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未成年人案件中附条件不起诉制度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er0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很多法律在形成之前就是司法习惯,是经过长期实践后由国家立法机构制定成法典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亦是如此,在我国,它最初是基层检察机关的工作制度或者工作机制层面的一种尝试,经过此次刑事诉讼法的修订,被立法机关正式纳入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特别程序中,所以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笔者从未成年犯罪人的特点入手,分析了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理论来源及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要注重不起诉案件所附条件的完成,并以达到预想的社会效果为终极目的。
  关键词:未成年;不起诉;条件;效果
  一、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理论来源及涵义
  (一)国外类似立法及理论来源
  在德国、日本、美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刑事诉讼制度中,均存在与附条件不起诉相似的制度。附条件不起诉的典型国家是德国和日本。比如德国,作为奉行起诉法定主义最典型的国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因逐渐接受了起诉便宜主义原则,开始赋予检察官享有起诉斟酌权,即赋予检察官一定的不起诉裁量权,并在《刑事诉讼法典》中确定了暂时不予起诉制度。在日本,附条件不起诉称为起诉犹豫制度。日本《刑事诉讼法》第248条规定:“检察官根据犯人的性格、年龄及境遇、犯罪的轻重、情节及犯罪后的情况,认为没有必要予以追诉时,可以不提起公诉”。[1]
  无论是德国的“暂时的不予起诉”,还是日本的“起诉犹豫”,其理论根源在于检察官具有自由裁量权,也就是起诉便宜主义。起诉便宜主义的实质,是赋予检察官以起诉与否的自由裁量权,检察官对于具备诉讼条件的案件,并不被要求必须提起公诉,而是有权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斟酌各种情形作出不起诉处理,除非逾越裁量权限或明显基于无关事理的恣意考量,否则,无论检察官最后决定提起公诉或不予起诉,都不存在合不合法的问题,仅存在适不适当的问题。[2]起诉便宜主义在刑事诉讼法上兼顾了惩罚、预防的双重目的。附条件不起诉强调在没有起诉必要的情况下,赋予检察机关以不起诉的裁量权,由此可以实现预防犯罪的目的,这与起诉便宜主义是相契合的。
  (二)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内涵
  国内不少学者认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就是暂缓起诉制度,笔者认为附条件不起诉来源于暂缓起诉,但两者并不完全相同,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侧重点在条件上,即满足一定条件才不予起诉;而暂缓起诉制度侧重点在暂不起诉上,其性质类似于缓刑制度,强调起诉时间的延后性。从两者的定义来看,暂缓起诉是指检察机关对于触犯刑法的犯罪嫌疑人根据犯罪性质、年龄、处境、犯罪危害程度及犯罪情节、犯罪后表现等情况,依法认为没有立即追究刑事责任的必要而做出的暂时不予提起公诉的制度。附条件不起诉,是指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阶段,根据案件性质和情节、犯罪嫌疑人的年龄、一贯表现及其犯罪后的悔过态度等,认为暂不提起公诉有利于矫正犯罪嫌疑人、使其早日回归社会,同时也有利于被害人在物质方面得到补偿、使其被侵害的权益得到修复的,则暂时不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而是设立一段考验期、一定条件,责令其在该期限内履行设定条件内的义务,如果犯罪嫌疑人在该期限内履行了相应的义务并没有发生法定撤销的情形,期满后就不再对其提起公诉,否则就将对其提起公诉的制度。所以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较之暂缓起诉制度更加成熟,包含的内容更加丰富,侧重考虑了暂缓起诉后犯罪人的行为矫正问题。
  二、未成年人犯罪中适用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意义
  在未成年人犯罪中适用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是我国法律完善的必然趋势,是立法的一种进步,有其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一)是与国际社会接轨的要求。一是有利于扩大检察官的自由裁量权,进一步跟国际接轨。当今世界,“轻缓刑事政策”逐渐被各国认可,起诉法定主义向起诉便宜主义发展是世界各国起诉制度发展的大趋势,要贯彻起诉便宜主义,就要赋予检察官更多的自由裁量权。所以,扩大检察官的自由裁量权,使我国不起诉制度更具有科学性、系统性、灵活性,在实践中更具有可选择性、操作性,是非常必要的,由此应运而生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则是对我国不起诉制度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二是尽量减少对未成年人的司法干预是国际司法准则的要求。《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北京规则》)规定:“应充分注意采取积极措施,充分调动所有可能的资源,包括家庭、志愿人员及其他社区团体以及学校和其他社区机构,以便促进少年的幸福,减少法律进行干预的必要,并在他们触犯法律时对他们进行有效、公平及合乎人道的处理。”[3]我国检察机关也应遵守和贯彻联合国有关保护未成年人的国际标准,在起诉裁量权行使中,充分考虑未成年人的权益,能够不起诉的就尽量作出不起诉处理。
  (二)是诉讼经济的客观要求。提高诉讼效率也是刑事诉讼的重要价值目标,司法资源的相对稀缺性决定了必须将最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能产生效益的地方,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整个司法系统的效益和公正。能作为附条件不起诉处理的案件一般都是轻罪案件,而对于这些案件在审查起诉阶段作附条件不起诉,可以尽早地结束诉讼程序,缩短诉讼流程,实现程序分流。这就可以节省司法资源,从而使司法机关能将更多的司法资源投入到重大、疑难和复杂的刑事案件中,实现个案公正和整个司法资源的合理分配。
  (三)有利于保护被害人。对被害人来讲,不起诉终止了对犯罪嫌疑人的追究,似乎不符合被害人的利益,但正确的不起诉并不损害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因为,被害人合法权益的保护,是以追究名符其实的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为前提,与此同时,对应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如果作出了不起诉决定,法律允许被害人有权申诉或直接向法院起诉,这就从制度上保障了被害人的合法权益。而实践中很多未成年人案件中的被害人也同样是未成年人,如强奸案中的女学生,寻衅滋事案中被伤害的少年,抢劫案中的弱小被抢劫者,这是未成年人案件的一个重要特点。考虑到未成年人的年幼,不能理智对待问题,可能在犯罪人被判刑后,被害人所造成的困顿和伤害并未因此而减轻,甚至会因为诉讼程序的进行而进一步扩大。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以对被害人赔礼道歉、立悔过书、赔偿损失等作为不起诉的条件,为受害人获得民事赔偿或恢复名誉、自信提供了实现的可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对受害人权益的保护。   (四)有利于未成年犯罪人的成长。未成年人案件是刑事诉讼中的特殊案件,对于这类有别于成年人的案件,我们不仅要打击并惩罚犯罪,从而实现社会正义的需要;同时也应将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作为其追求的价值目标来实现。这是因为,首先,未成年人具有不同于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他们正值生长发育期,社会经验欠缺,不能很好地辨别是非,并且容易冲动,缺乏自控能力,容易受到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和侵蚀而实施危害社会的违法犯罪行为。同时,未成年人思想观念还没有定型,可塑性较大,若及时采取恰当的宽缓的补救措施(如不起诉),对其改过自新、重返社会无疑大有裨益。其次,未成年人犯罪作为一种特殊的犯罪类型,在其犯罪形成的原因、刑事责任的认定以及刑罚的适用等方面均与成年人犯罪有着明显的差异。我们知道,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固然有其个体的因素,但从社会责任的现实来看,未成年人犯罪更多的是学校、家庭、社会等各个方面的责任,从某种意义上说,未成年人本身就是受害者,社会应以矜恕之心对之,而非一味强调惩罚。[4]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为犯罪嫌疑人提供一个在非监禁环境中复归社会的机会,使其免受刑事起诉的耻辱,给更多没有前科劣迹、主观恶性较小且涉嫌罪行较轻的犯罪嫌疑人提供改过自新、尽早回归社会的机会,更好地体现了“惩罚是手段,教育是目的”的刑罚原则。
  (五)是构建和谐社会,追求公共利益、社会利益最大化的需要。2006年中共中央在《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确立建设和谐社会的理论,首次提出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并要求在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和工作机制创新中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指引下,建立健全了依法办理轻微刑事案件和未成年人、老年人犯罪案件的工作机制。[5]而体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附条件不起诉这一工作机制,也应运而生并大胆实验,它既符合司法改革的方向,也符合我国政府构建和谐社会和执法为民的理念。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从化解矛盾纠纷,重建和谐社会关系出发,通过附加条件帮教考察,促使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达成和解, 在各方利益之间寻求平衡点,从而维护社会公益,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最终达到实现公共利益、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三、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实践中可能会起到反作用。未成年人的心智不成熟,理解会产生偏执,如果在被害人得到赔偿并达成谅解后就轻易对其不起诉,容易对其形成以钱买刑的心理暗示,反而不能很好的扭转其行为。对那些“犯罪不知为何物”的未成年人而言,宽大措施甚至会起到诱发犯罪的作用,或者成为其“二进宫”“三进宫”渊薮,这无疑是一种司法纵容。[6]所以,在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运用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以期达到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成为一个问题。
  (二)缺乏配套的帮教机构。我国目前对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人尚无专门的考察帮教机关。在实践中,考察帮教工作多为检察机关牵头,通过协议形式联合学校、社区等共同进行。检察官事必亲为牵扯大量精力,影响帮教效果和工作效率。而缺乏专门帮教机关,对于在校学生案发后转学的,就无法落实帮教。对于占未成年犯罪多数的外来人员,因与本地社会联系不紧密,没有类似学校、家庭、社区等良好的帮教机关,更是被排除在附条件不起诉的范围之外,有违《刑法》中的公平原则。
  (三)实践中很难达到预想效果。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不是简单的不起诉,其在保护未成年犯罪人的同时更要追求最终的社会效果,而这一效果的实现是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的。从我国目前检察机关的现状来看,检察人力资源有限,特别是基层院。在案多人少的情况下,大多数县区院是将未检工作放在公诉部门,办理未检案件的同志同时肩负公诉工作,精力分散,无法真正投入足够的精力到未检工作中;另外,从现在检察系统考核的角度来看,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虽然占据全部案件的比例较小,但是工作量大,收益甚微,做未检工作是得不偿失的事情,工作人员缺乏热情,容易做表面文章。
  (四)如何与相对不起诉划分界限。相对不起诉适用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案件。附条件不起诉适用于“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规定的犯罪,可能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规定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与相对不起诉制度产生冲突,两者有一定交叉,对于一些轻罪案件,二者理论上都可以适用。实践中会出现是适用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还是适用相对不起诉制度的问题,而立法未对此明确。所以,对附条件不起诉和相对不起诉如何区分适用,一直存在着困惑和混乱。
  四、对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完善
  (一)建立健全配套机制。一是成立专门的未成年人办案部门。检察机关将未成年犯罪人工作从公诉部门分离出来,由专人办理,能够专业地、及时地处理未成年人案件。二是应争取国家公权力支持。检察机关联合公安、司法、街道、教委、妇联、团委等部门,建立多部门联合帮教的长效机制。对于需要帮教的未成年犯可通过设立帮教登记表贯彻落实考察回访原则,与帮教小组帮教对象的监护人经常保持联络,掌握该未成年人在学习、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的动态信息,便于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犯罪。三是重视利用社会富足资源。检察机关在人员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将一些具有一定犯罪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丰富的人员作为未成年人矫正工作的特聘人员,如聘请行为矫正员、人民调解员、心理辅导员、法制宣传员等,对未成年犯罪人进行有针对性的矫正,不仅能达到好的效果,同时也节约了检察资源。
  (二)需设置适当的“条件”。对于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而言,所附条件设置是否恰当,是这一制度的实施是否能够够取得良好社会效果的首要因素,纵观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立法,所附的条件都是在考虑了被告人的情况、所犯罪行、被害人的意见、社会责任、社会效果等情况下设置的,必须具有可行性和积极的现实意义。所以检察人员在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时应紧密结合个案特点,综合考虑附加哪些条件,才能最大限度的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一般适用范围限定在犯罪情节较轻、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案件,而未成年人常见的罪名有盗窃罪、故意伤害罪(轻伤)、寻衅滋事罪等。我们在处理情况相似的案件时,可以附加相似的条件,充分利用上一案件开拓的司法资源,节省检察人员的办案精力。一般情况下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需履行“义务”有:1)向被害人赔礼道歉;2)立悔过书;3)赔偿被害人的经济及精神损失;4)保护被害人的安全,不得侵犯被害人的人身安全及泄露被害人的隐私;5)完成戒瘾治疗、精神治疗、心理辅导或其它适当的矫正措施等。[7]同时我们还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设定“因案制宜”、“因人制宜”的特殊条件,避免所附的条件“一刀切”而无实际考察效用。
  (三)与其它制度有效衔接。一是注重与人民调解制度相结合。在附条件不起诉程序启动前,依托人民调解组织对案件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提高案件调解效率。二是注重与刑事和解制度相结合。在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前,充分听取、征求当事人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促进犯罪嫌疑人悔过自新,并及时修复被犯罪破坏的社会关系,确保附条件不起诉程序顺利启动。被害人与加害人通过刑事和解或调解的方式达成协议,达到相互的谅解、同情和经济赔偿,可以最大限度的实现被害人损失的及时恢复和公共利益的保护。但要注意的是达成调解或刑事和解的未成年人案件,必须得“附条件”才能不起诉,因为未成年人一般无收入来源,在刑事和解或调解后,实际上往往是其父母承担赔付责任,对未成年犯罪人自身而言并没有切实体会到责任的承担,可能会无关痛痒,起不到惩戒的作用。针对未成年人的这一特殊性,在其酿成大错之前,应及时对其进行实质的矫正,即设置条件令其承担一定的义务,深刻体会犯罪的后果,才能更好地珍惜机会,更有利于其今后的发展。所以笔者认为应将能够不起诉的未成年人案件全部纳入附条件不起诉范围。三是注重与案件风险评估制度相结合。在附条件不起诉操作过程中,由案件承办人对拟作附条件不起诉处理的案件作出风险评估,即附条件不起诉后,是否会激化矛盾引发涉检上访事件和其他风险发生,及时评估风险、化解不安定因素,解除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王宏璎;张溪瑨;陈婷婷《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构建》。
  [2][7]段明学《起诉法定主义与起诉便宜主义》。
  [3]陈光中,(加)丹尼尔。普瑞方廷。《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与中国刑事法制》。
  [4]樊崇义《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
  [5]傅延威 李明生 曲若玲《附条件不起诉之我见》。
  [6]孙国祥《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之选择》。
  (作者通讯地址:淮安市清浦区人民检察院,江苏 淮安 223002)
其他文献
一、我国现行的网络隐私权保护制度  我国对隐私权的研究和重视起步较晚,并没有针对个人隐私保护的专门法律,并且在其它法律法规中的相关规定也十分单薄。加之我国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较之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在网络立法方面不够完善,因此针对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立法更是少之又少,还没有关于网络隐私的比较成形的法律,对于网络个人隐私的保护问题更是鲜有涉及。  首先,在我国,作为民事基本法的《民法通则》并没有将隐私权规
期刊
摘要:缓刑是刑罚附加刑中的一种,指对判处刑罚的犯罪份子,在一定的时间和期限范围内附条件不执行原判罚的一种制度。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被广泛的运用,在对犯罪分子的教育感化、改造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其在运用实践中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仍然需要进行不断的完善。因而,本文从我国缓刑制度存在的现状,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如何对其进行完善等几方面来对缓刑制度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对我国缓刑制度的不断完善提出可行性建议
期刊
摘要: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增设了没收潜逃、死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法所得的特别程序有其进步性,它填补了我国相关法律的空白和我国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缺失所带来的不足,它更是我国遏制腐败及打击恐怖犯罪必不可少的法律程序。但由于其增设的时间并不长,具体操作性制度尚未完全建立和完善,加之其规定原则性又较强,所以在检察机关如何使用特别没收程序就需要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研究。本文将详细阐述此次增设的违法所得特别
期刊
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定的监督机关,拥有监督的权力,其要履行好自身职责,维护公平正义,必须完善内部监督,建设一支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高素质队伍。下面以广州市番禺区检察院为样本做简要分析。  一、积极贯彻最高检、全省、市检察长会议精神,切实加强法律监督职能与内部监督  结合最高检、广东省检相关讲话精神,广州市提出2013年全市检察工作的指导思想为“…进一步强化法律监督、强化自身监督…为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提
期刊
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是近年来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此类案件的特征是反映的问题比较严重,案情复杂,涉及人员多,信访人情绪激烈,造成的影响大。现根据漳浦县检察院三年来的涉法涉诉问题,对涉法涉诉信访的特点及成因进行分析、归类和总结。  一、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特点  一是信访案件处理难度较大,时间跨度较长。处理涉法涉诉案件重点在于查清信访事项,解决实际问题,最终达到息诉罢访,而一些涉检信访案件从信访到息诉往
期刊
刑诉法及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规定了对特定犯罪的指定监视居住制度,具体为:“监视居住应符合逮捕条件,监视居住应当在犯罪嫌疑人的住处执行。对于犯罪嫌疑人无固定住处或者涉嫌特别重大贿赂犯罪在住处执行可能有碍侦查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指定的居所应当符合具备正常的生活、休息条件;便于监视、管理;能够保证办案安全。属于特别重大贿赂犯罪是指涉嫌贿赂犯罪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犯罪情节恶劣的;或有重大社会影响的
期刊
摘要:我国检察机关的司法警察作为人民警察的警种之一,在检察机关的办公过程当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论文就是对检察机关司法警察的性质,司法警察在检察机关的定位,以及其特殊的职能属性进行阐述。  关键词:司法警察;检察机关;定位;职能  检察机关司法警察是检察队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行使着打击犯罪、案件查办的职权,具有着特定的性质和定位。而对司法警察在检察机关中的定位和职能属性进行探究,有利于充分发挥
期刊
法庭辩论是指在法庭调查结束后,公诉人利用法庭调查阶段出示的证据和认定的事实主张成立的理由,驳斥辩护方不恰当的辩护理由,以使法庭能够正确地适用法律对被告人定罪量刑的诉讼活动。法庭辩论是法庭审理的重要阶段,也可以说是庭审中最精彩的篇章。在此阶段,公诉人、辩护人的风采可以充分展现,特别是公诉人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到出庭效果的好坏,以至会影响到检察机关的形象和威信。应该说,在法庭辩论中事实和证据是最有说服力
期刊
故意犯罪过程中的未完成形态之一——犯罪未遂问题是刑法学中犯罪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疑难问题的区域。各国刑法均设立犯罪未遂的制度,理论界对犯罪未遂的研究也始终未停顿,最终目的是要解决司法实践中未遂犯罪的刑事责任问题。根据罪刑法定的基本原则,对于任何犯罪的定罪与处罚都必须有法律的明文规定,未遂犯罪也不例外,因此,在刑法中设定对未遂犯罪科学的刑罚标准是使未遂犯罪人因自己的行为触犯法律
期刊
摘要:反腐倡廉,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建设措施,惩治贪污贿赂犯罪,又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贿赂罪的本质在于利用公权力谋取私人利益,按照法益侵害说,受贿罪侵害的法益不仅表现为公私财产所有权,而且还有国家工作人员公务行为的廉洁性。近年来,随着腐败现象的蔓延,受贿行为表现出了许多新的形式,如何对这些新的形式进行认定成了困惑当今司法实践的难题。要有效地防治腐败,惩罚受贿,就必须对新的受贿形式作出合乎刑法基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