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学生”一般来说学习成绩优异,至于孩子身上会出现的诸如焦虑、任性、孤独、脆弱等心理问题我们往往会忽视,或者比较宽容,不会过多地重视并予以解决。可是实际上这些孩子在心理上往往比一般孩子更脆弱,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产生逆反心理、恐惧心理及依附心理等等,会危害孩子将来的健康成长。“好学生”的心理问题更需要我们关注。这些孩子因为学习成绩偏上的原因,教师和家长往往关注的是他们的学业,而心理问题经常会被忽视。所以对于这种受到赞赏较多的好学生,我们要用关爱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引导学生专注于自身能力的提高,不要让他们的心理状况成为“被人遗忘的角落”。
小英,女孩,10岁,三年级学生。平时能够遵守校纪班规,尊敬老师,团结同学,性格活泼开朗,学习成绩在班级居于前列,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
新年过后新的学期又开始了,我发现小英眯着眼睛看黑板上的字就知道她的视力下降了。我找到了她,对她说:“双休日的时候要请你爸爸妈妈带你去医院好好检查一下眼睛了,听听医生怎么说。”她犹豫了一下,轻轻地说:“好的。”放学时我对接她回家的阿姨说了这件事。她阿姨告诉我,开学到现在小英一直住在她家,她父母有事还在浙江老家,要下个星期才过来。
小英的父母从老家过来了,也开始由母亲接送她上学和放学。不过每次放学小英见到母亲却并不像其他女孩那样叽叽喳喳跟母亲说个没完,她只是默默地跟在母亲身后回家。这天放学小英的母亲告诉我已经带孩子去检查了视力,在医生的建议下已经帮孩子配了一副眼镜。“那我怎么没看见孩子戴眼镜呢?”我很奇怪。“早上我还看见她把眼镜盒放到书包里的呢!我叫她戴上眼镜,她说到了教室里就会戴上的。这孩子又开始犯犟劲了。”她母亲生气地说。
第二天早上我到教室里检查班级卫生,发现小英依旧没有戴上眼镜。于是我轻轻地问她为什么不戴眼镜呢?她的脸一红,也轻轻地说:“老师,今天我忘记戴眼镜了,真的,你看我的书包里面没有眼镜。”放学时她妈妈一见到我就说:“老师,真是气死我了,这孩子昨天不戴眼镜被我说了一通,可她就是一句也不说。被我说急了就给我来了一句:我就不戴!老师,你帮我教育教育她……”
接下来的事情怎么样呢?这个女孩还是不戴眼镜。她的理由有这些:眼镜找不到了、眼镜被弟弟弄坏了正在修理、戴眼镜不习惯、戴眼镜不好看、有同学嘲笑她 ……
我找到小英,告诉她戴上眼镜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许多名人都是戴眼镜的,戴上眼镜会让别人觉得你是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我们班上不是有好几个同学戴了眼镜就增添了一份书卷气吗?……小英自始自终都是一言不发,慢慢地她的眼眶中流出了泪水,不过又很快擦去了泪水。她低着头说:“老师,您说的我都明白,但是我就是不想戴眼镜,我情愿看不清黑板上的字,我情愿成绩下降也不想戴眼镜,让爸爸妈妈着急好了……” 这个老师眼中的好学生此刻也好像跟老师犯上了犟劲,不愿意戴眼镜,而且她整个人也变了许多:闷闷不乐、消沉、还不时冲同学发脾气……
这个女孩在老师眼里一直是个好学上进的孩子,也就是属于好学生类型。但她怎么会出现与以往大相迥异的行为呢?
经过和孩子父母的交谈,我了解到:该生父母平时做生意比较忙。她还有一个3岁的小弟弟。在父母眼中女儿一直是他们的骄傲:女儿自小就听话懂事,一直是班干部,成绩优秀,从来不用父母操心。可是近几个月来这孩子开始让父母闹心了。首先是调皮的小弟弟把她爱看的课外书给撕坏了,她生气打了他一下,结果妈妈重重地批评了她,责备她不会照顾小弟弟。新年过后她父母因为要处理老家的一些事情,和小弟弟一起留在了老家,而小英这一个月就住在她阿姨家。小英好几次都对阿姨说爸爸妈妈对弟弟偏心,开学了只陪小弟弟不陪她。等她父母和小弟弟从老家过来后,她父母就发现这孩子越来越不听话,小弟弟找她玩她置之不理,跟小弟弟发脾气;父母要她做一些课外辅导习题,她却不愿意;苦口婆心地劝女儿戴眼镜,别影响了学习成绩,可是女儿就是不愿意,不是一句话不说就是在家摔东西;现在就是什么事情都跟父母对着干……她父母承认自己非常矛盾:以前对小英特别宠爱,现在有了第二个孩子,对她的关爱明显少了很多。其实并不是不喜欢女儿,只是觉得女儿已经10岁了,是个大孩子了,相比之下,3岁的儿子更需要大人的照顾。再看看小英的日记:“爸爸妈妈不在乎我,他们心里只有小弟弟,小弟弟做什么都是对的,我都是错的……”
从以上情况进行分析,小英之所以这样是缺少家庭归属感,希望引起父母的关注,得到那份属于自己的来自于父母的关爱。在她与父母对着干的背后是因为孩子的内心缺乏父母的爱,为了满足自己的亲情需要就不惜惹父母生气。她太需要父母对她的关注了!小时候受到父母的关注和表扬比较多,可是随着小弟弟的出生,父母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到了儿子的身上。特别是弟弟撕破了她的书,妈妈反而批评她,让她感到委屈;过完年父母一直和弟弟待在一起,弟弟完完全全享受到了父母的爱,而自己由于上学不得不住在阿姨家中。这一切都使小英感到父母似乎对她不再像以前那么爱她了,妈妈的爱已经转到了小弟弟的身上,她感到茫然而无所适从,这种种原因就使小英感觉自己备受冷落,感受不到应有的亲情,出现了强烈的心理反差。怎样让父母再次关注自己,怎样能够使心理上亲情的需求得到满足呢?小英就与父母的要求背道而驰,不惜以学习下降为代价也坚决不戴眼镜,不愿意做父母讓她做的事。就这样因为害怕失去父母的爱,为了减缓内心的不安情绪,小英下意识地表现出心理防御,出现愤怒、焦躁、沉默等消极情绪。只有这样父母才会把注意力转移到她身上,对她予以加倍关注,而孩子被关注的需要此刻会在一定程度上会得到满足。孩子对父母的关注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依赖。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彼得·沙洛维曾说过:“一个人的心理依赖程度越高,其承受能力就越低。”孩子的这种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不仅会影响到她的学习和身心发展,而且会影響孩子的个性发展,对其成长也是不利的。
小英的家庭归属感的缺失实际上是在渴求一份亲情,而这个家庭中父母与小英间表现出的亲子关系是消极的。亲子关系是指以血缘和共同生活为基础,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互动所构成的人际关系,是孩子的心智成长最为重要的情感支持,能够促进孩子心理素质和个性的健康发展。所以针对孩子的心理状况去对症下药,不仅要对孩子予以心理辅导,还应该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为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努力: 疏——帮助孩子缓解消极情绪,进行自我调节
我指导孩子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找别人倾诉。小英对父母的不满表现出来的是对抗和沉默。如果长此以往孩子会出现焦虑、急躁、偏执、压抑等心理,产生“心理危机”,甚至会发展成为心理障碍。所以我引导孩子学会把心中的烦恼、忧愁、痛苦等消极情绪向好朋友或者老师倾诉出来。一旦心理的压力随之释放,人就会感到轻松许多。
写日记。我告诉小英可以把感到难受、烦闷的事写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小英在日记里告诉我“在学校里比在家里感到快乐,在家里只要一看到爸爸妈妈对小弟弟说话就难受,他们只关心小弟弟不管自己……”我又告诉她要尽可能记录生活中感到轻松或快乐的事,这样才能帮助自己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周围的一切。
做自己喜欢的事。当自己感觉情绪不佳时可以听听或唱唱自己喜欢的歌,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画画或做手工都可以,以此来化解消极情绪。
导——用真诚的爱去关注孩子内心的感受和需求
首先要消除小英的消極心理暗示。她认为父母不在乎自己,他们心里只有小弟弟,只爱小弟弟,自己做什么都不对,弟弟才是对的……这个孩子现在已经失去了原有的自信,变得悲观消极。范德比尔特说过:“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事业总是一帆风顺的,而没有信心的人,可能永远不会踏进事业的门槛。” 自信是对自身的主观能力和客观条件的正确评价,如果一个人总是认为自己不好,那么无论怎么努力也难以让他好起来,所以要引导孩子重新评价自己, 给孩子贴上一个自信积极的标签。我用和蔼可亲的语气告诉她:爸爸妈妈是爱你的,老师是喜欢你的,只不过我们爱你和喜欢你的方式不一样。我们一直认为你是个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孩子,你一定会把自己的事情处理好,老师一直相信你。这样的话语是最终让她对自己产生一个正确评价:我一直很努力,我是个好孩子,爸爸妈妈也爱我。
其次是找孩子的优点不断予以赞美。教师对学生的优点给予赞美,可以让她得到一种自豪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期望,能够增强其自信心,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让她重归快乐。
最后是引导孩子进行自我改变。可以告诉自己以前的事情让它过去,现在的我要做的比以前更好;可以去结交新朋友作为自我改变行动的开始。因为同伴的友爱往往会使人忘记自身的不快乐,更能体会和朋友们在一起的快乐。
通——与小英父母沟通,增强其对家庭的归属感
我认识到小英身上出现的问题其最大的原因主要在于家庭因素,缺乏一种对家庭的归属感。因此我主动找到她父母,与他们多次进行交流,取得他们的支持。我把小英的心里的想法告诉家长,希望家长能够与孩子好好沟通,多多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了解孩子真正的情感需求。美国精神病专家坎贝尔指出,要保持孩子的心理健康,父母要进行一定的“精神投资”。比如营造家庭的和谐氛围,父母之间要保持亲密和谐的关系,让孩子感受到家庭成员之间的爱所带来的快乐的心理体验。家长要经常保持良好的情绪,千万不能因为自己的不如意而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同时家长要尊重孩子,平等沟通,设身处地从孩子的立场看问题,允许孩子将不良情绪合理地宣泄。家长给予孩子关心与呵护,通过自己的言行告诉孩子爸爸妈妈非常爱她,她自己在父母心中拥有跟小弟弟同等的地位,以提升其对家庭的归属感。不盲目批评孩子,对孩子多鼓励,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她的父母接受了我的建议,改变了自己的不少做法。
经过一个阶段的辅导,小英终于愿意戴上眼镜了,同时她变得跟以往一样开朗活泼,和同学相处融洽。有同学在作文中写道:“小英同学是我们班的‘开心果’……她特别爱看书,你看她,戴了一副近视眼镜,文质彬彬的,真是一个标准的书博士!”她父母也反映小英又变得懂事了。她不但乐于向父母讲述自己在学校的趣事,还学会了照顾小弟弟,陪小弟弟玩,把好吃的都让给小弟弟……
“好学生”的心理问题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怎样辅导?
心理状态是健康的一种表现方式,要使孩子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需要我们进行科学的心理指导。
首先我们要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意识和健康的情绪。情绪健康是心理健康的显著标志。当前一部分学生对自己没有信心,自我效能感不佳,出现了很多情绪和行为问题,很多原因就在于自我意识消极,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绪有利于他们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提高自身能力。
其次是帮助学生学会必要的生活技能,其中之一就是人际交往,包括家庭人际交往,主要是亲子关系和沟通。本案例中小英和父母的亲子关系出现紧张就是因为孩子缺少家庭归属感,体会不到亲情的温暖和父母的爱,以致孩子出现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最后是对学生的理解与关爱。我们的孩子在社会上属于弱势群体,生理、心理的发育还不健全,特别需要得到家庭、老师和朋友的关爱。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应当像跟朋友和志同道合者那样会见孩子,应当跟他们共享胜利的喜悦,共擔失败的忧伤。” 这就是说我们教师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满足孩子被关心、被爱的心理需求。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即使孩子犯了错,教师也应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允许孩子将不良情绪发泄出来,尊重他,欣赏他,激励他,真正走入孩子的心灵,发展与孩子的密切关系,让孩子的内心得到满足感,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
(江苏省常熟市元和小学)
小英,女孩,10岁,三年级学生。平时能够遵守校纪班规,尊敬老师,团结同学,性格活泼开朗,学习成绩在班级居于前列,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
新年过后新的学期又开始了,我发现小英眯着眼睛看黑板上的字就知道她的视力下降了。我找到了她,对她说:“双休日的时候要请你爸爸妈妈带你去医院好好检查一下眼睛了,听听医生怎么说。”她犹豫了一下,轻轻地说:“好的。”放学时我对接她回家的阿姨说了这件事。她阿姨告诉我,开学到现在小英一直住在她家,她父母有事还在浙江老家,要下个星期才过来。
小英的父母从老家过来了,也开始由母亲接送她上学和放学。不过每次放学小英见到母亲却并不像其他女孩那样叽叽喳喳跟母亲说个没完,她只是默默地跟在母亲身后回家。这天放学小英的母亲告诉我已经带孩子去检查了视力,在医生的建议下已经帮孩子配了一副眼镜。“那我怎么没看见孩子戴眼镜呢?”我很奇怪。“早上我还看见她把眼镜盒放到书包里的呢!我叫她戴上眼镜,她说到了教室里就会戴上的。这孩子又开始犯犟劲了。”她母亲生气地说。
第二天早上我到教室里检查班级卫生,发现小英依旧没有戴上眼镜。于是我轻轻地问她为什么不戴眼镜呢?她的脸一红,也轻轻地说:“老师,今天我忘记戴眼镜了,真的,你看我的书包里面没有眼镜。”放学时她妈妈一见到我就说:“老师,真是气死我了,这孩子昨天不戴眼镜被我说了一通,可她就是一句也不说。被我说急了就给我来了一句:我就不戴!老师,你帮我教育教育她……”
接下来的事情怎么样呢?这个女孩还是不戴眼镜。她的理由有这些:眼镜找不到了、眼镜被弟弟弄坏了正在修理、戴眼镜不习惯、戴眼镜不好看、有同学嘲笑她 ……
我找到小英,告诉她戴上眼镜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许多名人都是戴眼镜的,戴上眼镜会让别人觉得你是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我们班上不是有好几个同学戴了眼镜就增添了一份书卷气吗?……小英自始自终都是一言不发,慢慢地她的眼眶中流出了泪水,不过又很快擦去了泪水。她低着头说:“老师,您说的我都明白,但是我就是不想戴眼镜,我情愿看不清黑板上的字,我情愿成绩下降也不想戴眼镜,让爸爸妈妈着急好了……” 这个老师眼中的好学生此刻也好像跟老师犯上了犟劲,不愿意戴眼镜,而且她整个人也变了许多:闷闷不乐、消沉、还不时冲同学发脾气……
这个女孩在老师眼里一直是个好学上进的孩子,也就是属于好学生类型。但她怎么会出现与以往大相迥异的行为呢?
经过和孩子父母的交谈,我了解到:该生父母平时做生意比较忙。她还有一个3岁的小弟弟。在父母眼中女儿一直是他们的骄傲:女儿自小就听话懂事,一直是班干部,成绩优秀,从来不用父母操心。可是近几个月来这孩子开始让父母闹心了。首先是调皮的小弟弟把她爱看的课外书给撕坏了,她生气打了他一下,结果妈妈重重地批评了她,责备她不会照顾小弟弟。新年过后她父母因为要处理老家的一些事情,和小弟弟一起留在了老家,而小英这一个月就住在她阿姨家。小英好几次都对阿姨说爸爸妈妈对弟弟偏心,开学了只陪小弟弟不陪她。等她父母和小弟弟从老家过来后,她父母就发现这孩子越来越不听话,小弟弟找她玩她置之不理,跟小弟弟发脾气;父母要她做一些课外辅导习题,她却不愿意;苦口婆心地劝女儿戴眼镜,别影响了学习成绩,可是女儿就是不愿意,不是一句话不说就是在家摔东西;现在就是什么事情都跟父母对着干……她父母承认自己非常矛盾:以前对小英特别宠爱,现在有了第二个孩子,对她的关爱明显少了很多。其实并不是不喜欢女儿,只是觉得女儿已经10岁了,是个大孩子了,相比之下,3岁的儿子更需要大人的照顾。再看看小英的日记:“爸爸妈妈不在乎我,他们心里只有小弟弟,小弟弟做什么都是对的,我都是错的……”
从以上情况进行分析,小英之所以这样是缺少家庭归属感,希望引起父母的关注,得到那份属于自己的来自于父母的关爱。在她与父母对着干的背后是因为孩子的内心缺乏父母的爱,为了满足自己的亲情需要就不惜惹父母生气。她太需要父母对她的关注了!小时候受到父母的关注和表扬比较多,可是随着小弟弟的出生,父母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到了儿子的身上。特别是弟弟撕破了她的书,妈妈反而批评她,让她感到委屈;过完年父母一直和弟弟待在一起,弟弟完完全全享受到了父母的爱,而自己由于上学不得不住在阿姨家中。这一切都使小英感到父母似乎对她不再像以前那么爱她了,妈妈的爱已经转到了小弟弟的身上,她感到茫然而无所适从,这种种原因就使小英感觉自己备受冷落,感受不到应有的亲情,出现了强烈的心理反差。怎样让父母再次关注自己,怎样能够使心理上亲情的需求得到满足呢?小英就与父母的要求背道而驰,不惜以学习下降为代价也坚决不戴眼镜,不愿意做父母讓她做的事。就这样因为害怕失去父母的爱,为了减缓内心的不安情绪,小英下意识地表现出心理防御,出现愤怒、焦躁、沉默等消极情绪。只有这样父母才会把注意力转移到她身上,对她予以加倍关注,而孩子被关注的需要此刻会在一定程度上会得到满足。孩子对父母的关注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依赖。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彼得·沙洛维曾说过:“一个人的心理依赖程度越高,其承受能力就越低。”孩子的这种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不仅会影响到她的学习和身心发展,而且会影響孩子的个性发展,对其成长也是不利的。
小英的家庭归属感的缺失实际上是在渴求一份亲情,而这个家庭中父母与小英间表现出的亲子关系是消极的。亲子关系是指以血缘和共同生活为基础,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互动所构成的人际关系,是孩子的心智成长最为重要的情感支持,能够促进孩子心理素质和个性的健康发展。所以针对孩子的心理状况去对症下药,不仅要对孩子予以心理辅导,还应该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为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努力: 疏——帮助孩子缓解消极情绪,进行自我调节
我指导孩子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找别人倾诉。小英对父母的不满表现出来的是对抗和沉默。如果长此以往孩子会出现焦虑、急躁、偏执、压抑等心理,产生“心理危机”,甚至会发展成为心理障碍。所以我引导孩子学会把心中的烦恼、忧愁、痛苦等消极情绪向好朋友或者老师倾诉出来。一旦心理的压力随之释放,人就会感到轻松许多。
写日记。我告诉小英可以把感到难受、烦闷的事写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小英在日记里告诉我“在学校里比在家里感到快乐,在家里只要一看到爸爸妈妈对小弟弟说话就难受,他们只关心小弟弟不管自己……”我又告诉她要尽可能记录生活中感到轻松或快乐的事,这样才能帮助自己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周围的一切。
做自己喜欢的事。当自己感觉情绪不佳时可以听听或唱唱自己喜欢的歌,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画画或做手工都可以,以此来化解消极情绪。
导——用真诚的爱去关注孩子内心的感受和需求
首先要消除小英的消極心理暗示。她认为父母不在乎自己,他们心里只有小弟弟,只爱小弟弟,自己做什么都不对,弟弟才是对的……这个孩子现在已经失去了原有的自信,变得悲观消极。范德比尔特说过:“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事业总是一帆风顺的,而没有信心的人,可能永远不会踏进事业的门槛。” 自信是对自身的主观能力和客观条件的正确评价,如果一个人总是认为自己不好,那么无论怎么努力也难以让他好起来,所以要引导孩子重新评价自己, 给孩子贴上一个自信积极的标签。我用和蔼可亲的语气告诉她:爸爸妈妈是爱你的,老师是喜欢你的,只不过我们爱你和喜欢你的方式不一样。我们一直认为你是个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孩子,你一定会把自己的事情处理好,老师一直相信你。这样的话语是最终让她对自己产生一个正确评价:我一直很努力,我是个好孩子,爸爸妈妈也爱我。
其次是找孩子的优点不断予以赞美。教师对学生的优点给予赞美,可以让她得到一种自豪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期望,能够增强其自信心,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让她重归快乐。
最后是引导孩子进行自我改变。可以告诉自己以前的事情让它过去,现在的我要做的比以前更好;可以去结交新朋友作为自我改变行动的开始。因为同伴的友爱往往会使人忘记自身的不快乐,更能体会和朋友们在一起的快乐。
通——与小英父母沟通,增强其对家庭的归属感
我认识到小英身上出现的问题其最大的原因主要在于家庭因素,缺乏一种对家庭的归属感。因此我主动找到她父母,与他们多次进行交流,取得他们的支持。我把小英的心里的想法告诉家长,希望家长能够与孩子好好沟通,多多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了解孩子真正的情感需求。美国精神病专家坎贝尔指出,要保持孩子的心理健康,父母要进行一定的“精神投资”。比如营造家庭的和谐氛围,父母之间要保持亲密和谐的关系,让孩子感受到家庭成员之间的爱所带来的快乐的心理体验。家长要经常保持良好的情绪,千万不能因为自己的不如意而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同时家长要尊重孩子,平等沟通,设身处地从孩子的立场看问题,允许孩子将不良情绪合理地宣泄。家长给予孩子关心与呵护,通过自己的言行告诉孩子爸爸妈妈非常爱她,她自己在父母心中拥有跟小弟弟同等的地位,以提升其对家庭的归属感。不盲目批评孩子,对孩子多鼓励,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她的父母接受了我的建议,改变了自己的不少做法。
经过一个阶段的辅导,小英终于愿意戴上眼镜了,同时她变得跟以往一样开朗活泼,和同学相处融洽。有同学在作文中写道:“小英同学是我们班的‘开心果’……她特别爱看书,你看她,戴了一副近视眼镜,文质彬彬的,真是一个标准的书博士!”她父母也反映小英又变得懂事了。她不但乐于向父母讲述自己在学校的趣事,还学会了照顾小弟弟,陪小弟弟玩,把好吃的都让给小弟弟……
“好学生”的心理问题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怎样辅导?
心理状态是健康的一种表现方式,要使孩子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需要我们进行科学的心理指导。
首先我们要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意识和健康的情绪。情绪健康是心理健康的显著标志。当前一部分学生对自己没有信心,自我效能感不佳,出现了很多情绪和行为问题,很多原因就在于自我意识消极,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绪有利于他们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提高自身能力。
其次是帮助学生学会必要的生活技能,其中之一就是人际交往,包括家庭人际交往,主要是亲子关系和沟通。本案例中小英和父母的亲子关系出现紧张就是因为孩子缺少家庭归属感,体会不到亲情的温暖和父母的爱,以致孩子出现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最后是对学生的理解与关爱。我们的孩子在社会上属于弱势群体,生理、心理的发育还不健全,特别需要得到家庭、老师和朋友的关爱。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应当像跟朋友和志同道合者那样会见孩子,应当跟他们共享胜利的喜悦,共擔失败的忧伤。” 这就是说我们教师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满足孩子被关心、被爱的心理需求。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即使孩子犯了错,教师也应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允许孩子将不良情绪发泄出来,尊重他,欣赏他,激励他,真正走入孩子的心灵,发展与孩子的密切关系,让孩子的内心得到满足感,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
(江苏省常熟市元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