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析乳腺增生症采用托瑞米芬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乳腺增生症患者41例,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托瑞米芬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他莫昔芬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90.48%)与对照组(80.00%)相比明显较高,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两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乳腺增生症患者托瑞米芬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 乳腺增生症;他莫昔芬;托瑞米芬
【中图分类号】 R65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1-0103-01
乳腺增生症为常见妇科疾病,30~45岁年龄阶段的女性为高发人群。此病具有癌变率,因而及时正确的治疗尤为重要。临床治疗中除采用中医方法治疗外,常用药物还有他莫昔芬,然而此种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多,而且多数不良反应较为严重,例如肺栓塞、静脉血栓以及子宫内膜癌,对患者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我院对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乳腺增生症患者41例给予托瑞米芬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乳腺增生症患者41例,分为两组。观察组21例,年龄在26~6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27±5.44)岁;病程为2个月~9年,平均病程为(14.39±5.61)个月。对照组20例,年龄在27~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16±4.34)岁;病程为2.5个月~11年,平均病程为(15.09±4.22)个月。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乳房疼痛,腺体增厚,分布呈片状或者团状,部分患者呈结节状或者条索状,质地韧。通过常规妇科检查与彩色B超检查,确诊为乳腺增生症。两组患者病程、年龄与临床症状方面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接受国药准字H20020047,宁波市天衡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枸橼酸托瑞米芬片饭后口服用药,剂量为40mg/d,1天1次,服药开始时间为月经停止的第5d后到第二个月来经之前,月经期间停止用药,1个疗程为2个月;对照组给予国药准字H32021472,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他莫昔芬饭后口服用药,剂量为20mg/d,1天1次,可分为一次服或者二次服,1个疗程为2个月。给药期间避免服用其他乳腺疾病的治疗药物,观察患者用药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临床疗效的持续时间、B超情况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 疗效标准
治愈:患者用药后体征及临床症状全部消失,采用彩色B超检查发现,乳腺增生不明显,此种状况维持时间超过3个月。显效:疼痛症状消失,乳腺肿块的质地开始变软,整体体积缩小超过50%,此种状况维持时间超过3个月。有效:患者疼痛症状有所减轻,质地变软,肿块缩小,缩小面积小于50%。无效:患者体征与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甚至进一步加重。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两组患者病情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治愈患者9例(42.86%),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治愈患者3例(15.00%),总有效率为80.00%,见表1。治疗期间,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有7例,其中腹痛患者2例,恶心患者2例,厌食患者2例,少量脱发患者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3%;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的11例,腹痛或者上腹不适患者2例,恶心患者3例,皮肤过敏患者2例,白带增多患者2例,面部潮红患者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00%。两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乳腺增生症发病原因相对复杂,生理因素、饮食、社会环境、情绪等均有可能致使女性激素失调,引起乳房疼痛,并伴有肿块特征。临床上治疗乳腺增生症常采用他莫昔芬治疗,疗效肯定,但是其引发的多种反应也不容忽视。国内大量报道中指出,乳腺增生症应用他莫昔芬,总有效率为80%~96%,然而其副作用均在3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74.86%[1]。本次研究中,采用他莫昔芬治疗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5.00%,明显高于接受托瑞米芬治疗的观察组33.33%。沈宇飞[2]等报告中,采用托瑞米芬治疗乳腺增生症总有效率为92.85%,因此认为托瑞米芬用于乳腺增生症的治疗中疗效肯定。本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48%,与沈宇飞等研究结论基本一致。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為33.33%,相较于沈宇飞以及邹群[3]的报告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这可能与随访方式、病例数与患者配合程度有关。综上所述,给予乳腺增生症患者托瑞米芬进行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徐雪松.托瑞米芬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临床疗效的初步观察[J].肿瘤防治研究, 2011,12(02):305-306.
[2] 沈宇飞.托瑞米芬与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观察[J].肿瘤防治研究, 2010,32(09):589-591.
[3] 邹群.比较托瑞米芬与他莫昔芬治疗绝经前中重度乳腺增生症的疗效观察[J].外科理论与实践,2010,13(06):176-178.
作者简介:王俊霞(1975年)女,山东滨州人,汉族,现职称:主治医师,学历:中专。研究方向;妇科。
【关键词】 乳腺增生症;他莫昔芬;托瑞米芬
【中图分类号】 R65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1-0103-01
乳腺增生症为常见妇科疾病,30~45岁年龄阶段的女性为高发人群。此病具有癌变率,因而及时正确的治疗尤为重要。临床治疗中除采用中医方法治疗外,常用药物还有他莫昔芬,然而此种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多,而且多数不良反应较为严重,例如肺栓塞、静脉血栓以及子宫内膜癌,对患者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我院对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乳腺增生症患者41例给予托瑞米芬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乳腺增生症患者41例,分为两组。观察组21例,年龄在26~6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27±5.44)岁;病程为2个月~9年,平均病程为(14.39±5.61)个月。对照组20例,年龄在27~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16±4.34)岁;病程为2.5个月~11年,平均病程为(15.09±4.22)个月。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乳房疼痛,腺体增厚,分布呈片状或者团状,部分患者呈结节状或者条索状,质地韧。通过常规妇科检查与彩色B超检查,确诊为乳腺增生症。两组患者病程、年龄与临床症状方面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接受国药准字H20020047,宁波市天衡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枸橼酸托瑞米芬片饭后口服用药,剂量为40mg/d,1天1次,服药开始时间为月经停止的第5d后到第二个月来经之前,月经期间停止用药,1个疗程为2个月;对照组给予国药准字H32021472,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他莫昔芬饭后口服用药,剂量为20mg/d,1天1次,可分为一次服或者二次服,1个疗程为2个月。给药期间避免服用其他乳腺疾病的治疗药物,观察患者用药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临床疗效的持续时间、B超情况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 疗效标准
治愈:患者用药后体征及临床症状全部消失,采用彩色B超检查发现,乳腺增生不明显,此种状况维持时间超过3个月。显效:疼痛症状消失,乳腺肿块的质地开始变软,整体体积缩小超过50%,此种状况维持时间超过3个月。有效:患者疼痛症状有所减轻,质地变软,肿块缩小,缩小面积小于50%。无效:患者体征与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甚至进一步加重。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两组患者病情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治愈患者9例(42.86%),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治愈患者3例(15.00%),总有效率为80.00%,见表1。治疗期间,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有7例,其中腹痛患者2例,恶心患者2例,厌食患者2例,少量脱发患者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3%;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的11例,腹痛或者上腹不适患者2例,恶心患者3例,皮肤过敏患者2例,白带增多患者2例,面部潮红患者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00%。两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乳腺增生症发病原因相对复杂,生理因素、饮食、社会环境、情绪等均有可能致使女性激素失调,引起乳房疼痛,并伴有肿块特征。临床上治疗乳腺增生症常采用他莫昔芬治疗,疗效肯定,但是其引发的多种反应也不容忽视。国内大量报道中指出,乳腺增生症应用他莫昔芬,总有效率为80%~96%,然而其副作用均在3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74.86%[1]。本次研究中,采用他莫昔芬治疗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5.00%,明显高于接受托瑞米芬治疗的观察组33.33%。沈宇飞[2]等报告中,采用托瑞米芬治疗乳腺增生症总有效率为92.85%,因此认为托瑞米芬用于乳腺增生症的治疗中疗效肯定。本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48%,与沈宇飞等研究结论基本一致。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為33.33%,相较于沈宇飞以及邹群[3]的报告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这可能与随访方式、病例数与患者配合程度有关。综上所述,给予乳腺增生症患者托瑞米芬进行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徐雪松.托瑞米芬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临床疗效的初步观察[J].肿瘤防治研究, 2011,12(02):305-306.
[2] 沈宇飞.托瑞米芬与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观察[J].肿瘤防治研究, 2010,32(09):589-591.
[3] 邹群.比较托瑞米芬与他莫昔芬治疗绝经前中重度乳腺增生症的疗效观察[J].外科理论与实践,2010,13(06):176-178.
作者简介:王俊霞(1975年)女,山东滨州人,汉族,现职称:主治医师,学历:中专。研究方向;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