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的内容千变万化,但是文本的形式有一定的规律,教师可以此为切入点,进行表达形式的教学与训练。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找准写作切入口;确定写作材料;研究段落构成;领会写作方法;对比阅读体会。
[关键词]文本 表达形式 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4-075
文本表达形式,一是指内形式,即文本内容诸要素的内部结构排列方式,如炼字、遣词、造句、修辞等表达技巧以及记叙、抒情、说明、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二是外形式,即与内容结构相关联的外部表现形式,如体裁、结构、详略、层次等。本文中的“文本表达形式”具体指小学语文教材的写作方法、表达方式和遣词造句方面的特点以及有规律的语言现象,涵盖内形式和外形式。
如何巧妙利用文本表达来设计并开展阅读教学呢?本文以《威尼斯的小艇》为例,谈谈具体的实施策略。
一、找准写作切入口
“同学们,世界就像一个大花园,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气候不同,文化不同,在这个大花园中绽放出不同的光彩。威尼斯,这个水上之城以旖旎的自然风光、迷人的水上生活情趣,构筑了一道特别的风景。今天,我们将随着马克·吐温,走进这座古老的城市,看看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方法将这浓郁的异国风情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教师导语一出,教学目标便清晰地锁定在写作方法上。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威尼斯作为一座古城,可写的素材太多,可是作者为什么偏偏选择了小艇?威尼斯的小艇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呢?”
文章的切入口,就是作者写作的切入点、写作视角。在阅读教学中,找准切入口,就可以像庖丁解牛一样,做到“依乎天理,批大郤,道大窾,因其固然”。找准切入点,在文本思路与教学思路之间架设一道桥梁,这便是文本表达形式下的阅读教学策略之一。
二、确定写作材料
找到了文章的切入口,接下来便要沿着点寻找并理清作者的写作材料。《威尼斯的小艇》这篇短文,围绕着小艇从四个角度组织写作材料:小艇的形状及行动特点、乘坐小艇的感受、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小艇在城市中的重要作用。这四个材料之间是紧密联系的。正因为小艇的样子好看,行动灵活,乘客乘坐其中,两边的风景像画一样向后退,才会有特别的情趣,加上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保证了威尼斯小艇井然有序地运行,也保证了威尼斯人出行的好心情。
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文章段落的中心句或关键词来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写作内容,在这基础上,让学生思考,这几个自然段之间能不能对调顺序。用这样的方法,可让学生明确文章是从四个方面来写的,并且四个方面之间有很强的逻辑关系,不能调换段落顺序,从而让学生理解并体会作者材料选择以及组织的严谨性,引导学生关注阅读课文写作中材料的组织,以及材料之间的关系,实现纲举目张的目标。
三、研究段落构成
在《威尼斯的小艇》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有三种类型的句群关系需要引起学生的注意。
1.总分关系:文章第四自然段围绕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从三个角度具体描写了船夫在不同情况下的技术表现,一是行船速度快,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二是在船多的情况下,总能挤过去;三是在极窄的地方能平稳穿过。
围绕这一段的学习,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同学们,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何以见得?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具体描写的?”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如果一般,那么威尼斯的河道将会出现怎样的景象?
2.承接关系:文章第六自然段是典型的承接关系。为了让学生领会段落的这一特点,我创设了一个研究任务:“同学们,都说马克·吐温是大作家,但是这篇文章读上去却很平淡,不见华丽的辞藻,没有惊心动魄的描写,平平淡淡,素颜朝天,毫无粉饰。现在老师将这段话的句序作一个调整,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前后的效果有什么不同。”调整后的语序如下:①“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定的小艇。”③“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②“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⑤“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④“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靠在码头上。”
经过一番讨论与研究,学生得出以下结论:“原文句子之间衔接紧密,从‘拥’出来到‘走上小艇’,再到小艇散开后消失。从小艇散开后水面的平静,写到两旁的建筑,再写到横着的桥,最后写到码头上大大小小的船,按照从高到低、由动到静的顺序排列,有条不紊,条理清晰。而改动后,句子顺序混乱,颠来倒去。”由此,引导学生体会马克·吐温的作品无论是在宏观上还是在微观上都体现了文学创作的真实性、生活性和严谨性。
3.并列关系:文章第五自然段中,作者选取了不同角色的人群,写了小艇在白天的重要作用。利用句群的这种并列关系,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是你,你将坐着小艇去干什么呢?在这基础上,让学生发挥想象补写几句相同结构的句子,表达上可以写乘坐小艇去做什么,也可以写坐在小艇里做什么,学习用不同的句子表达。”
四、领会写作方法
到了高年级,阅读教学除了要让学生理解作者写了什么,还要清楚地知道作者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不那么写,这样写的好处和必要之处是什么,如果换一种写法,效果会有什么不同等。所以,关注文本的表达形式,不仅要关注作者在段落结构安排上的匠心独运,还要领会作者在谋篇布局上的良苦用心。
以《威尼斯的小艇》为例,这篇文章除了运用了动静结合、正面侧面相结合的手法,在整篇文章的写法上巧妙地将事物与人物、景物结合在一起。尽管这样,很多学生还是不能很好地领会最后一个自然段的作用。在教学中,我创设了一个写作争鸣的情境:“同学们,有读者认为马克·吐温在《威尼斯的小艇》的构思上犯了一个错误,既然题目是‘威尼斯的小艇’,为什么最后一个自然段花大量的笔墨去写半夜戏院散场之后沉睡中的威尼斯?这样会不会有画蛇添足之感?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接下来,学生结合这一段的写作内容以及全篇的写作中心,得出结论:“最后一个自然段看似与中心无关,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小艇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艇出则喧,艇回则静。没有小艇,就没有威尼斯的独特风光。有人说威尼斯的美,一半源于水和桥,一半源于小艇。所以,这一自然段不是败笔,而是巧笔。”
五、对比阅读体会
为了让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写法有深刻的领会,我设计了写法对比这一教学环节。
通过对比《威尼斯的小艇》与《威尼斯之夜》的写法,学生懂得同样写异国风情,可以有不同的写法:前者的切入点是“小艇”,而后者的切入点是“夜晚”;前者以小艇为线索,从作用、驾驶技术等几个方面表现威尼斯的风情,而后者则抓住了湖面、运河边的景色来体现月夜下的威尼斯;在语言特点方面,前者更简洁、形象,画面感很强,而后者语言优美,采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读来余韵留香。
以上是我在文本表达形式视角下对阅读教学的一些思考,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同事参与到相关的研究中来,为文本表达形式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索更多的策略。
(责编 莫彩凤)
[关键词]文本 表达形式 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4-075
文本表达形式,一是指内形式,即文本内容诸要素的内部结构排列方式,如炼字、遣词、造句、修辞等表达技巧以及记叙、抒情、说明、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二是外形式,即与内容结构相关联的外部表现形式,如体裁、结构、详略、层次等。本文中的“文本表达形式”具体指小学语文教材的写作方法、表达方式和遣词造句方面的特点以及有规律的语言现象,涵盖内形式和外形式。
如何巧妙利用文本表达来设计并开展阅读教学呢?本文以《威尼斯的小艇》为例,谈谈具体的实施策略。
一、找准写作切入口
“同学们,世界就像一个大花园,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气候不同,文化不同,在这个大花园中绽放出不同的光彩。威尼斯,这个水上之城以旖旎的自然风光、迷人的水上生活情趣,构筑了一道特别的风景。今天,我们将随着马克·吐温,走进这座古老的城市,看看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方法将这浓郁的异国风情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教师导语一出,教学目标便清晰地锁定在写作方法上。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威尼斯作为一座古城,可写的素材太多,可是作者为什么偏偏选择了小艇?威尼斯的小艇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呢?”
文章的切入口,就是作者写作的切入点、写作视角。在阅读教学中,找准切入口,就可以像庖丁解牛一样,做到“依乎天理,批大郤,道大窾,因其固然”。找准切入点,在文本思路与教学思路之间架设一道桥梁,这便是文本表达形式下的阅读教学策略之一。
二、确定写作材料
找到了文章的切入口,接下来便要沿着点寻找并理清作者的写作材料。《威尼斯的小艇》这篇短文,围绕着小艇从四个角度组织写作材料:小艇的形状及行动特点、乘坐小艇的感受、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小艇在城市中的重要作用。这四个材料之间是紧密联系的。正因为小艇的样子好看,行动灵活,乘客乘坐其中,两边的风景像画一样向后退,才会有特别的情趣,加上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保证了威尼斯小艇井然有序地运行,也保证了威尼斯人出行的好心情。
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文章段落的中心句或关键词来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写作内容,在这基础上,让学生思考,这几个自然段之间能不能对调顺序。用这样的方法,可让学生明确文章是从四个方面来写的,并且四个方面之间有很强的逻辑关系,不能调换段落顺序,从而让学生理解并体会作者材料选择以及组织的严谨性,引导学生关注阅读课文写作中材料的组织,以及材料之间的关系,实现纲举目张的目标。
三、研究段落构成
在《威尼斯的小艇》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有三种类型的句群关系需要引起学生的注意。
1.总分关系:文章第四自然段围绕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从三个角度具体描写了船夫在不同情况下的技术表现,一是行船速度快,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二是在船多的情况下,总能挤过去;三是在极窄的地方能平稳穿过。
围绕这一段的学习,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同学们,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何以见得?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具体描写的?”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如果一般,那么威尼斯的河道将会出现怎样的景象?
2.承接关系:文章第六自然段是典型的承接关系。为了让学生领会段落的这一特点,我创设了一个研究任务:“同学们,都说马克·吐温是大作家,但是这篇文章读上去却很平淡,不见华丽的辞藻,没有惊心动魄的描写,平平淡淡,素颜朝天,毫无粉饰。现在老师将这段话的句序作一个调整,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前后的效果有什么不同。”调整后的语序如下:①“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定的小艇。”③“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②“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⑤“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④“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靠在码头上。”
经过一番讨论与研究,学生得出以下结论:“原文句子之间衔接紧密,从‘拥’出来到‘走上小艇’,再到小艇散开后消失。从小艇散开后水面的平静,写到两旁的建筑,再写到横着的桥,最后写到码头上大大小小的船,按照从高到低、由动到静的顺序排列,有条不紊,条理清晰。而改动后,句子顺序混乱,颠来倒去。”由此,引导学生体会马克·吐温的作品无论是在宏观上还是在微观上都体现了文学创作的真实性、生活性和严谨性。
3.并列关系:文章第五自然段中,作者选取了不同角色的人群,写了小艇在白天的重要作用。利用句群的这种并列关系,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是你,你将坐着小艇去干什么呢?在这基础上,让学生发挥想象补写几句相同结构的句子,表达上可以写乘坐小艇去做什么,也可以写坐在小艇里做什么,学习用不同的句子表达。”
四、领会写作方法
到了高年级,阅读教学除了要让学生理解作者写了什么,还要清楚地知道作者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不那么写,这样写的好处和必要之处是什么,如果换一种写法,效果会有什么不同等。所以,关注文本的表达形式,不仅要关注作者在段落结构安排上的匠心独运,还要领会作者在谋篇布局上的良苦用心。
以《威尼斯的小艇》为例,这篇文章除了运用了动静结合、正面侧面相结合的手法,在整篇文章的写法上巧妙地将事物与人物、景物结合在一起。尽管这样,很多学生还是不能很好地领会最后一个自然段的作用。在教学中,我创设了一个写作争鸣的情境:“同学们,有读者认为马克·吐温在《威尼斯的小艇》的构思上犯了一个错误,既然题目是‘威尼斯的小艇’,为什么最后一个自然段花大量的笔墨去写半夜戏院散场之后沉睡中的威尼斯?这样会不会有画蛇添足之感?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接下来,学生结合这一段的写作内容以及全篇的写作中心,得出结论:“最后一个自然段看似与中心无关,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小艇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艇出则喧,艇回则静。没有小艇,就没有威尼斯的独特风光。有人说威尼斯的美,一半源于水和桥,一半源于小艇。所以,这一自然段不是败笔,而是巧笔。”
五、对比阅读体会
为了让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写法有深刻的领会,我设计了写法对比这一教学环节。
通过对比《威尼斯的小艇》与《威尼斯之夜》的写法,学生懂得同样写异国风情,可以有不同的写法:前者的切入点是“小艇”,而后者的切入点是“夜晚”;前者以小艇为线索,从作用、驾驶技术等几个方面表现威尼斯的风情,而后者则抓住了湖面、运河边的景色来体现月夜下的威尼斯;在语言特点方面,前者更简洁、形象,画面感很强,而后者语言优美,采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读来余韵留香。
以上是我在文本表达形式视角下对阅读教学的一些思考,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同事参与到相关的研究中来,为文本表达形式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索更多的策略。
(责编 莫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