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音乐在语文课堂飞扬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jing795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美流畅的音乐旋律,蕴含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音乐教育是心灵的塑造,是情感的培养,是个性的发展,是辅助教学的好帮手。声情并茂的音乐艺术是教师在课堂上充分运用的教学资源。它是一门最擅长表达情感的艺术,以其生动的形象来表现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当优美、健康的音乐旋律在语文课间涌动,能使学生产生一种高尚的、灵魂升华的情感。因此音乐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优美的旋律可以陶冶情操,激励情感。在教学实践中,恰如其分地将音乐引入语文课堂,对营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拓展学生思维,深化课文主题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导入新课,创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运用音乐导入新课,能创设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学生乘着音乐的翅膀自由翱翔在课堂上。比如在教学《草原》,导入新课时,在课堂上播放一曲悠扬的带草原风味的歌碟。顿时,音乐旋律在教室里舒缓地流淌,轻轻地流进学生的心田,使他们在享受音乐带给他们奇妙视听效果的同时,一幅幅富有草原风光的画面随之展现在学生眼前:蓝天、白云、一碧千里的草原,奔驰的骏马、散步的牛羊……如诗如画的意境紧紧抓住了学生的视觉与听觉,他们一下子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抓住这一契机,在黑板上板书出醒目的课题——《草原》。
  在教学中,教者正是恰当地借助音乐这一媒介物,引发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让学生得到生动形象的感受和真切的情感体验,很快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课文,和作者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在轻松和谐间与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利用优美的旋律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那么就会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二、配乐朗读,促进感受、增强理解,体会语言意境
  在教学《第一场雪》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语言文字所表现的意境美,可选用一首旋律优美的钢琴曲《雪花飞舞》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和着优美的旋律轻声朗读。在朗读和诱思探究的教学过程中,感受雪花漫天飞舞的情景。在音乐的浸润下,教师和学生一同陶醉,仿佛眼前出现了一幅银装素裹的雪景图:在漫天雪地里,一群孩子正在尽情地欢呼,尽情地玩耍,他们堆雪人,打雪仗,那欢乐的叫喊声将树枝上的积雪震落下来。是音乐唤起了孩子们童年的欢乐,他们在音乐的感染下对课文有了更深的理解,更深的体会。
  学生借助音乐旋律将课文内容读透,所以感受也颇深。学生在钢琴曲的伴奏下真真正正地读出了《第一场雪》的雪中与雪后的美。正是借助音乐的无穷魅力,教者在教学《第一场雪》时,满怀激情,着力引导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体会思想感情,产生共鸣。运用恰当的方法,努力使抽象的语言形象化,让形象的语言活起来,尽力缩短学生与课文的时空距离。在悠扬的乐声中教师范读,学生诵读,配画面有感情地朗读等形式教学,让学生对“瑞雪”已经有了形象的认识,也受到了“喜悦”的感染。教者引导学生领会课文内容所包含着的雪大、雪美、人欢的景象,从而使一幅活灵活现的雪景图呈现在学生面前,再进一步体会作者此时此刻喜悦的心情和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喜悦心情,就有了奠定感性的真实基础了。
  三、融合音乐,开发课程,做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
  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创造者与开发者。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不只是忠实地实施计划、教案的过程,更是课程创造和开发的过程。真实的课程是发生在学校中的,发生在课堂里的,发生在师生互动间的。因为课程的四个因素教师、学生、教材、环境中,人的因素有两个:教师、学生,他们都是主体,是认识者,而且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的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进行交流。
  (一)自编音乐,创作填词,变课文为歌曲
  在教学人教版第一册《识字四》一课时,我尝试谱曲,把课文变成了孩子喜欢的歌唱形式。在教学时,通过打节奏,读歌词,唱儿歌,学生很快地感知课文内容,并熟读成诵。学习兴趣之浓,学习效率之高,也是平时教学过程中少见的。学生完全处于最佳学习状态,因而在下一个环节——合作探究、自主发现识记方法时,生字的难关被轻而易举地攻破。
  (播放《识字四》的歌曲,学生认真听,感知曲子的内容)
  师:让我们一起先来学习歌词。
  (师有节奏地范读)
  生:边打节奏边跟读歌词。
  师:你们学得可真快,我们一起来唱《识字四》这首歌,还可以配上动作。
  生:一边唱一边配上自己编排的动作。
  师:你们真聪明,这么快就把课文的内容背下来。可是课文中的生字你都认识了吗?请你和小组的伙伴一起合作,用各种方法记住字形。
  (二)利用熟识的旋律,引导自编歌曲,升华教学主题
  在教学《胖乎乎的小手》一课,教师结合歌曲《小象》进行教学。该课例充分体现了在班级的教学环境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活动获得了知识,获得了对文本的独特体验,超越文本,展现了浓浓的爱,闪现了人性的光辉,反映了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的有机结和。
  师:兰兰的小手真了不起,小朋友一定想夸夸它,你能用咱们昨天学的夸小象的办法来夸夸兰兰吗?(师生共同创作填词,并唱歌曲)
  师:在小朋友夸兰兰的歌声中,老师还感受到了兰兰对爸爸妈妈的爱,我想小朋友们都一样,都有自己喜爱的人,来赶紧问问你的朋友最喜欢谁好吗?(生在音乐的旋律中找朋友,小组同学互相用歌唱的形式问,形成了良好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让音乐旋律在语文课堂里飞扬,不但课堂气氛生动活泼,而且能让学生在音乐的陶冶和潜移默化中学习新知识、培养综合能力、不断提高审美情趣。
其他文献
创造性思维具有新奇、独特、流畅和变通的特点,其表现为思路开阔,打破知识局限,能迅速发现事物与事物之间、现象与本质之I司的联系,富于想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而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很大的潜力。如何将学生的这种潜在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教师是一个重要因素。  一、要真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转变教师的观念  1.明确地理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那么我们又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呢?  一、设疑启智、营造创新氛围  英语课堂教学中每一教学步骤都应多设信息沟,层层递进,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或语言材料,设计适量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
初中政治课教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尤其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今天,如何进行教学是我们政治课教师探讨的一个最重要课题。笔者认为教学应遵循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在此淡淡体会。  一、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贯彻方向原则性  初中思想政治的教学,是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实际,生动具体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学习文明习惯的教育。同时对学生进行
【摘要】时代呼唤体育工作者不仅要把学生培育得体魄健壮,更应重视把学生培养成富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适应未来生活和学习的新型人才。本文从改变教法、创造氛围、实施差异教学、鼓励提问、培养创新思维等方面阐述了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及其重要性。  【关键词】体育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学生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本人就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几点体会。  一、改变教学方法,
概率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有重要实际应用意义,是学生感兴趣的教学知识,是高考中的热点问题,那么如何掌握好概率的基础知识,让我们学生解题得心应手呢?rn三角函数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指出:要“把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作为师资培养、培训的重点”。广大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在教学改革中起关键作用,没有教师的积极配合,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就建立不起来。  据最近上海市对部分中小学进行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88%的教师表示热爱并乐于从事教师职业,绝大部分教师注意个人的师德培养,认为爱生、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
【摘要】要摈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提倡“重过程”的新教育理念,还学生的发言权,使他们在评价中成长、创新、发展,张扬个性,获得受人尊重的主体地位,享受美术带给他们的幸福。  【关键词】评价 引导 创作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几乎所有的教育专家及教师都不得不承认,美术教育的首要阵地就是课堂。叶澜教授认为,传统课堂教学已形成坚固的教学模式,教学改革要改变的不只是传统的教学理论,还要改变千百万教
【摘要】课堂作为教师和学生共同的主阵地,是师生“演”好一堂课的大舞台。那么,如何使我们的课堂更加活跃呢?我认为,师生情感交流、师生合作参与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激活课堂的三大主要因素。  【关键词】语文 课堂 激活    于漪老师说:“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动的、活的,充满情趣和灵性的氛围。”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社会性和综合服务性。在语文教学的三大基本途径: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最关键的是课堂
适时有效地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自悟、自得,从而将书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和谐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首先,数学实践活动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活动,是教师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这个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是其年龄段感兴趣、做得了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活动中更好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当前,关于“个性化阅读”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层出不穷,但只要你粗略地浏览一下,你会发现不少关于“个性化阅读”的理论与实践似乎缺少关键的一点,即对个性化阅读的研究缺少“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