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是学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的最有效途径,是教育现代化和科学化的重要标志。历史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历史知识,更要因地制宜,利用历史学科自身的优越,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出新时期具有健全人格的现代化建设者。
【关键词】 历史教学;心理健康教育;“生态课堂”
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是学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的最有效途径,是教育现代化和科学化的重要标志。因此,探索和研究目前日益严重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学校与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高中阶段教育是目前处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夹缝里最尴尬的一块,在时间和精力方面学校和家长除了关心考试成绩似乎无暇顾及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然而,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又偏偏是最不容忽视的一块。因为高中阶段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一个人的心智渐趋成熟的时期,这个时期学生形成的品格将影响他们的一生。同时,高中时期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压力最大的时期,将要面临高考压力以及对前途的未知感、还有性成熟带来的青春期困惑以及开始逐渐扩大的人际关系网的困扰等等,使得这个时期成为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多发时期。高中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增多与显著。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教学,无论是其课堂教学形式,还是本身知识内容,都蕴含有丰富的心理教育素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说是历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任务。那么,历史教学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融洽师生关系,营造积极向上的“生态课堂”
良好的课堂氛围,能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在轻松、愉快、欢乐的气氛中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产生较强的记忆力,而且还能活跃人的思维,发挥人的潜在智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建构式生态课堂”要求师生关系民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用对待生命的态度做教育。要耐心地了解学生,热爱学生。要及时地鼓励与激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要让教学问题首先来自学生,让问题解决首先问计于学生,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起着主导的作用。教师的教学能力、方法直接影响到课堂心理气氛。教师讲课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就能使学生的心理状况处于最佳水平。历史学科的综合性、过去性,让历史教师把课讲生动、让学生愉快学习大有作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尽量补充历史资料、图片、小故事,使内容更形象生动有趣。如在讲《探寻生命的起源》一课时,把上帝七日创造世界的圣经故事讲给学生,使学生兴趣大增。讲到科学与宗教的斗争时还可以投影一些丑化达尔文的图片。这些历史资料、图片、小故事既可锻炼学生的思维加深记忆,又可活跃气氛,减轻学生沉重的心理负担,拉近师生的距离。
二、鼓励、赞赏学生,增强学生信心
现在的学生面临学校、家庭、社会的压力,心理极其脆弱,课堂上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都容易导致其心理产生抵触情绪,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应尽量赏识学生,鼓励他们,给他们成功的体验,尽量少批评指责,避免其心理不稳所产生的抵触情绪。
首先课堂上多表扬少批评。教师要多表扬、鼓励学生,每位学生都有其闪光点,我们不要吝啬我们的表扬、鼓励,教师要用敏锐的眼睛去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激励性的评价。 课堂教学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提出不同的问题,有难度需要费脑筋的问题让优秀生回答,简单的问题让差生回答、慢慢培养他们的信心,对于他们身上哪怕是微弱的处于萌芽状态的积极因素,也满腔热情积极扶植,予以发扬,使他们增强信心,更主动地追求进步。
其次正确解决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可能保持45分钟都精神抖擞,有的学生会出现打瞌睡、讲话、心不在焉等问题。当出现课堂问题行为时,我们要及时解决,但不能损学生尊严、伤学生人格。在教育学生中,我们要尽量采用积极性的语言,而尽量避免使用一些消极性的语言。如历史课堂在传授基础知识的时候学生打瞌睡时,我常常笑着和学生说:“古人在学习上是头悬梁,锥刺股,我也不要你们头悬梁,锥刺股了,想要睡觉的同学就咬咬牙,挠挠头发,认真听课吧。”
三、用伟大的历史人物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中学历史课本中有许多伟大的杰出人物,他们的坎坷人生,历经挫折矢志不渝的拼搏精神,就是培养学生承受挫折,调控心理障碍的最好素材。例如:古代史学家司马迁在惨遭屈辱的“宫刑”之后忍受非人的痛苦著《史记》,成为“史家之绝唱”;司马光耗费大量心血,十九年才写成《资治通鉴》;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在失聪后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靠着惊人的毅力完成第九交响曲。在讲这些伟大历史人物的时候趁机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培养其忍受痛苦的心理承受能力,养成坚韧不拔、刻苦耐劳的学习习惯。
总之,历史学科蕴含有大量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只要历史教师传授基本知识的时候,不忘却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任务,利用历史学科自身的优越,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一定能培养出新时期具有健全人格的现代化建设者。
【关键词】 历史教学;心理健康教育;“生态课堂”
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是学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的最有效途径,是教育现代化和科学化的重要标志。因此,探索和研究目前日益严重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学校与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高中阶段教育是目前处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夹缝里最尴尬的一块,在时间和精力方面学校和家长除了关心考试成绩似乎无暇顾及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然而,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又偏偏是最不容忽视的一块。因为高中阶段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一个人的心智渐趋成熟的时期,这个时期学生形成的品格将影响他们的一生。同时,高中时期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压力最大的时期,将要面临高考压力以及对前途的未知感、还有性成熟带来的青春期困惑以及开始逐渐扩大的人际关系网的困扰等等,使得这个时期成为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多发时期。高中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增多与显著。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教学,无论是其课堂教学形式,还是本身知识内容,都蕴含有丰富的心理教育素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说是历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任务。那么,历史教学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融洽师生关系,营造积极向上的“生态课堂”
良好的课堂氛围,能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在轻松、愉快、欢乐的气氛中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产生较强的记忆力,而且还能活跃人的思维,发挥人的潜在智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建构式生态课堂”要求师生关系民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用对待生命的态度做教育。要耐心地了解学生,热爱学生。要及时地鼓励与激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要让教学问题首先来自学生,让问题解决首先问计于学生,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起着主导的作用。教师的教学能力、方法直接影响到课堂心理气氛。教师讲课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就能使学生的心理状况处于最佳水平。历史学科的综合性、过去性,让历史教师把课讲生动、让学生愉快学习大有作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尽量补充历史资料、图片、小故事,使内容更形象生动有趣。如在讲《探寻生命的起源》一课时,把上帝七日创造世界的圣经故事讲给学生,使学生兴趣大增。讲到科学与宗教的斗争时还可以投影一些丑化达尔文的图片。这些历史资料、图片、小故事既可锻炼学生的思维加深记忆,又可活跃气氛,减轻学生沉重的心理负担,拉近师生的距离。
二、鼓励、赞赏学生,增强学生信心
现在的学生面临学校、家庭、社会的压力,心理极其脆弱,课堂上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都容易导致其心理产生抵触情绪,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应尽量赏识学生,鼓励他们,给他们成功的体验,尽量少批评指责,避免其心理不稳所产生的抵触情绪。
首先课堂上多表扬少批评。教师要多表扬、鼓励学生,每位学生都有其闪光点,我们不要吝啬我们的表扬、鼓励,教师要用敏锐的眼睛去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激励性的评价。 课堂教学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提出不同的问题,有难度需要费脑筋的问题让优秀生回答,简单的问题让差生回答、慢慢培养他们的信心,对于他们身上哪怕是微弱的处于萌芽状态的积极因素,也满腔热情积极扶植,予以发扬,使他们增强信心,更主动地追求进步。
其次正确解决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可能保持45分钟都精神抖擞,有的学生会出现打瞌睡、讲话、心不在焉等问题。当出现课堂问题行为时,我们要及时解决,但不能损学生尊严、伤学生人格。在教育学生中,我们要尽量采用积极性的语言,而尽量避免使用一些消极性的语言。如历史课堂在传授基础知识的时候学生打瞌睡时,我常常笑着和学生说:“古人在学习上是头悬梁,锥刺股,我也不要你们头悬梁,锥刺股了,想要睡觉的同学就咬咬牙,挠挠头发,认真听课吧。”
三、用伟大的历史人物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中学历史课本中有许多伟大的杰出人物,他们的坎坷人生,历经挫折矢志不渝的拼搏精神,就是培养学生承受挫折,调控心理障碍的最好素材。例如:古代史学家司马迁在惨遭屈辱的“宫刑”之后忍受非人的痛苦著《史记》,成为“史家之绝唱”;司马光耗费大量心血,十九年才写成《资治通鉴》;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在失聪后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靠着惊人的毅力完成第九交响曲。在讲这些伟大历史人物的时候趁机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培养其忍受痛苦的心理承受能力,养成坚韧不拔、刻苦耐劳的学习习惯。
总之,历史学科蕴含有大量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只要历史教师传授基本知识的时候,不忘却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任务,利用历史学科自身的优越,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一定能培养出新时期具有健全人格的现代化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