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分析“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工作背景下全面培养和提升教师能力的重要性,阐述了这项工作对教师能力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论述了全面培养和提升教师能力的思路。“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工作要求从教师、院校、社会三方面培养和提升教师能力:教师自身注重强化政治素养、培养思政教育意识,院校建立健全“育师”长效工作机制,全社会通力协作、创建学习型格局。
[关 键 词] “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师能力;育人育心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7-0034-02
“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国内诸多学者对课程思政进行了界定,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原则,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
隨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为教学模式优化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由于“互联网+教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逐渐被师生接受和喜爱,并取得良好实效。然而,“互联网+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改革对专业课教师提出更高挑战,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正确运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课程思政教学工作的“育人育心”目标。因此,原有的“育师”方式已不能满足“互联网+课程思政”背景下对专业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全面提高教师“育人育心”能力已迫在眉睫。
一、“互联网+课程思政”背景下全面培养和提升教师能力的重要性
(一)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是“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工作开展的基础
“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工作是以专业课程为载体,专业课教师为实施主体,专业课教师首先需要把专业课“讲好”。“讲好”专业课需要结合国情、行业发展、学生学习能力和有限的教学资源达到全面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目标,因此教师的教学能力不是一次养成的,而是要不断随着教育形势的变化而不断提升。许多专业课教师认为专业课和思政课是两个独立的分支,甚至存在专业课教师与思政教师相互漠视的情况,这种教学环境下很难开展课程思政工作。除了专业课教师与思政教师联手共同完成课堂教学,同时还需要专业教师从专业课程培养方案出发挖掘思政教学融合点,才能将课程思政工作开展下去。
(二)教师的创新能力是“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工作长效深入的基础
“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工作的成效不是一两天的教育工作能实现的,是一种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结果,该成果是缓慢的,但可以“提速”,可以借助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进行“加速”,其中部分教师实践发现互联网技术是众多“加速”方式中效果最好的一种。当代大学生是互联网技术最大受益人,教师应该利用这一形式为教学所用。教师的教学工作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如果要使教学工作能够良好深入地开展下去应当具备科技感和时代感。课程思政工作不是短暂、一次性的工作,而是需要长期开展、深入研究的工作,因此教师除了需要提升专业课教学能力,还需具备不断吸收新鲜事物、掌握前沿教学技术的能力,即不断进行自我价值提升的创新能力。
(三)教师的“育人育心”能力是“互联网+课程思政”工作能否取得实效的基础
课程思政将思政教育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构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创新格局。专业课教师是“互联网+课程思政”教育工作的第一负责人,要从全局出发把握教学环节,达成立德树人的素质目标。该目标的实现首先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自我消化之后以“育人育心”能力体现出来。并不是在课堂上高谈阔论或流于形式“喊口号”,而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职业素养内嵌于整体教学环节,只有这样“互联网+课程思政”工作才能取得实效。因此,教师要以立德树人为本,全面培养和提升个人的“育人育心”能力。
二、“互联网+课程思政”对教师能力的新要求和新挑战
(一)课程思政内涵的把握是对教师的教学意识的新要求和新挑战
教师在进行“互联网+课程思政”教育工作过程中首先需要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课程思政是以专业课为载体,将思政教育贯穿始终,其核心含义是实现全方位、全程育人。然而,专业课教师的传统认知是思政教育适于思政课范畴,与其无关。因此,“互联网+课程思政”工作的顺利开展要求教师需要理解“育人育心”也是专业课教师的本职工作,要求教师在传授专业技能的同时,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要求教师不断强化个人的政治理念和党性修养。教师在培养课程思政教学意识过程中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行业所需的职业素养引领课堂教学,需要将个人秉承的政治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地内嵌于教学工作中,需要在强化原有专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关注思政教育的前沿课题以保证课程思政工作的完善与创新,这是“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对教师提出的第一个新挑战。
(二)专业课与思政课的融合是对教师教学方法的新要求和新挑战
教师在正确把握课程思政的基础上需要解决另一个问题——如何将专业课和思政课“完美”融合。专业课和思政课的“完美”融合是使学生在掌握本课程专业技能的基础上领悟并深植思政教育精神。这要求教师将专业课的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协调平衡,进而要求教师掌握更多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在专业技能的讲解上有很大优势,但对课程思政的融合效果一般。课程思政的开展需要结合时事及行业发展情况,它们具有可变性,因此要求教师构建多维立体的教学方法实现课程思政的融合。这种教学方法以社会现象为切入点,必然会在教学中涉及社会新闻,因此要求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疏导,剖开现象看本质,引导学生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分析和反思,这是“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对教师提出的第二个新挑战。 (三)互联网技术的灵活运用是对教师教学手段的新要求和新挑战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对教学方法的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互联网+教育”教学手段已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因此可以借鉴使用以构建课程思政教学多维立体教学方法。这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互联网新技术,掌握“互联网+教育”教学手段,要求教师更新传统教学手段,灵活熟练使用互联网+教育”教学手段,要求教师认清互联网技术对思维方式变革的具体影响,围绕课程思政教育目标重新设计课堂活动。互联网技术的使用为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开放、互动的教学环境,同时也给教师带来新挑战。教师需要在保证课堂互动性和趣味性的同时防止学生过度依赖网络,在为学生提供更广泛和便捷的教学资源的同时,自身要不断吸纳和转化新技能和价值观,在做好线上教学工作的同时更要不断提高线下教学质量,做到“两手抓、两手硬”,这是“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对教师提出的第三个新挑战。
三、“互联网+课程思政”背景下教师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思路
(一)教师提升个人政治素养,注重培养思政教育意识
教师政治素养对“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工作成果起到决定性作用。首先,教师需要不断强化个人政治素养,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关注政治发展动向,通过政治素养的提升不断进行自我反省、自我革新、自我完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大脑,引领教学工作。其次,将个人的政治素养“辐射”至课堂教学,建立课程思政意识。理解协同育人机制,与思政教师积极学习沟通,及时了解思政教育理论及方法,从全局掌控课程思政教学工作,理论武装大脑,意识引领行动,以实现“育人育心”教育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另外,教师思政教育意识的培养与提高还需外界环境的刺激,包括院校和社會。良好的教学环境能更好地激发教师的思政教育意识,以院校的重视程度和社会的舆论导向激励教师不断强化思政教育意识,防止意识松懈,强化责任意识。
(二)院校内建立健全教学体系制度,构建教学能力培养与提升平台
教师在“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工作改革中能力的培养与提升需要院校教学体系制度的支撑。首先,院校需要杜绝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教育事不关己”的思想,各部门建立“互联网+课程思政”长效工作机制。人事部门负责强化教师的政治素养并形成师风建设制度;教学部门负责培训教师掌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方法和与之对应的教学手段,同时联合质管办监督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成效,形成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学工部门负责了解和反馈学生的课程思政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辅助专业课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教学能力。其次,院校需要根据各专业、各学科的特点分析“互联网+课程思政”背景下教师能力培养与提升工作具体开展方式,而非“一刀切”。具体工作的实施形成网格化布局,即由专业主任为“网格员”落实院校教学体制下的教师能力培养提升方案。
(三)全社会通力协作,创造良好交流学习与创新氛围
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以不断掌握更多创新性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体现,这种能力随着教育形势不断进步,而且“互联网+课程思政”工作包含信息化技术和社会形态发展,给教师能力的提升带来更多变化因素。因此,在“互联网+课程思政”背景下教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需要从大局着眼,即不能只在本院校内学习交流,更应把眼光放长远,加强院校间的交流学习,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创建教师能力同进步的学习型大格局。“互联网+课程思政”工作对教师灵活运用信息化技术的能力要求较高,且信息化技术日新月异,更要求教师不断创新“互联网+教育”能力。从而各院校需要联合社会培训机构如高校网络培训中心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方法和手段围绕课程思政的“育人育心”目标进行培训,促进信息化技术与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R].2016.
[3]刘淑慧.“互联网+课程思政”模式建构的理论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7(Z3):15-17.
[4]张德福,路晓鸽,李铭娜,等.高校课程思政背景下学科教师素质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20,41(2):128-131.
[5]何源.高校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表现及其培育路径[J].江苏高教,2019(11):80-84.
[6]罗仲尤,段丽,陈辉.高校专业课教师推进课程思政的实践逻辑[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11):138-143.
编辑 武生智
①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8SJA1026);徐州市生化资源高效综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项目基金(XZGCJ201806-03)。
作者简介:芮怀瑾(1983—),女,汉族,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食品科学与工程。
[关 键 词] “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师能力;育人育心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7-0034-02
“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国内诸多学者对课程思政进行了界定,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原则,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
隨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为教学模式优化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由于“互联网+教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逐渐被师生接受和喜爱,并取得良好实效。然而,“互联网+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改革对专业课教师提出更高挑战,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正确运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课程思政教学工作的“育人育心”目标。因此,原有的“育师”方式已不能满足“互联网+课程思政”背景下对专业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全面提高教师“育人育心”能力已迫在眉睫。
一、“互联网+课程思政”背景下全面培养和提升教师能力的重要性
(一)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是“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工作开展的基础
“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工作是以专业课程为载体,专业课教师为实施主体,专业课教师首先需要把专业课“讲好”。“讲好”专业课需要结合国情、行业发展、学生学习能力和有限的教学资源达到全面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目标,因此教师的教学能力不是一次养成的,而是要不断随着教育形势的变化而不断提升。许多专业课教师认为专业课和思政课是两个独立的分支,甚至存在专业课教师与思政教师相互漠视的情况,这种教学环境下很难开展课程思政工作。除了专业课教师与思政教师联手共同完成课堂教学,同时还需要专业教师从专业课程培养方案出发挖掘思政教学融合点,才能将课程思政工作开展下去。
(二)教师的创新能力是“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工作长效深入的基础
“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工作的成效不是一两天的教育工作能实现的,是一种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结果,该成果是缓慢的,但可以“提速”,可以借助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进行“加速”,其中部分教师实践发现互联网技术是众多“加速”方式中效果最好的一种。当代大学生是互联网技术最大受益人,教师应该利用这一形式为教学所用。教师的教学工作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如果要使教学工作能够良好深入地开展下去应当具备科技感和时代感。课程思政工作不是短暂、一次性的工作,而是需要长期开展、深入研究的工作,因此教师除了需要提升专业课教学能力,还需具备不断吸收新鲜事物、掌握前沿教学技术的能力,即不断进行自我价值提升的创新能力。
(三)教师的“育人育心”能力是“互联网+课程思政”工作能否取得实效的基础
课程思政将思政教育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构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创新格局。专业课教师是“互联网+课程思政”教育工作的第一负责人,要从全局出发把握教学环节,达成立德树人的素质目标。该目标的实现首先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自我消化之后以“育人育心”能力体现出来。并不是在课堂上高谈阔论或流于形式“喊口号”,而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职业素养内嵌于整体教学环节,只有这样“互联网+课程思政”工作才能取得实效。因此,教师要以立德树人为本,全面培养和提升个人的“育人育心”能力。
二、“互联网+课程思政”对教师能力的新要求和新挑战
(一)课程思政内涵的把握是对教师的教学意识的新要求和新挑战
教师在进行“互联网+课程思政”教育工作过程中首先需要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课程思政是以专业课为载体,将思政教育贯穿始终,其核心含义是实现全方位、全程育人。然而,专业课教师的传统认知是思政教育适于思政课范畴,与其无关。因此,“互联网+课程思政”工作的顺利开展要求教师需要理解“育人育心”也是专业课教师的本职工作,要求教师在传授专业技能的同时,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要求教师不断强化个人的政治理念和党性修养。教师在培养课程思政教学意识过程中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行业所需的职业素养引领课堂教学,需要将个人秉承的政治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地内嵌于教学工作中,需要在强化原有专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关注思政教育的前沿课题以保证课程思政工作的完善与创新,这是“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对教师提出的第一个新挑战。
(二)专业课与思政课的融合是对教师教学方法的新要求和新挑战
教师在正确把握课程思政的基础上需要解决另一个问题——如何将专业课和思政课“完美”融合。专业课和思政课的“完美”融合是使学生在掌握本课程专业技能的基础上领悟并深植思政教育精神。这要求教师将专业课的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协调平衡,进而要求教师掌握更多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在专业技能的讲解上有很大优势,但对课程思政的融合效果一般。课程思政的开展需要结合时事及行业发展情况,它们具有可变性,因此要求教师构建多维立体的教学方法实现课程思政的融合。这种教学方法以社会现象为切入点,必然会在教学中涉及社会新闻,因此要求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疏导,剖开现象看本质,引导学生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分析和反思,这是“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对教师提出的第二个新挑战。 (三)互联网技术的灵活运用是对教师教学手段的新要求和新挑战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对教学方法的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互联网+教育”教学手段已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因此可以借鉴使用以构建课程思政教学多维立体教学方法。这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互联网新技术,掌握“互联网+教育”教学手段,要求教师更新传统教学手段,灵活熟练使用互联网+教育”教学手段,要求教师认清互联网技术对思维方式变革的具体影响,围绕课程思政教育目标重新设计课堂活动。互联网技术的使用为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开放、互动的教学环境,同时也给教师带来新挑战。教师需要在保证课堂互动性和趣味性的同时防止学生过度依赖网络,在为学生提供更广泛和便捷的教学资源的同时,自身要不断吸纳和转化新技能和价值观,在做好线上教学工作的同时更要不断提高线下教学质量,做到“两手抓、两手硬”,这是“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对教师提出的第三个新挑战。
三、“互联网+课程思政”背景下教师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思路
(一)教师提升个人政治素养,注重培养思政教育意识
教师政治素养对“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工作成果起到决定性作用。首先,教师需要不断强化个人政治素养,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关注政治发展动向,通过政治素养的提升不断进行自我反省、自我革新、自我完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大脑,引领教学工作。其次,将个人的政治素养“辐射”至课堂教学,建立课程思政意识。理解协同育人机制,与思政教师积极学习沟通,及时了解思政教育理论及方法,从全局掌控课程思政教学工作,理论武装大脑,意识引领行动,以实现“育人育心”教育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另外,教师思政教育意识的培养与提高还需外界环境的刺激,包括院校和社會。良好的教学环境能更好地激发教师的思政教育意识,以院校的重视程度和社会的舆论导向激励教师不断强化思政教育意识,防止意识松懈,强化责任意识。
(二)院校内建立健全教学体系制度,构建教学能力培养与提升平台
教师在“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工作改革中能力的培养与提升需要院校教学体系制度的支撑。首先,院校需要杜绝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教育事不关己”的思想,各部门建立“互联网+课程思政”长效工作机制。人事部门负责强化教师的政治素养并形成师风建设制度;教学部门负责培训教师掌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方法和与之对应的教学手段,同时联合质管办监督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成效,形成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学工部门负责了解和反馈学生的课程思政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辅助专业课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教学能力。其次,院校需要根据各专业、各学科的特点分析“互联网+课程思政”背景下教师能力培养与提升工作具体开展方式,而非“一刀切”。具体工作的实施形成网格化布局,即由专业主任为“网格员”落实院校教学体制下的教师能力培养提升方案。
(三)全社会通力协作,创造良好交流学习与创新氛围
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以不断掌握更多创新性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体现,这种能力随着教育形势不断进步,而且“互联网+课程思政”工作包含信息化技术和社会形态发展,给教师能力的提升带来更多变化因素。因此,在“互联网+课程思政”背景下教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需要从大局着眼,即不能只在本院校内学习交流,更应把眼光放长远,加强院校间的交流学习,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创建教师能力同进步的学习型大格局。“互联网+课程思政”工作对教师灵活运用信息化技术的能力要求较高,且信息化技术日新月异,更要求教师不断创新“互联网+教育”能力。从而各院校需要联合社会培训机构如高校网络培训中心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方法和手段围绕课程思政的“育人育心”目标进行培训,促进信息化技术与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R].2016.
[3]刘淑慧.“互联网+课程思政”模式建构的理论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7(Z3):15-17.
[4]张德福,路晓鸽,李铭娜,等.高校课程思政背景下学科教师素质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20,41(2):128-131.
[5]何源.高校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表现及其培育路径[J].江苏高教,2019(11):80-84.
[6]罗仲尤,段丽,陈辉.高校专业课教师推进课程思政的实践逻辑[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11):138-143.
编辑 武生智
①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8SJA1026);徐州市生化资源高效综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项目基金(XZGCJ201806-03)。
作者简介:芮怀瑾(1983—),女,汉族,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食品科学与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