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都知道,人类、狮子、老鼠,包括海洋中的鲸都是哺乳动物和温血动物,而鳄鱼、鲨鱼等鱼类大多是冷血动物。然而,近日美国的海洋科学家发现,美国阿拉斯加海湾的马哈鲨具有温热的游泳肌肉,体温达到26 ℃,较周围20 ℃的水温还要高。这表明,马哈鲨已经变成非常典型的温血动物,能够维持一个高于周围环境的核心体温。
温/冷血动物有何不同
几个世纪以来,学术界按照动物调节体内温度方式的不同将动物分为温血动物和冷血动物两类,所有哺乳动物和鸟类都属于温血动物,除此之外的动物都归于冷血动物。但这个分类方法不够全面和准确,例如生存在大漠中的鬣蜥蜴在传统上被认为是冷血动物,可是它们的一般体温只比人类的体温低一二摄氏度,说它们是冷血动物是不准确的。
哺乳动物与鸟类体内的酶只有在37 ℃的时候才能达到最高的催化效率,要是温度稍有偏差就会严重破坏其催化机能。如果你从今天起不再吃饭,那你绝不可能活过一个月,而鳄鱼不吃不喝却能活上一年,甚至更长时间。我们与鳄鱼之间的差别为什么如此之大呢?这是因为我们是温血动物,我们每天所吃食物产生的大部分能量都在调节体温的过程中消耗掉了;而鳄鱼只需要较少的能量就能维持体温和生理机能。温血动物的体温调节,是地球生命进化中最大的奥秘之一。
温血鱼竟有20余种
20世纪初,科学家就发现有温血鱼存在。早期发现的金枪鱼差不多都是温血的。与其他鱼类不同,金枪鱼身上长有一块很大的、负责中央加热的肌肉,它的新陈代谢也很快,因此能够产生大量的热。为了防止热量损耗,金枪鱼的血管里有一种热交换系统,能够将热保持在体内。它的鱼鳃则起着散热器的作用,当血液通过金枪鱼循环吸收氧气时,鱼鳃就把热传到周围的冷水中,以免体内贮存过多的热量。
30年前,科学家又相继发现了20余种温血鱼类,比如大马林鱼和箭鱼等。大马林鱼和箭鱼的眼睛旁边有一块肌肉,专门用来给自己的大脑和眼睛提供热量,以确保这两个重要器官时刻处在最佳状态。
在鸟类和哺乳动物中,温血性是其具备的原始特征。但是就鱼类而言,这被认为是一个较先进的特点,并不是所有鱼类都具有的。科学家相信,如果能够对温血鱼类的进化关系有所了解的话,就能够揭开它们具有温血性的谜团。利用基因技术,科学家仔细研究了几种温血鱼共有的一个基因的异同,并且绘制出一份有关它们历史的新图表。在温血鱼被发现的每一个进化分支上,它最近的亲属都是冷水鱼,这说明它们的温血特性不是来自某个共同的祖先。
适者生存与各有千秋
看来只能用生存和适应来解释这种现象了。多数科学家认可“生态龛拓展”的观点,通俗讲就是鱼类为了能向更深更冷的水域延伸自己的捕猎空间,在大胆挑战极限时意外获得了进化优势。例如,最早的金枪鱼不是生活在两极冷水中的,但为了甩掉竞争者,它们远赴南北两极,逐渐适应了那里的严寒环境。而箭鱼在冰冷海底觅食的习性,也是慢慢形成的。
要挑战极限,除胆量之外还要有本领,而敏捷的动作与准确的判断都离不开宝贵的能量,包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产生能量与稳妥有效地保存能量。金枪鱼与箭鱼的神速及捕食成功率是其他鱼类无法望其项背的。至于金枪鱼为什么要时刻温暖自己的肌肉和内脏,而箭鱼却只给自己的大脑和眼睛保温,科学家还拿不出有说服力的结论。
当然,冷血动物也绝非一无是处的地球“劣等公民”。冷血动物拥有温血动物没有的优势,比如冷血动物生存所需的能量比温血动物要少得多。温血动物的热量流失是与它们身体的表面积成正比的,而身体产生的热量又是与体重成正比的。体形越大的动物,其身体表面积与体重之比越小。所以,温血动物的体形不可能太小,否则它们流失的热量将会多于产生的热量。
冷血动物需要通过晒太阳才能获取热量,而温血性则可以让动物在寒冷的气候中保持活跃,还可以用体温给幼崽提供温暖舒适的怀抱。但问题是,这样的优势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因此可以说,保持恒定体温是生命进化中一种危险而奢侈的生存策略。
温血动物的另一个不利因素是温暖的身体给病毒、细菌和寄生虫提供了理想的滋生环境。哺乳动物和鸟类更容易感染各种传染病,而爬行动物由于它们不断变化的体温,使得病毒等外来入侵者难以落脚,得以远离形形色色的疾病的困扰。
编辑/张怀宇
温/冷血动物有何不同
几个世纪以来,学术界按照动物调节体内温度方式的不同将动物分为温血动物和冷血动物两类,所有哺乳动物和鸟类都属于温血动物,除此之外的动物都归于冷血动物。但这个分类方法不够全面和准确,例如生存在大漠中的鬣蜥蜴在传统上被认为是冷血动物,可是它们的一般体温只比人类的体温低一二摄氏度,说它们是冷血动物是不准确的。
哺乳动物与鸟类体内的酶只有在37 ℃的时候才能达到最高的催化效率,要是温度稍有偏差就会严重破坏其催化机能。如果你从今天起不再吃饭,那你绝不可能活过一个月,而鳄鱼不吃不喝却能活上一年,甚至更长时间。我们与鳄鱼之间的差别为什么如此之大呢?这是因为我们是温血动物,我们每天所吃食物产生的大部分能量都在调节体温的过程中消耗掉了;而鳄鱼只需要较少的能量就能维持体温和生理机能。温血动物的体温调节,是地球生命进化中最大的奥秘之一。
温血鱼竟有20余种
20世纪初,科学家就发现有温血鱼存在。早期发现的金枪鱼差不多都是温血的。与其他鱼类不同,金枪鱼身上长有一块很大的、负责中央加热的肌肉,它的新陈代谢也很快,因此能够产生大量的热。为了防止热量损耗,金枪鱼的血管里有一种热交换系统,能够将热保持在体内。它的鱼鳃则起着散热器的作用,当血液通过金枪鱼循环吸收氧气时,鱼鳃就把热传到周围的冷水中,以免体内贮存过多的热量。
30年前,科学家又相继发现了20余种温血鱼类,比如大马林鱼和箭鱼等。大马林鱼和箭鱼的眼睛旁边有一块肌肉,专门用来给自己的大脑和眼睛提供热量,以确保这两个重要器官时刻处在最佳状态。
在鸟类和哺乳动物中,温血性是其具备的原始特征。但是就鱼类而言,这被认为是一个较先进的特点,并不是所有鱼类都具有的。科学家相信,如果能够对温血鱼类的进化关系有所了解的话,就能够揭开它们具有温血性的谜团。利用基因技术,科学家仔细研究了几种温血鱼共有的一个基因的异同,并且绘制出一份有关它们历史的新图表。在温血鱼被发现的每一个进化分支上,它最近的亲属都是冷水鱼,这说明它们的温血特性不是来自某个共同的祖先。
适者生存与各有千秋
看来只能用生存和适应来解释这种现象了。多数科学家认可“生态龛拓展”的观点,通俗讲就是鱼类为了能向更深更冷的水域延伸自己的捕猎空间,在大胆挑战极限时意外获得了进化优势。例如,最早的金枪鱼不是生活在两极冷水中的,但为了甩掉竞争者,它们远赴南北两极,逐渐适应了那里的严寒环境。而箭鱼在冰冷海底觅食的习性,也是慢慢形成的。
要挑战极限,除胆量之外还要有本领,而敏捷的动作与准确的判断都离不开宝贵的能量,包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产生能量与稳妥有效地保存能量。金枪鱼与箭鱼的神速及捕食成功率是其他鱼类无法望其项背的。至于金枪鱼为什么要时刻温暖自己的肌肉和内脏,而箭鱼却只给自己的大脑和眼睛保温,科学家还拿不出有说服力的结论。
当然,冷血动物也绝非一无是处的地球“劣等公民”。冷血动物拥有温血动物没有的优势,比如冷血动物生存所需的能量比温血动物要少得多。温血动物的热量流失是与它们身体的表面积成正比的,而身体产生的热量又是与体重成正比的。体形越大的动物,其身体表面积与体重之比越小。所以,温血动物的体形不可能太小,否则它们流失的热量将会多于产生的热量。
冷血动物需要通过晒太阳才能获取热量,而温血性则可以让动物在寒冷的气候中保持活跃,还可以用体温给幼崽提供温暖舒适的怀抱。但问题是,这样的优势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因此可以说,保持恒定体温是生命进化中一种危险而奢侈的生存策略。
温血动物的另一个不利因素是温暖的身体给病毒、细菌和寄生虫提供了理想的滋生环境。哺乳动物和鸟类更容易感染各种传染病,而爬行动物由于它们不断变化的体温,使得病毒等外来入侵者难以落脚,得以远离形形色色的疾病的困扰。
编辑/张怀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