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容迈进诗词后花园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ie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瞿蜕园先生的脑残粉。还在念高中的时候,学校旧书库里偶然翻得瞿老所著《汉魏六朝赋选》,一读之下,惊为天人。
  瞿先生是世家子弟,其父瞿鸿禨为晚清军机大臣、外务部尚书。而瞿先生亦学有师承,十二岁毕读诸经,中外地名,背诵似流,且兼通数门外语。师从王湘绮,治学专精历代掌故与典章制度,而诗文、书画两门,亦可称能手,可以说瞿先生正是中国文人博雅专精传统的民国遗绪。因此,文史家周劭先生曾有言:“论本世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半个世纪中,中国学术界自王海宁、梁新会之后,够称得上‘大师’的,陈(寅恪)、瞿(兑之)两先生可谓当之无愧。”
  只是与陈寅恪相比,瞿先生可说是几乎被历史完全淹没了。好在近日其与著名女画家周炼霞女史于上世纪60年代合著的《学诗浅说》一书终得再版,虽不过戋戋小书,翻读一过,真有良工授人以规矩之叹。
  今日是无诗情的时代。唐诗宋词早已让位于流行歌曲,连带着诗人亦无昔日的光环,而多是病人的别称。收纳在课本里的李白的静夜乡思、杜甫的家国情怀,大概也都只是教材,不是诗。可我们晓得,人在什么时候都需要诗的浸润与涵养,而经由瞿先生和周先生的讲解,使得我们再一次唤起对古典诗词的兴味与感动。书中所讲,非如时人但求释解字词,辨识格律,而于诗情文心如当面隔山川。相反,《浅说》带领学生经由字词的切实掌握,进而从容迈步进诗词的后花园,体味涵泳其中的人情丰美与生命本有的意境。
  与如今通行的诗歌赏析之作不同,《浅说》先自诗的结构形式讲起。在著者看来,既要学习旧体诗词,自当先掌握其结构形式。所谓形式,又非仅今人通常所说的简单的体式区别、字数多少,而是包括句法、章法、体裁、平仄、四声对偶、韵脚等一整套基本概念。实话说,今天的学校教育,于此道,既不讲,也无力讲,而今人所作旧诗,每不合格律,等下者平仄不调亦不自知。《浅说》则不避琐细,娓娓道来,诸如“四声”的区别、平仄的使用、对偶的工致等,不时穿插历代名句以为实例,如此原本看似枯燥细碎的概念与知识显得亲近而具体,读者自然更易读入。
  入门知识通晓之后,自然要登堂入室了。《浅说》第三篇“诗的发展与重要流派”,可说是全书最为精彩和重头的一部分了。如果说之前关于诗歌结构形式的讲解,是让人了解何为旧体诗,那么这部分关于中国古典诗歌脉络承传的解析,则不妨说是让读者知道旧体诗的前世今生,好比是一篇精悍的中国诗歌小史。
  不过,虽然尺幅短小,著者却如武林高手,寥寥几笔,就点出中国古诗的奥窍穴道,且出手多不同凡响。论古诗“青青河边草”每两句一转韵,“转韵的时候,连字句也像连环钩锁一般,彼此牵连承接,斩钉截铁地勒住”,由此语意不尽、神韵无穷;论陶渊明诗,如“纯用墨笔的白描,几乎看不出笔墨痕迹”,可“白描之中又有些色泽之滋润”,明言“陶诗的特色在一淡字,然而并不是枯干的”;形容李贺诗冷峻,风韵颇似“古时的宫锦,古色古香而不能裁作时装”;评王安石诗“精严有法”,苏轼诗“粗豪”,陆游诗“明白痛快”;指出艳体诗抒写两性间的情爱,要像“花一般婉秀,水一般轻柔”。凡此种种,皆可见出瞿蜕园与周炼霞每能由小及大、由浅入深,平实清浅的背后恰是多年的涵养积累,如此才能鞭辟入里,时有妙语。
  昔日王国维曾说诗的问题主要是“能感之,能写之”,惟其能感,方能写,而亦因能写,才能别有所感。其实古典诗词的魅力植根在每个人的脑海中,只是时移世易,久之这份记忆不经由高人的点拨殊难开启。如果我们将古典诗词比作曼妙的天光云影的话,那这份语词记忆不啻是源头活水,照人双眸,开人心眼。缺了它,也就看不见这份天光云影了。
  今日重读瞿先生和周先生所写的这部小书,当然未必是果真要提笔来写古诗。在我看来,在无诗情的年代听瞿、周二先生讲解古典诗词,并非意不谐俗的宣示,而是归返内心的初始。也许我们看多了前门的纷扰热闹市声尘土,转而绕道后院,捡拾荒疏已久的一丛杂草一枝野花,或可让干涸的心智再生汨汨流水。
其他文献
对于操办过无数次家宴的张毅来说,四人聚餐,信手拈来。不过即便是这样小小的一场家宴,张毅还是很上心,认真对待:“家宴的乐趣在于过程,”张毅说,“当朋友们回家时能说一句,‘哇,这真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其实是很让人享受的。”一碗鸡汤追到女友  张毅是上海人,出身中医家庭,从小画油画,高中毕业后去了爱尔兰留学,在都柏林呆了11年。但凡留过洋的人,大都能在厨房比画两下,原因简单:环境造英雄,尤其在爱尔兰这样
“先生,我在梦中曾经与你一起喝过咖啡,但哥伦比亚的咖啡里面,有点中国绿茶的味道。”  在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圣卡洛斯宫殿里,中国著名作家莫言,向已故著名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隔空致敬,道出了他当年幻想见到马尔克斯时说的第一句话。  这是在马尔克斯的故乡哥伦比亚。当地时间5月22日,在圣卡洛斯宫里晶莹剔透的水晶灯下,中国绿茶和哥伦比亚咖啡的香气相互融合。这场由中哥两国文化部门举办的“中国—拉丁美洲人文
“行车记录仪”现在对于私家车车主们来说早已经不算什么新鲜玩意儿,这种早年就被强制在长途大货车、工程车辆和公交车上安装的数字摄像设备,在2011年因为江苏南通一起老太太讹诈公交车司机案而“一炮走红”—与当时另一起被称为“天津彭宇案”的车主许云鹤深陷“罗生门”百口莫辩的处境相比,南通的公交车司机殷红彬因为巴士上的“行车记录仪”拍摄的视频,几乎在第一时间就将老太太对他的诬陷清洗干净,证明了自己是下车救助
《不求上进的玉子》脱胎于一个以季节为背景的主题宣传片,导演山下敦弘随后将其扩充为70多分钟的剧场版。如果你熟悉导演在《深夜食堂》里描绘的“人间有味是清欢”,就更容易接应这部电影的“人生况味在无为”了。  整部影片从形式到内容都展现出“无为”态。镜头对准一个宅女,几乎没有情节,人物关系压缩到最简,情感在里面也鲜有波澜,演员的表演呈原生态。乍看之下,就像学生的纪录片作品,可那充满生活原味的气息,行云流
鲜花虽然不能成为酿酒的原料,但作为配料或调味剂的话,也能让酒有种独特风味。这样的花香酒,最适合用来为这花花春天增添一分醉意了。  以花酿酒并不可行,它没有足够的糖或淀粉,因此无从发酵转化成酒精。但自然的造化很奇妙,有一些以水果和粮食酿的酒,就是可以飘出让人愉悦的花香来。  这鲜花调味酒里最有来头的,要数“桂花陈酒”,乾隆时期的《帝京岁时纪胜》记载:“系八月桂花盛开季节,选摘待放之花朵,醅酿成酒,入
加拿大桑布罗岛海边的一所小房子。这一带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渔村。  这是8月里平静的一天,哈罗德·海能博里跟孙子来到港口,准备出海。哈罗德攀着栏杆,有些吃力地登上了一艘渔船。对于一位近百岁的老人来说,这样的身手已经不错了。他咧着没牙的嘴,抬起稍显倦色的眼睛,看着34岁的孙子哈利在甲板和码头间来回搬动设备。每年在祖父生日时一起出海,是他俩的惯例。就像哈利在13岁时,第一次随祖父去捕鱼一样。  哈罗德
释义:“吃地沟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的缩略句式,含有“瞎操心”的意思,偏贬义。出处:网络流行词。造句:有一些屌丝,自己的温饱都不知道如何解决,却成天操心如何修理“美帝”,真是“地命海心”。  “吃地沟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很早就是网络上的流行语,与之搭配的还有“生日本人的气,砸中国人的车”一语,网友用它们来表达一种反讽的情绪。将“吃地沟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创造性地缩写成“地命海心”,使之成为一个
“决死未必死,偷生必不生。”这是在拍摄间隙,一位抗战老兵对我说的话。    70年时光荏苒,尽管那场战争的硝烟早已淡去,但我们依旧无法忘却,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中国军人是怎样为了民族存亡,甘洒热血。  年轻时,他们的名字叫“少年中国”,如今,他们是“抗战老兵”,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是一个“集合”,他们是一个个独特的人。  胡华裕  湖北省通城人 94岁  1938年,17岁的他不小心把家
2013年第一次去黄敏的洗心茶寮,那时开在静安区昌化路306号。路口有各地风味的小饭馆,一走进洗心茶寮,在巨大的紫砂罐和其他各种容器与茶饼和小圆沱之间,茶香满溢,饮茶人端坐,意念却跃跃欲试。喝过几杯之后,饮茶人轻声感慨,执壶者黄敏就其中的某个细节娓娓道来。  洗心茶寮各种茶都有,以普洱和岩茶为主。在上海这个历史上以绿茶为主要茶品的城市,喝普洱的人数近年呈爆发性的增长。以上海人特有的细腻严谨的态度喝
概念图片。鸣谢:袁泽强 摄影_卢慧明  怂,那个软弱无能的“song”,已经被互联网干掉了。现在,怂,被新世界解构,赋予了另一个意义:上为从下为心,从心,也就是“follow your heart”。  这个新意义,更符合其“怂,惊也”的本性。当年轻人“跟从自己内心”、“随心所欲”的时候,恰恰是上了年纪的人觉得年轻人开始“怂”的时候。不参加高考、大学退学、毕业后不寻找高薪工作、间隔年旅游……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