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常出现两种现象:一种是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即使是探究性的活动,一些学生似乎也只是在老师的指挥下进行活动;一种表面上热热闹闹,学生兴趣高涨,但学生思维浮浅,课堂教学“数学味”不浓。产生这一现象主要原因是在探究过程中缺乏好的学习情境!怎样才能创设出好的情境呢?
一、抓住学生现实生活中熟悉的场景创设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力研究学生的生活背景与经验,注重对数学知识进行生活化加工,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融合起来。
例如教学《统计中的平均数》,教材提供的教学情境是某工地三天运水泥情况的数据:运水泥的次数及总吨数,要求计算平均每次运水泥的吨数。这样的情境不仅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较远,而且不能体现使用平均数的必要性。凑巧,在教学《统计中的平均数》前一天,学校刚刚举行了全员参与的踢毽子比赛,而且那一个星期,正换季,学生患感冒的比较多,各组人数不尽相同,学生学习无精打采。“这不正是一种难得资源吗?”因此,教师临时改变了例题的内容,创设了如下的情境:
“昨天刚刚进行完3分钟踢毽子比赛,咱们班哪个组的成绩最好?”学生很快达成共识:由于每组人数不同,比较总个数就不公平,要算出各组的平均成绩才能比较。
师:咱们班平均每人踢多少个呢?(生思考)
方法1:(105 90 110 85 107 79)÷6
方法2:(525 451 440 340 643 551)÷(5 5 4 4 6 7)
师:哪种方法对呢?
甲方认为生1的方法简便,可直接算出全班同学的平均每人踢的个数。乙方认为应该用“现在全班同学的踢毽子的总个数”除以“现在的总人数”才能正确求出平均每人踢的个数。并反问甲方:“如果你们的方法是正确的,那么用你们算出的‘平均每人踢的个数’乘‘现在的总人数’,是否应该得咱们班踢毽子的总个数?”“这个吗……当然得总个数!”从语气中甲方明显有些不自信了。乙方笑着追问:“那好,用你们的方法计算出的平均每人踢的个数为96,你们快用96×31看得多少?”“2976”!可咱们班踢毽子的总个数为2950,相差26个之多!”甲方此时无话可说,服气地点了点头。
利用孩子生活中的真情实景创设情境,联系学生生活学数学,这是新课程所提倡的。但注意千万不要让“生活味”冲淡了“数学味”,要把“数学味”“生活味”巧妙融合,使“生活味”为“数学味”服务。
二、利用学生掌握的学科知识基础创设情境
数学问题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来源于外部——实际生活,另一种来源于内部——数学本身。来自数学内部的问题则不要盲目地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学科知识创设情境,让数学科更具有数学味道。
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教师了解到学生对三角形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孩子们都知道: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这种对三角形的认识是基于表象的认识。怎样利用学生对三角形的已有认识创设情境,深入研究三角形呢?因此教学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通过画、并观察所画的三角形,从而展现学生的已知: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并顺着学生的已知——三角形有三条边(三条线段),反问切入学生的未知——任意三条线段是否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学生们面对这个看似简单、但却没有深入思考过的问题十分感兴趣,他们动手操作着、自发的交流着。教师与学生一起经历探究的过程,并针对学生情况,适当的引导、点拨,最终获得了科学的结论!
三、创设旨在促进学生主动探究的虚拟情境
有些教学内容,虽然离学生的生活并不远,学生也具备相应的知识基础。但学生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怎么办?
比如教学“估算”时,创设生活情境:用200元,购买单价分别为48元、16元、23元、69元、31元、是否够?在这样的情境中,虽有生动的录像配合,但学生的眼神说明:学生对这样的生活问题并无兴趣,更无思考、探究的欲望!另外,实际生活中利用估算的真实情境不是很多,但对孩子来说“无兴趣”!那么创设怎样的、学生感兴趣又不失数学味的情境呢?教师们在教学中创设虚拟的情境——看谁能在短时间内走出迷宫:通过得数大于500的路线,即可走出迷宫。学生兴趣非常高,活动中学生不仅初步应用一些估算方法,同时感受到了估算的价值!
四、师生共同创设对数学不断思考的问题情景
数学问题的提出不是教师的专利,应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产生问题。情境(尤其是问题情境)的创设应由师生共同完成。
如“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教师先引导学生利用学具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活动,发现平行四边形具有“对边平行、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学生概括的定义为:对边平行、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学生的这个答案在教师的预料之中,教师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而是让学生看课本中的定义。一边是亲自动手操作、思考概括出来的定义,一边是课本上的定义。在这样一种对比情境中,学生自然提出质疑:“课本中说‘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根本没说对边是否相等、对角是否相等,此定义不全面、不科学。”当然此问题在接下来的探索、交流中得到了解决。
关注学生资源,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使“问题”成为学生学习的导火索,问题带动探索,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在问题的驱动下,学习成为了学生的一种需要,他们探究热情高、学习兴趣浓。
一、抓住学生现实生活中熟悉的场景创设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力研究学生的生活背景与经验,注重对数学知识进行生活化加工,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融合起来。
例如教学《统计中的平均数》,教材提供的教学情境是某工地三天运水泥情况的数据:运水泥的次数及总吨数,要求计算平均每次运水泥的吨数。这样的情境不仅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较远,而且不能体现使用平均数的必要性。凑巧,在教学《统计中的平均数》前一天,学校刚刚举行了全员参与的踢毽子比赛,而且那一个星期,正换季,学生患感冒的比较多,各组人数不尽相同,学生学习无精打采。“这不正是一种难得资源吗?”因此,教师临时改变了例题的内容,创设了如下的情境:
“昨天刚刚进行完3分钟踢毽子比赛,咱们班哪个组的成绩最好?”学生很快达成共识:由于每组人数不同,比较总个数就不公平,要算出各组的平均成绩才能比较。
师:咱们班平均每人踢多少个呢?(生思考)
方法1:(105 90 110 85 107 79)÷6
方法2:(525 451 440 340 643 551)÷(5 5 4 4 6 7)
师:哪种方法对呢?
甲方认为生1的方法简便,可直接算出全班同学的平均每人踢的个数。乙方认为应该用“现在全班同学的踢毽子的总个数”除以“现在的总人数”才能正确求出平均每人踢的个数。并反问甲方:“如果你们的方法是正确的,那么用你们算出的‘平均每人踢的个数’乘‘现在的总人数’,是否应该得咱们班踢毽子的总个数?”“这个吗……当然得总个数!”从语气中甲方明显有些不自信了。乙方笑着追问:“那好,用你们的方法计算出的平均每人踢的个数为96,你们快用96×31看得多少?”“2976”!可咱们班踢毽子的总个数为2950,相差26个之多!”甲方此时无话可说,服气地点了点头。
利用孩子生活中的真情实景创设情境,联系学生生活学数学,这是新课程所提倡的。但注意千万不要让“生活味”冲淡了“数学味”,要把“数学味”“生活味”巧妙融合,使“生活味”为“数学味”服务。
二、利用学生掌握的学科知识基础创设情境
数学问题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来源于外部——实际生活,另一种来源于内部——数学本身。来自数学内部的问题则不要盲目地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学科知识创设情境,让数学科更具有数学味道。
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教师了解到学生对三角形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孩子们都知道: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这种对三角形的认识是基于表象的认识。怎样利用学生对三角形的已有认识创设情境,深入研究三角形呢?因此教学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通过画、并观察所画的三角形,从而展现学生的已知: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并顺着学生的已知——三角形有三条边(三条线段),反问切入学生的未知——任意三条线段是否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学生们面对这个看似简单、但却没有深入思考过的问题十分感兴趣,他们动手操作着、自发的交流着。教师与学生一起经历探究的过程,并针对学生情况,适当的引导、点拨,最终获得了科学的结论!
三、创设旨在促进学生主动探究的虚拟情境
有些教学内容,虽然离学生的生活并不远,学生也具备相应的知识基础。但学生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怎么办?
比如教学“估算”时,创设生活情境:用200元,购买单价分别为48元、16元、23元、69元、31元、是否够?在这样的情境中,虽有生动的录像配合,但学生的眼神说明:学生对这样的生活问题并无兴趣,更无思考、探究的欲望!另外,实际生活中利用估算的真实情境不是很多,但对孩子来说“无兴趣”!那么创设怎样的、学生感兴趣又不失数学味的情境呢?教师们在教学中创设虚拟的情境——看谁能在短时间内走出迷宫:通过得数大于500的路线,即可走出迷宫。学生兴趣非常高,活动中学生不仅初步应用一些估算方法,同时感受到了估算的价值!
四、师生共同创设对数学不断思考的问题情景
数学问题的提出不是教师的专利,应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产生问题。情境(尤其是问题情境)的创设应由师生共同完成。
如“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教师先引导学生利用学具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活动,发现平行四边形具有“对边平行、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学生概括的定义为:对边平行、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学生的这个答案在教师的预料之中,教师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而是让学生看课本中的定义。一边是亲自动手操作、思考概括出来的定义,一边是课本上的定义。在这样一种对比情境中,学生自然提出质疑:“课本中说‘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根本没说对边是否相等、对角是否相等,此定义不全面、不科学。”当然此问题在接下来的探索、交流中得到了解决。
关注学生资源,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使“问题”成为学生学习的导火索,问题带动探索,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在问题的驱动下,学习成为了学生的一种需要,他们探究热情高、学习兴趣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