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相对于传统金融产品来说,金融衍生工具有着更大风险,市场中商业银行和客户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针对金融市场和金融衍生产品的法律法规不健全,金融资本市场自身发展也不充分,市场中交易员行为监管不足,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以应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多方协调的监管机制,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净化金融市场环境。鼓励商业银行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提高国际化水平,增强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关键词】 金融衍生工具 市场监管 法律建设 多方协调监管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金融在市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传统的金融产品为投融资发挥着关键的作用,金融市场也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为适应不断变化的金融市场情况,大力推动金融产品创新,金融衍生工具传入国内之后便成为投资者投资的新选择,它衍生于传统的金融产品,其价值的变化受到所衍生的原有金融产品的市场价值变化的影响,投资者可以通过远期、期权、期货等多种方式投资于金融衍生产品,但是它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与高收益相伴随的是高风险,金融衍生产品需要加一定杠桿,而由于对利润的过分追逐,交易员有可能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过度投机,妨碍金融市场秩序的有序发展,必须采取措施加以防范,降低再次发生美国次贷危机的概率,增强金融市场秩序的稳定性。
金融衍生工具不能脱离传统的金融工具或资产而单独存在,它具有很强的衍生性,随着所衍生的金融资产的价值变化而变化,相比传统金融衍生工具来说,其操作更为复杂和灵活。金融衍生工具具有较高的杠杆率,投资者少量自有资金,一定的杠杆来获得高额利润,相对应的也存在高风险性。金融衍生工具产生的风险大致包括价格风险、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交割风险等多种风险。
二、产生的原因
(一)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市场交易主体是理性的,其追求的是自身的利润最大化,而由于市场中交易双方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市场交易双方的行为动机不能得到保证。商业银行提供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上的投资者购买商业银行提供的金融衍生产品。但是商业银行与市场的投资者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投资者为了获取高收益有动机隐瞒自己的不利信息,有可能向商业银行虚报自己的经济实力或者是信用情况,而商业银行无法及时有效的获取投资者全面的信息,网络上已经公布的信息存在时滞性,无法掌握投资者最新的经济和信用信息,更多地是依靠投资者自己提供的资料对投资者进行审查评估,存在较大的信息不对称。金融衍生工具因为高收益高风险的特征,存在较大的可能发生损失风险,而一旦发生损失风险,投资者无法及时补上资金,商业银行需要自己承担损失,并且这种损失被后期收回的可能性比较小,商业银行面临着比较大的损失危险。
(二)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健全。虽然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已经有一定成绩,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金融市场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金融市场发展还不完善,而且金融市场瞬息万变,金融产品和金融创新不断涌现,对应的法律法规已经不能满足不断发展的金融市场的要求,对场内外金融衍生产品的法律监管还不健全。而且没有建立起专业独立的监管机构,对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预防预警和风险处理依附于其他管理部门,没有做到有法可依,相应的监管人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而且政府和商业银行之间没有建立起协调一致的监管系统,这导致了监管效率的低下,严重影响了最终监管效果。
(三)金融资本市场自身发展不完善。金融衍生工具要想获得有效发展,需要有完善的金融市场环境,但是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使得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性增加,这阻碍了金融衍生工具发展的步伐。金融衍生工具衍生于传统金融产品,应该随着传统金融产品价值变化而增减,传统金融产品则受到市场供求状况的影响,资本市场化程度在其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化程度比较低,金融市场上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增大了投机性风险,存在着较高杠杆的金融衍生工具受限于当前金融资本市场的局限性,有可能放大可能的风险,增加金融市场风险发生的概率。
(四)对交易人员的监管不足。一方面,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工具业务管理部门的监管不足,交易人员受到的约束比较少,有可能出现违规操作行为,而且由于缺乏监督,不能及时发现某些交易员的违规行为,往往是在事情已经达到非常严重地步才会被暴露出来,历史上多次金融危机的发生根源便是几个交易员过度投机造成的金融资金链崩溃造成的。另一方面,交易员自己的专业素养不够,对金融衍生工具相关的知识或者是潜在风险认识不足,对投资的判断多次失误,造成比较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对投资者客户也造成比较大的损失,影响市场秩序的有序构建和金融市场良性发展。
三、管理和监督对策
(一)加强对客户信用信息的管理。商业银行要想实现金融衍生业务的良好发展,降低系统性风险发生的概率,首先就需要加强对客户的资格审查和信用情况披露。要对客户提供的信息的真实准确性进行实际调查,通过电话回访、实地调查等方式确认客户拥有的资产情况和年收益情况,掌握客户的真实情况,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另外,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现代化信息共享平台的搭建提供了技术上实现的可能,商业银行可以开展多方合作,搭建客户信息共享平台,并且针对不同的客户提供不同的金融衍生工具服务,并在后期加强监督,提高对客户交易行为的监督,降低金融衍生工具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可能。
(二)建立多方协调的监管模式。对金融衍生工具的监管必不可少,然而目前没有针对金融衍生工具的独立的管理部门,对其的管理需要涉及多个部门,因此要想提高监管的效果,需要建立多方协调的监管模式,这样既可以提高管理资源的使用效率,又可以促进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良好有序发展。对金融衍生工具的监管,需要明确被监管的对象,对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管,既要加强对投资者客户的监管,降低客户行为违规概率,又要加强对交易员或者是内部操作员的监督,防止出现过度投机行为,对操作员资金操作设置上限,加强资金预警机制建设。同时监管部门自身行为也要加强监管,防止出现监管部门和操作员相互勾结行为,营造健康有序的金融衍生产品发展市场环境。 (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目前我国股票市场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也缺乏对金融衍生产品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其的监管方面的法律规定还处于比较混乱的局面,没有形成统一性的领导性的法律文件,这不利于金融衍生产品市场长远发展。需要加强金融衍生产品自身法律建设和监管方面的法律建设,做到在市场交易过程中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依法惩处违规操作行为和失信行为。形成合理高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明确规定交易过程中的风险限额和单次交易资本限额,降低交易员过度投机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建立完善有序的交易和监管系统。
(四)学习国外先进经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在国际经济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外先进金融机构也进入国内开展业务经营,这对国内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造成竞争性冲击的同时,也是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商业银行要转变传统发展观念,借此机会学习国外先进金融机构在管理金融衍生工具方面的经验,借鉴其对风险的预防和把控方式,与外国先进金融机构开展国际合作,推动国内金融市场国际化发展水平,建立更加完善先进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发展模式,从而吸引国际资本的注入。互联网的发展也为商业银行开展国际合作提供了便利的途径,商业银行可以利用大数据和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自身的管理和监督水平,更加高效的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提高在国际金融市场环境中的竞争力,推动国际化发展水平的提高。
四、总结
金融衍生工具是依托于传统的金融产品所建立的一种合约,它包括远期、期权期货、掉期等多种形式,最初建立的目的是规避汇率风险,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金融投资产品,给投资者带来新的投资渠道和投资选择。金融衍生工具有着较高的杠杆,相对于传统金融产品来说,金融衍生工具有着更大的风险,主要是由于市场中商业银行和客户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因此就容易出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增加风险发生的概率,并且针对金融市场和金融衍生产品的法律法规并不健全,某些违规交易行为得不到法律的禁止和惩处,不利于构建有序的金融市场环境,金融资本市场自身发展也处于不充分阶段,市场中交易员行为监管不足,这些都增加了金融衍生工具风险发生的概率,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以应对。首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信息共享平台,通过实地考察、电话回访等方式掌握顾客的真实经济状况,降低客户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发生的概率,另外要建立多方协调的监管机制,加强对客户、交易员、管理部門等多方主体的监管,最重要的是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做到监管过程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打击违法行为,净化金融市场环境。政府在加强监管过程中要注意不能过度干预市场运行,主要是在宏观层面加强监管,鼓励商业银行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增强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 李琳.论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工具风险成因及防范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7.
【关键词】 金融衍生工具 市场监管 法律建设 多方协调监管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金融在市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传统的金融产品为投融资发挥着关键的作用,金融市场也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为适应不断变化的金融市场情况,大力推动金融产品创新,金融衍生工具传入国内之后便成为投资者投资的新选择,它衍生于传统的金融产品,其价值的变化受到所衍生的原有金融产品的市场价值变化的影响,投资者可以通过远期、期权、期货等多种方式投资于金融衍生产品,但是它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与高收益相伴随的是高风险,金融衍生产品需要加一定杠桿,而由于对利润的过分追逐,交易员有可能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过度投机,妨碍金融市场秩序的有序发展,必须采取措施加以防范,降低再次发生美国次贷危机的概率,增强金融市场秩序的稳定性。
金融衍生工具不能脱离传统的金融工具或资产而单独存在,它具有很强的衍生性,随着所衍生的金融资产的价值变化而变化,相比传统金融衍生工具来说,其操作更为复杂和灵活。金融衍生工具具有较高的杠杆率,投资者少量自有资金,一定的杠杆来获得高额利润,相对应的也存在高风险性。金融衍生工具产生的风险大致包括价格风险、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交割风险等多种风险。
二、产生的原因
(一)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市场交易主体是理性的,其追求的是自身的利润最大化,而由于市场中交易双方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市场交易双方的行为动机不能得到保证。商业银行提供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上的投资者购买商业银行提供的金融衍生产品。但是商业银行与市场的投资者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投资者为了获取高收益有动机隐瞒自己的不利信息,有可能向商业银行虚报自己的经济实力或者是信用情况,而商业银行无法及时有效的获取投资者全面的信息,网络上已经公布的信息存在时滞性,无法掌握投资者最新的经济和信用信息,更多地是依靠投资者自己提供的资料对投资者进行审查评估,存在较大的信息不对称。金融衍生工具因为高收益高风险的特征,存在较大的可能发生损失风险,而一旦发生损失风险,投资者无法及时补上资金,商业银行需要自己承担损失,并且这种损失被后期收回的可能性比较小,商业银行面临着比较大的损失危险。
(二)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健全。虽然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已经有一定成绩,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金融市场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金融市场发展还不完善,而且金融市场瞬息万变,金融产品和金融创新不断涌现,对应的法律法规已经不能满足不断发展的金融市场的要求,对场内外金融衍生产品的法律监管还不健全。而且没有建立起专业独立的监管机构,对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预防预警和风险处理依附于其他管理部门,没有做到有法可依,相应的监管人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而且政府和商业银行之间没有建立起协调一致的监管系统,这导致了监管效率的低下,严重影响了最终监管效果。
(三)金融资本市场自身发展不完善。金融衍生工具要想获得有效发展,需要有完善的金融市场环境,但是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使得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性增加,这阻碍了金融衍生工具发展的步伐。金融衍生工具衍生于传统金融产品,应该随着传统金融产品价值变化而增减,传统金融产品则受到市场供求状况的影响,资本市场化程度在其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化程度比较低,金融市场上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增大了投机性风险,存在着较高杠杆的金融衍生工具受限于当前金融资本市场的局限性,有可能放大可能的风险,增加金融市场风险发生的概率。
(四)对交易人员的监管不足。一方面,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工具业务管理部门的监管不足,交易人员受到的约束比较少,有可能出现违规操作行为,而且由于缺乏监督,不能及时发现某些交易员的违规行为,往往是在事情已经达到非常严重地步才会被暴露出来,历史上多次金融危机的发生根源便是几个交易员过度投机造成的金融资金链崩溃造成的。另一方面,交易员自己的专业素养不够,对金融衍生工具相关的知识或者是潜在风险认识不足,对投资的判断多次失误,造成比较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对投资者客户也造成比较大的损失,影响市场秩序的有序构建和金融市场良性发展。
三、管理和监督对策
(一)加强对客户信用信息的管理。商业银行要想实现金融衍生业务的良好发展,降低系统性风险发生的概率,首先就需要加强对客户的资格审查和信用情况披露。要对客户提供的信息的真实准确性进行实际调查,通过电话回访、实地调查等方式确认客户拥有的资产情况和年收益情况,掌握客户的真实情况,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另外,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现代化信息共享平台的搭建提供了技术上实现的可能,商业银行可以开展多方合作,搭建客户信息共享平台,并且针对不同的客户提供不同的金融衍生工具服务,并在后期加强监督,提高对客户交易行为的监督,降低金融衍生工具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可能。
(二)建立多方协调的监管模式。对金融衍生工具的监管必不可少,然而目前没有针对金融衍生工具的独立的管理部门,对其的管理需要涉及多个部门,因此要想提高监管的效果,需要建立多方协调的监管模式,这样既可以提高管理资源的使用效率,又可以促进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良好有序发展。对金融衍生工具的监管,需要明确被监管的对象,对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管,既要加强对投资者客户的监管,降低客户行为违规概率,又要加强对交易员或者是内部操作员的监督,防止出现过度投机行为,对操作员资金操作设置上限,加强资金预警机制建设。同时监管部门自身行为也要加强监管,防止出现监管部门和操作员相互勾结行为,营造健康有序的金融衍生产品发展市场环境。 (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目前我国股票市场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也缺乏对金融衍生产品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其的监管方面的法律规定还处于比较混乱的局面,没有形成统一性的领导性的法律文件,这不利于金融衍生产品市场长远发展。需要加强金融衍生产品自身法律建设和监管方面的法律建设,做到在市场交易过程中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依法惩处违规操作行为和失信行为。形成合理高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明确规定交易过程中的风险限额和单次交易资本限额,降低交易员过度投机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建立完善有序的交易和监管系统。
(四)学习国外先进经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在国际经济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外先进金融机构也进入国内开展业务经营,这对国内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造成竞争性冲击的同时,也是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商业银行要转变传统发展观念,借此机会学习国外先进金融机构在管理金融衍生工具方面的经验,借鉴其对风险的预防和把控方式,与外国先进金融机构开展国际合作,推动国内金融市场国际化发展水平,建立更加完善先进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发展模式,从而吸引国际资本的注入。互联网的发展也为商业银行开展国际合作提供了便利的途径,商业银行可以利用大数据和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自身的管理和监督水平,更加高效的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提高在国际金融市场环境中的竞争力,推动国际化发展水平的提高。
四、总结
金融衍生工具是依托于传统的金融产品所建立的一种合约,它包括远期、期权期货、掉期等多种形式,最初建立的目的是规避汇率风险,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金融投资产品,给投资者带来新的投资渠道和投资选择。金融衍生工具有着较高的杠杆,相对于传统金融产品来说,金融衍生工具有着更大的风险,主要是由于市场中商业银行和客户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因此就容易出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增加风险发生的概率,并且针对金融市场和金融衍生产品的法律法规并不健全,某些违规交易行为得不到法律的禁止和惩处,不利于构建有序的金融市场环境,金融资本市场自身发展也处于不充分阶段,市场中交易员行为监管不足,这些都增加了金融衍生工具风险发生的概率,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以应对。首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信息共享平台,通过实地考察、电话回访等方式掌握顾客的真实经济状况,降低客户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发生的概率,另外要建立多方协调的监管机制,加强对客户、交易员、管理部門等多方主体的监管,最重要的是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做到监管过程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打击违法行为,净化金融市场环境。政府在加强监管过程中要注意不能过度干预市场运行,主要是在宏观层面加强监管,鼓励商业银行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增强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 李琳.论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工具风险成因及防范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