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现阶段,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持续、高速推进,我国各个领域都呈现出较为良好的发展势头,所以也对专业化的高素质人才提出了更大的需求。在这一背景之下,高职院校的专业育人价值日益凸显出来,其专业课程教学的开展状况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经济的长效发展。立足于电工基础课程的改革工作,探讨了提升这一工作开展有效性的具体策略,希望可以有助于人才培养工作的高质、高效推进。
[关 键 词] 教学理念创新;高职院校;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1-0135-01
电工基础课程是所有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学生都需要学习的一门基础性课程,这一课程的教学开展状况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广大学生理论知识的积淀、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创新水平的提升,是后续专业学习的基础所在。特别是基于这一课程的抽象性、系统性特征,如果教师不能适时转变教学理念、完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就很难满足广大学生的多样化发展需求。基于此,探究这一课程教学工作的改革新思路,有较高的现实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就机电类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来看,离不开一套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而电工基础就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需要注意的是,它同其他课程并不是割裂的,而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所以,这一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要求广大教师打破原有教学模式的桎梏,积极、主动地转换教学思路,将本课程的教学同专业育人目标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完善课程内容、设置课程进度、选用教学方法[1]。具体来说,这一课程的主要开展价值在于为机电类专业學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基于此,教师应当注重指导学生进行理论体系的构建,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逐渐掌握更完备的理论知识,进而在实践中应用并检验这些知识。特别是针对大多数学生高中物理基础不牢固的问题,教师更是要积极转变教学思路。
以“交流电路”这一节的教学为例,由于大多数学生可能会因复杂的电路分析与计算而产生畏难甚至于厌烦心理,所以教师可以以“单相交流电路”的实验为切入,让学生在实践中全面、深入地探索相关理论。面对课程教材中纷杂的定理、定律,很多学生就会觉得无从下手,所以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一些基础性的理论入手,例如欧姆定律、等效变换方法等,从而沿着一条清晰的主线,循序渐进地掌握更多的知识点,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全面改进课程教学方法
伴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特征的不断凸显,教学领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传统的教师主导下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很难满足广大学生的多样化发展需求,所以就要求教师积极转换思路,从教学的主导者、控制者,逐步转换为引导者、参与者,为广大学生预留更大的发展空间,最终实现有效激发其学习兴趣、全面提升其学习能力的目的。首先,在课前教师应当为学生预留一定的任务,可以根据下节课要研究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找资料,为其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在实践训练之前,可以指导学生用仿真虚拟实验室,来检验教材中的规则、公式以及定理,还可以验证自己所绘制电路图的合理性,使其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自己的问题所在[2]。最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带领学生搭建仿真电路和实际电路,使其通过自己的实践得出数据、深入分析,并完成相应的任务报告书,实现自身思维能力以及实践水平的共同提升。
三、重视教学反思工作的开展
对广大电工基础的教师来说,如果一味地沿用原有的教学模
式,不在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方法等层面做出一定的调整,就很难满足学生日益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同时也未落实“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基于此,教师必须注重对自身教学工作的总结,及时了解教学的问题与学生的需求所在,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改进并创新教学。
实践结果显示,探究式合作教学模式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课堂参与度,有利于其个人学科素养的提升,所以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教师时间把控不到位,压缩后续实践开展的空间;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小组合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大多数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不高……这些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该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基于此,教师应当加大对学生的理论指导力度,并且注重实践内容同理论知识的关联性,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深入认识、全面应用并有效检验理论知识,为其学科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针对小组探究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教师应当注重观察,并给予必要的引导,最终在班里内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总而言之,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状况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广大学生理论知识的积淀、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创新水平的提升。教师应当积极转变教学思路,从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全面改进课程教学方法、重视教学反思工作的开展等层面入手,助力广大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谭世威,刘伟丽.高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7):65.
[2]陈波.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资讯,2015,13(27):125-126.
[关 键 词] 教学理念创新;高职院校;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1-0135-01
电工基础课程是所有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学生都需要学习的一门基础性课程,这一课程的教学开展状况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广大学生理论知识的积淀、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创新水平的提升,是后续专业学习的基础所在。特别是基于这一课程的抽象性、系统性特征,如果教师不能适时转变教学理念、完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就很难满足广大学生的多样化发展需求。基于此,探究这一课程教学工作的改革新思路,有较高的现实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就机电类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来看,离不开一套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而电工基础就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需要注意的是,它同其他课程并不是割裂的,而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所以,这一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要求广大教师打破原有教学模式的桎梏,积极、主动地转换教学思路,将本课程的教学同专业育人目标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完善课程内容、设置课程进度、选用教学方法[1]。具体来说,这一课程的主要开展价值在于为机电类专业學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基于此,教师应当注重指导学生进行理论体系的构建,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逐渐掌握更完备的理论知识,进而在实践中应用并检验这些知识。特别是针对大多数学生高中物理基础不牢固的问题,教师更是要积极转变教学思路。
以“交流电路”这一节的教学为例,由于大多数学生可能会因复杂的电路分析与计算而产生畏难甚至于厌烦心理,所以教师可以以“单相交流电路”的实验为切入,让学生在实践中全面、深入地探索相关理论。面对课程教材中纷杂的定理、定律,很多学生就会觉得无从下手,所以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一些基础性的理论入手,例如欧姆定律、等效变换方法等,从而沿着一条清晰的主线,循序渐进地掌握更多的知识点,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全面改进课程教学方法
伴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特征的不断凸显,教学领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传统的教师主导下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很难满足广大学生的多样化发展需求,所以就要求教师积极转换思路,从教学的主导者、控制者,逐步转换为引导者、参与者,为广大学生预留更大的发展空间,最终实现有效激发其学习兴趣、全面提升其学习能力的目的。首先,在课前教师应当为学生预留一定的任务,可以根据下节课要研究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找资料,为其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在实践训练之前,可以指导学生用仿真虚拟实验室,来检验教材中的规则、公式以及定理,还可以验证自己所绘制电路图的合理性,使其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自己的问题所在[2]。最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带领学生搭建仿真电路和实际电路,使其通过自己的实践得出数据、深入分析,并完成相应的任务报告书,实现自身思维能力以及实践水平的共同提升。
三、重视教学反思工作的开展
对广大电工基础的教师来说,如果一味地沿用原有的教学模
式,不在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方法等层面做出一定的调整,就很难满足学生日益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同时也未落实“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基于此,教师必须注重对自身教学工作的总结,及时了解教学的问题与学生的需求所在,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改进并创新教学。
实践结果显示,探究式合作教学模式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课堂参与度,有利于其个人学科素养的提升,所以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教师时间把控不到位,压缩后续实践开展的空间;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小组合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大多数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不高……这些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该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基于此,教师应当加大对学生的理论指导力度,并且注重实践内容同理论知识的关联性,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深入认识、全面应用并有效检验理论知识,为其学科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针对小组探究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教师应当注重观察,并给予必要的引导,最终在班里内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总而言之,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状况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广大学生理论知识的积淀、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创新水平的提升。教师应当积极转变教学思路,从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全面改进课程教学方法、重视教学反思工作的开展等层面入手,助力广大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谭世威,刘伟丽.高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7):65.
[2]陈波.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资讯,2015,13(27):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