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高考的台前幕后

来源 :百年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er4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制度的恢复无疑是关乎国运兴衰的重大历史事件,更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笔者之一(裴高才)就是“新三届”一员。下面,就结合专访“建议恢复高考第一人”查全性院士,以及查阅原始档案,回顾40年前恢复高考的台前幕后。
  “请中央领导采取坚决措施,
  改进大学招生办法”
  笔者与查全性院士相识的机缘,是一篇“我与高考”的征文。在征文颁奖仪式上,当一位忠厚长者出现时,主持人介绍说:“刚刚莅临会场的武汉大学查全性教授就是‘建议恢复高考第一人’!”我定睛观察,但见查老戴着一副眼镜,双眼炯炯有神,头上白发稀疏。遥想他向邓小平进言的风范,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当时,与我相邻而坐的武汉大学胡念苏教授告诉我,查老学贯中西,祖上三代文理双馨:祖父查秉钧是清朝翰林;父亲查谦是物理学博士,先后担任过武汉大学理学院长、华中工学院(今华中科技大学)首任院长。查全性1925年生于南京,武漢大学化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后赴莫斯科大学留学,1978年晋升为教授,1980年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今改称院士)、博士生导师。他是新中国电化学学科发展的主要奠基人之一,首届“中国电化学成就奖”得主。其著述《电极过程动力学导论》一书,一直是相关研究生专业的主要教材之一。
  会上会下,查老应邀向我们讲述了他在1977年建议恢复高考的始末。
  1977年7月21日,中共十届三中全会恢复邓小平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等职务。复出后的邓小平自告奋勇主管全国科教工作,并决意恢复高考。7月23日,他向前来汇报工作的长沙工学院(今国防科技大学)临时党委负责人张文峰、高勇明确指出:“不管招多少大学生,一定要考试,考试不合格不能要。”7月29日,邓小平又听取了中科院负责人方毅和教育部部长刘西尧的汇报,并指示在北京主持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同时要求找一些敢说真话、有见解、与“四人帮”没有直接牵连而且不是行政人员的人参加。
  按照邓小平的要求,中科院和教育部火速确定了参加座谈会的33位专家学者,其中教育界15位,由教育部党组成员、高教司司长刘道玉选定。关于武汉大学的代表,曾任武大党委副书记的刘道玉认为,他的同行、化学系副教授查全性“爱思考,平时不爱讲话”,“不讲则已,一讲总是有点深意”,所以就选了敢于直言的查全性。于是,时任武大党委副书记的崔建瑞、蒋蒲约查全性谈话,告诉他赶去北京参加一个座谈会,并表示对会议内容一无所知。查全性随即购买机票,于8月1日下午飞赴北京。刘道玉将他接到北京饭店,查全性这才知道是参加科教座谈会。
  8月4日至8日,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江西厅如期召开。与会的正式代表包括来自中科院各研究所和北大、清华等高校的专家学者,还有科教战线的中央领导干部如方毅、刘西尧、雍文涛、李琦、李昌、童大林、武衡等。
  这是邓小平再度复出后主持召开的第一个会议。他开宗明义地说:“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意见。题目就是科研怎么才能搞得更快些更好些,教育怎么才能合乎四个现代化的要求……征求同志们的意见。方法,就是想说什么说什么,发言可长可短,讲一次二次可以,十次都可以,插话都可以。自由一点,什么话都可讲。这里没有棍子。要消灭棍子。三个公司,钢铁公司、帽子公司,还有鞋子公司,都丢掉。”
  在查教授看来,这次会议很有点“神仙会”的味道。当时身兼党政军多个要职的邓小平尽管日理万机,但在五天的座谈中,除半天因外事活动没有参加外,其余时间天天准时到场,聚精会神地倾听每个人的发言,从头听到尾,从不落下。所以,大家发言十分踊跃。查全性见邓小平如此重视与认真,觉得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把自己的思考讲出来,一些制约教育发展的顽症很可能得到解决。于是,他开始在笔记本上草拟发言提纲。
  在会下,刘道玉在与查全性闲聊时,谈到自己在基层调研三个月了解到的情况,尤其谈到了工农兵也要求恢复高考。这更加坚定了查教授的信心。他认为,恢复高考是一件大事,是拨乱反正必须解决的问题,决定在会上提出这件事。
  经过几天的思考,8月6日下午,查全性要求就恢复高考这个在当时十分敏感的话题发言。邓小平点头示意后,他慷慨陈词:“请中央领导采取坚决措施,改进大学招生办法,切实保证新生质量。因为招生是保证大学教育质量的第一关。它的作用就像工厂的原材料检验一样,不合格的原材料就生产不合格的产品。当前新生的质量没有保证,就在于生源的质量不高。有的只有小学文化,我们这些大学教授必须向他们补习中学乃至小学的基础知识,大学完全成为补习学校,谈不上出什么成果……”
  查全性没有谈一些理论或局部问题,而是提出了一个事关千家万户的根本问题。他的发言言辞中肯、切中时弊,一下子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两个估计”成为拦路虎
  查全性提出恢复高考制度,针对的是什么情况呢?“文化大革命”开始后,1966年至1969年,全国大中小学校一律“停课闹革命”,大学停止招生。“文革”后期,又实行了畸形的招生制度。1970年至1976年,与其说高校招生实行的是“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16字方针,倒不如说是“领导批准”四字方针。招生工作基本上以领导意志为转移,把许多有真才实学的青年拒之门外,招收的工农兵学员则大都只有初中以下文化水平。正如查教授所言,高校几乎成了补习学校。
  其实,邓小平在1975年第一次复出时,也曾规划过恢复高考。他拟定在中国科技大学搞试点,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生,然后以点带面。岂料“四人帮”掀起一场“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邓小平再遭厄运,他的整顿方案也成了“翻案”的“罪证”。
  在此次科教座谈会召开前的6月29日至7月15日,教育部在太原召开了1977年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会上,当年1月出任教育部部长的刘西尧,也曾尝试着突破招生制度。原来,“文革”前任高教部部长的蒋南翔觉得,尽管取消高考是“文革”的结果,但毕竟是在自己任上发生的事,所以一直对由此耽误了一大批人才而耿耿于怀。恢复工作并出任天津市委常委后,蒋南翔获悉教育部要召开招生工作会议,就给刘西尧打了一个电话,希望教育部允许他在天津搞应届高中毕业生直接升入大学的试点。刘西尧想,早在1972年,周总理就根据毛主席的批示,提出从应届高中生中招收一部分学生上大学,只是遭到“四人帮”的干扰而未果。如今“四人帮”被打倒了,这应该不成问题。于是,他在招生工作会议上转达了蒋南翔的意见,想借机取得突破。哪知话音刚落,天津市一位负责人立即站起来反对:蒋南翔同志的意见只是他个人意见,不代表天津市委!   与会者就当年招生到底是沿袭“群众推荐”的老办法,还是实行局部突破,展开激烈争论,结果遇到了“两个估计”(新中国成立后17年“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基本上没有得到贯彻执行”,“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大多数教师和新中国成立以后培养出来的高等学校学生的“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这只拦路虎。“两个估计”是毛主席画了圈的,其中还引用了主席的一些话,由此造成的一系列问题便难以解决。高校招生工作会议最终议而未决,蒋南翔的意见遭遇难产,招生方针仍是那16个字。
  8月1日,刚刚履新的邓小平听取刘西尧关于招生工作的汇报,鉴于1977年的招生方案已经议定,邓小平要求教育部拟定一个循序渐进的改革方案:1977年开始作准备,1978年正式恢复高考,生源一半是应届毕业生,一半来自社会青年。所谓社会青年,主要是指1966年、1967年、1968年大学停止招生的“老三届”,还有后來没有恢复高考期间毕业的初高中生。8月4日,教育部将1977年招生方案报送国务院。
  在这种背景下,查全性在科教座谈会上“放炮”,与其说是炮轰招生制度,倒不如说是指向“两个估计”。由于参加座谈会的不少人都了解太原招生工作会议的一些情况,所以尽管查教授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但“两个估计”仿佛一道紧箍咒,人人都想摆脱它,却又心有余悸。
  “既然大家要求,那就改过来,
  重开招生会议”
  有道是无私者无畏,查全性虽然不了解太原招生工作会议的内幕,但他知道“两个估计”是制约招生改革的牢笼,人们怨声载道,必须有人突破它。所以,他结合自己在高校基层掌握的第一手情况,毅然决然地向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直抒胸臆,历数现行招生制度的弊端:“第一,埋没了人才,大批热爱科学、有培养前途的青年选不上来,而某些不想读书、文化程度又不高的人却占据了招生名额。第二,从阶级路线上看,现行招生制度,实质上卡住了广大工农兵子弟上大学之正途。群众里流传着‘十七年上大学靠分,现在靠权’。所以有了第三个弊端,坏了社会风气,而且愈演愈烈。据我所知,今年的招生还没开始,已经有人在请客、送礼、走后门了。如果制度不改革,走后门的不正之风就刹不住。第四,严重影响了中小学生和教师们教和学的积极性。现在甚至小学生都知道,今后上大学不需要学文化,只要有个好爸爸……”
  由于那时人们的思想尚未解放,中央还在提“两个凡是”,查全性的“放炮”之举不免有一点儿“冒天下之大不韪”。与会者正在为查全性捏一把汗时,没有想到,邓小平不仅认真、诚恳地倾听查全性的发言,亲笔记录,还时不时问上一两句。查全性说完上面那段话,邓小平点头示意,鼓励他继续讲下去。
  此时的查全性觉得恢复高考有望,浑身热血沸腾,于是趁热打铁,将自己关于改进招生制度的几点思考和盘托出:“第一,应该建立全国统一的招生报考制度,招生名额不要下到基层,由省、市、自治区掌握。现在名额分配上很不合理,走后门很严重,名额分配上,多的胀死,少的饿死。第二,按照高中文化程度统一考试,严防泄露试题。考试要从实际出发,重点考语文、数学,其次是物理,化学和外文可以暂时要求低一点。第三,要真正做到广大青年有机会报考,能按自己志愿选择专业。大学生可以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也可以从社会青年中招。有些人没有上过高中,但实际上达到了高中文化程度,可不受资历的限制……”话音刚落,吴文俊、王大珩、温元凯等著名学者纷纷呼应,讲出了憋在心里多年的话,抨击当时的招生体制。
  邓小平问大家:“今年的招生会议已经开过,现在要改革是否来得及?”查全性迫不及待地说:“虽然招生会议已经召开,但招生工作尚未开始,要改变还来得及。宁可晚几个月招生,再也不能又招收20多万不合格的新生!”邓小平向查全性点点头,然后环视四座问:“大家对这件事还有什么意见?”与会人员纷纷表示支持恢复高考。邓小平又询问了在座的教育部部长刘西尧。刘西尧认为,早一年恢复高考,教育战线的工作就早一年主动,大学的生源质量就早一年提高,于是回答道:“推迟招生,还来得及。”
  听过各个方面的意见后,邓小平当机立断、一锤定音:“既然今年还有时间,那就坚决改嘛。把原来写的招生报告收回来,根据大家的意见重写。”“今年下决心按要求招生,招的学生要符合要求。”他的话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邓小平还要求针对恢复高考问题单独发一期简报,于是第二天印发的《科教工作座谈会简报》第九期以《必须立即改进大学招生办法》为题,详细介绍了查全性的发言内容。查教授至今仍然保存着这份颇具历史意义的简报。
  会后,大家奔走相告,整个北京城都沸腾起来了,人们欢呼庆祝这一大快人心的盛举。参加会议的一位新华社女记者对查全性说:“查教授,你知不知道,你昨天扔了一个大炸弹,很快全北京都传遍了!”查全性事后回忆说:“小平同志拍板这一片刻虽已过去了四十年,每忆及此,心情仍然无比激动!”
  由于太原招生工作会议计划“八月开始招生、十一月中旬新生开学”,邓小平拍板恢复高考后,教育部遂改为“招生时间拟推迟到第四季度,一九七七年新生于明年二月底前入学”。8月18日,邓小平收到教育部报送的《关于推迟招生和新生开学时间的请示报告》后,立即批转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汪东兴等中央领导圈阅,并亲笔写道:“这是经过考虑,为了保证重点大学学生质量而商定的。拟同意。”中央领导人都在报告上“画圈”同意。
  “华主席:此事较急,请审阅后,
  批印政治局会议讨论批准”
  决定恢复高考后,接下来就是重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制定招生方案。可是,由于“两个估计”的困扰,此次会议从8月13日开到9月25日,每一天都交织着是与非、进与退、得与失的较量,招生方案一直难以定案。有人曾用一首打油诗形象地概括了此次“马拉松会议”的情况。诗云:“招生会议两度开,众说纷纭难编排。虽说东风强有力,玉(育)门紧闭吹不开。”
  采访此次招生会议的《人民日报》记者穆扬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向教育部负责人提出了“突围”的建议方案,获准后即邀请六位曾经出席197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同时又坚决拥护邓小平决定的省部级科教负责人座谈。这六人是:陕西的文鉴白、河北的刘龙祥、浙江的陈惠滋、吉林的王野平、福建的张惠中与石化部的于文达。“六人谈”不仅还原了“两个估计”出笼的经过,尤其突出了“四人帮”成员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而且形成了一个共识:不推翻“两个估计”,招生工作会议就寸步难行;“两个估计”严重伤害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感情和工作积极性,成了教育战线前进和发展的癌症。   穆扬连夜写出内参稿,并征求了同行的意见,由报社以《情况汇编》(特刊)的形式上报中共中央、国务院,邓小平看到后随即批示:“《纪要》是姚文元修改、张春桥定稿的,当时不少人对这个《纪要》有意见。《人民日报》记者写的这份材料说明了问题的真相。”
  9月19日,邓小平严肃地对教育部负责人说:“对这个《纪要》要进行批判,划清是非界限”,“建国后的17年,各条战线,包括知识分子比较集中的战线,都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路线占主导地位,唯独你们教育战线不是这样,能说得通吗?《纪要》是毛泽东同志画了圈的。毛泽东同志画了圈,不等于说里面就没有是非问题了。”他尖锐地批评教育部心存顾虑、裹足不前,指出:“你们的思想没有解放出来。你们管教育的不为广大知识分子说话,还背着‘两个估计’的包袱,将来要摔筋斗的。现在教育工作者对你们教育部有议论,你们要心中有数。要敢于大胆讲话。”
  随后,教育部重新拟定了《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并呈报邓小平审定、修改。据中共中央传阅文件显示,刘西尧在呈报这份《意见》的文签上写道:“邓副主席:遵照您10月1日批示……全国招生工作文件又作了修改……以上文件,除另送方毅同志一份外,均未上报党中央国务院。待您审阅指示后再上报。”邓小平于当日批阅并上報华国锋。他写道:“华主席:此事较急,请审阅后,批印政治局会议讨论批准。建议近几日内开一次政治局会议,连同红旗杂志关于教育的评论员文章(前已送阅)一并讨论。如何?请酌定!”华国锋随即批转汪东兴:“东兴同志:请印中央讨论文件发政治局同志……”
  10月5日,中央政治局讨论并通过上述《意见》。邓小平、叶剑英等中央领导同志还接见了出席招生工作会议的代表。同时,考虑到财政困难,教育部上报拟收取考生报名费一元,以解决印刷、评阅试卷的费用问题。中央政治局讨论决定,为不增加群众负担,只收五角钱。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该《意见》,其中明确规定:废除推荐制度,恢复文化考试,实行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考生必须高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恢复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生;修改政审标准,贯彻“重在表现”原则;严格考试制度,抵制和反对营私舞弊、“走后门”等不正之风。10月20日,新华社播发恢复高考的决定。11月,教育部大批判组发表题为《一株反党乱校的大毒草——批判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的〈教育革命的方向不容篡改〉》的文章。全国由此掀起批判“两个估计”的高潮,真正实现了教育战线上的拨乱反正。
  搭上恢复高考的头班车
  作为一名乡村民办教师,笔者(裴高才)是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中听到恢复高考消息的,顿时心潮起伏,决心背水一战。记得同我们一起报考的有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回乡青年、“老三届”与“新三届”(“新三届”,一说为1973年至1975年入学的高中生,一说为1977年至1979年恢复高考的考生)等,其中还有我昔日的中小学老师。当时根本不知道如何填报志愿,便跟随我的中学老师,填报了三个师范院校。同时,也不知道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复习备考。我所在的湖北省黄陂县(今武汉市黄陂区)姚集公社教育组倒是专门举办了为期一个多月的社会青年补习班,但我要带四个初、高中班级的数学课与化学课,不可能脱产到补习班复习,只能夜战备考。
  1977年,全国共有570万青年参加高考,录取27.3万人。1978年报考人数再创新高,达到610万;录取人数同样创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纪录,共计40.2万。一时间,高校的校舍与师资成了问题,于是各地纷纷在地、市、县中专学校开办高师班,以解燃眉之急。我考入的黄陂县师范学校就设有物理、数学两个高师班,不少是年长我们十余岁、已届而立之年的“老三届”学生,有的甚至拖家带口上学。
  尽管此前历经风雨,我们这一代人终于搭上了恢复高考的头班车,许多人的人生轨迹由此出现转折,日后更是成为中国社会的栋梁之材。不仅如此,恢复高考还改变了中国教育的走向,甚至为后来的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提供了思路与经验。而这一切,都要从查全性的大胆建议和邓小平的一锤定音说起……(编辑 赵鹏)
  作者裴高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孙晓晨:中国人民银行黄陂支行
  办公室副主任
其他文献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植根于人民、服务于大众,百年同心,休戚与共,始终与最广大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这是我们党的本色、不变初心,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我们党历百年风云,通过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带领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念之光、力量之源。  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是百年党史彰显的光辉篇章,宝贵的历史经验
在抗美援朝异常残酷的战斗中,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杨连弟、张积慧等无数的英雄人物。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汇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平建设祖国而奋斗,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因机缘巧合,我珍藏了一些当年抗美援朝战斗英雄的签名和赠言,在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这个重要的历史结点,我愿拿出来与大家分享这些签名背后的故事。  签名的由来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党中央、毛主席
陈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他立场坚定、刚毅果敢,实事求是、光明磊落,对人民军队的创建和发展壮大,实现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开辟、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作出了巨大贡献,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将精力逐步转移到政治、经济、外交领域工作的同时,他仍然兼任军队领导职务,继续参与领导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正规化
新中国成立后,以华北合作委员会为基础设立了中央合作事业管理局。此后,大区、省、市、专、县各级政府也相应地设置了合作社的管理机构,加强了党和政府对合作事业的推动领导。与此同时,政务院有关部门根据1949年9月29日全国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从资金、利息、货源、价格、运输、税收等方面,规定了一系列优待合作社的办法。中央和各级党委、各级政府作出了加强合作社干部的决定:规定省、地、县各级供销合作
2008年4月11日,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在纪念王震  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王震同志历经各种考验,始终表现出共产党人探索真理的勇气、忠贞不渝的信仰和高瞻远瞩的眼光。他坚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坚信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美好的理想,堅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定能够取得成功。”这一评价,完全符合事实。  我在王震老身边工作十多年。一想起王老,一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形象就好像
五、我入党的特殊经历  要说我入党的经过,先得简单地讲一下当时复旦大学地下党组织的情况。  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一直有着爱国主义和民主思想的传统。长期主持学校工作的是李登辉,他原是华侨,从美国耶鲁大学毕业。复旦建校后四个多月就担任总教习,1913年任校长。他作风和治校开明,往往其他大学中因政治原因而被开除的学生,他都吸纳进复旦来(包括后来的校长章益在内),因此受到师生们的普遍尊敬。五四运动开
1946年10月,周立波在松江省(今黑龙江省)尚志县参加土地改革工作,对农村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和农民的思想感情有了深切的了解,并于1947年10月创作了《暴风骤雨》上卷,此后又广泛深入农村体验生活,收集素材,于1948年12月完成下卷,同月由东北书店正式出版。  作品以元茂屯土改运动的全过程为主题,史诗般地展现了东北解放区土地斗争的巨幅画卷。上卷描写从1946年中共中央发布“五四指示”到1947年
【摘要】话语权是指人们通过语言表达自己思想、态度、看法和情感的权利。英语学习的最终目标是运用英语。英语作为一门外语,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课外实践机会少,导致学生语言输出效果不佳。笔者在教学中尝试从学生分层、教学分层、练习分层等维度给学生提供“英语话语权”,帮助学生快乐学习英语,提高英语学习能力。  【关键词】话语权;英语教学;语言输出;交流表达  话语权是指人们通过语言表达自己思想、态度、看法和
在红军部队里,一直有一个问题让斯诺感到疑惑,那就是红军吃的、穿的、装备哪里来?对于红军的装备,他了解到的是,红军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枪械和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弹药是从敌军那里夺来的。对于这一点他很认可,因为他所看到的正规军基本上是用英国、捷克斯洛伐克、德国和美国机关枪、步枪、自动步枪、毛瑟枪和山炮装备起来的,这些武器都是那些国家大量地卖给南京政府的。  斯诺看见红军使用的唯一俄国制步枪,是1917年造的产
宋庆龄一生著述众多,在70年的革命生涯中,她留下了大量的声明、宣言和文章。据学者统计,宋庆龄撰写的各类论著、书信共计1100多件,题词手迹有170多幅。但是,宋庆龄并未留下一部回忆录或者自传,仅有几篇回忆性的文章。究其原因,从事宋庆龄研究的著名学者盛永华认为这与宋庆龄一生为人谦逊低调有关系。笔者通过查阅宋庆龄书信等资料后发现,似乎还存在其他的原因。  1922年经历了陈炯明叛变后的宋庆龄,于同年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