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记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etc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醒来时,恰好是凌晨两点,我一个人,悄无声息,来到岭尖上。城里不少的灯还亮着,光已阑珊。若是白天,满目绿绕。四野青翠是最美的生态大章。
  向东不远,就是岔路,北边入村,南边上岭。我不舍得走快,不想错过每一粒石子,每一棵草。上来坡,是大村的超市。主人正熟睡,我听到了鼾声。这时我若敲窗,但不语,他一定要吓得半死。在这辽阔大岭上,村子四周有很多的坟丘。如若我说出一个亡故的人的名字, 而这个人恰是他认识的,他又会是怎样一个情形?
  我为自己的促狭暗自好笑,我可不忍心这样捉弄他。我曾经不止一次进店买水。店虽小,却是麻雀的五脏,商品比一般的超市还要全。蔬菜和面膜,杈把和扫帚,最时新的衣服,最悠久的竹帽,都分列着。这里偏离乡镇,这个超市的出现,大大便利了乡人。而且,它的物价很低,也不卖假货,口碑很好。
  挨着是片核桃地,桃仁想必已经灌满油了。几个大门里传来汪汪几声狗叫。下来坡,记得那棵枣树上,总拴着一头大白牛。每次经过时,它都闭着眼睛在倒沫,一副不管世事的超然模样。此刻,墙内屋檐下的牛铃铛被风摇响,声音沉闷而寂寞。
  北边深沟里,一条小路线一样爬上来,和我走的大路接上了。春上,一户人家的砖墙后檐上,拉着一条“潘沟幼儿园”字样的红艳艳的横幅。我过去,伸手摸着了个水泥钉,它还在,只不过沉默在一片黑里。
  还是我一人。这么久,居然没碰上一个人。月亮,早已沉了,星星也无一个,天地笼统,鸟声喑哑,虫声灭迹。远处有灯火,灯火也无声。我只能听见自己的脚步声,却让我心里更空了。没有脚步声,我仍然能感到世界的存在,即使它是静到不能再静的世界。有了这脚步声,反而觉得世界不在了,我用它拍打着地球,这声音就是地球心脏的共振或萦回。于是,我不敢再挪动步子。我想要窒息了,我自认为横扫残夜的壮行,却把自己弄得无法舒展手脚了。于是,我大声地咳嗽,为咳嗽而咳嗽。我又走到高处,对着旷野咳嗽,好像非得惊动点什么出来。
  什么也没出现,而我似乎有点筋疲力尽。我便开始呐喊,对着远山,对着河流。它们没有回应。我疑惑,我身处的是无边的荒原,还是使人迷乱的魔境?
  我怕了,被这些旷野的黑暗和寂静弄怕了。可我没想到回头,尽管我感到置身毫无边际的险境了。可我知道这世上没有鬼,此地也没有野兽,兴许是心神一时恍惚,才让恐惧占了上风。
  沮丧慢慢聚拢。忽然,对面传来几声低沉的咳嗽声,浑厚而有力。终于,这黑色的长野就不是我一人了。我立即问:“谁?”对方答:“我。”
  我们都向对方靠近,脚步都很缓慢。我看见他了,他也看见了我,虽然面孔依旧模糊。是位看瓜的老兄,他在瓜庵里听见我制造的声响,就出来了。
  一支烟就可拉近两个陌生人的距离。他递我一支,给我点上,随后自己也深深吸了一口。黎明前的黑暗里,两个红色光点已刺破了铺天盖地的黑暗。烟头的明灭里,彼此看清了对方的脸庞。“不用看,是俩人,不是鬼。”老兄说完,便哈哈大笑,夜色和山岭也跟着动荡起来。
  我阻止了他进地给我摘瓜,也谢却了他的挽留,我要纠正自己见人必要深聊的毛病。我只是问他说,我这黑夜的长行,他不觉得突兀,不觉得我神经吗?他说,没有谁规定夜里必须要沉睡,只要我愿意,又没打扰到谁,没什么问题啊。我没有告诉他我刚刚的恐惧,我默默感激与他的邂逅,瞬间让我精神大振。
  我顺了自己的心思,走上一个岔道。弯弯又陡陡的路,把我引向一个整齐的村子,它被半圈轉着的岭围着了。我顺着那岭的走势,继续向东,一个拐弯一种感觉,时进时出,一开一合,每一片脚下土就如少时友,温馨和亲切弥漫开,早先的胆怯早不知跑到哪里了。
  再转过去,是曾经的土匪的山寨。我走上去,想象那啸聚山林的豪客,他们为祸许久却被一朝荡平,所谓的好汉也只是一把草木灰而已。
  我看见二郎庙的小庙了,我对那里面的各路神仙摆摆手,笑说对不起了,不过去跪拜了。我看见叶庄的林子,不大的国槐深沉洁净,它们在一岭断崖处站立。北边是东西不绝的大岭,南面是幽深曲折的长沟。
  不知怎的,那弯处,总让我感觉像站立着一位母亲的身影,她是刚刚送别远行的儿子,还是在等候着儿子的归来?儿子是守了边塞,还是行了商旅?唉,人心向远,有几人能在家园永远守候。
  向北,上山,一个平台的开阔处,我恋恋地在这里顿了好久,总觉得它和别处有说不出的异样。它平顺亲切的地势,迎南靠北的自信,一定是这远近最早迎来春天的所在。春风早度,春阳先照,地早暖,草先绿,一山的春色就传播开了。这里不适合隐逸,只宜偶尔来访,感知下草木气息。山里草木,该属于伴它们代代不弃的农人,而不是有意无意的过客。青山妩媚,农人质朴,他们是最好的组合。
  东方似要破晓,我感慨起这静夜的短暂来。下到泉边洗一把脸,山野的清气直入心怀,好像换了肺腑,回头看着这一路的走来,竟模糊了自己行为的意义,似乎脱胎又生。我,不是我了。
其他文献
春已深。众鸟不必弓藏命运  瓦片不再隐忍意识  时光在弦布满了补丁  万物苍翠欲滴,把自己兜售  犁铧往事,让思想繁殖  玉壶光转。喊出落日的浑圆  密集的眼神,鼓舞灵魂一次次返乡  星罗棋布的人间  耕种茂盛的语境  布谷鸟催促麦子怀孕  旷野抬高身段  草木沸腾起来了。蛙声临盆  在苍茫里氤氲  一切锋利转移视线  世间环肥燕瘦,怀揣十万慈祥  却不供奉一滴眼泪  酒  在你体内呐喊过  在你
期刊
一片草地,几块石头  在晨光中醒来。  它们围坐在一起,交换昨夜的梦。  湖水把星光藏在莲叶底下,莲花  却泄露秘密。  一只青蛙在喊我,用它  纵身一跃的身影。  湖水打开一扇门,又瞬间关闭  一阵蝉鸣,是夏日清晨的礼节。  我在草丛上坐下来,对岸的柳丝  模仿秀发。  今日自拍不需美颜。  阳光如此好,相看两不厌。所见万物  都是享受。  午后时光  午后时光是水分子  我一口一口喝光它。  
期刊
你读过的,都会沉淀为骨骼。   王群芳,河南宜阳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洛阳长篇小说学会常务副会长,洛阳理工学院教师。著作有长篇小说《月晕》《洛阳古今小说概览》(合)、书信集《三年陪伴》等,发表短篇小说、散文、诗歌近300篇,累计80余万字。  名牌起床的时候,它的主人们已经起床。可名牌睡觉的时候,它的主人们却未必都能够入睡。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名牌的主人们很狂躁。女主人想要把它送人,男主人死活
期刊
午后,我们顶着乌云  推开雨的栅栏,巡视白马寺站  白马寺和火车站都在雨中站了三天  一顶黄色安全帽,一面小黄旗  一件黄马褂都是一小片阳光  我们整齐地走在一起  就是一队雄赳赳赶路的阳光  我們走过,明亮由近及远  轨枕、道砟、钢轨湿漉漉的心事  慢慢变暖,抖落雷声和闪电  道床最先把均匀的呼吸紧贴大地  信号灯擦干每一根睫毛  接触网支柱扎根泥泞  依旧军姿挺立  面对踏雨飞奔的铁马  齐刷
期刊
某些记忆被旧物激活  张运涛,河南正阳人。中国作协会员,河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青年作家英语班学员。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篇小说月报》《作品与争鸣》《散文选刊》《小小说选刊》等轉载,出版小说集《温暖的棉花》。曾获《广西文学》2011年度散文奖,林语堂散文奖等。2016年6月,入选河南省作协、省文学院主办的“中原八金刚”作品研讨会。  梅德财一开始并没想到上访,他觉得算是
期刊
吴立南,著有短篇小说集《黑颜色》《一个人在城里》,散文集《蚂蚁的生活》《青田石碉》等。在《长江文艺》《当代小说》《牡丹》《短篇小说》等期刊发表小说四十多篇。  一  接到应雪的电话时,刘源正在为一个报表生气,更确切地说是为把那个要他做报表的人生气。刘源是个主任科员,有了实职就是处长,问题是刘源在机关里混了这么多年,却连个副职都没有得到。刘源本以为新领导把他换岗到这个处室是有目的,走之前,领导问过他
期刊
越南˙河内  有人在繁忙的路段点了把火,  歌手在隔岸巨大的音响里放歌。  瑞塔的手  記得那个夜晚,我握住瑞塔的手  却亲吻了我自己的  岛  蟋蟀在打架  一个人带着关在笼子里的鸟  与他人约会  声音  你  喜欢这相机  摁下快门的声音。  柏林  没有了你的翅膀  上帝从哪里去天堂?  娜塔丽  我在思念一个人  可我不知道她是谁。  介意  你介意吗?如果  我一无所知  黑暗让夜晚更
期刊
丁奇高,河南禹州人,作品见《大家》《作品》《文艺风赏》《红岩》《牡丹》《莽原》等期刊杂志。  1  那时太阳刚刚挣脱开地平线,河面上的雾气正浓,双洎河里一些生命力旺盛的活物已开始运动。她骑着小型电动车,赶时间。她的长发高束,橘红色的外套虽十分显眼,但隐没在了浓雾之中。  水汽和汗水浸湿了她的薄衣。  这条名为双洎河的小河,它曾出现在两千多年前的《诗经》里,如今水质虽一般,默默无闻,但每个季节,它都
期刊
跟犁曾是生产队时代的一项重要农活。每年秋后犁地种麦,队长都会派个半大小子给扶犁手打下手,牵牲口,打土坷垃,镢地边等等。就像建筑工地上,泥水匠垒墙,要有一个小工给他搬砖和泥一样。  那年我十多岁,学校放秋假,隊长派我跟犁。扶犁手是万俊爷, 五十多岁,瘦高个。人人都知道他脾气爆,好吵人,但他干农活一流,犁耧锄耙、扬场放磙样样在行,在队里没人比得过他。所以,为他跟犁,我心里有几分发怵,也有几分崇敬。  
期刊
祖母是踩着月色走进我梦乡的,和她生前一样慈祥。上身蓝布对襟夹袄上,缀着豆粒般大小的银扣子,扣子上錾着比目鱼的图案。黑色的裤子,打着绑腿,整个人显得干净利落。祖母轻轻呼唤我的乳名:“小三儿,电影散场了,赶紧从草垛子上爬起来,咱们回家吧。”  梦境清晰而又真实,唤醒了我记忆深处的往事,带我回到了时光深处。夏日夜空,繁星点点,在院子里铺一张席子,祖母和我坐在席子上纳凉。祖母手指着,教我辨认牵牛星和织女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