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让学生掌握了思考的方法,不管条件怎样变化,都就难不倒学生了。因此,让学生掌握分析思考方法,不但对解答应用题有帮助,而且是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对学生今后学习数学也是有用的。
应用题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有根有据、有条有理地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句话,就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掌握如何抓住应用题的关键词,根据条件和问题,理清数量关系,确定运算步骤,列出准确算式,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见解:
一、掌握应用题的特点
学会解答应用题,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首先要了解应用题的特点,才能让学生知道应用题为什么难、难在哪里。这就要求学生掌握应用题的以下几个特点:
特点一:有具体的内容。
应用题来自于人们的生活实践中,它都有具体的内容。如果学生对其内容不熟悉、不理解,就无法分析推理,更谈不上解答问题。
特点二:有一定的数量关系。
每个应用题都具有一定的数量关系,特别是较复杂的应用题就有更多的数量。解答应用题的关键就是搞清数量关系,如果对于数量关系模糊不清,问题就会得不到解决。
特点三:具有特殊的结构特征。
应用题的结构一般分两大组成部分: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但是不同的应用题有不同的结构特征,有条件排列次序不同的,有直接叙述方式的,有间接叙述方式的,总之,其结构特征变化较多,所以学生学习应用题不能死记硬背解答方法。
二、掌握应用题的解答步骤
1.审题。审题就是理解题意。看到一道应用题,不要急于拿笔去计算,首先要反复阅读,边读边思考,理解每一句话、每一个字的含义,弄清有哪些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
2.分析数量关系。分析数量关系就是指分析理解题目中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及所求问题的相互关系。有的应用题反映的数量关系较简单,容易理清,而有的则比较复杂,这就需要我们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只有理清了数量关系,我们才能找到正确的解题途径。
3.列式解答。根据分析得到的数量关系,确定运算顺序,列式解答,有分步算式,也有综合算式,然后进行认真计算,切不能未知大意而出现计算错误。
4.验算并写出答案。
以上都是些一般规律,在实际解答应用题时,要根据题目内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不能生搬硬套。
三、掌握必要的分析思考方法
1.综合法。综合法是指从已知条件出发,根据数量关系先选择两个已知条件去解答一个简单问题,然后把所求出的问题作为一个新的已知条件,与其它已知条件搭配,再去解答一个简单问题,这样逐步推导,直到求出题目所要求的结果为止。
2.分析法。分析法是指从应用题要求的问题出发,根据数量关系,找出解答问题的条件,把其中未知的条件作为问题,即从属问题,然后再找出解答从属问题所需要的条件,这样逐步逆推,直到所求的条件都是已知的为止。
例:某养鸡场,第一季度出售肉鸡2800只,第二季度售出的是第一季度的2倍,第三季度售出的比前两个季度的总数少900只。第三季度售出多少只?
经过引导学生综合思考,列出如下算式:
(2800+2800×2)-900
=(2800+5600)-900
=8400-900
=7500(只)
解答应用题的分析思考方法比较多,如图解法、演示法、代数法、消元法、列举法、假设法、排列法等,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
总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总结归类,将知识准确及时地传授给学生,并让学生牢固地掌握、灵活地运用。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只要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多动脑子、多做习题、不怕做难题,而且有决心、有信心、有恒心,就一定能达到目的,就一定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新编小学数学应用题大全》。
[2]《解应用题的钥匙》。
应用题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有根有据、有条有理地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句话,就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掌握如何抓住应用题的关键词,根据条件和问题,理清数量关系,确定运算步骤,列出准确算式,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见解:
一、掌握应用题的特点
学会解答应用题,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首先要了解应用题的特点,才能让学生知道应用题为什么难、难在哪里。这就要求学生掌握应用题的以下几个特点:
特点一:有具体的内容。
应用题来自于人们的生活实践中,它都有具体的内容。如果学生对其内容不熟悉、不理解,就无法分析推理,更谈不上解答问题。
特点二:有一定的数量关系。
每个应用题都具有一定的数量关系,特别是较复杂的应用题就有更多的数量。解答应用题的关键就是搞清数量关系,如果对于数量关系模糊不清,问题就会得不到解决。
特点三:具有特殊的结构特征。
应用题的结构一般分两大组成部分: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但是不同的应用题有不同的结构特征,有条件排列次序不同的,有直接叙述方式的,有间接叙述方式的,总之,其结构特征变化较多,所以学生学习应用题不能死记硬背解答方法。
二、掌握应用题的解答步骤
1.审题。审题就是理解题意。看到一道应用题,不要急于拿笔去计算,首先要反复阅读,边读边思考,理解每一句话、每一个字的含义,弄清有哪些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
2.分析数量关系。分析数量关系就是指分析理解题目中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及所求问题的相互关系。有的应用题反映的数量关系较简单,容易理清,而有的则比较复杂,这就需要我们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只有理清了数量关系,我们才能找到正确的解题途径。
3.列式解答。根据分析得到的数量关系,确定运算顺序,列式解答,有分步算式,也有综合算式,然后进行认真计算,切不能未知大意而出现计算错误。
4.验算并写出答案。
以上都是些一般规律,在实际解答应用题时,要根据题目内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不能生搬硬套。
三、掌握必要的分析思考方法
1.综合法。综合法是指从已知条件出发,根据数量关系先选择两个已知条件去解答一个简单问题,然后把所求出的问题作为一个新的已知条件,与其它已知条件搭配,再去解答一个简单问题,这样逐步推导,直到求出题目所要求的结果为止。
2.分析法。分析法是指从应用题要求的问题出发,根据数量关系,找出解答问题的条件,把其中未知的条件作为问题,即从属问题,然后再找出解答从属问题所需要的条件,这样逐步逆推,直到所求的条件都是已知的为止。
例:某养鸡场,第一季度出售肉鸡2800只,第二季度售出的是第一季度的2倍,第三季度售出的比前两个季度的总数少900只。第三季度售出多少只?
经过引导学生综合思考,列出如下算式:
(2800+2800×2)-900
=(2800+5600)-900
=8400-900
=7500(只)
解答应用题的分析思考方法比较多,如图解法、演示法、代数法、消元法、列举法、假设法、排列法等,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
总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总结归类,将知识准确及时地传授给学生,并让学生牢固地掌握、灵活地运用。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只要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多动脑子、多做习题、不怕做难题,而且有决心、有信心、有恒心,就一定能达到目的,就一定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新编小学数学应用题大全》。
[2]《解应用题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