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伴心血管危险因素患者治疗及康复的作用。方法 选取1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均分成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只单纯给降压药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3个月后随訪观察护理干预后的高血压患者对危险因素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血压达标率、服药依从性、饮食控制、体重控制、运动指导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组危险因素分层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科学护理干预,可以将高血压伴心血管危险因素患者被动的遵医模式转变为主动的遵医模式,有效控制血压,改善生活方式,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促进康复,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护理干预;高血压;心血管危险因素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946-02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呈逐上升的趋势,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至2020年,非传染性疾病将占我国死亡原因的79%,其中心血管疾病占首位[1],而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致病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2]。高血压、冠心病是多种危险因素引起的疾病,目前公认的危险因素主要有高龄、超重、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糖尿病等。笔者对高血压伴心血管危险因素患者采用药物结合护理干预共同防治,能更好的控制血压,减少危险因素,促进康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3年9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其中,男62例,女38例;年龄46-74岁,平均67.5岁。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W1999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高血压病诊断标准,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将入选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危险因素分级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危险因素和心血管危险度分层 本次研究用于危险分层的危险因素有:性别和年龄;收缩压与舒张压的水平;吸烟;总胆固醇>5.72mmol/L;糖尿病;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按危险因素、把器官损害及临床表现将危险度量化为低危、中危、高危和极高危四档。
1.3 方法 对照组只单纯给降压药治疗,护理干预观察组,除了药物治疗外,接受①系统化的危险因素健康教育:主动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使患者对自身危险因素及其危害有明确的认知,充分理解该病治疗过程中应对危险因素注意的问题及健康生活方式必要性,提高遵医行为的依从性。②饮食控制:低盐、低脂饮食,控制总热量,控制脂肪,限制胆固醇,并注意日常饮食的均衡合理搭配。③运动及生活方式指导:指导病人调整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避免过度的紧张和劳累,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控制体重。④药物治疗护理:进行相关的用药知识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家属理解遵医嘱按时长期服药的重要性,有针对性的指导用药,提高患者依从性。⑤指导与随访:定期随访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指导患者规范用药,按时正确监测血压,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1.4 观察指标 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血压达标率、危险因素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服药情况、饮食、体重控制情况、心血管危险因素分层。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表示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形式(χ±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现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明显。
2 结 果
2.1 比较护理干预后的高血压患者对危险因素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服药依从性、饮食控制、体重控制、运动指导和血压控制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 论
高血压是我国居民中患病率最高的慢性病,是心脑血管病事件发生和死亡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3],控制血压可以减少心脑血管病的风险。对于大多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药物治疗同时,祛除诱因,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避免心血管危险因素,方可达到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对患者的身心危害,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但调查显示,我国高血压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及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的特点。国内患者中普遍存在对高血压及其相关知识、心血管危险因素等认识不充分,治疗依从性差,症状缓解后即自行停药或减药、间断体育锻炼甚至抽烟、饮酒的现象。
科学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获得更多的资讯来源,使其充分认识到其发病原理、高危因素及危害性,促使患者加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了治疗依从性,便于治疗的开展[4]。针对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护理干预,使患者对危险因素的危害有明确的认识,及时给予恰当的生活指导,促使患者自觉改善不良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护理人员定期随访以及长期不定时的与患者沟通,督促患者规律服药定期复查,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增进护患关系,增加患者的社会支持,而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健康及主动遵医行为模式的建立[5]。
本研究结果显示,科学护理干预可以将高血压伴心血管危险因素患者被动的遵医模式转变为主动的遵医模式,提高依从性,有效控制血压,改善生活方式,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促进康复,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高血压联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261-263.
[2] 余霞君.努力提高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的控制率[J].中华老年人中心血管病杂志,2007,3(1):3-4.
[3] 余霞君.努力提高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的控制率[J].中华老年人中心血管病杂志,2007,3(1):3-4.
[4] 刘艳容,何金爱,余健.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J].广东医学,2009,30(12):1938-1939.
[5] 张红梅,瞒凉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理症状与社会性研究[J].现代护理,2005,11(6):434-436.
【关键词】 护理干预;高血压;心血管危险因素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946-02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呈逐上升的趋势,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至2020年,非传染性疾病将占我国死亡原因的79%,其中心血管疾病占首位[1],而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致病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2]。高血压、冠心病是多种危险因素引起的疾病,目前公认的危险因素主要有高龄、超重、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糖尿病等。笔者对高血压伴心血管危险因素患者采用药物结合护理干预共同防治,能更好的控制血压,减少危险因素,促进康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3年9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其中,男62例,女38例;年龄46-74岁,平均67.5岁。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W1999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高血压病诊断标准,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将入选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危险因素分级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危险因素和心血管危险度分层 本次研究用于危险分层的危险因素有:性别和年龄;收缩压与舒张压的水平;吸烟;总胆固醇>5.72mmol/L;糖尿病;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按危险因素、把器官损害及临床表现将危险度量化为低危、中危、高危和极高危四档。
1.3 方法 对照组只单纯给降压药治疗,护理干预观察组,除了药物治疗外,接受①系统化的危险因素健康教育:主动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使患者对自身危险因素及其危害有明确的认知,充分理解该病治疗过程中应对危险因素注意的问题及健康生活方式必要性,提高遵医行为的依从性。②饮食控制:低盐、低脂饮食,控制总热量,控制脂肪,限制胆固醇,并注意日常饮食的均衡合理搭配。③运动及生活方式指导:指导病人调整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避免过度的紧张和劳累,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控制体重。④药物治疗护理:进行相关的用药知识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家属理解遵医嘱按时长期服药的重要性,有针对性的指导用药,提高患者依从性。⑤指导与随访:定期随访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指导患者规范用药,按时正确监测血压,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1.4 观察指标 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血压达标率、危险因素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服药情况、饮食、体重控制情况、心血管危险因素分层。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表示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形式(χ±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现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明显。
2 结 果
2.1 比较护理干预后的高血压患者对危险因素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服药依从性、饮食控制、体重控制、运动指导和血压控制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 论
高血压是我国居民中患病率最高的慢性病,是心脑血管病事件发生和死亡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3],控制血压可以减少心脑血管病的风险。对于大多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药物治疗同时,祛除诱因,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避免心血管危险因素,方可达到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对患者的身心危害,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但调查显示,我国高血压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及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的特点。国内患者中普遍存在对高血压及其相关知识、心血管危险因素等认识不充分,治疗依从性差,症状缓解后即自行停药或减药、间断体育锻炼甚至抽烟、饮酒的现象。
科学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获得更多的资讯来源,使其充分认识到其发病原理、高危因素及危害性,促使患者加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了治疗依从性,便于治疗的开展[4]。针对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护理干预,使患者对危险因素的危害有明确的认识,及时给予恰当的生活指导,促使患者自觉改善不良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护理人员定期随访以及长期不定时的与患者沟通,督促患者规律服药定期复查,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增进护患关系,增加患者的社会支持,而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健康及主动遵医行为模式的建立[5]。
本研究结果显示,科学护理干预可以将高血压伴心血管危险因素患者被动的遵医模式转变为主动的遵医模式,提高依从性,有效控制血压,改善生活方式,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促进康复,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高血压联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261-263.
[2] 余霞君.努力提高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的控制率[J].中华老年人中心血管病杂志,2007,3(1):3-4.
[3] 余霞君.努力提高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的控制率[J].中华老年人中心血管病杂志,2007,3(1):3-4.
[4] 刘艳容,何金爱,余健.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J].广东医学,2009,30(12):1938-1939.
[5] 张红梅,瞒凉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理症状与社会性研究[J].现代护理,2005,11(6):434-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