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出牌,叩响智能汽车大门

来源 :汽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dx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一年前带着PPT展示未来规划,并提出要做“汽车增量零部件供应商”的目标相比,今年,华为展现出了更加清晰的汽车业务布局逻辑。一年前提出的计划,目前看来已经卓有成效。

深度融入汽车业


  关于华为跨界进入汽车领域,很多人都是在今年比亚迪汽车与华为麒麟芯片签订合作协议的时候才知道。但是事实上,华为进入汽车领域的时间可以追溯到2013年,当时华为针对汽车推出了车载通信模块ME909T,正式开始进军车联网。
  2014年,华为与东风、长安等国内汽车企业展开车联网、智能汽车等业务合作。其中,长安汽车与华为的合作,正是聚焦于L4级自动驾驶、5G车联网、C-V2X(基于蜂窝网络的车联网)等新技术领域。
  2018年,华为与奥迪合作,计划 2020年推出搭载5G车联网的车型。10月,华为发布能支持L4级别自动驾驶能力的计算平台MDC600,并宣布与奥迪达成战略合作,这款芯片将集成在奥迪在华生产的汽车上,助后者实现自动驾驶能力。
  当时全球范围内,具备高算力的、能够支持L2级别自动驾驶要求的SOC,能够达到车规要求的,只有Mobileye的Eye Q系列,因此华为芯片的横空出世,对行业的震动可想而知。







  2019年1月,华为发布全球首个支持V2X(车与外界信息交换)及自动驾驶的车载多模5G芯片巴龙5000。
  2019年5月29号,华为公司正式成立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下称车BU),来执行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战略。自此,华为布局多年的汽车业务被整合成一个独立的部门,并升级到了和三大BG同样的一级部门地位。



  华为车联网研究创新中心,隶属于华为2012实验室下的中央研究院,在华为的研究体系中可谓嫡系力量。此前有消息称近年以来,这一研发部门在大量地招收车辆工程专业的硕士、博士,包括智能驾驶、ADAS、车辆控制方向。不仅如此,曾任北汽新能源党委书记、总经理的郑刚更是出任华为车BU副总裁,郑刚的加入被外界認为是华为补齐汽车领域人才短板的一步。华为车BU总裁王军透露,目前BU部门的员工总人数已经超过4000人。
  徐直军透露,目前在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已经投入了5亿美金,短期内没有考虑汽车业务的盈利问题。
  “在华为一个盈利周期是8年,目前根本没有讨论过汽车BU盈利的问题,但是我们看到这是一个机会,只要我们做得好,未来给公司创造的收入会巨大。没法挣钱就是你没本事。”徐直军表示。
  可以看到的是,华为正在深度融入汽车产业。华为想要做的事情,几乎涵盖了智能汽车未来的几大关键技术。在汽车“新四化”带来的汽车产业重构中,华为希望扮演重要的角色。短短一年多的时间,汽车行业内外都已经感受到华为的勃勃野心。

业务布局广泛


  华为想跟整个汽车产业做生意,就注定要不断延伸自己的业务边界。正如徐直军所言,“不同的车企感兴趣的部分不同”,因此在萌芽阶段,华为汽车BU也需要成为一个“于百家之道无不贯通”的杂家。
  而近日,华为也介绍了其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云服务三个方面的进展和发展逻辑。
  9月25日,华为在北京举办了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生态论坛,华为介绍了其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云服务三个方面的进展和发展逻辑。
  在智能座舱方面,其实在今年的中国汽车论坛上,王军就公布了华为目前三大鸿蒙车载系统信息,包括鸿蒙座舱操作系统HOS、智能驾驶操作系统AOS以及智能车控操作系统VOS。这个三大件被誉为华为当下最新的智能车载系统。在华为的规划,鸿蒙操作系统将实现分布式架构,可以实现手机、电视、穿戴、汽车等多样化终端的无缝互联。



  为了实现多场景的一致性体验,华为在软件、硬件、生态这三个方面都下了很多功夫。软件当然就是鸿蒙车机OS,硬件平台解决方案包括车机模组、车载智慧屏和AR-HUD。在生态方面,华为致力于打造鸿蒙车域开放的应用生态和硬件生态。不难看出,华为在这方面的布局逻辑,和目前阿里和腾讯在车联网及智能座舱上的商业逻辑,有所相似。
  在智能驾驶方面,华为主要是提供自动驾驶研发的底层核心技术。华为主要打造自动驾驶的硬件平台和操作系统,第三方合作伙伴基于此进行开发。华为提供MDC计算平台、操作系统AOS/VOS和自动驾驶云服务Octopus,通过开放合作的方式,加速智能驾驶的落地。   9月25日,华为更是发布了两款最新产品,一款是MDC 210,为L2+级自动驾驶提供计算能力,另一款则是MDC 610,可为L3级和L4级自动驾驶车辆提供算力。











  在云服務方面,则是基于大数据和AI能力,向车企提供自动驾驶云服务、高精地图云服务、车联网云服务和V2X云服务四大解决方案。此外,华为还提供电动汽车的三电云服务,融合电池机理和数据模型,实现电池安全预警与寿命精准管理。
  类似这样的技术能力还有很多,华为也没必要去和造车这件事情较劲,深耕专业技术领域进行更多场景化的拓展,市场还极其的大,厂商合作自然都会纷纷找来。
  “去年我们提到的三个域控制器、三个操作系统(HOS、AOS、VOS)都已经可以拿出来了。我们去年4月份提出想做的事情、在做的事情,都能拿出实物或者展示出来。下一步,我们计划到2022年初,把这些东西都装上车。这是华为的节奏。”徐直军如是说道。
  不难看出,华为汽车业务的主要布局,涵盖了自动驾驶、车联网、云服务等汽车行业未来最核心的竞争领域,而不是像BAT等企业将更多的重心放在其中的一个领域。
  之所以布局宽泛,徐直军表示是基于华为多年来技术积累提供的支撑,“我们涉足的每一个业务,都是与之前的业务是有关联。但是投资汽车领域,需要尊重行业的发展规律,需要对汽车产业有耐心。一旦抓住机会,未来将会给华为创造巨大收益。”

写在最后


  在软件定义汽车和电动化作为业界已达成统一共识的大趋势下,结合华为过去在智能硬件和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优势,先期通过与整车厂合作在优势领域入局,后期站稳脚跟后再考虑更多的业务形态,在目前汽车市场整体放缓的情况下,也不失为一种稳妥的进入方式。
  正如徐直军所说”不要看到特斯拉就神话它,要多听我们讲话。”纵观智能汽车的产业机会,从 AI 芯片到车载系统,从新能源电池到 5G 车联网,从图像、语音智能识别技术到高精度 3D 地图,这些细分领域华为都有实力参与,相信只要把握好时机,华为或将成为智能网联汽车时代的最大赢家。
其他文献
近两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盛,人们对社会上各种事物和现象的接收速度越来越快,接纳范围越来越广,接受意愿与包容度越来越高,于是破圈文化,已经成为了一种极其普遍的社会现象。  然而对于现阶段的车企来说,破圈并不单单是为了刷存在感,更是为了在存量市场时代寻找到新的增量。因为只有突破固有的消费圈层限制,才能找到新的目标受众,解决许多汽车品牌内循不畅的困境。  9月26日,新宝骏携手苏宁在北京车展之际发布
期刊
“家用车做到这样,还求什么”,坐在凌派锐·混动后排的吴老师发出这样的感慨,轴距2730mm的凌派锐·混动,以几乎同级最长的轴距给到了后排乘客十分宽裕的纵向空间,即便是混动车型也依然保持了燃油版的奢享空间,还有“柔中带刚”的后排座椅,对腰部的有效支撑,让人感到全身放松。  拥有“款待感”的车内乘坐感受不是这次凌派锐·混动的核心亮点,但作为本田在中国的首款A级第三代i-MMD混动车型,有了混动技术的加
期刊
在去年的重庆车展开幕前夕,长安汽车向外界正式发布了蓝鲸NE动力平台,这也是中国品牌中首个模块化动力平台,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随后基于全新平台架构打造的1.4T、1.5T两款发动机,也在第一时间被长安投放到了两款主力车型上。  长安CS55 PLUS和锐程CC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并不陌生,一辆是紧凑级SUV市场的新晋明星,另一款则是紧凑级轿车市场的口碑王,两款车型作为10万级别市场的明星车型再次被长
期刊
日料被称为是“用眼睛吃的美食”,日本被称为“用眼睛吃饭的民族”,美学设计在日本普及之高也是為人称叹的。日本建筑设计大师隈研吾也常用“由小及大,油然而生”来形容他的设计理念,日本所及的任何事物,都有由小及大的层次美学。作为日本本土企业的日产,也很好的沿袭这一传统美学,将其带入到日产Ariya上。永恒的日式未来主义  提起人们对日产Ariya的期待,要追溯到2019年的东京车展上,那时日产Ariya的
期刊
越来越成熟的市场,用户对汽车的了解日渐深入,消费者更加关注动力,操控,悬挂,底盘到底有多少真功夫,“外观大气,设计高端”这样笼统的导购话术只能在更下沉的市场发挥作用。加之持续火爆的自驾游,重新升温的改装及赛事等等,丰富多元的汽车文化蓬勃发展,也在另一方面唤醒人们对“驾驶”的欲望。  必须指出的是,随着时代与科技的进步,今天的“驾驶”早已不仅仅是指“开车代步”,而是强调“建立在操控车辆基础上的人与车
期刊
不过,价格只是决定销量的的一部分,对于消费者而言,最关心的还是这辆的车的产品力究竟如何,毕竟在10万级紧凑型SUV市场,有太多的可选性。那么,作为一名后来者,观致7又有哪些出色的表现呢?带着这些疑问,近日,我们对该车进行了全方位的体验。潮酷是观致7给我的第一印象  当下,年轻群体成为了汽车消费市场的主力军,为了吸引这类群体的眼球,各大车企纷纷打出了年轻化的口号,并在车型中融入了大量的潮流化设计语言
期刊
凡是生命力越长久的车型,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精准满足用户的需求。随着时间的流逝,尽管他们不见得一定是当下最流行的,技术最领先的,但他们却依然很好用,和你心灵合拍。  雪佛兰迈锐宝XL也是这样的一个存在。用惯常的眼光看,这台2016年上市的产品,已经进入生命末尾。然而,平均每月5000左右的稳定销量,说明市场上仍然有这样一批人,他们保持着年轻积极的心态,热爱生活,重视自己和家人的感受,这些特质,
期刊
“新伊兰特、新机遇、新挑战”,北京现代常任副总经理杜君保的三个“关键词”,道出了第七代伊兰特在北京现代“HSMART+”技术品牌战略推进中所担当的重任。“第七代伊兰特不仅是对经典的传承,更是对创新的致敬”,它在外观设计、车内空间以及动力、操控、安全性和轻量化等方面的革新性改变,将满足年轻消费群体对A级车新的需求,也必将为细分市场树立新的标准。破界设计 运动气息呼之欲出  第七代伊兰特前卫、犀利、出
期刊
在中国市场渐入佳境的林肯品牌,基于对豪华内涵的独到见解和本土客户需求的精准洞察,在2020北京国际车展正式发布全新品牌主张——“豪华 自有其道”,充分体现品牌在竞争激烈的豪华汽车市场中特立独行、坚持为客户打造美式豪华体验的美好愿景。  同时,林肯还积极与车主和消费者沟通,通过推出更多优秀产品、持续提升客户体验,进一步贴合各细分市场目标受众瞬息万变的购车需求:全新林肯冒险家推出首款限量版车型——黑骑
期刊
一張与众不同的谍照,打破了人们对长城多年的呆板影响,吊足了胃口。面向全网公开征名,公开将命名权交给用户,再次激起网友们的线上狂欢。从定名“大狗”到“红狗,蓝狗……”,“哈士奇版,马犬版……”,车型名字,颜色名字,配置名,对一台新车来说,几乎所有重要的称呼,就这么“狗”上了。  有人说是莽撞草率,也有人说是别有用心。  这跟我们习以为常的汽车圈的高大上截然不同,甚至让诺兰来导演这台车的上市,他也未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