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课程改革提倡课堂教学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与开放性。但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可能随时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如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某个旧知识已遗忘,需要进行复习的问题;也可能在学习过程中对某个问题的探究牵涉到其他方面的知识,需要先把这些知识搞清楚了,才有可能对某个问题深入探究下去。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有时可能学生对某个问题的讨论非常激烈,甚至争论不休,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法对所讨论的问题得出结论。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更是如此,从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方案、搜集资料、观察实验到处理信息、提出解释、表达交流更是无法控制时间。所以,传统教学那种堂堂清、节节清的课,准时上课、准时下课的课,毫无疑问受到挑战。有的教师在教学某个知识点时,按传统的教学方式用几分钟的时间即可完成;但按照新的教学方式,一节课甚至几节课才能完成。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教学任务又是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与教学时间的矛盾始终存在,许多教师感到困惑。
究其原因,许多课堂教学时间不够用、教学效率不高并非全是因为新课改要求教学开放性而造成的,相反是因为教师不能精心安排、科学利用教学时间造成的。
一、 课堂教学时间利用率不高的主要表现
1.前松后紧
有的课堂花去十几分钟甚至更长时间来复习旧课或引入新课,有时为了创设教学情境,花去大半节课时间,从而造成新课教学重点内容的学习与巩固没有时间保证,只好草草收场,让学生吃“夹生饭”。这样,下节课又要花更多的时间去补课,造成恶性循环。
2.随意性大
有的教师备课时未精打细算,计划性不强,所以上课时就只能讲到哪里算哪里,重点、难点教学内容没有时间来保证,课堂最佳教学时间利用率不高;有的教师教学语言不简练,口头禅、多余的话占去课堂不少时间。
3.缺乏科学性
有的课为了充分利用时间,上课铃一响,在学生注意力还没有集中时就立即开讲新课内容,从而影响听课效率;有的知识本该教师讲的,却让学生去讨论、去探究,结果一无所获,浪费时间。
二、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时间的有效性
1.科学安排课堂教学时间
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而且是十分宝贵的,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记忆规律和“优选法”的知识以及优秀教师的经验,一节课40或45分钟的时间一般来说可以做如下安排:
(1)课初的5分钟时间。由于学生课前、课间活动刚结束,思想和情绪还未恢复平静,他们所想的还是课前或课间的活动的许多内容。所以,这段时间里教师不宜立即讲新课,而应安排能够使学生情绪和思想尽快安静下来、注意力能尽快集中起来的一些活动。
(2)课中的25分钟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最佳时间。在这段最佳时间里,学生精力最充沛,注意力最集中,思维最敏捷,是学习掌握新知识的最好时刻,这段宝贵时间要充分利用好。师生都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解决教学中关键性的问题,教学的节奏感要强,密度容量要大。这个时间段内要把握课堂教学的第一次高潮,如安排“导学课文”、“精读精议”等。
(3)课末的15分钟。在这段时间里,不少学生注意力又开始不自觉地转移,有的开始与同学讲话,有的开始搞小动作,有的开始想课前课后的事情。所以,在这段时间里,不宜继续讲课,而应安排让学生能充分地动眼、动口、动脑、动笔、动手的活动。此时应创设课堂教学的第二次高潮,如安排“精练反馈”、“评价小结”等。
课堂内的每一分钟都应该精打细算,力争做到每一分钟都让学生有事情做,每一分钟都让学生有所得。若每节课浪费5分钟,一个星期下来就要浪费近150分钟,约4节课的时间;一个学期下来就要浪費约60个小时、80节课的时间。
当然,课内教学时间的安排也要留有余地,不能45分钟安排得满满当当的。课堂的生成、课堂的偶发事件等都有可能需要时间去处理。
2.灵活地处理教材内容
有的教师已经注意到科学地安排一节课的40或45分钟了,但是,经常还会遇到课堂时间不够用,教学任务完不成的情况,若“拖堂”,学生、领导都不满意。其实要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出现以上现象不足为怪,经常“拖堂”的确不是办法。要使“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真正落到实处,除了要精心备课、科学安排40或45分钟外,还要灵活地处理教材内容,具体说,就是“当快则快,当慢则慢”。就一节课而言,首先要保证重点内容与难点内容探究的时间,次重点内容或可放到课后让学生自行完成的内容要舍得放弃;就一个单元而言,较简单的内容或学生认为自己能够掌握的内容,教学进度完全可以加快,不必照搬教学参考书的进度,有时甚至可以舍弃不教,或者对教材进行重新组合,以节省课时;有时为了能够让学生对某个问题、某种方法有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教师要舍得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不要一味去赶进度、赶时间。一位特级教师一次上公开课,板演完课题,要求学生就课题开展讨论,结果学生积极思维,发言踊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课前准备的内容却无法进行,但是,无论是听课老师,还是上课老师或学生都感到值得,尽管原定的教学任务没有完成。这位老师说,他上课经常出现这种情况,但教参2课时甚至3课时的内容他也经常1课时上完。一节好课能让学生受益一生,一种好的教学方式能为学生的未来带来好的生活方式。课堂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一个知识点或获得一种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受到有益的人生教育。
究其原因,许多课堂教学时间不够用、教学效率不高并非全是因为新课改要求教学开放性而造成的,相反是因为教师不能精心安排、科学利用教学时间造成的。
一、 课堂教学时间利用率不高的主要表现
1.前松后紧
有的课堂花去十几分钟甚至更长时间来复习旧课或引入新课,有时为了创设教学情境,花去大半节课时间,从而造成新课教学重点内容的学习与巩固没有时间保证,只好草草收场,让学生吃“夹生饭”。这样,下节课又要花更多的时间去补课,造成恶性循环。
2.随意性大
有的教师备课时未精打细算,计划性不强,所以上课时就只能讲到哪里算哪里,重点、难点教学内容没有时间来保证,课堂最佳教学时间利用率不高;有的教师教学语言不简练,口头禅、多余的话占去课堂不少时间。
3.缺乏科学性
有的课为了充分利用时间,上课铃一响,在学生注意力还没有集中时就立即开讲新课内容,从而影响听课效率;有的知识本该教师讲的,却让学生去讨论、去探究,结果一无所获,浪费时间。
二、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时间的有效性
1.科学安排课堂教学时间
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而且是十分宝贵的,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记忆规律和“优选法”的知识以及优秀教师的经验,一节课40或45分钟的时间一般来说可以做如下安排:
(1)课初的5分钟时间。由于学生课前、课间活动刚结束,思想和情绪还未恢复平静,他们所想的还是课前或课间的活动的许多内容。所以,这段时间里教师不宜立即讲新课,而应安排能够使学生情绪和思想尽快安静下来、注意力能尽快集中起来的一些活动。
(2)课中的25分钟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最佳时间。在这段最佳时间里,学生精力最充沛,注意力最集中,思维最敏捷,是学习掌握新知识的最好时刻,这段宝贵时间要充分利用好。师生都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解决教学中关键性的问题,教学的节奏感要强,密度容量要大。这个时间段内要把握课堂教学的第一次高潮,如安排“导学课文”、“精读精议”等。
(3)课末的15分钟。在这段时间里,不少学生注意力又开始不自觉地转移,有的开始与同学讲话,有的开始搞小动作,有的开始想课前课后的事情。所以,在这段时间里,不宜继续讲课,而应安排让学生能充分地动眼、动口、动脑、动笔、动手的活动。此时应创设课堂教学的第二次高潮,如安排“精练反馈”、“评价小结”等。
课堂内的每一分钟都应该精打细算,力争做到每一分钟都让学生有事情做,每一分钟都让学生有所得。若每节课浪费5分钟,一个星期下来就要浪费近150分钟,约4节课的时间;一个学期下来就要浪費约60个小时、80节课的时间。
当然,课内教学时间的安排也要留有余地,不能45分钟安排得满满当当的。课堂的生成、课堂的偶发事件等都有可能需要时间去处理。
2.灵活地处理教材内容
有的教师已经注意到科学地安排一节课的40或45分钟了,但是,经常还会遇到课堂时间不够用,教学任务完不成的情况,若“拖堂”,学生、领导都不满意。其实要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出现以上现象不足为怪,经常“拖堂”的确不是办法。要使“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真正落到实处,除了要精心备课、科学安排40或45分钟外,还要灵活地处理教材内容,具体说,就是“当快则快,当慢则慢”。就一节课而言,首先要保证重点内容与难点内容探究的时间,次重点内容或可放到课后让学生自行完成的内容要舍得放弃;就一个单元而言,较简单的内容或学生认为自己能够掌握的内容,教学进度完全可以加快,不必照搬教学参考书的进度,有时甚至可以舍弃不教,或者对教材进行重新组合,以节省课时;有时为了能够让学生对某个问题、某种方法有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教师要舍得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不要一味去赶进度、赶时间。一位特级教师一次上公开课,板演完课题,要求学生就课题开展讨论,结果学生积极思维,发言踊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课前准备的内容却无法进行,但是,无论是听课老师,还是上课老师或学生都感到值得,尽管原定的教学任务没有完成。这位老师说,他上课经常出现这种情况,但教参2课时甚至3课时的内容他也经常1课时上完。一节好课能让学生受益一生,一种好的教学方式能为学生的未来带来好的生活方式。课堂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一个知识点或获得一种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受到有益的人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