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内丹学中将“意念”称之为“黄婆”,但这种意念绝非杂念,而被定性为“真意”,相当于唯识学中的末那识。武术中的意念运用多与气功有相似之处,追求热、胀、麻等生理效应。内家拳修炼之始自然也离不开此类的臆想,但久而久之,极易生患。有一位给我划过拳架的太极拳老师,因为非常强调用意行拳,且走架极慢,所以导致气滞成弊:才过五十岁就患上了三叉神经炎、静脉曲张、高血压等病症,健康状况尚不及常人,寿禄亦不高。
一、意既“媒”也
有读者来信向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应该是心意六合拳?还是六合心意拳?我认为两者皆有道理,姬祖师精六合大枪,又入少林习心意把,将两种功夫糅而化之,如称之为六合心意拳,则是以六合之理统领心意把;如称其为心意六合拳,则是以佛家典籍《俱舍论》的唯心理论主宰六合拳学。
心意拳谱上强调要在心意上下工夫,而束展、对挣拔长,丹田的转动,一枝动百枝摇等练法,其实都是《易筋》、《洗髓》二经的衍生功夫。近百年来注释《易筋》、《洗髓》二经者不下数十家,但多是在用意上着笔,尤其以周潜川先生为著。意念是一种无形之力,上世纪80年代气功热时,有科研人员通过反复实验发现:人经过特殊的训练,可以运用意念控制体温、心率。现代量子力学也证明:人的意念对物质的最基本结构有影响作用,并将这种作用称之为“海德堡的测不准原理”。内家拳中最强调用意的首推太极拳,杨澄甫将“用意不用力”列为“太极拳术十要”之六:“练太极拳,全身松开,不使有分毫之拙劲”,“此全是用意不用力”。以意念作用于经络、血液和肌肉的最微细的基本结构,久而成功,可以产生生物电流。由此近代太极拳名家乐幻智提出运用太极拳功夫练出“电人”的理论。
意念本身无形无象,但确实可以作用于有形之肌体,激发人的潜能。吴式太极主张循经守穴,确实提高了养生的质量。杨式太极老架主张行功走架时,想象手心各有一个小气球,则能够提高推手时的感应灵敏度。
心意拳的化境要求:周身需练出灵劲!而我自身的修炼体悟是:要想练出灵劲就不能用意念,必须靠直觉和灵感,也就是潜意识。
二、真意与潜意识
用意不用力,只是内家拳的入门功夫,要想练出周身六合一体、一触即发的灵动功夫,则必须培养灵根,构建潜意识的神经体系,也就是传统丹道中所说的真意。呼唤出真意来统领行功走架,才能练出上乘功夫。所谓“真意”者,大概相当于现代心理学中的潜意识。潜意识能够摆脱人固定的思维模式和程序,而形成直觉,在实战搏击中显现出超常的应变能力。以我亲身经历的两件事就很能说明:直觉对于武学修炼者的重要性。
十多年前我曾痴迷于内家拳的器械修炼,每天下班后都在楼后小学的校园内舞刀弄枪。学校的值更人老程头非常喜欢看我练双头蛇和十三把。但他多次在我练得大汗淋漓时警告我:这院子里可有蝙蝠窝,那东西闻着汗味就咬人,有毒!我怎能把那种小飞虫放在眼里?在一个皓月当空的仲夏之夜,老程头和几个人坐在院子里喝茶乘凉。我练完鞭杆后已是满身大汗,于是停下来想喘口气儿,突然脑后一阵凉风,一个尖锐的东西似触非触地扑到了我的后脖上,我本能地周身一抖。低头转身的同时手中的鞭杆就向身后抽了出去!一声凄鸣,真有一只蝙蝠落在了地上。有人喊道:好功夫!老程头却说:真玄!
我和王福亚先生相识于2008年,他自幼练习摔跤、举重,曾获得过沈阳市举重亚军。1982年就师从于闫志高的弟子习武式太极拳,二十多年的功夫早已非常人可比。我第一次看过他打拳后,告诉他:身上还有拙力未化,于是他随我重习武式小架。后又经我引见,拜吴本萍先生为师,修炼李启轩一系的武式原传太极拳。福亚先生除痴迷于太极拳外,还跟我学习戴家心意拳和八卦掌,一年多的时间就深谙内家秘钥,太极功夫有了质的飞跃。2009年11月,我传授他“推手十八式”,一周后开始试手,为了能让他使出真功夫,我刻意选在酒后没有外人的情况下。我告诉他只用“走马”和“洗脸”二式,就能将他化打出去,果然我用挑抖劲多次把他从前面打到身后。一周后。我俩又在一个没人的包房里比试,前几个回合,我都将他化放到椅子上。但这次交手,我感觉到他身上已经没有一丝僵劲,周身松整!于是我用了一个“合翅”,逼他使劲,没想到:他双臂外化后,竟然又内合一抖,把我打了出去,我重重地撞在了椅子背上。这一招是我传授给他的“抖翎”,可他在短短的一个多星期里竟练得如此纯熟,而内力却又大得惊人!接着我又多次给他喂手,但他却再也没能使出刚才的功夫。事后他说,当时他连想都没想,就把那一招使出来了。
“想都没想”,这就是在潜意识下的条件反射,交手搏击时,火石电光,一想就晚了!如果在蝙蝠咬我的瞬间,我去想如何躲闪,甚至被动地意识到有东西在咬我,都是徒劳的,那我早就到医院注射血清疗伤了。具有条件反射的潜意识需要进行程序化的培养。比如闫志高先师在传授太极拳行功走架的心诀时,告诫弟子们:“打拳时,无人当有人;交手时,有人当无人。”一个人即使把功夫练到了极致,如果没有进行过实战训练,一旦与人交手搏击也很有可能会一筹莫展。高手之间的较量,在瞬息万变之中靠的就是潜意识的自然反应,这种潜意识的培养是通过在各种环境中、在各种条件下,运用身体的各个部位,在移动过程中进行攻防、躲闪、发力。一个没经过实战训练的武学大师,即使与一个身经百战的街头小混混交手,也未必能有胜算。实战训练就是把各种攻防意识转化为潜意识的过程,这样在搏击中才能产生条件反射,能够一触即发。王芗斋创意拳,就是汲取了心意把中“恨天无把、恨地无环”的意念和太极拳的用意心法。
三、意念剥尽是元神
元神是人类的无意识,功夫修炼至一定程度,就会出现一种极端清醒而又毫无思维意识的心理状态。潜意识是思维的深潭,相当于船子和尚说的:“垂竿千尺,意在深潭。”投一石子,池水即可泛起波澜。而元神则是如如不动的,它的存在不能用“有”或“无”来判断,它是唯识学中说的阿赖耶识所藏的“无漏种子”,是宇宙原始之初的“一点灵光”。“内念不萌,外想不入,独我自主,谓之元神。”
十八年前,我和善德先生、铁森先生在一起玩拳的时候,姜先生常说,我是在用元神打拳,其实大错!元神为体,不可用。有人说元神就是那个“一”,亦错!没有那个“一”,“一”是你想出来的,是一个假借的名字。所谓“一切法无我”,用“我”的思想意识去界定“元神”就错了!既然“元神”如此不可琢磨,又不堪用,何必要去研究它呢?
从佛学上看,我们所说的“见性”,也就是悟到了元神,亦称之“开悟”。丹道家将元神与先天一气相包容,即可修炼成阳神。运用阳神再进一步修炼,才能得到人体细胞中的反物质——“玉神”。凝聚玉神则可以再造新的生命,人能够返老还童,出现“三易”变化,直至“聚则成形,散则成气”。谁又能说元神无用?无用之神才堪大用。
太极拳的行功走架,进入到恍兮惚兮的状态,也就是翁心诚先生所提出的“醉太极”理念,应该说是武学的高深境界。但从武学上升到丹道修炼,则必须要达到元神显现:超越了恍惚的状态,头脑异常清楚,如一潭能见到底儿的清泉,而又没有一丝波澜,一念不生,不知拳练我,还是我练拳!此时阴跷起火,继而两肾如汤沸,以神光照丹田,则大药生,金丹成,千万不可做意转周天,那些都是小儿科!
那么修炼元神的窍要是什么呢?前辈祖师们有云:“万物生复死,元神死复生。以神入气穴,丹道自然成。”识神灭、元神生。修炼之初尚不能离开识神,但必须要时时培养自己的良性意念,不能有盲目的杂念,更要杜绝妄念。
一、意既“媒”也
有读者来信向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应该是心意六合拳?还是六合心意拳?我认为两者皆有道理,姬祖师精六合大枪,又入少林习心意把,将两种功夫糅而化之,如称之为六合心意拳,则是以六合之理统领心意把;如称其为心意六合拳,则是以佛家典籍《俱舍论》的唯心理论主宰六合拳学。
心意拳谱上强调要在心意上下工夫,而束展、对挣拔长,丹田的转动,一枝动百枝摇等练法,其实都是《易筋》、《洗髓》二经的衍生功夫。近百年来注释《易筋》、《洗髓》二经者不下数十家,但多是在用意上着笔,尤其以周潜川先生为著。意念是一种无形之力,上世纪80年代气功热时,有科研人员通过反复实验发现:人经过特殊的训练,可以运用意念控制体温、心率。现代量子力学也证明:人的意念对物质的最基本结构有影响作用,并将这种作用称之为“海德堡的测不准原理”。内家拳中最强调用意的首推太极拳,杨澄甫将“用意不用力”列为“太极拳术十要”之六:“练太极拳,全身松开,不使有分毫之拙劲”,“此全是用意不用力”。以意念作用于经络、血液和肌肉的最微细的基本结构,久而成功,可以产生生物电流。由此近代太极拳名家乐幻智提出运用太极拳功夫练出“电人”的理论。
意念本身无形无象,但确实可以作用于有形之肌体,激发人的潜能。吴式太极主张循经守穴,确实提高了养生的质量。杨式太极老架主张行功走架时,想象手心各有一个小气球,则能够提高推手时的感应灵敏度。
心意拳的化境要求:周身需练出灵劲!而我自身的修炼体悟是:要想练出灵劲就不能用意念,必须靠直觉和灵感,也就是潜意识。
二、真意与潜意识
用意不用力,只是内家拳的入门功夫,要想练出周身六合一体、一触即发的灵动功夫,则必须培养灵根,构建潜意识的神经体系,也就是传统丹道中所说的真意。呼唤出真意来统领行功走架,才能练出上乘功夫。所谓“真意”者,大概相当于现代心理学中的潜意识。潜意识能够摆脱人固定的思维模式和程序,而形成直觉,在实战搏击中显现出超常的应变能力。以我亲身经历的两件事就很能说明:直觉对于武学修炼者的重要性。
十多年前我曾痴迷于内家拳的器械修炼,每天下班后都在楼后小学的校园内舞刀弄枪。学校的值更人老程头非常喜欢看我练双头蛇和十三把。但他多次在我练得大汗淋漓时警告我:这院子里可有蝙蝠窝,那东西闻着汗味就咬人,有毒!我怎能把那种小飞虫放在眼里?在一个皓月当空的仲夏之夜,老程头和几个人坐在院子里喝茶乘凉。我练完鞭杆后已是满身大汗,于是停下来想喘口气儿,突然脑后一阵凉风,一个尖锐的东西似触非触地扑到了我的后脖上,我本能地周身一抖。低头转身的同时手中的鞭杆就向身后抽了出去!一声凄鸣,真有一只蝙蝠落在了地上。有人喊道:好功夫!老程头却说:真玄!
我和王福亚先生相识于2008年,他自幼练习摔跤、举重,曾获得过沈阳市举重亚军。1982年就师从于闫志高的弟子习武式太极拳,二十多年的功夫早已非常人可比。我第一次看过他打拳后,告诉他:身上还有拙力未化,于是他随我重习武式小架。后又经我引见,拜吴本萍先生为师,修炼李启轩一系的武式原传太极拳。福亚先生除痴迷于太极拳外,还跟我学习戴家心意拳和八卦掌,一年多的时间就深谙内家秘钥,太极功夫有了质的飞跃。2009年11月,我传授他“推手十八式”,一周后开始试手,为了能让他使出真功夫,我刻意选在酒后没有外人的情况下。我告诉他只用“走马”和“洗脸”二式,就能将他化打出去,果然我用挑抖劲多次把他从前面打到身后。一周后。我俩又在一个没人的包房里比试,前几个回合,我都将他化放到椅子上。但这次交手,我感觉到他身上已经没有一丝僵劲,周身松整!于是我用了一个“合翅”,逼他使劲,没想到:他双臂外化后,竟然又内合一抖,把我打了出去,我重重地撞在了椅子背上。这一招是我传授给他的“抖翎”,可他在短短的一个多星期里竟练得如此纯熟,而内力却又大得惊人!接着我又多次给他喂手,但他却再也没能使出刚才的功夫。事后他说,当时他连想都没想,就把那一招使出来了。
“想都没想”,这就是在潜意识下的条件反射,交手搏击时,火石电光,一想就晚了!如果在蝙蝠咬我的瞬间,我去想如何躲闪,甚至被动地意识到有东西在咬我,都是徒劳的,那我早就到医院注射血清疗伤了。具有条件反射的潜意识需要进行程序化的培养。比如闫志高先师在传授太极拳行功走架的心诀时,告诫弟子们:“打拳时,无人当有人;交手时,有人当无人。”一个人即使把功夫练到了极致,如果没有进行过实战训练,一旦与人交手搏击也很有可能会一筹莫展。高手之间的较量,在瞬息万变之中靠的就是潜意识的自然反应,这种潜意识的培养是通过在各种环境中、在各种条件下,运用身体的各个部位,在移动过程中进行攻防、躲闪、发力。一个没经过实战训练的武学大师,即使与一个身经百战的街头小混混交手,也未必能有胜算。实战训练就是把各种攻防意识转化为潜意识的过程,这样在搏击中才能产生条件反射,能够一触即发。王芗斋创意拳,就是汲取了心意把中“恨天无把、恨地无环”的意念和太极拳的用意心法。
三、意念剥尽是元神
元神是人类的无意识,功夫修炼至一定程度,就会出现一种极端清醒而又毫无思维意识的心理状态。潜意识是思维的深潭,相当于船子和尚说的:“垂竿千尺,意在深潭。”投一石子,池水即可泛起波澜。而元神则是如如不动的,它的存在不能用“有”或“无”来判断,它是唯识学中说的阿赖耶识所藏的“无漏种子”,是宇宙原始之初的“一点灵光”。“内念不萌,外想不入,独我自主,谓之元神。”
十八年前,我和善德先生、铁森先生在一起玩拳的时候,姜先生常说,我是在用元神打拳,其实大错!元神为体,不可用。有人说元神就是那个“一”,亦错!没有那个“一”,“一”是你想出来的,是一个假借的名字。所谓“一切法无我”,用“我”的思想意识去界定“元神”就错了!既然“元神”如此不可琢磨,又不堪用,何必要去研究它呢?
从佛学上看,我们所说的“见性”,也就是悟到了元神,亦称之“开悟”。丹道家将元神与先天一气相包容,即可修炼成阳神。运用阳神再进一步修炼,才能得到人体细胞中的反物质——“玉神”。凝聚玉神则可以再造新的生命,人能够返老还童,出现“三易”变化,直至“聚则成形,散则成气”。谁又能说元神无用?无用之神才堪大用。
太极拳的行功走架,进入到恍兮惚兮的状态,也就是翁心诚先生所提出的“醉太极”理念,应该说是武学的高深境界。但从武学上升到丹道修炼,则必须要达到元神显现:超越了恍惚的状态,头脑异常清楚,如一潭能见到底儿的清泉,而又没有一丝波澜,一念不生,不知拳练我,还是我练拳!此时阴跷起火,继而两肾如汤沸,以神光照丹田,则大药生,金丹成,千万不可做意转周天,那些都是小儿科!
那么修炼元神的窍要是什么呢?前辈祖师们有云:“万物生复死,元神死复生。以神入气穴,丹道自然成。”识神灭、元神生。修炼之初尚不能离开识神,但必须要时时培养自己的良性意念,不能有盲目的杂念,更要杜绝妄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