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学生自主学习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论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可见,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双边”活动中的特别重要。许多一线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里,巧用了学生自主学习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笔者也是一线教师,多年实践证明:学生自主学习是新形势下提高教学质量决定性因素之一。
  那么,如何激发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呢?首先,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其次,及时指点迷津。再次,教师为学生保驾护航。最后,保证自主学习的时间。“教是为了不教”的意思就是教师解放自己。那么,教师又是怎样解放自己且又能使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巧学”从而取得学习最佳效果的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就从这四方面阐述见解。
  一、避免不谈自主的合作
  “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的突出特点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独立性,是个人独立的单向静态的学习活动。而“合作交流”提供课堂平等情感交流的机会,培养与人交流协作的能力,它是体现团队协作的多向动态的学习活动。所以,教师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以后,就立即让学生分组活动谈论交流,课堂上出现一片表面上热闹的现象,学生根本没有独立思考冷静分析的空间与时间,这样做不利于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如果说,有价值的问题或主题是小组合作学习适宜的“土壤”,教师的有效指导是适宜的“温度”,那么,独立思考则是不可缺少的“水分”。后者的条件,尤其重要。试想,一粒种子缺少了“水分”会成长起来吗?同样,一棵好“苗子”缺少了“水分”也不会成才的。因此,我们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每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都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圈点勾画,读读想想,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组内交流各自的看法,彼此互通独立见解,展示个性思维方法,并在交流中反思,使自己的见解更加丰富和全面,形成“统一”意见后,最终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教师要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进程,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使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让学习的主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愿学”。
  二、建立民主、平等、合作伙伴关系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创设民主、平等的氛围。民主、平等的氛围是校园生活不可缺少的空气,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只有在民主的讨论氛围中,学生才没心理负担,做到畅所欲言,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发现和见解。教师教学始终渗透民主意识,鼓励学生质疑、批评、争辨,提高其民主参与能力。切忌以“权威”自居,搞强权,搞“一言堂”,搞“光晕效应”,应看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公正地对待不同家庭、不同背景的学生。“蹲下身子”与学生交流,让学生觉得你就是他们的合作伙伴。以亲切的态度,和蔼的微笑,饱满的情绪,炽热的感情真诚地和学生交往,缩短师生间心灵的差距。开通师生之间的心理交往渠道,营造一种真诚、信任、民主、愉快的心理氛围……在这种和谐的环境里,学生才会“乐学”。
  三、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探究空间
  自主思考,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不乏精妙的思维火花的闪现。丰富的想象是他们年龄段的优势与财富,但长期以来,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这种睿智,这种精彩,往往被教师的需求在不经意中无情的扼杀了,久而久之,学生便在教学中呈现出教师需要什么样的答案,成为教师的附庸,除此之外,学生什么也没有。在我们大力倡导学生个性张扬,并善于自我表现时,我们同时也希望学生拥有全新的思维角度,因为我们的教育和教学要在不断增强自我,发现自我,形成自我中打造一个优秀的自我。在形成学生独特的思维角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鼓励想不同,说不同,做不同,最终殊途同归,并深度提炼、升华。教师要在不同的场景和不同的活动中积极挖掘学生的所不知、所不想、所不做寻找别人尚未发现的领域,并逐步建构学生自己的思维方式,教师要学会放飞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地思考,让学生会追溯、发散,让学生在鼓励和期望中不断思考,不断寻找。从产生疑问到提出疑问,是学生自主性的充分体现,教师要十分注意这一环节,有机地引导学生勤思考、多分析,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令其真正“会学”。
  四、勇于质疑,自主创新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明代学者陈献章说过:“前辈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有疑有惑,便出现了“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口欲言而未能之貌”的情形。这说明生疑、发问很重要,尤其是能够在“不疑处有疑”。在课堂中变“学答”为“学问”。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问。或许他们很难很快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但现代教育论告诉我们,学生存在着主体性的巨大潜能,他们完全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做自己行为的主人。一开始让学生提问题,他们可能会摸不着头脑,或浅薄可笑,或不着边际、离题万里。但只要我们合理地创设问题情境,积极实践,让学生“会问”的新的教学策略,经过反复训练,学生是可以达到我们所理想的要求的。创造性是主体发展的最高表现。对学生而言,它意味着独立思考、求新求异、想象力丰富、动手能力强等。创造性发展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等。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是不可抵估的,教师只有充分认识这一点,用主体教育的理论武装自己,开放教学思想,引领学生“巧学”。
  综上所述,自主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愿学”,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上的“乐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创造性发展基础上的“巧学”,而不是自由学习,更不是放任自流的学习。作为教师,应该以自己的教育思想、教学指导策略使学生自食其力,逐步使他们形成好的自主学习态度和良好思维习惯,以自己的渊博知识,厚积薄发,授业解惑,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愿望。
其他文献
在小学英语学习阶段,不仅要注重英语知识基础的教学,还要增强与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爱好,还需按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为此,本人根据实际教学经验与习惯,一般将小学英语课堂35分钟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复习、引入新课或者是评讲作业;第二部分是学习新课;第三部分是课堂小结。  一、第一部分  课堂第一部分以10分钟为宜,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总体可分为五种结构:一是“复习”结构,二是“引入新课”结构,三是“评讲作
期刊
学校每年都会组织教学课改,新的教学方法和探究的结果都会以公开课的形式呈现给大家。过去我们的课堂常常被教师所主宰,导致学生失去亲身探究实践的机会,因而无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而改革后的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在课前给出一些问题,课上学生以自学、探究等方式得到问题的答案,然后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得到结论,继而老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概括、总结,最后应用即可。  下面以我的一节公开课为例
期刊
教育的起点是人的生命,教育必须依托生命的特征。生命教育是教育的出发点同时也是教育的归宿,是关于珍惜生命、敬畏生命、关爱生命、学会生存的教育。  一、 生命教育的价值  (一)生命教育的提出  生命教育是美国学者杰·唐纳·化特士于1968年首次提出,此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从生命教育近四十年的实践历程来看,它首先是从人们要求控制青少年自杀率不断上升的这一残酷现实开始的,因此我们在考察生命教育
期刊
数学课堂上,天天都有学生在出错。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错误是伴随着学生一起成长的。这正暴露了学生的真实思维,如果教师能有 效 利 用 错 误 信 息 ,用 资 源 的 眼 光 来 看待 学 生 学 习 中 的 错 误 , 巧 妙 点 拨 ,引出 正 确 的 想法,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教学的天空会更广阔。  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对“犯错是学生的权利”这一认识,教师已达成共识。心理学家盖耶指出:“谁
期刊
儿童绘画独特、稚拙的特点,让绘画大师毕加索感慨的说过:“我有用一生的时间像孩子那样画画”。由此,儿童绘画的创造能力的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 在美术学科的实际教学中,怎样抓住学科特点和优势,达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智慧这一最终目标呢?利用儿童喜欢听故事、讲故事、想故事、编故事的特点,在一、二年级学生中进行“故事性绘画”的教学模式探究,使学生大胆地去想、去画、去表现。我个人认为,故事绘画在提高
期刊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的教化,伸展了诗的化育民众心灵,提升民众精神力量的社会功能。“诗教”的传统随着儒家学说的影响绵延了两千多年,给予了我国历代文人、学者深刻的熏陶。  “诗教”的重要素材是中国的古典诗词。《高中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作为中学语文教师,责任和义务之一,就是既要发扬光大我国优秀的“诗教”传统,引导学生于中国
期刊
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难题。能否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是直接关系到班主任工作的顺利开展。“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如何做好小学生后进生教育转化工作,深深地启发了我:让爱温暖后进生的心灵。  记得一位教育专家说过:人们在同一年龄对同一知识的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有早晚之分,也有快慢之分,从而形成自己的学习曲线,一个人如果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并不是件难事,但要想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改变一个人的思想
期刊
真实的课堂应该面对学生真实的起点,展现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真实的课堂不能无视学生的学习基础,把学生当作白纸和容器,随意刻画和灌输;真实的课堂不能死抱着教案,一问一答,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不敢越雷池半步,真实的课堂更不能课前操练,课中表演,少数参与,多数旁观,课堂教学要真实,读懂学生要真心。  一、了解学生,把握教材  低年级数学在学生学习已有一定基础的知识时,教师要特别注意了解
期刊
班班通教学设备的实施,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  一、构建直观形象、促人奋进的评价体系  人往往有惰性——“身在秦地心在汉、什么都没有想”等思想状态下,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有高效率。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才能取得。因此,我十分注重用各种评价手段作为激励机制,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课堂评价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分享合作的和谐,捕捉奋斗的目标,获得
期刊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这是《声律启蒙》中我们耳熟能详的句子,这是民国课堂中幼龄学童的启蒙读物,这些朗朗上口的句子,伴随着晨读暮诵印刻在每一个孩子的心中,成为了他们人生精神丰碑的基石!  朗读历来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然而遗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