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即教育”。新课程理念也倡导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以学生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特别是现在的社会,物欲横流,诱惑太多,道德沦丧,在应试教育轰轰烈烈之时,品德教学尤其显得重要。我们要特别关注小学生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做到有实效性、针对性。
一、思想品德生活化的意义
思想品德这门课程其实是教和学相互结合的一门课程,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因为这门课本身不是主要学习课程,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重视程度不高,所以教师要通过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中加入生活中的案例,让课堂回归社会,不断贴近学生的生活,了解到知识学习的真正使用性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要让学生把自己平时学习到的思想理论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思想品德生活化能够突破教学模式的单一化,让教学模式变得更加多层次和多角度,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生活化的巧妙引入,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学习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当学生从心底真正地喜欢一门课程的时候,其主观学习意识才能够加强。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从真正意义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品质。
二、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生活化的具体措施
1.巧设情景问题
教师要用问题引导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整体思路,在开展问题提问的时候要融入生活化的情境提问,让学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来进行问题的解答,学生在学习进程中能有一个平稳的过渡,问题的设置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主动地思考问题。能够推动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比如教师在教和陌生人沟通这课的时候,教师可以统计一下在同学的网络好友中有多少是自己认识的人,有哪些是不认识的陌生人,同学们平时和同学有哪些密切的联系,还有同学们会去见网友吗?这样可以切入学生的生活常用情况,激发学生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可以有话说。这样可以进一步的引发学生开展热烈的讨论,只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入了生活中的情景就能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有所收获。整个学习过程变的生动活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可以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进行内化成为自己的道德素养。
2.将学生的现实生活引进课程资源
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在品德教学中,我尽力做到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如教学《家长关爱我成长》课前,我先把班上一名学生婴儿时、幼儿园时、小学时的三张照片做成课件,再布置学生准备一些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以及与之相关的故事。上课时,我用课件展示三张照片,请照片中的学生谈谈成长中的感受,让鲜活的生活现实与教科书结合成一体,引出了教学主题。再让学生在小组中分别介绍一件自己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并讲一讲有关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位学生带了大大小小十多双手套,都是他妈妈一针一线亲手勾出来的。这位疼爱孩子的母亲打动了很多人的心。从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中学生体会到父母在养育子女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从而让他们在心中油然升起对家长的爱。
3.教学方式生活化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可以在各种活动中实现。比如,课本剧的角色扮演旨在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让学生融入文本之中,让文本中的情境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唤起他们已有的经验和体验,并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参与辨析。如教学《寸今难买寸光阴》,在“快!快!不能快点吗?”这一环节,我让学生根据教材中提供的几个事例,结合平时的实际进行演出。这些事例有很大一部分是班上学生真实生活的写照,表演起来入情入境,对学生的触动较大。这样的角色扮演,不仅使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获得体验,而且还为师生、生生对话搭建了舞台。表演之后,学生对“时间是宝贵的,要珍惜时间”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感悟。
学生品德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在立足课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模拟”生活,让品德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拓展教学时空。
4.将课堂延伸至生活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善于联结课堂内的生活与课堂外的生活,教学应从课堂生活拓展到儿童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最大限度地、立体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并通过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生活经验。
“社会即学校”,要“在生活中找教育”。学校课堂上、教材上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必须拓宽到社会上去,让学生去接触社会,学生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走进社会、体验生活,在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在真实丰富的情感体验中,进行自我教育。如教学《保护环境》一课,在课前调查中,学生发现环境污染特别严重:村民都把垃圾倒在垃圾桶外、河沿上;河水中不时可看到塑料袋、泡沫浮子、污柴油等,河水呈暗黑色,散发着臭味……要改变这些现状,靠我们的孩子是力所不能及的。怎样才能让学生所掌握的观点不是纸上谈兵呢?我们学校联合二宝花圃,开展了基地校活动。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生活中,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使我们的品德教学能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体验回归生活、高于生活、引导生活的理念,实现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
5.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
在开展初中思想品德道德课的时候,教师最好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情景教学,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学生平时学习的时候总是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单一模式感到厌烦,教师最好引入多媒體教学方法,通过形象的图片和视频的声音效果等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想教学要来源于生活,但是思想素质要高于生活,思想品德是人类对于自身品质的提炼和发展,小学教师开展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发展的时候通过和生活情况的结合,让思想成为学生在今后发展的一种美德。开展思想道德课堂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教师把握课堂节奏,不要一成不变地开展课堂教学,要结合社会的现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要适当地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进行改革,真正地把思想道德教学和现实生活案例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能够寓教于乐,在熟悉的环境里面不断进行学习,初中的思想课程道德的生活化,是有效提高思想课程教学的重要途径。
一、思想品德生活化的意义
思想品德这门课程其实是教和学相互结合的一门课程,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因为这门课本身不是主要学习课程,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重视程度不高,所以教师要通过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中加入生活中的案例,让课堂回归社会,不断贴近学生的生活,了解到知识学习的真正使用性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要让学生把自己平时学习到的思想理论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思想品德生活化能够突破教学模式的单一化,让教学模式变得更加多层次和多角度,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生活化的巧妙引入,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学习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当学生从心底真正地喜欢一门课程的时候,其主观学习意识才能够加强。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从真正意义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品质。
二、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生活化的具体措施
1.巧设情景问题
教师要用问题引导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整体思路,在开展问题提问的时候要融入生活化的情境提问,让学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来进行问题的解答,学生在学习进程中能有一个平稳的过渡,问题的设置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主动地思考问题。能够推动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比如教师在教和陌生人沟通这课的时候,教师可以统计一下在同学的网络好友中有多少是自己认识的人,有哪些是不认识的陌生人,同学们平时和同学有哪些密切的联系,还有同学们会去见网友吗?这样可以切入学生的生活常用情况,激发学生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可以有话说。这样可以进一步的引发学生开展热烈的讨论,只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入了生活中的情景就能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有所收获。整个学习过程变的生动活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可以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进行内化成为自己的道德素养。
2.将学生的现实生活引进课程资源
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在品德教学中,我尽力做到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如教学《家长关爱我成长》课前,我先把班上一名学生婴儿时、幼儿园时、小学时的三张照片做成课件,再布置学生准备一些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以及与之相关的故事。上课时,我用课件展示三张照片,请照片中的学生谈谈成长中的感受,让鲜活的生活现实与教科书结合成一体,引出了教学主题。再让学生在小组中分别介绍一件自己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并讲一讲有关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位学生带了大大小小十多双手套,都是他妈妈一针一线亲手勾出来的。这位疼爱孩子的母亲打动了很多人的心。从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中学生体会到父母在养育子女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从而让他们在心中油然升起对家长的爱。
3.教学方式生活化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可以在各种活动中实现。比如,课本剧的角色扮演旨在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让学生融入文本之中,让文本中的情境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唤起他们已有的经验和体验,并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参与辨析。如教学《寸今难买寸光阴》,在“快!快!不能快点吗?”这一环节,我让学生根据教材中提供的几个事例,结合平时的实际进行演出。这些事例有很大一部分是班上学生真实生活的写照,表演起来入情入境,对学生的触动较大。这样的角色扮演,不仅使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获得体验,而且还为师生、生生对话搭建了舞台。表演之后,学生对“时间是宝贵的,要珍惜时间”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感悟。
学生品德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在立足课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模拟”生活,让品德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拓展教学时空。
4.将课堂延伸至生活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善于联结课堂内的生活与课堂外的生活,教学应从课堂生活拓展到儿童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最大限度地、立体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并通过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生活经验。
“社会即学校”,要“在生活中找教育”。学校课堂上、教材上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必须拓宽到社会上去,让学生去接触社会,学生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走进社会、体验生活,在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在真实丰富的情感体验中,进行自我教育。如教学《保护环境》一课,在课前调查中,学生发现环境污染特别严重:村民都把垃圾倒在垃圾桶外、河沿上;河水中不时可看到塑料袋、泡沫浮子、污柴油等,河水呈暗黑色,散发着臭味……要改变这些现状,靠我们的孩子是力所不能及的。怎样才能让学生所掌握的观点不是纸上谈兵呢?我们学校联合二宝花圃,开展了基地校活动。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生活中,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使我们的品德教学能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体验回归生活、高于生活、引导生活的理念,实现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
5.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
在开展初中思想品德道德课的时候,教师最好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情景教学,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学生平时学习的时候总是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单一模式感到厌烦,教师最好引入多媒體教学方法,通过形象的图片和视频的声音效果等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想教学要来源于生活,但是思想素质要高于生活,思想品德是人类对于自身品质的提炼和发展,小学教师开展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发展的时候通过和生活情况的结合,让思想成为学生在今后发展的一种美德。开展思想道德课堂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教师把握课堂节奏,不要一成不变地开展课堂教学,要结合社会的现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要适当地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进行改革,真正地把思想道德教学和现实生活案例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能够寓教于乐,在熟悉的环境里面不断进行学习,初中的思想课程道德的生活化,是有效提高思想课程教学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