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缓刑制度的缺陷及克服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pkne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缓刑是刑罚附加刑中的一种,指对判处刑罚的犯罪份子,在一定的时间和期限范围内附条件不执行原判罚的一种制度。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被广泛的运用,在对犯罪分子的教育感化、改造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其在运用实践中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仍然需要进行不断的完善。因而,本文从我国缓刑制度存在的现状,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如何对其进行完善等几方面来对缓刑制度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对我国缓刑制度的不断完善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缓刑制度;现状;司法实践;完善
  我国的缓刑制度的实施起步比较晚,发展还比较落后,因此还存在很多因素影响该制度的适用,同时也制约着我国缓刑制度的进步和发展,导致我国的缓刑制度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因此,本文将从我国现有缓刑制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的对策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我国现有的缓刑制度能得到不断地完善。
  一、我国缓刑制度的现状
  我国缓刑制度的适用相对来说比较严格,从相关法条中我们可以归纳出适用缓刑的条件。如果要适用缓刑,就需要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前提条件、实质要件以及排除要件。
  1.前提要件。
  在我国只要依法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徒刑的,如果具备宣告缓刑的其他必要条件的,可以对其宣告缓刑。犯有数个罪行的情况下, 法院最后决定执行的刑期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就可以对其宣告缓刑。
  2.实质要件。
  “根据犯罪分子的悔罪表现情况和犯罪情节的轻重,对其适用缓刑刑罚的确不会导致其再进行危害社会活动的”,是适用缓刑的实质的条件,也是能否适用缓刑的关键因素。
  3.排除要件。
  经过刑法修正案八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得适用缓刑”。
  二、缓刑的考验期限制度及其存在的问题
  缓刑考验期是指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被宣告缓刑的法律规定的期间。法律对缓刑的考验期限的规定有两种:一种是规定被判拘役的犯罪分子的缓刑期限:最长时间为原被判处刑期之上一年以下,最短不得少于两个月;另一种规定被判三年以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的缓刑期限:最长期限为原被判处刑期之上五年以下,但是最少不能低于一年。
  从以上规定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在缓刑考验期方面的规定存在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具体表现在:(1)缓刑的考验期限以实际判的刑期作为衡量标准,这样的规定过于概括和笼统,在具体的司法实践的操作中很不方便。(2)缓刑考验期长短的的确定,没有一个实际可操作的标准,导致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过大,容易导致权力滥用现象的发生。。
  三、缓刑的撤销方面存在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七条第一款做出规定:“被依法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在判决以前还有其他漏罪没有被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行或者新发现的罪行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七条第二款规定:“被依法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我国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但是我国在缓刑撤销的具体程序和做法上没有相关规定,并且在保留缓刑和撤销缓刑上没有一个好的过度,使得缓刑的撤销存在很多弊端。
  四、我国缓刑制度存在缺陷的原因分析
  1、制度根源
  1.从现实的法律制度上来看, 法律的相关规定过于原则化, 缺乏一个行之有效的详细的缓刑的适用标准, 从而导致了法官在具体适用缓刑制度的时候存在一些误区: (1) 对缓刑适用的内容和适用范围没有一个明确的参考依据。 (2) 将缓刑的适用错误的作为量刑的内容。
  2.从适用程序来说, 我国的刑事法律对于缓刑的适用规定不健全。实体方面实现公正就在程序方面得到充分的保障, 否则就会影响公正,导致腐败行为的滋生和蔓延。但是, 我国在程序方面的规定比较缺乏,没有专门的规定来保障缓刑制度的实施。
  2、现实因素
  1、相关的诉讼行为不理性,使得缓刑适用的公信力受到了损害。诉讼的参与人员对司法公正有着很高的期望,但是他们对司法也存在很多的不信任,这种矛盾的心理导致他们自身的行为没有得到有效的规范, 甚至通过一些不合法的方式去影响司法的公正审判, 这些不理性的妨害正常诉讼的行为扰乱了正常的诉讼程序的进行, 使得公正难以得到保证,进一步加剧了缓刑公正适用的难度, 使得缓刑适用的公信力进一步下降。
  2、不同的执法理念影响缓刑适用的效果。在现实的操作过程中,一部分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没能够分清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在工作职能上分工的不同, 对我国司法机关的工作职能还存在一些片面的认识,正是因为这样的差异,使得缓刑的适用效果没能得到充分的认同,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3、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很多的干扰因素,导致缓刑的适用难以起到应有的效果。缓刑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都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在司法实践的过程中, 来自各方面的干扰因素往往会导致人民法院在适用缓刑的时候, 采取一些非常规的手段去避免干扰,或采取手段使得各方面的利益得到暂时的均衡,这样的方式手段都违背了缓刑适用的根本目的,使得缓刑制度没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五、完善我国缓刑制度的设想
  1、完善缓刑的适用条件和程序
  首先,我国刑法对于有关缓刑的规定过于抽象,过于原则化,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缓刑的规定过于原则,不利于司法机关在实践中的具体的操作。因此,我有以下几点改善的建议:对一些过于抽象和原则的规定予以取消,应当直接在刑法的条文中将哪些情形应当适用缓刑,哪些情况不应当适用缓刑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具体来说,可以做出如下具体的规定:(1)被判处拘役或者一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初次犯罪的人,如果他的人身危险性很小,且对其宣告适用缓刑不至于危害到社会的正常秩序的,可以适用缓刑。(2)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偶犯或者初犯,同时没有或者具有很小的人身危害性的,并且同时具有法律规定的九种情形的,且对其宣告适用缓刑不会导致社会秩序混乱的,可以对其适用缓刑。对于犯罪行为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后果,并且具有恶劣的犯罪情节的犯罪分子,以及具有严重人身危险性会扰乱社会秩序的的犯罪分子,不得对其宣告适用缓刑。具体来说,不得适用缓刑的情形有以下几种:犯罪行为造成了重大的公私财产的损失的犯罪分子、累犯、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犯罪行为造成了受害人死亡等严重恶劣情节的犯罪分子,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又因为相同或者类似性质的犯罪行为而再次受到了刑事处罚并且没有特别可以从轻的情节的,不得对其宣告适用缓刑。   建立健全量刑前的调查核实制度,要全面分析考察,综合判断犯罪分子的人身危险性和社会危害性,充分考虑他的犯罪情节的轻重,在事实上还可以将犯罪分子在犯罪之前的一些行为表现纳入量刑考察的范围。在这一方面的改进,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成功的做法,建立健全量刑前调查核实的制度,通过设置专门的调查机构、专门的考察人员来对犯罪分子的罪前的行为表现、罪后的行为表现以及其犯罪行为在社会上造成的影响等方面作出详细的调查并提供详细的调查报告,从而使审判人员在评价犯罪分子的人身危险性的时候能有一个客观、真实、全面的依据,从而对犯罪分子是否应当对其宣告适用缓刑做出正确的判断。
  2、规定合理的缓刑考验期
  缓刑并不是刑罚的消灭,而只是暂时延缓刑罚的执行,判决的刑罚最终是否需要执行取决于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的行为表现。因而这个缓刑考验期的长短必须适中,从而保证其能够发挥积极的考察作用。缓刑考验期过长的话,会影响犯罪分子改造的积极性,过短也达不到教育改造的目的。于此同时,缓刑考验期的长短还应当与原判处的自由刑罚的长短相适应,并且应当对此期限规定上限和下限。
  3、完善缓刑的撤销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的考验期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的,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从从这一具体的规定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在缓刑的撤销和保留之间没有规定一个过渡措施,所以不利于对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的改造。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我们也可以根据犯罪分子的具体行为表现增加相关的规定,比如对于在缓刑考察期限内表现特别好的缓刑犯,可以由考察监督机关向人民法院提出缩短缓刑考验期限的书面申请,经过法院的审议,如果得到批准,缓刑犯就可以提前结束对他的缓刑考验期。对于那些表现虽然不是很好,但是在考察期限内违反规定的情节又没有达到情节严重的情况的缓刑犯,也可以由考察监督机关向人民法院提出延长缓刑考验期的书面申请。经过法院审议,如果获得批准,就应当根据情节的轻重适当的延长对缓刑犯缓刑考验期限。这样的规定,比较符合现代刑罚个的别化的原则,对于犯罪分子进行区别对待,可以激励促使他们更好地改造自己,最终有利于实现刑罚教育改造犯罪分子的目的。
  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现有的缓刑制度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缓刑的适用条件的规定过于原则化,过于抽象;缓刑的考验期限的规定还有不足;缓刑的考察监督机关是公安机关仍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在缓刑的撤销方面规定的还不是很明确。因此,还应当从缓刑制度的立法、适用条件和程序、缓刑的执行主体、考察的内容、缓刑的撤销等方面进行完善。在相关立法上,应该对缓刑犯应当遵守的规范作出详细的规定;适用的条件和程序上,应该建立量刑前调查制度;在执行监督的主体和内容上,应当由司法机关来对缓刑人员进行考察和监督,在考察的内容上更加充实完善。同时要对缓刑的撤销方面做出详细的可操作的规定,以保障缓刑制度刑罚目的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龚洁颢 我国缓刑制度的完善.《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2期。
  [2] 翟咏华 我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缓刑制度之比较.台湾法研究,2007。
  [3] 陈兴良 《刑事法评论》(第18 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第583页。
  [4] 王耀忠 正义与功利天平上中国缓刑类型的发展方向 法学评论.2010年第01期。
  [5] 左坚卫 《缓刑制度比较研究》.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6。
  [6] 贾济东 重构缓刑立法模式刍议 .江汉论坛 2013年第01期。
  [7] 陈兴良 《本体刑法学.》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第837页。
  (作者通讯地址:淮安市清浦区人民检察院,江苏 淮安 223002)
其他文献
刑事申诉检察工作是人民检察机关重要职责,在执法为民、保障司法公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矛盾剧增,与刑事申诉法律法规自身的不完善导致刑事申诉检察工作困难重重。  一、刑事申诉立案复查中存在的问题  1、司法规避,导致刑事申诉立案难  申诉部门在办理刑事申诉案件过程中办案人员发现,存在种种原因使得案件难以纳入到检察申诉部门管辖范围之内。其主要表现形式在诉部门
期刊
摘要:案件线索是查办案件的基础和生命线,没有线索,办案就无从谈起。反渎案件也不例外,本文依据渎职侵权案件线索的特点 ,从而提出做好渎职侵权线索管理的建议,特别是对反渎案件线索匮乏的基层反渎人员合理提供帮助、从而有效的做好基层渎职侵权案件线索管理。  关键词:案件线索;特点;管理  任何案件的侦破,都是建立在获取了众多而准确的信息基础上,没有案源,办案便成了“无米之炊”。因此,案件线索是查办案件的基
期刊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人民性是其根本的政治属性,人民满意是检察工作的最高标准和最终目的。对于基层检察院而言,加强执法公信力建设、提升人民群众满意程度更是一个重大的课题,检察工作作为政法工作的重要内容,如何才能实现让人民群众满意,直接关系到基层检察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必须认真对待,深入思考,积极行动。  一、群众对检察机关满意度不高的主要原因  (一)检察队伍整体素质参差不齐,检察队伍的职
期刊
一、间接正犯的概念  在表述间接正犯的概念之前,先总结间接正犯至少应有以下几层含义:第一、间接正犯主观上具有两层故意。其一,犯罪的故意。间接正犯并没有实施构成要件的行为却要承担责任的根据就在于其主观上有犯罪的意图,并利用了他人的行为。没有犯罪意图是称不上利用他人的行为的,最多是他人行为的惹起者或者帮助者。如果让不具有犯罪意图而只是惹起或帮助他人实行构成要件行为的人承担责任 是不可想象的。其二,利用
期刊
摘要:我国检察机关的内部监督,应实现公正与效率的价值平衡,克服走过场倾向、重实体轻程序监督、重事后轻事前监督、缺乏对人员监督等方面的不足,满足社会公众期待、自身监督能力增强及程序正当性的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检察机关内部监督和制约机制。  关键词:检察机关;内部监督;制度完善;实践  我国《宪法》确定了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地位,赋予了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职能,而作为监督机关应当如何接受监督却
期刊
摘要: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是新《刑诉法》中新增的制度,该制度对未成年犯的复学、就业以及保证其顺利回归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但由于新刑事诉讼法仅以一个条文的形式规定了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过于原则、可操作性不强。如何正确理解和适用并保证其得到有效实施,是摆在立法部门、实务部门以及学术界面前的共同课题。  关键词:未成年人;轻罪记录;封存  一、未成年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范围  根据《刑诉法修正
期刊
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存在选题不精、调查不实、审议不深、监督不力等问题。为更好地发挥人大常委会的监督职能,推动和促进一府两院相关专项工作的健康发展。笔者认为人大常委会应该采取精选议题、深入调查、认真审议、跟踪监督等提高监督专项工作实效的举措。  一、应该精选议题  人大常委会在对一府两院监督议题的选择上应该紧紧围绕热点、难点、弱点进行。  一是围绕热点选题。所谓热点就是地方党委政府倾力
期刊
摘要:理念,是人们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理性思考所抽象概括出的思想观念、精神向往、理想追求以及哲学信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等都是党和国家对于检察干警提出的执法理念要求,同时也都是指导检察干警从事检察工作和政法工作的根本原则。检察工作要发挥作用,必须确定正确的目标、明确的责任,有了科学的行动指南,检察队伍才能在明亮的灯塔指引下奔向理想的目的地,有了科学的价值追求,检察事业才能在高扬的精神
期刊
在审查起诉过程中认定犯罪嫌疑人的年龄会出现许多复杂情况,如果因临界点年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证据没有达到证明的标准,将会导致案件证据瑕疵、证据漏洞,证据真假难以甄别,增加了退回补充侦查、延期审理等情况,甚至使案件无法及时处理下去,如果年龄认定的不准确还直接关系到对犯罪嫌疑人是否追究刑事责任,是否从轻或减轻处罚,以及是否适用死刑等问题。所以,查证犯罪嫌疑人的年龄是审查起诉过程中一个重要工作。  一、
期刊
一、我国现行的网络隐私权保护制度  我国对隐私权的研究和重视起步较晚,并没有针对个人隐私保护的专门法律,并且在其它法律法规中的相关规定也十分单薄。加之我国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较之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在网络立法方面不够完善,因此针对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立法更是少之又少,还没有关于网络隐私的比较成形的法律,对于网络个人隐私的保护问题更是鲜有涉及。  首先,在我国,作为民事基本法的《民法通则》并没有将隐私权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