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逛夜市是认识一座城市最好的方式。的确,夜市是城市市井文化最真实的体现,也折射出当地的饮食和消费习惯。就拿上海夜市来说,除了小龙虾、烧烤、炸猪排等现代排档美食,还有地道的大饼、油条、馄饨、面条等传统面点。大多数人爱上逛夜市,不仅因为所花费不多就能一饱眼福和口福,更重要的是在鳞次栉比的店铺间找到喜爱的美食的那份惊喜。
昌里路 热闹非凡的青年聚集地
站在浦东昌里路夜市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不禁让人联想到宋人孟氏描写汴京夜市的场景:“车马阗拥, 不可驻足”。这条被誉为“浦东的南京路”的马路,夜市不仅延续了它白天的热闹繁华,更为夜幕笼罩下的昌里路增添了一份浓浓的生活气息。
据说昌里路经历过一次整顿,从此夜市有了固定的摊位,一字排开。从上南路昌里路路口一直往西, 先是出售服饰、小饰品等的摊位,转到历城路就是小吃街,两边泾渭分明,井然有序。可以说,昌里路夜市囊括了所有年轻人喜爱的小吃,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吃不到。放眼望去,几乎每间店铺前都排起了长龙,每家店堂内都坐满了人。当你正纳闷这么多的人都是从哪里来的,刚刚出锅的锅贴便吸引了你所有的注意力,立刻上前排队购买,急切又小心地咬一口, 鲜而烫的汁水立刻涌出,顾不得烫,整个塞进嘴里, 满足感油然而生。当然,在整条昌里路,一碗锅贴是远远不够的,还好有章鱼小丸子、烤蹄、海鲜粥以及各类海鲜烧烤……
说来也怪,与昌里路相接的上南路就有着著名的“三钢里空间”,其间各品牌连锁餐饮店林立,附近也不乏“烧烤一条街”的存在,但都不及昌里路热闹。
肇周路 经典老牌面食
肇周路位于老西门一带,是典型的老城区马路,与洋溢着青春时尚的昌里路属于完全不同的类型。夜幕降临后,光临各店铺的客人也不少,但总是透露出一股宁静闲适的气息。食物也是以老上海传统风味为主,特别是几家点心店,吸引着众多慕名而来的食客。
比如这家位于肇周路209 号的“耳光馄饨”, 荠菜馄饨是招牌,带领着“耳光馄饨”走过了将近20 个年头,虽蜗居在老城区一角,名气却越来越大,为防假冒,招牌上特别标明“全上海仅此一家”。荠菜馅切得很细,搭配少许猪肉, 吃起来又鲜又香,着实是“打耳光都不肯放”; 馄饨汤里加了猪油,对吃猪油长大的朋友来说, 是一种记忆的味道。冷馄饨在夏天特别受欢迎, 荠菜馄饨淋上香喷喷的麻酱,别有一番鲜香, 又不会像汤馄饨那样吃得满头大汗。一份8 只的馄饨售价11 元,量很足,如果光吃馄饨还不满足的话可以来一份上海传统炸猪排,蘸上辣酱油,风味十足。
位于肇周路114 号的“老上海三鲜馄饨王”, 据店员称是“这条路上为数不多的上海人开的餐饮店”,走进去一看,发现不只是“上海人开的”这么简单,它还是上海光明村集团下属的分支餐饮机构。老板季阿姨原本是光明村职工, 十几年前顶着压力将这家小店承包下来,亲力亲为,如今成为老百姓钟爱的点心店。季阿姨一般都在店里,包馄饨、笑容满面地招呼客人, 很是亲切可人。她包的小馄饨与大街小巷泛滥的千里香小馄饨完全不同,用传统的上海小馄饨皮一个一个仔细包出来,而不是随意捏就, 吃起来皮薄滑爽、猪肉鲜香。12 元一碗的“特色面筋素浇面”,很普通的品种却做出了不一般的味道。一家优秀的点心店,成功之处就在于让时常光临的顾客好像“在朋友家吃饭”,而不是“在外面随便打发”。
霍山路203 号 四大金刚当夜宵
11 点后去哪里吃夜宵?答曰:霍山路203 号。
从四号线大连路下来,一路行人寥寥,在长阳路临潼路街角转个弯,老远就看见那头的街角聚集着一堆人,没错,那就是在吃货圈中颇负盛名的“夜市豆浆油条店”所在地。这家店从晚上7 点开始营业至第二天早上9 点。晚上6 点半,店员刚开始搬出炉子生火,就已经有七八个顾客开始等待第一批新鲜出炉的“四大金刚”。店堂内几张长条桌子,供食客坐着吃咸甜豆浆、大饼油条、粢饭糕、粢饭团和麻球。大多数人买了直接拎走,晚上十一二点时能看到大排长队的盛况。
现炸的油条蓬松酥脆,大饼配油条那叫一口一个酥,吃完胃里很踏实。现磨豆浆豆香味十足,咸浆是上海传统早点,浸着油条段,混合着紫菜、虾皮、葱花,鲜嫩微辣,味道非常嗲。
品种丰富的海鲜烧烤
更多资讯,请扫二维码关注@ 食品与生活杂志官方微博
特色面筋素浇面
“耳光馄饨”的招牌
荠菜馄饨
季阿姨在包馄饨
油条、大饼、糍饭糕
晚上7点不到,店员正在为营业做准备
上海传统早点咸浆
昌里路 热闹非凡的青年聚集地
站在浦东昌里路夜市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不禁让人联想到宋人孟氏描写汴京夜市的场景:“车马阗拥, 不可驻足”。这条被誉为“浦东的南京路”的马路,夜市不仅延续了它白天的热闹繁华,更为夜幕笼罩下的昌里路增添了一份浓浓的生活气息。
据说昌里路经历过一次整顿,从此夜市有了固定的摊位,一字排开。从上南路昌里路路口一直往西, 先是出售服饰、小饰品等的摊位,转到历城路就是小吃街,两边泾渭分明,井然有序。可以说,昌里路夜市囊括了所有年轻人喜爱的小吃,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吃不到。放眼望去,几乎每间店铺前都排起了长龙,每家店堂内都坐满了人。当你正纳闷这么多的人都是从哪里来的,刚刚出锅的锅贴便吸引了你所有的注意力,立刻上前排队购买,急切又小心地咬一口, 鲜而烫的汁水立刻涌出,顾不得烫,整个塞进嘴里, 满足感油然而生。当然,在整条昌里路,一碗锅贴是远远不够的,还好有章鱼小丸子、烤蹄、海鲜粥以及各类海鲜烧烤……
说来也怪,与昌里路相接的上南路就有着著名的“三钢里空间”,其间各品牌连锁餐饮店林立,附近也不乏“烧烤一条街”的存在,但都不及昌里路热闹。
肇周路 经典老牌面食
肇周路位于老西门一带,是典型的老城区马路,与洋溢着青春时尚的昌里路属于完全不同的类型。夜幕降临后,光临各店铺的客人也不少,但总是透露出一股宁静闲适的气息。食物也是以老上海传统风味为主,特别是几家点心店,吸引着众多慕名而来的食客。
比如这家位于肇周路209 号的“耳光馄饨”, 荠菜馄饨是招牌,带领着“耳光馄饨”走过了将近20 个年头,虽蜗居在老城区一角,名气却越来越大,为防假冒,招牌上特别标明“全上海仅此一家”。荠菜馅切得很细,搭配少许猪肉, 吃起来又鲜又香,着实是“打耳光都不肯放”; 馄饨汤里加了猪油,对吃猪油长大的朋友来说, 是一种记忆的味道。冷馄饨在夏天特别受欢迎, 荠菜馄饨淋上香喷喷的麻酱,别有一番鲜香, 又不会像汤馄饨那样吃得满头大汗。一份8 只的馄饨售价11 元,量很足,如果光吃馄饨还不满足的话可以来一份上海传统炸猪排,蘸上辣酱油,风味十足。
位于肇周路114 号的“老上海三鲜馄饨王”, 据店员称是“这条路上为数不多的上海人开的餐饮店”,走进去一看,发现不只是“上海人开的”这么简单,它还是上海光明村集团下属的分支餐饮机构。老板季阿姨原本是光明村职工, 十几年前顶着压力将这家小店承包下来,亲力亲为,如今成为老百姓钟爱的点心店。季阿姨一般都在店里,包馄饨、笑容满面地招呼客人, 很是亲切可人。她包的小馄饨与大街小巷泛滥的千里香小馄饨完全不同,用传统的上海小馄饨皮一个一个仔细包出来,而不是随意捏就, 吃起来皮薄滑爽、猪肉鲜香。12 元一碗的“特色面筋素浇面”,很普通的品种却做出了不一般的味道。一家优秀的点心店,成功之处就在于让时常光临的顾客好像“在朋友家吃饭”,而不是“在外面随便打发”。
霍山路203 号 四大金刚当夜宵
11 点后去哪里吃夜宵?答曰:霍山路203 号。
从四号线大连路下来,一路行人寥寥,在长阳路临潼路街角转个弯,老远就看见那头的街角聚集着一堆人,没错,那就是在吃货圈中颇负盛名的“夜市豆浆油条店”所在地。这家店从晚上7 点开始营业至第二天早上9 点。晚上6 点半,店员刚开始搬出炉子生火,就已经有七八个顾客开始等待第一批新鲜出炉的“四大金刚”。店堂内几张长条桌子,供食客坐着吃咸甜豆浆、大饼油条、粢饭糕、粢饭团和麻球。大多数人买了直接拎走,晚上十一二点时能看到大排长队的盛况。
现炸的油条蓬松酥脆,大饼配油条那叫一口一个酥,吃完胃里很踏实。现磨豆浆豆香味十足,咸浆是上海传统早点,浸着油条段,混合着紫菜、虾皮、葱花,鲜嫩微辣,味道非常嗲。
品种丰富的海鲜烧烤
更多资讯,请扫二维码关注@ 食品与生活杂志官方微博
特色面筋素浇面
“耳光馄饨”的招牌
荠菜馄饨
季阿姨在包馄饨
油条、大饼、糍饭糕
晚上7点不到,店员正在为营业做准备
上海传统早点咸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