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中STS教育理论实践探讨

来源 :教师·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oabc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STS教育是在社会和文化转变过程中产生的,它的理念和实践包含了人们对新的社会、文化模式的重新认识和思考。它是融合科技与人文意识为一体的素质教育,并已成为培养科学素养和技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科学教育中设置STS课程的实践探索,并对其意义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科学教育;“STS”研究;实践
  
  STS是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和Society(社会)三个英文的缩写词,它探讨和解释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间的复杂关系,研究科学、技术对社会产生的正面和负面效应。其目的是对科学和技术分离,科学、技术和社会脱节的状态进行改善,从而使科学、技术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STS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综合性实践学科。大多数的STS教育活动具有实践性的特征,即要求学生通过积极主动地动脑、动手、动口,探索、实际操作亲自获取知识和经验,并且运用所学到的科学知识和经验,解决周围生活中的具体问题,锻炼用科学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STS教育是科学教育改革中新兴起的一种科学教育思想,其宗旨是培养具有科学素质的公民。它强调面向公众,面向全体;要求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间的相互关系;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重视科学的价值取向;要求人们在探索科学和技术发明创造时考虑其社会效果,对科技发展带来的不良后果要承担起社会责任。20世纪60~70年代STS教育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其产生的背景是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80年代中期我国引进了相关理论,并且开展了对大、中、小学STS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当今在中学科学教育中对STS教育理论进行实践仍然是教育工作者和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笔者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STS教育在科学教育中的实践应用进行探讨。
  一、科学教育中的STS实践
  STS在许多国家都已经成为科学教育领域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改革力量,它对科学教育的改革思想和行动测量起到了全面的影响。但是目前STS教育的思想与方法策略并不是一个完善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它仍处于建构之中,而这种建构就体现在其实践和行动过程中。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STS 教育是STS 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它的发展对科学基础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当前国际理科教学改革中的重要课题之一。现代教育理论的观点认为:教育就是生活,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孤立的个体,也就是说,教育不能为了教而教,为了学而学,不能脱离生活,教育应源于生活,融入到生活,而STS教育从理念到课程都体现了创新的形式。传统的科学教育强调学科结构和分科的课程体系,因为每一学科都有其独特的规则体系,这就阻碍了各门学科间的联系。STS以综合、多样化的方式描述了科学技术以及其与社会的关系,而且涉及的学科领域广泛,这种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描述可以建立各学科间的联系,从而能够找到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共同元素,用来激发创新思维,构建新的规则。由于STS教育可以把互不关联的两个规则系统引入到一个单一的、范围更广的系统中,这样就可以构建一个具有这两个系统重合的或者共同的特殊元素,这就是产生创新的重要途径。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人决策和判断能力
  STS教育的主要目标涉及三个层次:个人发展的目标、社会发展的目标和文化发展的目标。这三个目标自然反映在STS课程中。
  STS教育所描繪的科学概念的学习是在一种选择的框架中进行的。这种选择框架不仅在科学概念的学习中有体现,而且在学生价值观和道德伦理观的形成过程中也有体现。对于STS教育理念来说,其课程形式和教学形式都反映出了培养一个社会人的一致思想,它将社会描述成一个具备文化多元化、职能多样化特征的丰富世界。而在传统的价值判断体系中,理性的标准是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标准,STS教育中的判断体系却倡导价值的多元化,因此每个人的价值判断是通过个人标准和社会标准的相互作用形成的,从而能帮助学生学会在社会背景中进行个人的决策和判断。
  3.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
  所有的STS课程都应该是跨学科的,而且应该包括取自所有传统科学领域的要素,并把它们作为必要的成分。STS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将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科学教育中的社会因素上,因为社会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科学概念的形成以及对它的理解。从科学概念意义的角度或者是从经验构成的角度,又或者是从科学知识的社会构建过程的角度,社会背景都为科学教育提供着一种新的思路和途径。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具体实践也说明,STS教育为科学教育界重新理解科学概念提供了广泛空间,更多学者从社会和文化视角理解学习者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并强调社会背景对个人经验的重要性,主张重视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并倡导科学文化的形成。
  越来越多的科学教育工作者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作为研究的重点,他们逐渐开始重视科学知识学习的社会背景。对于科学教育来说,这种对科学、技术与社会间关系的认识仅仅是开始,但是毫无疑问,这是对科学教育进行正确认识的一个重大转折,并且会影响以后人们对科学知识的认识和重构。
  二、现实意义
  由于STS教育是一种观念,并没有一个像自然科学概念那样的客观所指,因此STS教育具有一定的相对性;STS教育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从一开始就存在着对它理解上的偏差;人们在STS教育实践中不断对其进行修正和重新界定,使其界定更加复杂和多样化,因此STS教育的界定存在很大的难度,目前对于STS教育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但是实施STS教育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
  科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素养包括对科学术语和基本概念的了解,对科学研究过程达到基本了解的程度,以及基本了解科学对社会的影响。因此在科学教育中进行STS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理解科学对社会影响的程度。例如,在化学教学中讲解原子、分子结构时,要使学生了解物质结构的奥秘,也要让学生懂得世界是可以认识的,物质是可以认识的,还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他们掌握认识世界的方法。又如,通过讲解化学史上发现氧气,以及氧气燃烧学说的建立,元素周期律实质性描述的不断完善,可以使学生充分意识到,对世界的认识必须拥有批判错误、求真务实、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批判精神。
  2.有利于提高师资水平
  一直以来,片面追求升学率使教师在教学中较多重视概念、理论,而不重视实践,对社会和生活也存在忽视的现象,教师本身的知识、能力和能力结构存在不足。实施STS教育有利于促进教师提高社会和生活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从而能更好地进行实践教育。
  3.有利于提高教学策略
  STS教育具备多种多样的教学策略,如模拟游戏、角色扮演、社会行动等,这些都是具有社会因素根据的。因此实施STS教育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水平。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要正确理解大纲要求层次和社会要求的关系,避免出现“把考试内容当作重点,不考的内容完全忽视”的倾向,真正贯彻素质教育理念。
  第二,要合理安排课内与课外间的关系。课堂上传授基础知识,课外强调对知识的创造和运用。课内配合教材,课外联系社会实际解决问题。如:围绕二氧化碳的教学向学生讲述汽水的简易制作技术,灭火器使用技术;围绕甲烷的教学向学生讲述利用粪便、杂草发酵生产沼气的技术。通过这些技术教育,使学生学会了一些劳动生产技术,提高了从事社会生产的能力。
  第三,要对现行教材中的插图、小实验、阅读材料及习题等内容进行充分利用。运用STS教育思想,将其渗透到常规教学的所有环节。
  第四,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切入手法,如问题入手法、讨论法、辩论法、小组活动法、戏剧活动法、参观法、调查法等。通过一些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和技术的兴趣,从而对他们将来的工作、生活及社会活动等方面做出知识、能力和观念上的准备。例如,在讲解“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一课时,通过组织辩论,使学生深入讨论地球资源是否会枯竭这一主题。这样既可以强化学生节能保护环境的意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和应变能力。
  第五,要注重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活动课要将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作为重点,在活动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问题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并且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以及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科学态度;在参与决策等创造活动时,通过让学生体验成功来促使其产生新的学习动机。
  科学教育的实践证明,STS教育是对学科中心论的一种批判,是指导中学理科教学改革的理论思想。它重视技术与社会实际的联系,增强了学生的现代科技意识,增强了学生对自然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强化了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STS教育还结合信息技术和社会综合实践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增加对环境、能源卫生、健康等社会问题的关注,加深对与技术、社会和经济发展有密切关系的科学文化知识的深刻理解。
  STS教育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联系和整体化,是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密切结合,其宗旨是培养具备科学技术素养,且全面发展的新型公民。教师是传授知识的源头,因此要在科学教育中贯彻STS教育思想,就必須在广大理科教师中建构STS教育理念。通过对教师进行科学史及科学哲学方面的教育,促使教师能从文化背景下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间的关系,从而意识到STS教育并不是一种科学教育的简单模式或者理论,而是一种具有不同目标、不同视角、不同出发点和历史背景的科学教育改革运动。
  
  参考文献:
  [1] 霍益萍.研究性学习教师导读[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2] 方素文.化学教学要渗透STS教育[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3).
  [3] 李小芸.自然科学中“STS”渗透的实践初探[J].科学教育研究,2001(12):29—31.
  [4] 孙可平.STS 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5] 刘兵,韩燕丽.科学、技术与社会和基础科学教育[N].科技日报,2001- 6-15.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视频:在一次公开课上,看见一段视频,讲的是某中职学校一位女教导主任看见一位学生在走廊有违纪行为,就上去制止那个学生,谁知那个学生不听教育,和老师顶撞激烈,最后那学生赌气,吐了一
摘要:民办高职院校自身发展和生源的特殊性决定了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辅导员需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需要更加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更加地用心去对待学生。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育人队伍中的重要一员,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作为民办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在学生教育管理中的作用更加突出,辅导员更应直面自身工作的艰巨性,结合学校的现状,不断探索,用心开拓,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培养祖国下一代的重任,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较强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在其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心灵的沟通,用教师的言行引导学生实现教师所要求达到的效果、目的。   一、 教师要在对学生的管理教育中得以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   教师与学生的心灵沟通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靠循序渐进的过程才能实现。  
针对我国林业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其他国家林业发展的基础上,采取生态林和商品林的分类经营、分类管理的思路,进而致力于对林业经营新体制基本框架的产权制度、市场主体、交易
以"板块"来整合学习内容,来形成教学流程、来结构课堂教学,这就是余映潮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板块式教学。板块结构作为一种课堂教学的形式,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我国面临着的最大难题就是农民的增收问题。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农民增收和城镇化水平之间的关系.通过对1985-2005年我国农村人均年收入与城镇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学案教学正是为了适应课改要求,充分体现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的新型教学模式。物理学案设计是否科学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