一个则专门接动词性谓语作状语引导词。这种区别又是怎样形成的呢?这还得从“的”和“地”的历史演变关系说起。
吕叔湘(2001)指出,自唐宋以来,“底”(“的”的前身)和“地”出现了不同的分化,“底”的作用在于“区别属性”(相当于我们所说的“定语”);“地”的作用在于“描写情态”(相当于我们所说的“状语”)。而到了“五四”以后,定语和状语后面的de书面上分别写作“的”和“地”,这一点已经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因而在民国时期完成的小说《宋代十八朝宫廷艳史》中,“似地”引导状语的用法与“似的”相比已经占了绝对的优势(18:2)。不过正如邢福义(1998)所指出的:由于把状语后面的“的”写为“地”毕竟具有人为性,有人有时在状语后边仍然写“的”,这也不算错。于是就出现我们本文分析的在状语引导词的位置“似地”和“似的”共存的局面。
参考文献:
[1]董锋.“似的”与“似地”[J].汉字文化,2003,(3).
[2]樊朝野.“似的”不应写作“似地”[J].语文世界, 2001,(10).
[3]吕叔湘.吕叔湘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4]颜红波.“似地”应改为“似的”[M].小学教学参考,1998,(3).
[5]邢福义.汉语语法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龙海平,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所/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外事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