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呋唑嗪和坦索罗辛对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研究

来源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α受体阻滞药阿呋唑嗪和坦索罗辛对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20例确诊为输尿管结石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60例。试验组口服盐酸阿呋唑嗪缓释片,每次10 mg,每天1次,对照组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每次0.4 mg,每天1次,2组疗程均为4周。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保持每日饮水2000~3000 m L。记录每例患者的结石位置、大小等,每位患者临床检查结石排出,或者经过临床医师会诊需要改为手术治疗的为记录和研究结束点。结果试验组结石排出率为63.13%,结石排出时间为(9.43±1.34)d;对照组结石排出率为76.25%,结石排出时间为(8.48±1.66)d,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试验组输尿管上、中、下段结石排出率分别为53.85%,60.87%,65.77%,对照组分别为52.38%,62.92%,83.93%;试验组上、中、下段结石排出时间(9.50±1.22),(9.14±1.35),(9.48±1.37)d,对照组分别为(9.45±1.44),(8.76±1.03),(8.32±1.74)d,试验组和对照组输尿管上段和中段结石的排出率与排石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段结石排出率和排出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坦索罗辛和阿呋唑嗪对输尿管上段和中段的结石排出率及排出时间无明显差异,对输尿管下段结石,坦索罗辛优于阿呋唑嗪。
其他文献
目的:发掘中医归经理论的内涵,提高临床疗效。方法:分别统计《中医内科学》中肺、心、脾胃、肝胆、肾系疾病的各个证型代表治疗方剂中药物的归经。结果:治疗肺系疾病药物归肺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分析2009年影响神经外科患者护理质量的原因,制订细节化护理措施,2010年逐步进行实施,并针对前后两年的护理质量成绩进行对比
我国医学教育的改革方针是:调整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深化改革[1,2]。随着社会对医疗要求不断提高,医科大学本科培养的学生应该拓宽知识面,应具有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
介绍了超支化聚合物(HBP)的结构和特性,综述了其在改性热固性树脂[如环氧树脂(EP)、不饱和聚酯树脂、乙烯基树脂及酚醛树脂(PF)等]方面的应用。最后对HBP改性热固性树脂的发
摘 要 目的:探讨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近远期心脏事件风险的影响。方法:对56例确诊的急性冠脉综合征且碳14呼气试验阳性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8例常规静滴硝酸酯类等治疗,治疗组2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2%,对照组64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80%,静息心电图缺血性ST段恢复>01mV或ST段恢复正常;②有效:心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