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为满足自身需要创造出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即文化。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和范畴是价值观,价值观是文化的精髓所在。所有价值观都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反映着特定文化的价值观。一个社会的主流文化蕴含着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主体诉求。[1]在文化认同视角下开展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认识文化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解读
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指出: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创了各民族和睦共处的美好家园,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2]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儒学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儒家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个人层面的,齐家是社会层面的,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是一致的。此外,中国传统文化还特别强调爱国精神、责任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主义再创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了从“重礼治、轻法治”到社会主义法治的再创新。过去中国社会的法治较为落后,常常礼治高于法治,梁漱溟在其著作中就认为中国社会“以礼俗代法律”。[3]过分地强调“礼治”,导致社会出现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依附与被依附的人际关系,社会成员普遍缺乏自由、平等、民主、权利的意识和观念;同时,“礼治”也暗含了“法治”的缺失。虽然中国古代也有“法治”思想,但其实它只是“人治”的面具。古代的“法治”不以保护人权为核心,而是以巩固王权、便于统治阶级治理国家为首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法治”,是为了满足人民对自由、民主、平等、公正的追求,反映了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现代“法治”以尊重和保障人权为主旨,以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了从“民本”到社会主义民主的文化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完全摈弃了官民对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再创新。
3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实质: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人们对文化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区分不同文化体系的重要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种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全面影响着精神文化。文化认同是个体对自身所属文化和大众、主流文化产生认可、接受,并转化为自身文化的过程,它建立在人们的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之上。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具有后天性和可变性,导致文化认同也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在校园环境中,大学生拥有相似的文化背景、共同的文化氛围,其对主流文化的吸纳、对社会价值观的认可都包含在文化认同的范畴之中。大学生对文化认同的认识和态度,是大学生这一群体对自己所属的群体特征所持的价值观的认可和接纳,它代表着大学生群体的共同观念,关系着他们如何分辨是非、对错,并指导着大学生的行为过程。[4]
二 增强文化认同,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1 自然认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感染性,形成良好氛围
文化的自然认同,是指人们在无意识状态下对文化产生认同。要使大学生自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感染性,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
高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优化校园环境,营造浓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氛围,引导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校园物质环境和文化氛围中。校园物质环境是由教学设施、教学场所、文化娱乐设施和校园绿化设施等构成的一切物质条件的总和。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的建设和优化,要根据教育的要求和时代发展的特点,做到合理规划、科学布局,力求规范化、标准化,展现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校园文化环境是指校园文化氛围和精神氛围。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着更广泛、更深刻和更持久的影响。高校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风校风建设、风俗礼仪以及文化活动等各个方面都得到充分的体现。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不断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自觉主动地将个人的价值追求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伟大事业融合起来。
2 强化认同:教育、引导与强制
教育是人类价值观再生产的传承方式,是正向价值的教导。教育的强化认同,实际上是一种利益诱导。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以大学生利益诱导为切入点,以他人利益的对待和民族利益的诠释为角度,调节大学生行为规范和社会关系,进行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强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阵地,但是长期以来,不少大学生对其有一定的抵触情绪,认为教育内容和形式都刻板教条,实际教育效果也差强人意。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利益诱导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切入点,首先要充分了解大学生的价值观现状、心理特点和文化需求。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以大学生的利益为切入点,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既传授知识,又要教会大学生做人做事。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及时调整知识结构,正确认识社会现象和基本国情。
尽管教育是强化认同的必要条件,但是单纯的教育并不是强化认同的充分条件。由教育生成的价值观认同,更多地顾及个体成员内心的功利性因素,有一定的波动性。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于大学生内心,还须借助外部强制性手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宣传和引导,对背道而驰者进行相应的惩罚,从而为强化认同提供外在的控制力和制裁力。一方面,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仅是说服人民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好依据,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捍卫者。所以,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法制观念,引导大学生自觉守法。另一方面,高校完善学校规章制度建设。学校的校纪校规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并且具体、可操作。对于大学生符合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观念和行为要有明确的奖励,对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要坚决惩罚。通过借助规范和程序等手段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认同的规约和引导,促进大学生养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习惯,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推崇的社会秩序高度认同和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会更为稳固地烙刻在大学生心中。 3 理解认同:视域融合
伽达默尔认为,理解者和被理解的对象都有各自的视域。视域融合是理解认同的真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大学生的理解认同分别代表了价值观认同的两种视域;消除双方的矛盾、形成理解与被理解二者融合的视域是理解认同的目标。这一目标的达到并不以完全牺牲另一方的极端手段为条件,而是置身于一个更广阔的视域,由二者的统一达到扬弃差异的目的。[5]大学生应不断地从自己原有的视域出发,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过程中不断地调整和修正原先不合理的视域,不断扩大、更新自己的视域,在互动的反思中达到理解与被理解视域的一致。
“理解一个问题,就是对这个问题提出问题。理解一个意见,就是把它理解为对某个问题的回答”。大学生理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相遇和对话。这种相遇和对话的形成,需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高校和社会应采取措施使大学生易于提出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的疑问。要拓宽和畅通大学生表达意见的渠道,只有畅通大学生意见表达渠道,完善表达机制,才能有效引领大学生,在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自我表达中表现大学生的主体性。一方面,高校和社会要经常性地主动开展大学生思想、价值观调研,让大学生表达意见;另一方面,高校和社会应重视网络沟通。多渠道开发网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6]大学生是互联网的忠实用户,互联网影响大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度和深度。高校要积极创造便于网络沟通发展的条件,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使大学生的意见能够最终显现在学校决策和决策执行过程中。通过“问”与“答”,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认同,最终落脚到“同一”与“差异”、“个别”与“一般”关系的统一与辩证上。
参考文献
[1]詹小美,金素端.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化认同[J].青海社会科学,2013(3).
[2]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11-15.
[3]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孙黎.大学生思想内隐形成中的文化认同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13.
[5]詹小美.民族共同体政治认同的理解向度[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1).
[6]赵莉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2015(6).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解读
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指出: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创了各民族和睦共处的美好家园,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2]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儒学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儒家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个人层面的,齐家是社会层面的,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是一致的。此外,中国传统文化还特别强调爱国精神、责任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主义再创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了从“重礼治、轻法治”到社会主义法治的再创新。过去中国社会的法治较为落后,常常礼治高于法治,梁漱溟在其著作中就认为中国社会“以礼俗代法律”。[3]过分地强调“礼治”,导致社会出现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依附与被依附的人际关系,社会成员普遍缺乏自由、平等、民主、权利的意识和观念;同时,“礼治”也暗含了“法治”的缺失。虽然中国古代也有“法治”思想,但其实它只是“人治”的面具。古代的“法治”不以保护人权为核心,而是以巩固王权、便于统治阶级治理国家为首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法治”,是为了满足人民对自由、民主、平等、公正的追求,反映了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现代“法治”以尊重和保障人权为主旨,以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了从“民本”到社会主义民主的文化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完全摈弃了官民对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再创新。
3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实质: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人们对文化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区分不同文化体系的重要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种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全面影响着精神文化。文化认同是个体对自身所属文化和大众、主流文化产生认可、接受,并转化为自身文化的过程,它建立在人们的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之上。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具有后天性和可变性,导致文化认同也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在校园环境中,大学生拥有相似的文化背景、共同的文化氛围,其对主流文化的吸纳、对社会价值观的认可都包含在文化认同的范畴之中。大学生对文化认同的认识和态度,是大学生这一群体对自己所属的群体特征所持的价值观的认可和接纳,它代表着大学生群体的共同观念,关系着他们如何分辨是非、对错,并指导着大学生的行为过程。[4]
二 增强文化认同,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1 自然认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感染性,形成良好氛围
文化的自然认同,是指人们在无意识状态下对文化产生认同。要使大学生自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感染性,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
高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优化校园环境,营造浓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氛围,引导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校园物质环境和文化氛围中。校园物质环境是由教学设施、教学场所、文化娱乐设施和校园绿化设施等构成的一切物质条件的总和。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的建设和优化,要根据教育的要求和时代发展的特点,做到合理规划、科学布局,力求规范化、标准化,展现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校园文化环境是指校园文化氛围和精神氛围。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着更广泛、更深刻和更持久的影响。高校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风校风建设、风俗礼仪以及文化活动等各个方面都得到充分的体现。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不断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自觉主动地将个人的价值追求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伟大事业融合起来。
2 强化认同:教育、引导与强制
教育是人类价值观再生产的传承方式,是正向价值的教导。教育的强化认同,实际上是一种利益诱导。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以大学生利益诱导为切入点,以他人利益的对待和民族利益的诠释为角度,调节大学生行为规范和社会关系,进行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强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阵地,但是长期以来,不少大学生对其有一定的抵触情绪,认为教育内容和形式都刻板教条,实际教育效果也差强人意。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利益诱导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切入点,首先要充分了解大学生的价值观现状、心理特点和文化需求。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以大学生的利益为切入点,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既传授知识,又要教会大学生做人做事。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及时调整知识结构,正确认识社会现象和基本国情。
尽管教育是强化认同的必要条件,但是单纯的教育并不是强化认同的充分条件。由教育生成的价值观认同,更多地顾及个体成员内心的功利性因素,有一定的波动性。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于大学生内心,还须借助外部强制性手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宣传和引导,对背道而驰者进行相应的惩罚,从而为强化认同提供外在的控制力和制裁力。一方面,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仅是说服人民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好依据,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捍卫者。所以,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法制观念,引导大学生自觉守法。另一方面,高校完善学校规章制度建设。学校的校纪校规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并且具体、可操作。对于大学生符合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观念和行为要有明确的奖励,对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要坚决惩罚。通过借助规范和程序等手段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认同的规约和引导,促进大学生养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习惯,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推崇的社会秩序高度认同和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会更为稳固地烙刻在大学生心中。 3 理解认同:视域融合
伽达默尔认为,理解者和被理解的对象都有各自的视域。视域融合是理解认同的真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大学生的理解认同分别代表了价值观认同的两种视域;消除双方的矛盾、形成理解与被理解二者融合的视域是理解认同的目标。这一目标的达到并不以完全牺牲另一方的极端手段为条件,而是置身于一个更广阔的视域,由二者的统一达到扬弃差异的目的。[5]大学生应不断地从自己原有的视域出发,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过程中不断地调整和修正原先不合理的视域,不断扩大、更新自己的视域,在互动的反思中达到理解与被理解视域的一致。
“理解一个问题,就是对这个问题提出问题。理解一个意见,就是把它理解为对某个问题的回答”。大学生理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相遇和对话。这种相遇和对话的形成,需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高校和社会应采取措施使大学生易于提出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的疑问。要拓宽和畅通大学生表达意见的渠道,只有畅通大学生意见表达渠道,完善表达机制,才能有效引领大学生,在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自我表达中表现大学生的主体性。一方面,高校和社会要经常性地主动开展大学生思想、价值观调研,让大学生表达意见;另一方面,高校和社会应重视网络沟通。多渠道开发网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6]大学生是互联网的忠实用户,互联网影响大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度和深度。高校要积极创造便于网络沟通发展的条件,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使大学生的意见能够最终显现在学校决策和决策执行过程中。通过“问”与“答”,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认同,最终落脚到“同一”与“差异”、“个别”与“一般”关系的统一与辩证上。
参考文献
[1]詹小美,金素端.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化认同[J].青海社会科学,2013(3).
[2]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11-15.
[3]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孙黎.大学生思想内隐形成中的文化认同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13.
[5]詹小美.民族共同体政治认同的理解向度[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1).
[6]赵莉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