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P42—P44
教学目标:①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中知道什么是面积,并会用一定的方式比较平面图形的大小。②培养学生初步的口语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③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④初步渗透团结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热爱劳动的而道德品质。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引入“面积”
1.1课件出示:“五一”劳动节快到了,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淘气和笑笑要举行一场劳动技能比赛,他俩决定比试扫地的本领,于是来到了校园里,淘气选择了打扫篮球场地,笑笑选择了打扫跳高场地。“嘘——”,只听机灵狗裁判一声哨响,比赛开始了,不一会儿,笑笑扫完了,她高兴的跳了起来说:“我第一了,我第一了!”机灵狗问:“同学们,你们同意笑笑得第一吗?为什么?”
1.2顺势揭题:那么,什么是面积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什么是面积”。(设计意图:新课伊始,创设一个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这为新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自主学习,探究“什么是面积”
2.1 摸一摸,感知“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2.1.1其实,在生活中,许多物体都有它的面积,现在先请同学们找一找,并摸一摸你周围物体的表面。
学生先独立找一找,并用手摸一摸。(学生可以离开座位。)教师指导并纠正学生摸面的方法(即:用手掌平平地摸物体的面)。(设计意图:让学生找、摸身边物体的面,为他们学习“面积”建立感性认识。)
2.1.2你上台摸一摸老师的手面,再摸一摸你的手面。说一说,你有什么感觉?再摸一摸讲台的面,讲台的面与老师的手面比一比,谁大?(设计意图:通过这些活动,增加师生之间的亲和力,渗透比较物体面积大小的相对性。)
2.1.3 结合刚才摸物体表面的感受,引导学生再举例说一说。例如,黑板的面比讲台的面大,老师的脸面比学生的脸面大。
2.1.4 通过摸一摸、比一比物体的表面,你们能发现什么?用一句话概括地说一说。学生先相互说一说,再指名回答。
2.1.5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小结并板书(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2.2看一看,感知“平面图形有大有小”。
2.2.1 课件出示:看一看这几组平面图形,你们能发现什么?学生自学观察后,先在学习小组内交流,再指名回答。
2.2.2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板书(平面图形→有大,有小)。
2.3 说一说,什么是“面积”。
2.3.1 质疑:物体表面的大小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42页,向我们的课本请教,重点词句可以用笔画出来。(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学课本,在已有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获取”面积”的确切定义,初步渗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
2.3.2 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从课本中都学到了什么?
2.3.3 教师在学生小结的基础上完成板书(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学生观看板书、理解概念、互相交流。(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将感性认识逐步内化为理性认识。)
2.3.4 你能结合生活中的物体,用“面积”说一句话吗?例如,黑板的表面大小,就是黑板的面积(教师边说边附以手势);这个正方形的大小,就是正方形的面积(教师边说边贴在黑板上)。
3动手实践,探究“比较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
3.1 抛出问题,质疑问题。教师边指着黑板上的平面图形边质疑:这两个平面图形,哪个面积大呢?你们能一眼看出来吗?能不能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想办法比较他俩面积的大小呢?
3.2小组合作,动手实践。现在请同学们先独立想一想,然后再与小组内的学习伙伴交流交流,最好,用准备好的学习材料比出这两个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教师巡视,并与学生进行交流。
3.3 集体交流,共同反馈。谁愿意介绍一下你们的方法?各组派代表介绍并演示比较的方法与结果。(设计意图:为学生搭建展现个性的舞台,让他们在交流中彼此借鉴、取长补
3.4 达成共识,小结方法。在用眼睛看不出他们面积的大、小时,我们可以用到哪些方法?请同学们相互交流交流。(设计意图:让学生及时总结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为今后的学习积累经验。)
4 综合应用,巩固新知
(练习设计略)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围绕教学目标,能够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层次性,坡度性;练习设计与生活联系起来,能够体现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知识数学化。)
5 评价与总结
5.1 这节课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5.2 你认为谁表现得最棒?为什么?
5.3 教师进行知识与学习过程两方面的总结与评价。(设计意图:不仅让学生理清一节课所学的知识,而且还要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评析: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新理念。
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本节课,教师在尊重教材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及年龄、认知特点进行了精心加工。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以摸、看、比周围物体表面的经历为主线来引导学生感知、认知面积的概念,营造出生动的、丰富的数学学习情境,赋予了数学学习活动鲜活的现实意义。如,教师与学生互相摸手面、脸面感知物体表面有大有小的活动,充分显示了现代教育思想所倡导的“数学课堂教学应向学生提供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有价值的、富有趣味的教学内容”这一基本理念。
创设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方式,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地为学生创设了从事数学学习活动和交流的空间。如,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事观察、动手操作、思考、交流等数学活动,积极地投身于探究未知领域的过程中,通过开展这样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同时也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乃至将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教学目标:①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中知道什么是面积,并会用一定的方式比较平面图形的大小。②培养学生初步的口语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③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④初步渗透团结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热爱劳动的而道德品质。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引入“面积”
1.1课件出示:“五一”劳动节快到了,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淘气和笑笑要举行一场劳动技能比赛,他俩决定比试扫地的本领,于是来到了校园里,淘气选择了打扫篮球场地,笑笑选择了打扫跳高场地。“嘘——”,只听机灵狗裁判一声哨响,比赛开始了,不一会儿,笑笑扫完了,她高兴的跳了起来说:“我第一了,我第一了!”机灵狗问:“同学们,你们同意笑笑得第一吗?为什么?”
1.2顺势揭题:那么,什么是面积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什么是面积”。(设计意图:新课伊始,创设一个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这为新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自主学习,探究“什么是面积”
2.1 摸一摸,感知“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2.1.1其实,在生活中,许多物体都有它的面积,现在先请同学们找一找,并摸一摸你周围物体的表面。
学生先独立找一找,并用手摸一摸。(学生可以离开座位。)教师指导并纠正学生摸面的方法(即:用手掌平平地摸物体的面)。(设计意图:让学生找、摸身边物体的面,为他们学习“面积”建立感性认识。)
2.1.2你上台摸一摸老师的手面,再摸一摸你的手面。说一说,你有什么感觉?再摸一摸讲台的面,讲台的面与老师的手面比一比,谁大?(设计意图:通过这些活动,增加师生之间的亲和力,渗透比较物体面积大小的相对性。)
2.1.3 结合刚才摸物体表面的感受,引导学生再举例说一说。例如,黑板的面比讲台的面大,老师的脸面比学生的脸面大。
2.1.4 通过摸一摸、比一比物体的表面,你们能发现什么?用一句话概括地说一说。学生先相互说一说,再指名回答。
2.1.5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小结并板书(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2.2看一看,感知“平面图形有大有小”。
2.2.1 课件出示:看一看这几组平面图形,你们能发现什么?学生自学观察后,先在学习小组内交流,再指名回答。
2.2.2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板书(平面图形→有大,有小)。
2.3 说一说,什么是“面积”。
2.3.1 质疑:物体表面的大小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42页,向我们的课本请教,重点词句可以用笔画出来。(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学课本,在已有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获取”面积”的确切定义,初步渗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
2.3.2 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从课本中都学到了什么?
2.3.3 教师在学生小结的基础上完成板书(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学生观看板书、理解概念、互相交流。(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将感性认识逐步内化为理性认识。)
2.3.4 你能结合生活中的物体,用“面积”说一句话吗?例如,黑板的表面大小,就是黑板的面积(教师边说边附以手势);这个正方形的大小,就是正方形的面积(教师边说边贴在黑板上)。
3动手实践,探究“比较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
3.1 抛出问题,质疑问题。教师边指着黑板上的平面图形边质疑:这两个平面图形,哪个面积大呢?你们能一眼看出来吗?能不能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想办法比较他俩面积的大小呢?
3.2小组合作,动手实践。现在请同学们先独立想一想,然后再与小组内的学习伙伴交流交流,最好,用准备好的学习材料比出这两个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教师巡视,并与学生进行交流。
3.3 集体交流,共同反馈。谁愿意介绍一下你们的方法?各组派代表介绍并演示比较的方法与结果。(设计意图:为学生搭建展现个性的舞台,让他们在交流中彼此借鉴、取长补
3.4 达成共识,小结方法。在用眼睛看不出他们面积的大、小时,我们可以用到哪些方法?请同学们相互交流交流。(设计意图:让学生及时总结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为今后的学习积累经验。)
4 综合应用,巩固新知
(练习设计略)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围绕教学目标,能够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层次性,坡度性;练习设计与生活联系起来,能够体现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知识数学化。)
5 评价与总结
5.1 这节课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5.2 你认为谁表现得最棒?为什么?
5.3 教师进行知识与学习过程两方面的总结与评价。(设计意图:不仅让学生理清一节课所学的知识,而且还要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评析: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新理念。
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本节课,教师在尊重教材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及年龄、认知特点进行了精心加工。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以摸、看、比周围物体表面的经历为主线来引导学生感知、认知面积的概念,营造出生动的、丰富的数学学习情境,赋予了数学学习活动鲜活的现实意义。如,教师与学生互相摸手面、脸面感知物体表面有大有小的活动,充分显示了现代教育思想所倡导的“数学课堂教学应向学生提供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有价值的、富有趣味的教学内容”这一基本理念。
创设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方式,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地为学生创设了从事数学学习活动和交流的空间。如,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事观察、动手操作、思考、交流等数学活动,积极地投身于探究未知领域的过程中,通过开展这样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同时也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乃至将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