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要放弃传统的死记硬背,只注重基础知识,不注重综合能力的方式。要结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体验筛选教学方法。引导同学们通过体验来积累知识,提升能力。从教学实践出发,对怎样结合生活实践,开展语文教学进行讨论。
【关键词】初中语文 生活体验 阅读 表达
常言道,知识来源于生活。初中生对自己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究语文。为此,语文新课标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能沿袭传统的填鸭式说教,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实践整合教学内容,让知识以契合学生认知和发展的方式呈现出来,吸引他们通过体验来完善语文知识和技能。
一、生活化感悟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掌握基本字词句,学生觉得语文难以掌握往往是指的语文分析和理解。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生活化的案例吸引学生,启发他们发散思维,活跃思考。
以部编初二语文《背影》教学为例,通常教学方法是课堂诵读,分析经典例句,总结段落意思,最后默写生词……这样教学只能达到“知识”这一层,与三维目标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差甚远。为了实现三维目标,达成教学目的,我们可以结合初中生的实际情感,来切入话题:我们生活中也看到过无数次父母的背影,有没有让你产生过感动的情愫呢?通过这样问题引导,从客观上刺激了学生的思考、探索和表达欲望,牵引他们深入到学习中来,便于唤起学生的生活情感,同时也暗示和激发他们注意借鉴本文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来描写故事,表达情感,有效达成三维目标。
二、生活化阅读
阅读是信息的输入,是学习和积累语文知识的重要手法。传统的语文教学,阅读部分比较机械,一般是在课堂上进行精读和领读,这样不但范围狭窄,而且还束缚了学生自由发挥的余地。为了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提升阅读认知效率,我们可以借助初中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整合教学模式。
1.问题驱动阅读
生活中我们阅读材料往往是有一定的功用目的,这其实和考试中设置阅读理解没有什么区别。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我们可以设置生活性的问题,驱动学生结合自己的特点或精读、或跳读来寻找信息,推理答案。
还以《背影》教学为例。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设置问题,驱动学生边阅读边思考:作者通过哪些特写来描述父亲的背景,其中蕴含了怎样的情感?同学们可以默读,将自己代入到作者的情境,体会情感……这样就锻炼了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只有感同身受,才能真正体会到作者的写作用心和表达技巧。然后我们再抛出问题:你有没有对父母或其他长辈的背影产生过深刻印象?这样的问题特别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符合他们的生活体验,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然后就能指导模仿文本尝试故事写作和情感表达,有效提升语文能力。
2.鼓励拓展阅读
教材只不过是个例子,要想全面提升语文能力,就得鼓励同学们积极拓展阅读量。具体教学中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鼓励阅读:可以结合教材新学的知识,横向联系,帮同学们推荐相关文学作品,如学习了《背影》我们还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同类怀念散文,诸如舒乙《父子情》、梁晓声《父亲》等,对比学习不同写作方法……阅读过程中要有代入感,要能结合自己的个人体验和心灵感悟,来深入理解和思考,这样便于引导学生拓宽知识面,从不同的角度来学习不同的语文阅读、表达和思考能力。
三、生活化写作
写作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也是对学生综合语文技能展现的考查。传统的写作教学往往停留在喊口号,写一些不切实际,脱离了学生实践和情感的话题,势必不能吸引读者。所以,写作教学一定要返璞归真,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体验,写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师在设置写作课题时,也不必要求学生刻意拔高思想,上纲上线,只要做到真景展现,真情流露,我手写我心即可。这样一来,就能让孩子们不在害怕写作,就能积极寻找自己的生活经历,挖掘素材,下笔成文。比如,在教学写作话题“表达自己的看法”。我们可以利用学生普遍觉得议论文枯燥的现状,先设置他们比较喜欢讨论的命题,诸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努力是成功的不二法门”……这样就很容易刺激学生的好胜心,促使学生自觉找论据、举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最后通过整理,就是一篇较完整的议论文,这样贴合生活实际的写作教学形象、生动、易于接受,可以借鉴。
四、小结
本文是我聯系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经验,对怎样结合生活实践提升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分析与总结。总得来说,涉题不深,点到为止,从客观上分析了语文教学要契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要结合他们的生活体验来吸引他们深入思考和探究。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兴趣,才能驱动学生深入思考,切身体会,从而融会贯通,全面提升语文分析总结、思考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雅芳.关于“生活化”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陕西教育,2011,(12).
[2]刘斌.初中语文情景化及生活化教学的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2014,(17).
【关键词】初中语文 生活体验 阅读 表达
常言道,知识来源于生活。初中生对自己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究语文。为此,语文新课标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能沿袭传统的填鸭式说教,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实践整合教学内容,让知识以契合学生认知和发展的方式呈现出来,吸引他们通过体验来完善语文知识和技能。
一、生活化感悟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掌握基本字词句,学生觉得语文难以掌握往往是指的语文分析和理解。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生活化的案例吸引学生,启发他们发散思维,活跃思考。
以部编初二语文《背影》教学为例,通常教学方法是课堂诵读,分析经典例句,总结段落意思,最后默写生词……这样教学只能达到“知识”这一层,与三维目标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差甚远。为了实现三维目标,达成教学目的,我们可以结合初中生的实际情感,来切入话题:我们生活中也看到过无数次父母的背影,有没有让你产生过感动的情愫呢?通过这样问题引导,从客观上刺激了学生的思考、探索和表达欲望,牵引他们深入到学习中来,便于唤起学生的生活情感,同时也暗示和激发他们注意借鉴本文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来描写故事,表达情感,有效达成三维目标。
二、生活化阅读
阅读是信息的输入,是学习和积累语文知识的重要手法。传统的语文教学,阅读部分比较机械,一般是在课堂上进行精读和领读,这样不但范围狭窄,而且还束缚了学生自由发挥的余地。为了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提升阅读认知效率,我们可以借助初中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整合教学模式。
1.问题驱动阅读
生活中我们阅读材料往往是有一定的功用目的,这其实和考试中设置阅读理解没有什么区别。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我们可以设置生活性的问题,驱动学生结合自己的特点或精读、或跳读来寻找信息,推理答案。
还以《背影》教学为例。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设置问题,驱动学生边阅读边思考:作者通过哪些特写来描述父亲的背景,其中蕴含了怎样的情感?同学们可以默读,将自己代入到作者的情境,体会情感……这样就锻炼了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只有感同身受,才能真正体会到作者的写作用心和表达技巧。然后我们再抛出问题:你有没有对父母或其他长辈的背影产生过深刻印象?这样的问题特别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符合他们的生活体验,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然后就能指导模仿文本尝试故事写作和情感表达,有效提升语文能力。
2.鼓励拓展阅读
教材只不过是个例子,要想全面提升语文能力,就得鼓励同学们积极拓展阅读量。具体教学中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鼓励阅读:可以结合教材新学的知识,横向联系,帮同学们推荐相关文学作品,如学习了《背影》我们还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同类怀念散文,诸如舒乙《父子情》、梁晓声《父亲》等,对比学习不同写作方法……阅读过程中要有代入感,要能结合自己的个人体验和心灵感悟,来深入理解和思考,这样便于引导学生拓宽知识面,从不同的角度来学习不同的语文阅读、表达和思考能力。
三、生活化写作
写作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也是对学生综合语文技能展现的考查。传统的写作教学往往停留在喊口号,写一些不切实际,脱离了学生实践和情感的话题,势必不能吸引读者。所以,写作教学一定要返璞归真,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体验,写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师在设置写作课题时,也不必要求学生刻意拔高思想,上纲上线,只要做到真景展现,真情流露,我手写我心即可。这样一来,就能让孩子们不在害怕写作,就能积极寻找自己的生活经历,挖掘素材,下笔成文。比如,在教学写作话题“表达自己的看法”。我们可以利用学生普遍觉得议论文枯燥的现状,先设置他们比较喜欢讨论的命题,诸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努力是成功的不二法门”……这样就很容易刺激学生的好胜心,促使学生自觉找论据、举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最后通过整理,就是一篇较完整的议论文,这样贴合生活实际的写作教学形象、生动、易于接受,可以借鉴。
四、小结
本文是我聯系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经验,对怎样结合生活实践提升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分析与总结。总得来说,涉题不深,点到为止,从客观上分析了语文教学要契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要结合他们的生活体验来吸引他们深入思考和探究。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兴趣,才能驱动学生深入思考,切身体会,从而融会贯通,全面提升语文分析总结、思考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雅芳.关于“生活化”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陕西教育,2011,(12).
[2]刘斌.初中语文情景化及生活化教学的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20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