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一个朋友在写她的一本游记时突然想到在那次旅程中我曾经拍摄过一些照片。于是,她联系我是否还能找出那些片子。很久了,除了那次旅行,我已经很难记起拍过一些什么照片。我在底片箱里倒腾了半天,终于翻出了那次旅行时拍摄的照片底片。当底片转换成照片,画面中的人物和场景立刻把我带回了当时的经历。我们一帮人和主人家在开斋日结束的电台广播声中欢笑着,准备享用丰盛的晚餐。
我把照片传给了我的朋友。她回复我:“还能找到那户人家吗?我们再一起去旅行吧。”
照片这东西,初看就是一张感光纸对于现实的再现,这也就是摄影的简易之处。现在的相机电子自动功能可以使每个人都把自认为好看的场景在手指点触之间记忆在那个小卡片里,并投映在相机的小屏幕上。任何瞬间的感觉都可以变成照片,但凭感觉拍下的照片往往除了好看却很难留下回味。
人对外界的刺激通常有两个层面的感知,一个是肌体的自然感觉,另一个是大脑和心理反应所产生的知觉。
感觉是一种感官对刺激的直接自然发应,比如肌体对物质接触的反应和眼睛对光线刺激的反应。
俄罗斯心理学家巴普洛夫把生物的感觉器官称为“外部能量转换器”,意指感觉器官把外部的感觉刺激转化为感觉信息,供神经系统进行处理。各感觉器官往往协调传递感觉信息,所传递的信息越丰富多样,感觉的体验就越接近真实。技术的发展可以有助提高感觉体验的真实性。这也就是多媒体体验往往使受众更有身临实境的感受。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刺激的一系列反应过程,融合了记忆和思维的因素,导致意识的产生。
知觉比感觉要复杂得多。对某事物有感觉但不一定会有知觉,因为知觉结合了很多心理的处理过程。知觉的意识过程也随着知觉元素的复杂程度而有所不同,元素越复杂,知觉的感受过程就越长。
Coco对香味的敏锐感觉催生了留世的经典香水Chanel No.5,而斯特拉文斯基对于生活的复杂知觉精炼成了传世佳作《春之祭》。
如果把感觉视为语义学中“所指”的科学感受基础,那么知觉就可以视作“能指”的科学认知基础。感觉的体验具有很强的自然性,感觉上的酸甜苦辣和色香味美是无需太多培训的。但是知觉的感受则具备很多人为和社会的经验积累,这也就是知觉上的酸甜苦辣和色香味美会因人而异或者因地而异,使感受者产生情感性的诠释。中国的《山楂树之恋》和俄罗斯的《山楂树》都借用了山楂树作为一个“所指”,激起视觉和听觉上的一种感觉,但是对于山楂树的不同历史和文化反应所带来的知觉使两者产生了不同的“能指”意义。
摄影画面的相似性是由它的自然感觉特征产生。自然界的很多视觉刺激只是因为其构图原则上的唯美性,可以跨越历史和文化的异同而激发人的自然生理和心理反应。沙龙摄影之所以如此流行和长盛不衰,就是因为这类摄影的题材和表现形式往往因循了人类视觉对于完美构图和光影产生积极反应的原则,这种原则也很容易编成教科书,只要按章行事基本不会产生不知所云的杂乱画面。商业摄影不败法宝也就是优化这种基本的视感觉。
知觉这件事就复杂多了,很多时候不是哪门课或哪本手册可以罗列和归纳出一个系统的。但如果摄影师的知觉感受和观者的知觉感受不相吻合时,摄影作品在这种场境下的共鸣作用便大打折扣。当今许多当代摄影作品往往是摄影者自己都没有达到知觉的完整性,只是在画面里堆积一些杂乱的感觉,难怪这些作品无法获得大众的认可和接受。
一个好的摄影师需要的并不是完备的摄影技术和技法的训练,这些训练只能改进对被摄对象的感觉敏感度,而不可能提高对摄影内容的丰富表现能力。世界上好的摄影师往往都是非摄影专业培训出来的。塞巴斯蒂安·萨尔加多学的是经济,丹尼·莱昂学的是历史,弗兰克·福尼埃学的是医学。摄影是一种知觉重于感觉的行当,有人建议多读杂书的原因可能也就是鼓励给知觉的意识提供更多的积累。
如果非要把当今的阅读时代标榜为读图时代,那么提高读图质量的方式应该是强化知觉悟性的培养,而不是一味强调那种感觉层面的视觉冲击性。因为图片的意义根本在于画面的故事性和诠释的丰富性。正如宋徽宗的《山禽腊梅》上题字:“山禽矜逸态,梅粉弄粉柔。已有丹青约,千秋指白头。”画中的花鸟已非简单的怡情感觉,而是他借喻的知觉体验。
摄影的艺术性由摄影师的知觉悟性决定。这种艺术性可以是一种大众性的共鸣,也可以是一种个人性的感叹。一张照片如果唤不起众人的喝彩,至少要唤起一个人的回响,在画面里唤起记忆,燃起希望。
我把照片传给了我的朋友。她回复我:“还能找到那户人家吗?我们再一起去旅行吧。”
照片这东西,初看就是一张感光纸对于现实的再现,这也就是摄影的简易之处。现在的相机电子自动功能可以使每个人都把自认为好看的场景在手指点触之间记忆在那个小卡片里,并投映在相机的小屏幕上。任何瞬间的感觉都可以变成照片,但凭感觉拍下的照片往往除了好看却很难留下回味。
人对外界的刺激通常有两个层面的感知,一个是肌体的自然感觉,另一个是大脑和心理反应所产生的知觉。
感觉是一种感官对刺激的直接自然发应,比如肌体对物质接触的反应和眼睛对光线刺激的反应。
俄罗斯心理学家巴普洛夫把生物的感觉器官称为“外部能量转换器”,意指感觉器官把外部的感觉刺激转化为感觉信息,供神经系统进行处理。各感觉器官往往协调传递感觉信息,所传递的信息越丰富多样,感觉的体验就越接近真实。技术的发展可以有助提高感觉体验的真实性。这也就是多媒体体验往往使受众更有身临实境的感受。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刺激的一系列反应过程,融合了记忆和思维的因素,导致意识的产生。
知觉比感觉要复杂得多。对某事物有感觉但不一定会有知觉,因为知觉结合了很多心理的处理过程。知觉的意识过程也随着知觉元素的复杂程度而有所不同,元素越复杂,知觉的感受过程就越长。
Coco对香味的敏锐感觉催生了留世的经典香水Chanel No.5,而斯特拉文斯基对于生活的复杂知觉精炼成了传世佳作《春之祭》。
如果把感觉视为语义学中“所指”的科学感受基础,那么知觉就可以视作“能指”的科学认知基础。感觉的体验具有很强的自然性,感觉上的酸甜苦辣和色香味美是无需太多培训的。但是知觉的感受则具备很多人为和社会的经验积累,这也就是知觉上的酸甜苦辣和色香味美会因人而异或者因地而异,使感受者产生情感性的诠释。中国的《山楂树之恋》和俄罗斯的《山楂树》都借用了山楂树作为一个“所指”,激起视觉和听觉上的一种感觉,但是对于山楂树的不同历史和文化反应所带来的知觉使两者产生了不同的“能指”意义。
摄影画面的相似性是由它的自然感觉特征产生。自然界的很多视觉刺激只是因为其构图原则上的唯美性,可以跨越历史和文化的异同而激发人的自然生理和心理反应。沙龙摄影之所以如此流行和长盛不衰,就是因为这类摄影的题材和表现形式往往因循了人类视觉对于完美构图和光影产生积极反应的原则,这种原则也很容易编成教科书,只要按章行事基本不会产生不知所云的杂乱画面。商业摄影不败法宝也就是优化这种基本的视感觉。
知觉这件事就复杂多了,很多时候不是哪门课或哪本手册可以罗列和归纳出一个系统的。但如果摄影师的知觉感受和观者的知觉感受不相吻合时,摄影作品在这种场境下的共鸣作用便大打折扣。当今许多当代摄影作品往往是摄影者自己都没有达到知觉的完整性,只是在画面里堆积一些杂乱的感觉,难怪这些作品无法获得大众的认可和接受。
一个好的摄影师需要的并不是完备的摄影技术和技法的训练,这些训练只能改进对被摄对象的感觉敏感度,而不可能提高对摄影内容的丰富表现能力。世界上好的摄影师往往都是非摄影专业培训出来的。塞巴斯蒂安·萨尔加多学的是经济,丹尼·莱昂学的是历史,弗兰克·福尼埃学的是医学。摄影是一种知觉重于感觉的行当,有人建议多读杂书的原因可能也就是鼓励给知觉的意识提供更多的积累。
如果非要把当今的阅读时代标榜为读图时代,那么提高读图质量的方式应该是强化知觉悟性的培养,而不是一味强调那种感觉层面的视觉冲击性。因为图片的意义根本在于画面的故事性和诠释的丰富性。正如宋徽宗的《山禽腊梅》上题字:“山禽矜逸态,梅粉弄粉柔。已有丹青约,千秋指白头。”画中的花鸟已非简单的怡情感觉,而是他借喻的知觉体验。
摄影的艺术性由摄影师的知觉悟性决定。这种艺术性可以是一种大众性的共鸣,也可以是一种个人性的感叹。一张照片如果唤不起众人的喝彩,至少要唤起一个人的回响,在画面里唤起记忆,燃起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