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是世界第三科技强国,高校是其科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高校科研的特点是研究与教学及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科研领域宽广,覆盖基础研究、应用型研究和新技术开发。据德国大学校长联席会议统计,德国现有高校336所。它们与德国四大国家级科研机构:马普学会、弗朗霍夫学会、莱布尼茨学会以及亥姆霍兹联合会共同构成了德国基础及前沿学科研究的主阵地。面对知识经济勃兴所带来的更新、更高的挑战,德国高校根据社会需求不断调整发展战略,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其中之一就是联盟——高校与高校、高校与国家科研机构之间的强强联合,通过联盟实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方面的优势互补、互利双赢。
一、校校联盟
1. 法兰克福-达姆施塔特战略联盟
2005年5月2日,法兰克福大学与达姆施塔特工大结成“战略联盟”,标志着德国高校新一轮发展的开始。法兰克福大学位于黑森州首府、德国金融和博览之都,已有近百年历史,现有在校生3.5万名,法学、经济学和教育学等最负盛名。而始建于1877年的达姆施塔特工大则是德国老牌理工大学之一,也是黑森州唯一的理工大学,办学规模虽只及前者一半,但在传统的自然科学和数学领域实力雄厚,且其电子、信息和机械制造等学科也享誉世界。两校同属经济发达的莱茵-美茵地区,相距仅30公里。双方在结盟协议中达成共识,在校级、院系两个层面广泛开展深入合作,通过两校领导和行政部门定期互通重点学科建设和科研方面的信息,本着“同一学科必须互补共享”的原则联合招聘教授,开设共同课程,互认学分和考试,实行图书馆和体育设施等资源共享,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所带来的资源浪费。迄今,法兰克福-达姆施塔特战略联盟共建了地学、电子商务和电气设计软件开发等三个教研基地以及整合了双方优质人力资源的法兰克福-达姆施塔特人文研究院。
2. 鲁尔区大学联盟
2007年3月12日,位于西部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波鸿、多特蒙德和杜伊斯堡-埃森三所地域相邻的大学建立“鲁尔区大学联盟”签署协议,旨在实现提高各所大学综合校力、开发合作科研及教学项目两大战略目标。
杜伊斯堡-埃森大学于2003年由杜伊斯堡、埃森两所综合大学合并而成。与波鸿大学和多特蒙德大学一样,都是前西德在二战后新建的第一批大学,成立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众所周知,鲁尔工业区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由资源开发到资源枯竭,由钢铁振兴到企业没落的经济阵痛。针对该地区作为工业重镇的实际问题和需求,上述几所大学注重实用性,开创了德国大学把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实际生产的先锋,为鲁尔区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有潜力的科技后备人才,对其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复兴作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波鸿、多特蒙德、杜伊斯堡-埃森三所大学希望通过联盟整合优势资源,共同打造一个杰出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基地,通过创新参与本地区及跨地区的合作,在不失独立性的同时实现互利共享。此外,管理和基础设施的互通有无也将在三校间实现一定的协同效应。转型后的鲁尔区以电子和信息技术为龙头产业。在鲁尔区大学联盟框架下,波鸿、多特蒙德两校已率先共建了电子学、信息学教研基地。联盟后,9万名大学生和近万名教职员工组成的联合阵容,有利于三所大学在教学、科研领域多出和快出成果,进一步提升各校在德国、欧洲乃至世界的学术地位,并为鲁尔区的发展提供知识和人才。
3. 霍恩海姆-斯图加特-图宾根-乌尔姆大学联盟
2007年10月15日,位于德国南部巴符州的霍恩海姆、斯图加特、图宾根和乌尔姆大学四校也正式缔结了大学联盟。其实,霍恩海姆、斯图加特、图宾根三校早在几年前就已建立合作往来:霍恩海姆、斯图加特两校设有共同课程;图宾根、乌尔姆两校则在联合研究和特殊研究领域等均有合作。“联盟”将进一步深化四所大学之间的合作,学术探讨和重点研究项目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这将有利于提高四所大学的国际知名度,有利于四校所在的上士瓦本地区在学术研究、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形成合力,产生规模效应。
结盟后,四所大学校长组成的协调委员会每学期召开一次战略会议,对“联盟”的宏观发展规划和重点做出决策。四所大学将建立一系列双边或多边联合机构。如斯图加特、图宾根、霍恩海姆三校将成立“环境科技研究中心”,斯图加特、图宾根两校将联合开设“医疗技术”课程,霍恩海姆、斯图加特两校则将共建创业项目等。联盟使四校共享彼此的基础设施,相同专业、同类机构及行政管理部门的合作也将更加紧密,为师生跨校交流和互动搭建一个便捷的平台。
二、校所联盟
1. 亥姆霍兹联盟
2007年5月15日,亥姆霍兹联合会拨款2 500万欧元,宣布由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研究中心、海德堡等17所大学、卡尔斯鲁厄研究中心和慕尼黑马普物理研究所共同执行为期五年的“亥姆霍兹联盟——强子物理研究”项目。该项目由汉堡大学、乌普塔尔大学和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研究中心各出一名资深科学家领衔担纲。
亥姆霍兹联合会是世界上最大的科研机构,包括15个以科学、技术、生物和医学为主的国家级研究中心,拥有2.4万多名科研人员,围绕德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所涉及的重大科研任务,开展多学科复合的前瞻性应用研究,横跨能源、交通、环境、航空、航天、生命科学和关键技术等领域。该会年度经费22亿欧元,拥有最现代化的科学设备,特别是大型仪器和装置。因此,汉堡、乌普塔尔两大学不仅可以利用亥姆霍兹联合会最先进的设备和装置,乃至欧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的世界上最大的强子对撞机,培养在理论物理、实验物理和粒子物理方面的后备研究人员和博士生等顶尖人才,而且还可以提高其在同领域的学术地位和知名度,并因此吸引更多优秀生源,可谓一举多得。
2. 于利希-亚琛研究联盟
亚琛工大是德国联邦教研部重点资助的九所精英大学之一,也是德国规模最大的应用技术大学之一,在亚琛、于利希两市各有一个校区,现有在校生3万余名。该校电子、机械制造专业一直名列全德第一,计算机、建筑、物理等学科也在德国大学排行榜上位列三甲。于利希研究中心则是亥姆霍兹联合会下属的15个研究中心之一,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物质结构、能源、信息、生命和环境等方面,研究水平世界领先。200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之一的彼得·格林贝格尔教授自1972年起在此中心工作。8月6日,两家机构联合宣布成立于利希-亚琛研究联盟,重点开发大脑医学、未来信息与技术及仿真学三个前沿研究领域,并计划在不久的将来扩大到能源研究。
鉴于在德国只有综合性大学才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亚琛工大和于利希研究中心在博士生培养方面已开展了30多年的“挂靠型”合作。北威州政府认为,两者平等“联盟”这种全新的实体合作模式克服了体制障碍,通过人力资源和科研设备方面的优势互补,既有利于科研,又有利于科学后备人才的培养,并将带动北威州科技创新的跨越式发展。两家机构共有约1.1万名员工,年度预算总额近10亿欧元,这为双方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三、结 语
综上所述,校校联盟、校所联盟是德国大学结盟新趋势的两个主要形式。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互利双赢是两种联盟的共同特征。校校联盟是良性合作,而非牵强合并,避免了生硬合并所造成的负面后果;校所联盟打破体制障碍,使高校、科研机构在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的合作更紧密,资源共享,相得益彰。从2007年的发展势头来看,德国高校的“联盟”趋势还将持续。
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经济概念已被诠释为信息经济或教育经济,信息和教育成为重要的经济资源,作为人才培养摇篮的高校因而也成为国家和社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和科研机构作为科技、人才的聚集地,是推进科技创新、催生原创成果的重要源泉。中国高校也不例外。推进高校与高校、高校与科研机构在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研方面的联合与协作,不仅重要,而且必要。德国大学“联盟”之举对我国新时期的高校教学、科研改革和科技创新不无启示。
(作者单位: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教育处)
责任编辑 张 鹤
一、校校联盟
1. 法兰克福-达姆施塔特战略联盟
2005年5月2日,法兰克福大学与达姆施塔特工大结成“战略联盟”,标志着德国高校新一轮发展的开始。法兰克福大学位于黑森州首府、德国金融和博览之都,已有近百年历史,现有在校生3.5万名,法学、经济学和教育学等最负盛名。而始建于1877年的达姆施塔特工大则是德国老牌理工大学之一,也是黑森州唯一的理工大学,办学规模虽只及前者一半,但在传统的自然科学和数学领域实力雄厚,且其电子、信息和机械制造等学科也享誉世界。两校同属经济发达的莱茵-美茵地区,相距仅30公里。双方在结盟协议中达成共识,在校级、院系两个层面广泛开展深入合作,通过两校领导和行政部门定期互通重点学科建设和科研方面的信息,本着“同一学科必须互补共享”的原则联合招聘教授,开设共同课程,互认学分和考试,实行图书馆和体育设施等资源共享,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所带来的资源浪费。迄今,法兰克福-达姆施塔特战略联盟共建了地学、电子商务和电气设计软件开发等三个教研基地以及整合了双方优质人力资源的法兰克福-达姆施塔特人文研究院。
2. 鲁尔区大学联盟
2007年3月12日,位于西部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波鸿、多特蒙德和杜伊斯堡-埃森三所地域相邻的大学建立“鲁尔区大学联盟”签署协议,旨在实现提高各所大学综合校力、开发合作科研及教学项目两大战略目标。
杜伊斯堡-埃森大学于2003年由杜伊斯堡、埃森两所综合大学合并而成。与波鸿大学和多特蒙德大学一样,都是前西德在二战后新建的第一批大学,成立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众所周知,鲁尔工业区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由资源开发到资源枯竭,由钢铁振兴到企业没落的经济阵痛。针对该地区作为工业重镇的实际问题和需求,上述几所大学注重实用性,开创了德国大学把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实际生产的先锋,为鲁尔区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有潜力的科技后备人才,对其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复兴作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波鸿、多特蒙德、杜伊斯堡-埃森三所大学希望通过联盟整合优势资源,共同打造一个杰出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基地,通过创新参与本地区及跨地区的合作,在不失独立性的同时实现互利共享。此外,管理和基础设施的互通有无也将在三校间实现一定的协同效应。转型后的鲁尔区以电子和信息技术为龙头产业。在鲁尔区大学联盟框架下,波鸿、多特蒙德两校已率先共建了电子学、信息学教研基地。联盟后,9万名大学生和近万名教职员工组成的联合阵容,有利于三所大学在教学、科研领域多出和快出成果,进一步提升各校在德国、欧洲乃至世界的学术地位,并为鲁尔区的发展提供知识和人才。
3. 霍恩海姆-斯图加特-图宾根-乌尔姆大学联盟
2007年10月15日,位于德国南部巴符州的霍恩海姆、斯图加特、图宾根和乌尔姆大学四校也正式缔结了大学联盟。其实,霍恩海姆、斯图加特、图宾根三校早在几年前就已建立合作往来:霍恩海姆、斯图加特两校设有共同课程;图宾根、乌尔姆两校则在联合研究和特殊研究领域等均有合作。“联盟”将进一步深化四所大学之间的合作,学术探讨和重点研究项目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这将有利于提高四所大学的国际知名度,有利于四校所在的上士瓦本地区在学术研究、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形成合力,产生规模效应。
结盟后,四所大学校长组成的协调委员会每学期召开一次战略会议,对“联盟”的宏观发展规划和重点做出决策。四所大学将建立一系列双边或多边联合机构。如斯图加特、图宾根、霍恩海姆三校将成立“环境科技研究中心”,斯图加特、图宾根两校将联合开设“医疗技术”课程,霍恩海姆、斯图加特两校则将共建创业项目等。联盟使四校共享彼此的基础设施,相同专业、同类机构及行政管理部门的合作也将更加紧密,为师生跨校交流和互动搭建一个便捷的平台。
二、校所联盟
1. 亥姆霍兹联盟
2007年5月15日,亥姆霍兹联合会拨款2 500万欧元,宣布由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研究中心、海德堡等17所大学、卡尔斯鲁厄研究中心和慕尼黑马普物理研究所共同执行为期五年的“亥姆霍兹联盟——强子物理研究”项目。该项目由汉堡大学、乌普塔尔大学和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研究中心各出一名资深科学家领衔担纲。
亥姆霍兹联合会是世界上最大的科研机构,包括15个以科学、技术、生物和医学为主的国家级研究中心,拥有2.4万多名科研人员,围绕德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所涉及的重大科研任务,开展多学科复合的前瞻性应用研究,横跨能源、交通、环境、航空、航天、生命科学和关键技术等领域。该会年度经费22亿欧元,拥有最现代化的科学设备,特别是大型仪器和装置。因此,汉堡、乌普塔尔两大学不仅可以利用亥姆霍兹联合会最先进的设备和装置,乃至欧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的世界上最大的强子对撞机,培养在理论物理、实验物理和粒子物理方面的后备研究人员和博士生等顶尖人才,而且还可以提高其在同领域的学术地位和知名度,并因此吸引更多优秀生源,可谓一举多得。
2. 于利希-亚琛研究联盟
亚琛工大是德国联邦教研部重点资助的九所精英大学之一,也是德国规模最大的应用技术大学之一,在亚琛、于利希两市各有一个校区,现有在校生3万余名。该校电子、机械制造专业一直名列全德第一,计算机、建筑、物理等学科也在德国大学排行榜上位列三甲。于利希研究中心则是亥姆霍兹联合会下属的15个研究中心之一,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物质结构、能源、信息、生命和环境等方面,研究水平世界领先。200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之一的彼得·格林贝格尔教授自1972年起在此中心工作。8月6日,两家机构联合宣布成立于利希-亚琛研究联盟,重点开发大脑医学、未来信息与技术及仿真学三个前沿研究领域,并计划在不久的将来扩大到能源研究。
鉴于在德国只有综合性大学才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亚琛工大和于利希研究中心在博士生培养方面已开展了30多年的“挂靠型”合作。北威州政府认为,两者平等“联盟”这种全新的实体合作模式克服了体制障碍,通过人力资源和科研设备方面的优势互补,既有利于科研,又有利于科学后备人才的培养,并将带动北威州科技创新的跨越式发展。两家机构共有约1.1万名员工,年度预算总额近10亿欧元,这为双方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三、结 语
综上所述,校校联盟、校所联盟是德国大学结盟新趋势的两个主要形式。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互利双赢是两种联盟的共同特征。校校联盟是良性合作,而非牵强合并,避免了生硬合并所造成的负面后果;校所联盟打破体制障碍,使高校、科研机构在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的合作更紧密,资源共享,相得益彰。从2007年的发展势头来看,德国高校的“联盟”趋势还将持续。
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经济概念已被诠释为信息经济或教育经济,信息和教育成为重要的经济资源,作为人才培养摇篮的高校因而也成为国家和社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和科研机构作为科技、人才的聚集地,是推进科技创新、催生原创成果的重要源泉。中国高校也不例外。推进高校与高校、高校与科研机构在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研方面的联合与协作,不仅重要,而且必要。德国大学“联盟”之举对我国新时期的高校教学、科研改革和科技创新不无启示。
(作者单位: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教育处)
责任编辑 张 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