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程为激扬儿童的灵性而教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louc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语文课上,我们发现,不少教师的备课、授课甚至评课的标准都是建立在“教程”上的。即这种课堂的推进始终围绕“教师教了什么?怎么教的?教得怎样?”而开展。由于这种课堂呈平面单线发展,尽管操作起来清晰、易行,但长此以往,使儿童阅读过程与文本对话展开不足,儿童脑海中只能留下平面、单一的抽象符号,无法真正进入学习状态,从而导致儿童个性思维的瘫痪怠工。基于这样的现状,笔者认为必须立足于儿童,关注“学程”,让儿童从“我问”出发,经历“我学”与“我悟”的学习过程,从而在阅读中激活儿童的主体性与主动性,激扬他们思维的灵性!
  关键词:关注学程;立足儿童;激扬灵性
  一、 走近儿童,让“问”成为激扬灵性的出发点
  南京师范大学金生鈜所长曾说过:“在语文课堂中,精神的活跃体现为儿童的发问。”可见,“问”最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教师应尊重呵护学生的问题意识,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或和学生共同梳理、归纳、选择要研究的问题,使问题情境化,以激发每一位学生参与学程,让“问”成为激扬灵性的出发点。
  【案例】特级教师薛法根执教《三打白骨精》:
  (1)当美貌的村姑出现在唐僧师徒面前时,唐僧、孙悟空、猪八戒的反应有什么不同?由此,你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孙悟空?生感受到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明辨是非。
  (2)孙悟空神通广大,为什么第三次才把妖精打死?这三打一样吗?哪一次不一样?由此,你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孙悟空?生感受到孙悟空的嫉恶如仇、智慧自信。
  (3)孙悟空打死白骨精,是坏事还是好事?(拓展原著中唐僧驱逐孙悟空的情节)如果你碰到这样一个师父,你打死了妖精,他却念紧箍咒,甚至还赶你走,你心里怎么想?可孙悟空是怎么做的?由此,你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孙悟空?生感受到孙悟空的忠心耿耿、矢志不渝。
  在学习课文之前,学生早就借由动画片、连环画、影视作品等了解了《西游记》,并对孙悟空的形象有了固有认知,学生可以用“神通广大”“火眼金睛”“千变万化”这样的词语来表达自己对人物的喜爱。然而薛老师不满足这蜻蜓点水的认识,而是立足文本核心,用问题串联起来,辐射开去,把明辨是非、嫉恶如仇、忠心耿耿、矢志不渝的孙悟空形象真实而立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的问扣准学生的认知冲突,发现学生思考的兴奋点,并为之提供更多的细节,激发他们“再想想”“换个角度想”“创造性地想象”,学习过程在反复修正中跃进,学生思维在多次碰撞中推进,知识在敞亮的学习场中实现了价值生长。
  二、 顺应儿童,让“学”成为激扬灵性的放射点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儿童的这种心理需要特别强烈。所以,语文教学不能把儿童的理解简单化、定型化,不能平面化或片面化,而要把理解、欣赏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成为演绎精彩的联接点。
  【案例】执教《埃及的金字塔》一文时,笔者设计了以下两个教学内容:
  (1)(出示散文《金字塔夕照》中的第一自然段)
  师:像这样散文式的开头不是更美吗?能不能替换课文的开头呢?
  生1:用上这样的开头,和后文的表达不一致,显得不伦不类。
  生2:金字塔的信息很多,要是都这样慢慢写,细细写,这篇文章就不知道要写多长了,读者也不想读了。
  师小结:这就是说明性文章和散文的区别。就像叶圣陶先生说的:说明文的成功就在于把事物的特点说明白。
  (2)(出示“百度百科”中对金字塔外形的介绍)
  师:读读这段文字,再看看课文的介绍,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学生发现都用了列数据的方式,但是课文的描述更形象。
  师:如果去掉这些形象化的描述,再读读,你有什么感觉?
  学生发现说明性的文章比专业的学术文章在表达上更加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在教学说明性文章时,通过与散文、专业术语的笔法对比,学生对不同文体的不同表达方式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对比文本不同的表达方式,了解语言表达的不同特点,进而学会构建语言表达的不同框架,可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事实证明,儿童在这样的自主体验中互相启迪,智慧与潜能就会得到充分发挥,不仅让学习的过程更具生命活力,也能让最终的学习结果更具分量。
  三、 引领儿童,让“悟”成为激扬灵性的延伸点
  著名特级教师王栋生老师曾经说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教会学生思考,而不是通过阅读培养儿童的‘相信’。这种阅读最终是让学生逐渐丧失对阅读的敬重。”儿童对阅读是否敬重往往建立于他们阅读中“悟”的体验是否愉悦。倘若经历有趣的、真实的、富有启迪的阅读过程,学生就会从内心深处亲近阅读,反之,经历无趣的、虚假的、甚至是强制灌输的阅读过程,他的阅读欲望可能就此终止,学程将如一潭死水。
  【案例】《猴子种果树》:
  情境一:(教师扮演猴妈妈,学生扮演小猴子)猴妈妈和小猴子们聊天:孩子啊,你辛辛苦苦种了这么多年的果树,怎么一棵也没有种成功啊?生表示不该听信鸟儿的话。
  情境二:(由于学生此时的体悟是片面的,没有抵达文本的核心,于是教师顺势扮演鸟儿)小鸟真诚地与小猴子交流:小猴子,我们说的“梨五杏四、杏四桃三、桃三樱二”这些谚语,有没有道理呢?生发现鸟儿说的就是果树的生长规律,没有说错。
  师:既然鸟儿朋友的话说得没错,为什么你还是一棵果树也没有种成呢?生明白原来种树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自己三心二意,不能坚持。
  情境三:此时学生对文本阅读已经实现了认知上的飞跃,教师并不满足于此:如果以后你再种树,你会怎么种?如果再有鸟儿朋友来劝你,你会怎么办?生表示可以坚持种一种果树,可以同时种两种果树,但都不要把最先的努力放弃掉。
  对于猴子种果树失败的原因,学生起先停留在“没主见”的看法上,在教师一个又一个的情境营造中,学生在小猴子的视角里体验、思考,才逐渐全面了他们对于失败本质的认识。三个环节,三位一体,顺势而下,“思”如破竹,实现了学习效率的最佳化。
  综上所述,把学程建立在倾听与理解儿童的基础上,呼应儿童的召唤,满足儿童的需要,为儿童提供帮助——问题从儿童中来到儿童中去,情境从儿童中来到儿童中去,活动从儿童中来到儿童中去……课堂就一定会展现它神奇的变化,绽放出灵性的精彩!
  参考文献:
  [1]金生鈜.心靈自由:语文课堂的精神魅力[J].江苏教育,2012.
  [2]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选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奥苏伯尔.教育心理学:认知观[M].1968.
  [4]杨义.中国叙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夏庆,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海英小学。
其他文献
大数据背景下,教育信息化成为新的关注点和研究课题,大学英语写作反馈一般包含教师反馈和同伴反馈,英语写作智能批改系统就是大数据技术融入在教学中新的尝试,给我们提供了新
语言与社会间的关系体现为语言成分之间具有理据性.本文试从音节、词汇、语法等角度对北京和喀什两个城市公交站名进行对比分析,获悉在公交站名中各自体现的语言命名特点.
本文在对陕西省产业结构调整及发展历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陕北、关中、陕南三个区域阐述了省区内这三大经济区不同产业结构的关系,并进行了对比分析.根据各区产业结构
笔者通过关注音乐特长生的特点,充分挖掘校园里这个特殊的群体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资源,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识读乐谱、演奏、演唱和综合性艺术表演方面和特长生的假特长和畸形
对我来说,只有一个情人节名副其实--小学四年级,一个叫洛丽的女孩.因为从那以后,就再没有一个情人节能与之相提并论.
【摘要】文章就目前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基于实践的建议,总结了一些实践经验,以期能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问题 建议 经验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4-0018-01  职业教育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随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和高等教育大
美军为提升网络中心战的整体作战效能,不断对无人机这一新生力量进行研究和改良,使其在战争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无人机在网络中心战中的作用是非常广泛的,主要包括战场感
摘要:论述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进一步提高语文阅读教育的水平,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理论;小学阶段;阅读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小学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育实践中,利用教材文本内容丰富有趣的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参与到阅读能力系统化的训练当中。教师有意
摘要:小学是学生的启蒙时期。刚刚迈入学校的小学生还处于懵懂状态,不知道自己未来会面临什么?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保护祖国的小花朵得从教学开始。小学语文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为主。与此同时,阅读视野对于学生来说也尤其重要。探索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教学策略,真相究竟是什么呢?笔者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阅读教学;探索策略  一、 小学语文中有高年级阅读的原因  阅读,探索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