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素质教育也在不断推进。经过实践研究发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劳动教育有相互促进作用,二者融合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也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通过分析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重要性和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新时代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育人路径。
【基金项目】
:
2019年湖北省省级课题高校实践育人特色项目“五育并举,大学生劳动育人实践探索——以xx学院为例”(项目编号:2019SJJPD301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素质教育也在不断推进。经过实践研究发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劳动教育有相互促进作用,二者融合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也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通过分析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重要性和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新时代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育人路径。
其他文献
随着素质教育以及新课改的持续深入,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其枯燥乏味的特征,导致整体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始终无法得到更好的提升,这就需要合理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通过课程改革等多种方式将两者更好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更好地激发出大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因此,文章首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加以明确;其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两者间融合的具体措施。
“社团思政”是大思政背景下的一个注脚,以学生社团为媒介,以课程思政理念为指导,细化和拓深原有思政育人领域。“社团思政”的开展具备政策、理论、实践案例可能性和价值引领、育人实效、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必要性。在实践中:(1)需要进行顶层理念设计,把握价值性与趣味性、独特性与整体性、知识性与思想性三对关系;(2)挖掘特色资源、教育契机、学科专业中的思政元素,拓宽思政内涵;(3)打造社团品牌,宣传特色活动;(4)落实顶层设计、评价多元和师资队伍体制保障,调动师生热情。
在线教学中交互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课前交互是课中交互的延伸和重要补充,它能有效调节学生学习情绪,有利于深度学习,满足学生社会性交往的需要,提高学生学习的满意度.设计好的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培养大学生形成法治思维方式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探索的课题。本文首先阐述了新时代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内容,其次分析了目前高校法治教育的现状,再而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推进法治教育的策略探索。
增快校企协作、推动产教融合是我国高职学校发展和创新的必通之路,在实际产业学院建设进程中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会经历诸多坎坷和挫折,唯有寻找到问题症结之处,对症下药,才可以把高职学校产业学院建设贯彻落实。本文基于对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产业学院建设的意义进行解读,并明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后总结出具体建设路径,以供参考。
应用型大学拥有其特有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对思政课教学话语提出全新的需求。思政课话语建构应紧紧围绕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牢牢抓住其“突出实践导向”“强化问题意识”等核心特征,有效解决思政课话语缺少生活化表达、缺少人文关怀、缺乏学理化论述等现实问题,构建起关照学生、贴近生活、饱含情感、富有学理的思政课话语,实现从政治话语到教学话语的转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快速发展,现如今的网络文化十分的盛行,社会处于信息化的发展阶段,尤其是职业院校对网络信息化这方面接触比较多,且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们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的主要课程,更需要与时代不断接轨,探索出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教育的信息化同样也能够使得职业院校得到不断持续的发展,以及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本文就以职业院校思政课信息化教学方面进行探索和思考。
近年随着国家对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发展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高职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存在师资队伍不足、质量不高、队伍不稳、培训力度不足、评价不健全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培养培训为抓手,多渠道提高教师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以选聘配备为基础,调整、配齐、稳定、优化思政课教师队伍,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创新完善思政课教师评价制度和奖励机制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健全管理体制、提升思政课教师教书育人的成效的建议。
在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中运用“易班”,可有效提升教育质量,便于纠正学生的政治观、价值观。在此之上,本文简要分析了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政教育要求以及“易班”在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中的实践价值,并从开创特色教育模块、创新易班管理模式、设计网络互动课堂、加强易班功能开发等路径,以此促进高校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微时代”的出现,开辟了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新的传播路径,提供了新的互动平台,打造了新的教育模式,助力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但是“微时代”也给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不确定性:“微时代”开放性的特征影响意识形态安全、碎片化影响知识体系化、娱乐化影响学生学业的积极性。本文立足现实,提出主动引导,确保主流;积极融入,化零为整;寓教于乐,激发兴趣等对策,以应对“微时代”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