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士说过这样一句话:“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一个行动”对一个人的习惯和性格的形成起着多么巨大的作用。
正是基于这样的教育理念,我校申报了国家级课题《庐阳区区域性推进学校现代公民教育的实践研究》之子课题《在主题活动中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在校课题组统一安排下,全体教师潜心研究,扎实开展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主题活动,为学生搭建“行动”的平台,从“修行、读书、健体”三方面引导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提高各方面素养的形成。
一、走出校园 励志修学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这是古人提倡的读书方法。在中考指挥棒的指导下,学生的学习更多地被局限在课堂上,学生每天都行走在“学校——家庭”这两点一线的距离间,学会的也只是书本知识,鲜有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获得。为改变这一现象,我校创新性地设计课外活动,让学生在一次次活动中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丰富了情感。
2013年夏。清华园。学校利用暑期组织七、八年级70多名学生开展了“励志修学夏令营”活动。此次活动,他们参观了天安门广场,目睹了鲜艳的五星红旗同太阳一起冉冉升起,心中油然而生爱国之情;他们勇攀长城,领略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壮举;他们零距离地观看了鸟巢和水立方,感受到奥运会见证着的国家的繁荣和富强;他们聆听了北大学子的激情演讲,心中燃烧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他们走进清华园,感受着浓浓的书香之气,放飞心中的梦想……一年多的时间过去,曾参加此次活动的很多学生都成为这个年级的佼佼者。
2014年春。南京中山陵下,七年级300多名学生默默凝望着孙中山先生的陵墓,感受着这位民主革命先驱者高山仰止的博爱胸怀;雨花台前,他们伫立在烈士的纪念碑前,深情地悼念为民族解放而献身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烈士的英雄事迹和精神,鞭策着大家为民族的复兴而努力读书!
2014年秋。滁州琅琊山旁,八年级的340名学生欣赏到大自然造就的美丽风光,触摸到欧阳修笔下的醉翁亭,感悟到“与民同乐”的欧阳修的旷达胸怀。同行的老师说,只有深入到大自然中,才能更好地实现大语文教育。有学生感叹道:这比老师在课堂上空洞地讲解更有意思,印象也更加深刻。
行走的意思不只是行走,它总是在无形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和思想。走进大自然已经成为学校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习惯养成教育和磨练意志的重要途径。
二、大课间 队列跑
为了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我校每天大课间均认真组织开展列队跑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强身健体,培养习惯。做到有时间保证,有评价机制,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列队跑时,三个年级分别进行。要求学生做到“五个跑出”:跑出整齐的队列,跑出健康的体魄,跑出坚定的信念,跑出坚强的毅力,跑出团队的精神。
每天的大课间,激昂的运动员进行曲就会响彻校园的上空。各班学生排着整齐的队列来到操场,各就各位。在“一、二、三、四”的音乐节奏中,不大的操场上,千名师生的队伍就像一条巨龙在游动,大家步伐整齐,口号响亮,成了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队列跑,不仅让学生的毅力和身体状况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集体荣誉感更强了,不少学生还养成了爱跑步的习惯。
三、募捐 毕业典礼
2012级(3)班的周韬同学得了白血病。面对着巨额的医疗费用,周韬的家长一筹莫展。得知此事,班长和团支部书记紧急商量,自发地发动全体学生进行募捐。
操场上。在《爱的奉献》的歌声中,各班的班长用信封包裹好学生们沉甸甸的情义,把它郑重地放进募捐箱中;老师们一个个也把自己的心意放进募捐箱中。那一刻,学校的操场上,师生的心中充盈着的是感伤和感动,有的学生的眼睛早已湿润。
这是一次爱的奉献,也是一次爱的教育——原来,生命是如此的脆弱,但又是这样的可贵;师生的携手并肩,并创造出奇迹。后来,周韬同学终于康复并回到了学校继续读书。
在合肥47中,每一次活动都是对学生进行的一次生动、形象、感人的教育。读书节,红歌会,演讲比赛,作业展评,趣味运动会……一切都是在践行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在做中学”的思想。大家用智慧和汗水浇灌了一朵朵成功之花。目前,学生行为的规范性和纪律性明显增强,自主意识、环保意识和公德意识在明显提升,在学生、家长及社会问卷调查中,92%的家长感觉孩子在进入47中后有了很大的变化;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在逐年稳步提升,赢得了家长和社会一致好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47中人的共同努力,学校的明天会更好!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第47 中学)
正是基于这样的教育理念,我校申报了国家级课题《庐阳区区域性推进学校现代公民教育的实践研究》之子课题《在主题活动中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在校课题组统一安排下,全体教师潜心研究,扎实开展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主题活动,为学生搭建“行动”的平台,从“修行、读书、健体”三方面引导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提高各方面素养的形成。
一、走出校园 励志修学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这是古人提倡的读书方法。在中考指挥棒的指导下,学生的学习更多地被局限在课堂上,学生每天都行走在“学校——家庭”这两点一线的距离间,学会的也只是书本知识,鲜有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获得。为改变这一现象,我校创新性地设计课外活动,让学生在一次次活动中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丰富了情感。
2013年夏。清华园。学校利用暑期组织七、八年级70多名学生开展了“励志修学夏令营”活动。此次活动,他们参观了天安门广场,目睹了鲜艳的五星红旗同太阳一起冉冉升起,心中油然而生爱国之情;他们勇攀长城,领略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壮举;他们零距离地观看了鸟巢和水立方,感受到奥运会见证着的国家的繁荣和富强;他们聆听了北大学子的激情演讲,心中燃烧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他们走进清华园,感受着浓浓的书香之气,放飞心中的梦想……一年多的时间过去,曾参加此次活动的很多学生都成为这个年级的佼佼者。
2014年春。南京中山陵下,七年级300多名学生默默凝望着孙中山先生的陵墓,感受着这位民主革命先驱者高山仰止的博爱胸怀;雨花台前,他们伫立在烈士的纪念碑前,深情地悼念为民族解放而献身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烈士的英雄事迹和精神,鞭策着大家为民族的复兴而努力读书!
2014年秋。滁州琅琊山旁,八年级的340名学生欣赏到大自然造就的美丽风光,触摸到欧阳修笔下的醉翁亭,感悟到“与民同乐”的欧阳修的旷达胸怀。同行的老师说,只有深入到大自然中,才能更好地实现大语文教育。有学生感叹道:这比老师在课堂上空洞地讲解更有意思,印象也更加深刻。
行走的意思不只是行走,它总是在无形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和思想。走进大自然已经成为学校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习惯养成教育和磨练意志的重要途径。
二、大课间 队列跑
为了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我校每天大课间均认真组织开展列队跑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强身健体,培养习惯。做到有时间保证,有评价机制,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列队跑时,三个年级分别进行。要求学生做到“五个跑出”:跑出整齐的队列,跑出健康的体魄,跑出坚定的信念,跑出坚强的毅力,跑出团队的精神。
每天的大课间,激昂的运动员进行曲就会响彻校园的上空。各班学生排着整齐的队列来到操场,各就各位。在“一、二、三、四”的音乐节奏中,不大的操场上,千名师生的队伍就像一条巨龙在游动,大家步伐整齐,口号响亮,成了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队列跑,不仅让学生的毅力和身体状况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集体荣誉感更强了,不少学生还养成了爱跑步的习惯。
三、募捐 毕业典礼
2012级(3)班的周韬同学得了白血病。面对着巨额的医疗费用,周韬的家长一筹莫展。得知此事,班长和团支部书记紧急商量,自发地发动全体学生进行募捐。
操场上。在《爱的奉献》的歌声中,各班的班长用信封包裹好学生们沉甸甸的情义,把它郑重地放进募捐箱中;老师们一个个也把自己的心意放进募捐箱中。那一刻,学校的操场上,师生的心中充盈着的是感伤和感动,有的学生的眼睛早已湿润。
这是一次爱的奉献,也是一次爱的教育——原来,生命是如此的脆弱,但又是这样的可贵;师生的携手并肩,并创造出奇迹。后来,周韬同学终于康复并回到了学校继续读书。
在合肥47中,每一次活动都是对学生进行的一次生动、形象、感人的教育。读书节,红歌会,演讲比赛,作业展评,趣味运动会……一切都是在践行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在做中学”的思想。大家用智慧和汗水浇灌了一朵朵成功之花。目前,学生行为的规范性和纪律性明显增强,自主意识、环保意识和公德意识在明显提升,在学生、家长及社会问卷调查中,92%的家长感觉孩子在进入47中后有了很大的变化;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在逐年稳步提升,赢得了家长和社会一致好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47中人的共同努力,学校的明天会更好!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第47 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