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长会结束了,豆豆的妈妈不肯走。她犹豫了半天,向我说出了她们家一个天大的秘密。
年初的时候,豆豆的爸爸因为经济的问题被判入狱10年,考虑到孩子的学习状况不佳和心理承受能力差,豆豆妈一直隐瞒着这个秘密,谎称爸爸出国考察去了。眼看着年关将近,不知道该怎么跟孩子交代。说实话吧,孩子没法承受,学习和心理出问题怎么办;如果不说清楚,面对孩子的追问和猜疑的目光,眼看着这谎撒不下去了。“吕老师,我该怎么办?”豆豆妈妈满含泪光问我。
看样子,说和不说都是个问题。
我考虑了半天,也拿不出个主意。但是我想,问题的关键不是在于说不说,而是在于豆豆能不能接受爸爸入狱这个现实。如果豆豆能够接受爸爸入狱的事实,对父女之间的感情、孩子的学习乃至于爸爸的改造都有好处;如果豆豆不接受这个现实,有可能在巨大的压力下迷失自我,日趋消沉。那这巨大的压力来源于什么呢!我想一方面孩子无法接受爸爸形象的改变。爸爸在其心中由伟大而演变成众人不齿的罪犯,这么大的落差连大人都难以接受,何况是孩子。另一方面的压力来源于周围的环境。爸爸的入狱使豆豆既要承担沉重的相思之苦,又害怕自己生活在别人的冷嘲热讽中或者是同情怜悯的目光里。
那如何化解压力,使豆豆接受这一冰冷的现实呢?突然想起曾经看过的一部电影《红发卡》。《红发卡》讲述的是少女叶叶准备度过十五岁生日时,爸爸因涉嫌经济案件被拘捕。由于叶叶从小生性脆弱敏感,妈妈和叶叶的好朋友刘莎不敢把这个坏消息如实地告诉她,万般无奈之中只好与邻居们共同编织了一个美好而善意的“谎言”——爸爸接到紧急通知去美国出差了。多疑的叶叶对这个“谎言”半信半疑,妈妈自然明白这种隐瞒难以长久,也想以正确的方式引导叶叶逐步接受这个现实,但又怕叶叶精神上难以承受而酿出更大悲剧。刘莎为了使叶叶不受伤害,使这个“谎言”更加真实,她调动了一切手段与关系来“保护”叶叶,她的真诚甚至打动了教她钢琴的家庭教师,最后,甚至连大洋彼岸素昧平生的中国女留学生与美国学者都加入到这个编织“谎言”的队伍中来。经过一番周折,叶叶洞悉了全部真相,她被大家的关怀感动了。经历了思想上的痛苦与挣扎,她终于坚强起来,勇敢地去面对自己的人生。爸爸最终因渎职罪被判刑,坐在旁听席上的叶叶终于理解了妈妈和朋友们的苦心。
影片中的故事和身边豆豆的遭遇极其相似。但是叶叶脆弱敏感,豆豆内向自闭;叶叶还有刘莎这样的好友,豆豆在班级却形单影只;叶叶的妈妈能说会道,豆豆的妈妈沉默少言。看样子电影里的情节不能复制,但如果开展一次《红发卡》——特殊视听活动,就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能达到统一认知,为豆豆创造和谐融洽的氛围以减少外部压力的效果。
现代神经语言程式学的核心思想就是通过改变人的情绪,对心理形成暗示,达到改造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效果。人们为了追求成功和逃避痛苦,会不自觉地使用各种暗示的方法,比如困难临头时,人们会相互安慰:“别人也是这样过来的。”从而减少忍耐的痛苦。人们在追求成功时,会设想目标实现时非常美好、激动人心的情景。这个美景就对人构成一种暗示,它为人们提供动力,提高挫折耐受能力,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红发卡》这部电影可以为豆豆提供一些用于自我暗示的材料。影片中的叶叶从一开始的疑惑到痛苦到最后选择坚强的成长历程,或许对了解真相后的豆豆会有积极方面的自我暗示。
在征得豆豆妈妈的同意之后,我安排专门的时间组织班上的学生观看了电影《红发卡》,并要求同学们在观看之后围绕“假如你是叶叶你会怎么面对”、“假如你是刘莎,你会怎么做”这两个问题书写读后感,在班会课上讨论交流。同学们满怀激动之情观看了电影之后,在班会课上展开了热烈的发言讨论,以下是同学们的部分发言:
“叶叶有权利选择痛苦与快乐,但是他却没有权利选择父亲。不论父亲是什么样的人,他永远是父亲。”
“叶叶是不幸的,因为她这么小就要接受父女离别的痛苦;叶叶也是幸运的,她的周围弥漫着的是关爱、宽容。如果我是叶叶,我仍然选择坚强,有这么多的爱,还需要更多的理由吗?”
“刘莎是个值得托付的朋友。她为朋友两肋插刀,细心呵护。在朋友家庭发生变故的时候,她没有嘲笑、孤立和冷漠,而是以她特有的宽容爱护温暖着自己的朋友。如果我是刘莎,我一定会选择这样的方式。即使那个人不是我的朋友,我也绝不能在别人受伤的心上撒盐,而要用我们的爱温暖心灵。”
下面是豆豆的发言:“如果成长的过程必须得面临这样的痛苦,就如叶叶,那么我选择坚强。因为没有经过风吹浪打的航船永远不能驶向远方,没有烈日炎炎换不来万物的生长。如果爱与宽容能够溶化冰冷和忧伤,那么我希望自己像刘莎,给需要慰藉的人滋养,给落寞的人积极的力量。”
孩子的话固然值得感动和欣喜,但这多少还只是一种“角色模拟”。在真相揭示之后,孩子的表现如何很难得知。我把豆豆在视听活动后的心路告诉了豆豆妈妈,并叮嘱她过一段时间向孩子把事情说清楚,该是亲情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过了一段时间,突然有一天,豆豆的妈妈来电话,她欣喜地告诉我她把事情和孩子说了,压在心里近一年的巨石终于落了下来。孩子晚上哭了一夜,但是第二天却懂事地给妈妈做了早饭。“谢谢!”豆豆妈妈说,“孩子现在知道上次的视听活动是老师特意安排的,她让我谢谢老师!”听到这位羞于言辞的母亲温暖的话语,沉积在我心头的压力终于消解:唉!这次特殊的视听活动总算发挥作用了!
(江苏南京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吕新平)
年初的时候,豆豆的爸爸因为经济的问题被判入狱10年,考虑到孩子的学习状况不佳和心理承受能力差,豆豆妈一直隐瞒着这个秘密,谎称爸爸出国考察去了。眼看着年关将近,不知道该怎么跟孩子交代。说实话吧,孩子没法承受,学习和心理出问题怎么办;如果不说清楚,面对孩子的追问和猜疑的目光,眼看着这谎撒不下去了。“吕老师,我该怎么办?”豆豆妈妈满含泪光问我。
看样子,说和不说都是个问题。
我考虑了半天,也拿不出个主意。但是我想,问题的关键不是在于说不说,而是在于豆豆能不能接受爸爸入狱这个现实。如果豆豆能够接受爸爸入狱的事实,对父女之间的感情、孩子的学习乃至于爸爸的改造都有好处;如果豆豆不接受这个现实,有可能在巨大的压力下迷失自我,日趋消沉。那这巨大的压力来源于什么呢!我想一方面孩子无法接受爸爸形象的改变。爸爸在其心中由伟大而演变成众人不齿的罪犯,这么大的落差连大人都难以接受,何况是孩子。另一方面的压力来源于周围的环境。爸爸的入狱使豆豆既要承担沉重的相思之苦,又害怕自己生活在别人的冷嘲热讽中或者是同情怜悯的目光里。
那如何化解压力,使豆豆接受这一冰冷的现实呢?突然想起曾经看过的一部电影《红发卡》。《红发卡》讲述的是少女叶叶准备度过十五岁生日时,爸爸因涉嫌经济案件被拘捕。由于叶叶从小生性脆弱敏感,妈妈和叶叶的好朋友刘莎不敢把这个坏消息如实地告诉她,万般无奈之中只好与邻居们共同编织了一个美好而善意的“谎言”——爸爸接到紧急通知去美国出差了。多疑的叶叶对这个“谎言”半信半疑,妈妈自然明白这种隐瞒难以长久,也想以正确的方式引导叶叶逐步接受这个现实,但又怕叶叶精神上难以承受而酿出更大悲剧。刘莎为了使叶叶不受伤害,使这个“谎言”更加真实,她调动了一切手段与关系来“保护”叶叶,她的真诚甚至打动了教她钢琴的家庭教师,最后,甚至连大洋彼岸素昧平生的中国女留学生与美国学者都加入到这个编织“谎言”的队伍中来。经过一番周折,叶叶洞悉了全部真相,她被大家的关怀感动了。经历了思想上的痛苦与挣扎,她终于坚强起来,勇敢地去面对自己的人生。爸爸最终因渎职罪被判刑,坐在旁听席上的叶叶终于理解了妈妈和朋友们的苦心。
影片中的故事和身边豆豆的遭遇极其相似。但是叶叶脆弱敏感,豆豆内向自闭;叶叶还有刘莎这样的好友,豆豆在班级却形单影只;叶叶的妈妈能说会道,豆豆的妈妈沉默少言。看样子电影里的情节不能复制,但如果开展一次《红发卡》——特殊视听活动,就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能达到统一认知,为豆豆创造和谐融洽的氛围以减少外部压力的效果。
现代神经语言程式学的核心思想就是通过改变人的情绪,对心理形成暗示,达到改造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效果。人们为了追求成功和逃避痛苦,会不自觉地使用各种暗示的方法,比如困难临头时,人们会相互安慰:“别人也是这样过来的。”从而减少忍耐的痛苦。人们在追求成功时,会设想目标实现时非常美好、激动人心的情景。这个美景就对人构成一种暗示,它为人们提供动力,提高挫折耐受能力,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红发卡》这部电影可以为豆豆提供一些用于自我暗示的材料。影片中的叶叶从一开始的疑惑到痛苦到最后选择坚强的成长历程,或许对了解真相后的豆豆会有积极方面的自我暗示。
在征得豆豆妈妈的同意之后,我安排专门的时间组织班上的学生观看了电影《红发卡》,并要求同学们在观看之后围绕“假如你是叶叶你会怎么面对”、“假如你是刘莎,你会怎么做”这两个问题书写读后感,在班会课上讨论交流。同学们满怀激动之情观看了电影之后,在班会课上展开了热烈的发言讨论,以下是同学们的部分发言:
“叶叶有权利选择痛苦与快乐,但是他却没有权利选择父亲。不论父亲是什么样的人,他永远是父亲。”
“叶叶是不幸的,因为她这么小就要接受父女离别的痛苦;叶叶也是幸运的,她的周围弥漫着的是关爱、宽容。如果我是叶叶,我仍然选择坚强,有这么多的爱,还需要更多的理由吗?”
“刘莎是个值得托付的朋友。她为朋友两肋插刀,细心呵护。在朋友家庭发生变故的时候,她没有嘲笑、孤立和冷漠,而是以她特有的宽容爱护温暖着自己的朋友。如果我是刘莎,我一定会选择这样的方式。即使那个人不是我的朋友,我也绝不能在别人受伤的心上撒盐,而要用我们的爱温暖心灵。”
下面是豆豆的发言:“如果成长的过程必须得面临这样的痛苦,就如叶叶,那么我选择坚强。因为没有经过风吹浪打的航船永远不能驶向远方,没有烈日炎炎换不来万物的生长。如果爱与宽容能够溶化冰冷和忧伤,那么我希望自己像刘莎,给需要慰藉的人滋养,给落寞的人积极的力量。”
孩子的话固然值得感动和欣喜,但这多少还只是一种“角色模拟”。在真相揭示之后,孩子的表现如何很难得知。我把豆豆在视听活动后的心路告诉了豆豆妈妈,并叮嘱她过一段时间向孩子把事情说清楚,该是亲情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过了一段时间,突然有一天,豆豆的妈妈来电话,她欣喜地告诉我她把事情和孩子说了,压在心里近一年的巨石终于落了下来。孩子晚上哭了一夜,但是第二天却懂事地给妈妈做了早饭。“谢谢!”豆豆妈妈说,“孩子现在知道上次的视听活动是老师特意安排的,她让我谢谢老师!”听到这位羞于言辞的母亲温暖的话语,沉积在我心头的压力终于消解:唉!这次特殊的视听活动总算发挥作用了!
(江苏南京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吕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