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欧亚大陆与美洲大陆交界处的北纬65度,有一座为冰雪苔原所覆盖的火山小岛。这座熔岩岛全部由火山喷发物堆砌而成,加之孤悬海外,不受外来物种打扰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其拥有独一无二的地表环境和物种分布,这里就是冰岛。由于靠近北极圈,其荒芜寒冷的内陆冰川岩原被认为是地球上最接近月球表面的陆地环境。美国宇航员登月之前曾在这里进行模拟月表登陆的适应性训练。除了很多直接以冰岛为背景的幻想影片,近日好莱坞科幻大片——《星际穿越》也前往冰岛取景,以模拟某颗远在需要穿越虫洞才可能到达的太阳系外行星的冰冻表面。我对冰岛的兴趣,也由此一点一滴地累积而来。
冰岛全境拥有大大小小近300座火山,其中近50座火山仍处于活动状态,随时可能喷发。2011年,冰岛发生了百年来最大的火山喷发,阻断了整个欧洲上空的民航航路长达一月之久。就在我刚定下计划要前往冰岛的时候,一条新闻——2014年9月14日,冰岛第二大火山巴达本加火山开始喷发。冰岛因此一度将航空警报由橙色上调为全面禁飞的红色最高等级,让我陷入了“去或不去”的纠结中。有了2011年的前车之鉴,这一去冰岛悬念极大。如果去的话,一旦火山爆发状态加重,整个欧洲上空的航路可能再度被全面封锁,到时不知道得在冰岛滞留多久。加之火山灰对小飞机发动机的伤害极大,当地的飞机租赁机构和飞行员协会也已经在邮件中警告我,就算按预定计划到达冰岛,我仍然可能无法如愿自驾飞行。但如果不去,九月一过,冰岛将逐渐步入没有白昼的极夜期,天气也将变得极度恶劣,别说飞行,就连地面自驾汽车都不够安全。如果错过这一次机会,至少又要等上半年。更何况,如果火山喷发的规模不至于封锁空路的话,这意味着我将有千载难逢的自驾飞机在空中观察火山的机会。对于从未亲眼见过活火山,更别说亲自飞越活火山的我来说,这个机会实在太有诱惑力了……在脑中略过了所有可能面临的风险及后果后,最后我还是决定按原计划前往。
“未来隐藏在迷雾之中,隔着距离,难免让人望而生畏。然而只要踏足其中,一切就会云开雾散。”——女飞行家柏瑞尔·马卡姆的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勇敢前行。
九月下旬,我乘坐冰岛航空的波音757-200型飞机从纽约肯尼迪机场起飞。经过五个半小时的飞行,终于降落在全世界纬度最高的首都城市——雷克雅未克。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尽管毗邻北极圈,雷克雅未克的平均气温远远温暖过同纬度的其他城市。横隔丹麦海峡仅两小时飞行距离的格陵兰东部小镇库鲁斯克,尽管纬度与雷市基本相同,由于北冰洋寒流的影响,却是终年冰封雪冻。英文中有对此相当精准的双关语调侃,“Iceland is all of green Greenland is all of ice.”——冰岛全境绿,绿岛(格陵兰的英文字面意义为“绿色岛屿”)全是冰。
此前担心的达本加的火山喷发,由于喷发地区远处深郊,不至于侵犯到雷克雅未克周边空域以及相应民航航线,因此等到我到达雷克雅未克的时候,针对小飞机的禁飞指令已经取消了。但初到冰岛的时候天气并不好。刚告别明媚夏季的冰岛被凄风苦雨的低压气象所统治,几乎每天都是阴雨连绵与呼啸狂风。前往喷发火山的路途遥远,需要飞越大片的冰原与高山,如果这样的风雨天气持续下去,就算有当地飞行教练作为安全飞行官与我同行,也未必能够在如此恶劣的天候下完成约四小时的长途往返飞行。
还好天公作美,在我停留冰岛的最后一天,缠绵不去的低压中心终于离开了这片海域,整个冰岛南部阳光普照,雨住云收,风平浪静。至此,一切障碍都已统统消散,终于可以飞越火山,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幸运。
那天,我早早地到达了离酒店不过10分钟车程的雷克雅未克市内机场,与之前联系好的飞行官戴维见面。戴维是冰岛本地人,有着5年飞龄的他正是在这座机场接受的飞行训练,戴维现已考好了飞行教官执照,一边教育学生飞行员积累飞行小时,一边寻求在小型航空公司或公务航空公司担任飞行大副或机长的机会。
作为ICAO国际民航组织的成员国之一,冰岛的飞行规则与无线电术语与美国并无太大差别。出于法律职业病的谨慎个性,我还是保守起见地雇佣了熟悉当地飞行规则,以及周边地形气候的戴维协助处理无线电通话与飞行导航。为了照顾不懂冰岛语的我,戴维主要使用英文与塔台交流,时而插进一些冰岛语。然而随着飞离市内繁忙空域,进入到荒无人烟的市郊之后,无线电里便安静下来,只有飞机引擎的轰鸣声伴随着我们的孤寂旅途。
时值初秋的清晨,缠绵多日的雨云已经散去,蓝天一洁如洗。唯有环绕着雷克雅未克的广袤群山依然氤氲着蓬勃欲发的乳白雾气。地面苔原由于吸饱了水汽,呈现出浓重的鲜绿色。如果说在干燥时候,深黑的火山岩还能从干枯的灰黄苔原中隐隐透出存在感的话,现在它们已经被湿哒哒的绿色所淹没了。远处的山脚下,能看到供应整个雷市电力的地热电站,以及热力井中滚滚而出的地热蒸汽——火山活动带来的地热为雷克雅未克提供了源源不绝的清洁电力与热能。郊外散布的农场小镇也基本遵循着围绕地热点而建的规律。如果说沙漠地带的文明是有水源处有人烟,那么冰岛的规律则是有地热处有人烟。
随着远离市区,人烟的痕迹也逐渐息绝了。飞机已经深入到群山冰原腹地,云层聚集加厚,群山也由之前的青绿苔原转变为一望无际的皑皑白雪。我们拉高机头,爬升到8000英尺(约合2400米)的云层之上。灿烂的阳光洒落在云雾上,形成环状的彩虹圈。在云遮雾拦与虹彩辉映的下方,冰河蜿蜒,冰牙交错,冰川裂开深蓝色的伤痕,流淌的冰舌悬挂在冰雪的峭壁之上。我突然想起来传说中居住在极寒之地的冰雪女王的故事,她所在的冰宫大概也会是同样的奇景吧。
而真正的奇景,还在远方等待着我们。
出于安全起见,我们并没有直接前往火山喷发处,而是小心地沿着山脉的边缘绕行。一路有大约20~30节(约合37~56千米/小时)的顺风,飞机比预定中的行程要快得多。当看见云层上奇峰突起的层积白雾时,我还没反应过来,只以为是一团普通的层积云。直到戴维掏出手机给它拍照,我才有所察觉地迟疑发问,“这云是?”“火山灰!我们快到了!”戴维简洁地回答我。 如同迎接摩西的红海般,我们正前方的厚重云海顺从地分出一片足够我们下降的空隙通道。穿出云海的缺口,眼前是大片铺陈的白色冰原。夺目的滚滚白烟尽头就是漆黑的火山口,可以看到翻滚的岩浆,灰白色的火山灰遮云蔽日地朝着东方的大海飘去。之前将近大半个月里,风向正好与今天相反,都是朝向内陆的雷克雅未克去的。这样的话,由于航路上可能遭遇对飞机发动机损害极大的火山灰,我和戴维就不得不为了安全起飞绕远路迂回前进。而今天不仅天气晴好,更是惠风和畅,无怪乎戴维一路上都在不断感叹,“你的运气真是太好了。”
随着飞机接近火山,无线电忽然里传来对话声。我定神一看,火山口的上空已经有其他几架小型固定翼飞机与直升机早早到达了,正在以火山口为中心低低环飞或悬停。自从冰岛政府封锁了火山周边的地面区域后,空中观火山成为热爱探险的游客们唯一的选择,尽管所费不菲,却仍然极受欢迎。难怪出发前戴维也说,“火山那边的空域比市里可要忙多了。”此时的他,一边与当地飞行员以冰岛语简短交流着,一边忙于操纵飞机以拉开安全距离。
等接近了火山口,我们就放慢了飞行速度,并尽可能地贴近山峰喷发处,以便仔细查看火山喷发的景象。在火山灰雾掩映之下,岩浆闪耀着时而朦胧时而明亮的橘红色光泽,飞溅着,舞动着,犹如恶魔之舌般贪婪地舔舐着人世洁净的空气,似乎拥有生命般地不住地翻滚沸腾。奔涌的岩浆以万夫不当之势溢出山口,一泻而下,形成一个小小的岩浆瀑布,并延展出一条岩浆河,朝地势更低的方向缓慢推进。暗红熔金的岩浆河蜿蜒流淌在泛着银子般的光芒的冰原,仿佛爬行科的猎食者一般,冷酷而缓慢地匍匐前进,闪动着不吉的光芒。火山烟雾被地底的焚风簇拥着,又被人间的雪风拉拽,在离地面大约三四千米的高度平平铺开,厚厚地覆盖在岩浆河上方,仿佛给寒冷的冰川披上一条厚重的皮草披肩。火山灰含有大量硫化物,虽然远远看去呈现出牛奶般的白色,但当阳光透过火山灰时,则被过滤为妖异的血红色,与岩浆河的光芒交相辉映,反射在冰川的雪白肌体之上。岩河周围的冰川早已受热化开,深黑的古老火山岩上重新覆盖了新冷却的火山岩。岩河途径上的地下水脉则被岩浆高热所气化,自不同地表裂缝中纷纷挤出滚滚水蒸气,仿佛战场放出的狼烟般,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形成难得一见的蒸汽阵——戴维一边掌控着飞机以便我腾出手来拍照,一边向我感叹道,“我在冰岛生活了这么多年,从未见过这样的景象。”
以火山灰带为分隔线,我们在火山一侧翻折俯冲了几次,以便充分饱览喷发口的美景。又绕到火山的另一侧,顺着火山灰以及岩浆河流的方向,朝东行去。原本以为戴维会和之前一样原路折返,没想到飞机一个轻巧的转头,径直从火山灰之下穿过。之前听过不少关于火山灰将如何损伤发动机的告诫,戴维这个意外的举动让我有些吃惊。然而我很快就明白了此举并不危险。由于晴好天气与稳定风向的缘故,火山灰如同一队训练有素的军人,纪律明晰地紧密组织在一起,直到与空中云层汇合之时,才因为受到外力,而如同花朵般在我们的头顶扩散开来。
火山灰的正下方,天空变得更加阴暗了。只有在如此接近的距离观测,我才注意到,火山灰不止是单调的灰白色,而是隐隐折射出好几层不甚明显的晦暗色调,青、紫、橙……说到阳光,头顶的太阳也由于火山灰的过滤变得不甚真实。此时地面上浓烟滚滚,广袤的白雪与冰河映照着太阳与岩浆的血红光芒,冷却的黑色岩浆和火山灰散发着刺鼻的硫磺气味,冰火交织,天倾地陷,仿佛仿佛但丁笔下所描写的炼狱,全然一派末世景象。
如此宏大的恐怖与美丽震慑住了所有飞机上的所有人。飞机发动机的声音有力地轰鸣着,无线电里没有一个人说话。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小时候背诵过的过的片段又出现在脑海中,“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自上世纪20年代,美国的道格拉斯机队首次完成环球飞行以来,已经有不下十位飞行员经由格陵兰一冰岛一欧洲大陆航线完成了同样的壮举。当他们飞越这片冰与火之地的时候,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呢?当我也与他们俯视同样的景色,或许是更为奇丽的景色时,这个疑问一直在我心中翻滚着。出生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的中国律师或许无法揣测出生在十九世纪末的美国军官心中所想的内容。但至少,我们分享着同一颗不妥协不放弃的勇敢的心。正是这颗心,激励了人类不断进取开拓的历险。这也正是飞行的意义。
冰岛全境拥有大大小小近300座火山,其中近50座火山仍处于活动状态,随时可能喷发。2011年,冰岛发生了百年来最大的火山喷发,阻断了整个欧洲上空的民航航路长达一月之久。就在我刚定下计划要前往冰岛的时候,一条新闻——2014年9月14日,冰岛第二大火山巴达本加火山开始喷发。冰岛因此一度将航空警报由橙色上调为全面禁飞的红色最高等级,让我陷入了“去或不去”的纠结中。有了2011年的前车之鉴,这一去冰岛悬念极大。如果去的话,一旦火山爆发状态加重,整个欧洲上空的航路可能再度被全面封锁,到时不知道得在冰岛滞留多久。加之火山灰对小飞机发动机的伤害极大,当地的飞机租赁机构和飞行员协会也已经在邮件中警告我,就算按预定计划到达冰岛,我仍然可能无法如愿自驾飞行。但如果不去,九月一过,冰岛将逐渐步入没有白昼的极夜期,天气也将变得极度恶劣,别说飞行,就连地面自驾汽车都不够安全。如果错过这一次机会,至少又要等上半年。更何况,如果火山喷发的规模不至于封锁空路的话,这意味着我将有千载难逢的自驾飞机在空中观察火山的机会。对于从未亲眼见过活火山,更别说亲自飞越活火山的我来说,这个机会实在太有诱惑力了……在脑中略过了所有可能面临的风险及后果后,最后我还是决定按原计划前往。
“未来隐藏在迷雾之中,隔着距离,难免让人望而生畏。然而只要踏足其中,一切就会云开雾散。”——女飞行家柏瑞尔·马卡姆的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勇敢前行。
九月下旬,我乘坐冰岛航空的波音757-200型飞机从纽约肯尼迪机场起飞。经过五个半小时的飞行,终于降落在全世界纬度最高的首都城市——雷克雅未克。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尽管毗邻北极圈,雷克雅未克的平均气温远远温暖过同纬度的其他城市。横隔丹麦海峡仅两小时飞行距离的格陵兰东部小镇库鲁斯克,尽管纬度与雷市基本相同,由于北冰洋寒流的影响,却是终年冰封雪冻。英文中有对此相当精准的双关语调侃,“Iceland is all of green Greenland is all of ice.”——冰岛全境绿,绿岛(格陵兰的英文字面意义为“绿色岛屿”)全是冰。
此前担心的达本加的火山喷发,由于喷发地区远处深郊,不至于侵犯到雷克雅未克周边空域以及相应民航航线,因此等到我到达雷克雅未克的时候,针对小飞机的禁飞指令已经取消了。但初到冰岛的时候天气并不好。刚告别明媚夏季的冰岛被凄风苦雨的低压气象所统治,几乎每天都是阴雨连绵与呼啸狂风。前往喷发火山的路途遥远,需要飞越大片的冰原与高山,如果这样的风雨天气持续下去,就算有当地飞行教练作为安全飞行官与我同行,也未必能够在如此恶劣的天候下完成约四小时的长途往返飞行。
还好天公作美,在我停留冰岛的最后一天,缠绵不去的低压中心终于离开了这片海域,整个冰岛南部阳光普照,雨住云收,风平浪静。至此,一切障碍都已统统消散,终于可以飞越火山,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幸运。
那天,我早早地到达了离酒店不过10分钟车程的雷克雅未克市内机场,与之前联系好的飞行官戴维见面。戴维是冰岛本地人,有着5年飞龄的他正是在这座机场接受的飞行训练,戴维现已考好了飞行教官执照,一边教育学生飞行员积累飞行小时,一边寻求在小型航空公司或公务航空公司担任飞行大副或机长的机会。
作为ICAO国际民航组织的成员国之一,冰岛的飞行规则与无线电术语与美国并无太大差别。出于法律职业病的谨慎个性,我还是保守起见地雇佣了熟悉当地飞行规则,以及周边地形气候的戴维协助处理无线电通话与飞行导航。为了照顾不懂冰岛语的我,戴维主要使用英文与塔台交流,时而插进一些冰岛语。然而随着飞离市内繁忙空域,进入到荒无人烟的市郊之后,无线电里便安静下来,只有飞机引擎的轰鸣声伴随着我们的孤寂旅途。
时值初秋的清晨,缠绵多日的雨云已经散去,蓝天一洁如洗。唯有环绕着雷克雅未克的广袤群山依然氤氲着蓬勃欲发的乳白雾气。地面苔原由于吸饱了水汽,呈现出浓重的鲜绿色。如果说在干燥时候,深黑的火山岩还能从干枯的灰黄苔原中隐隐透出存在感的话,现在它们已经被湿哒哒的绿色所淹没了。远处的山脚下,能看到供应整个雷市电力的地热电站,以及热力井中滚滚而出的地热蒸汽——火山活动带来的地热为雷克雅未克提供了源源不绝的清洁电力与热能。郊外散布的农场小镇也基本遵循着围绕地热点而建的规律。如果说沙漠地带的文明是有水源处有人烟,那么冰岛的规律则是有地热处有人烟。
随着远离市区,人烟的痕迹也逐渐息绝了。飞机已经深入到群山冰原腹地,云层聚集加厚,群山也由之前的青绿苔原转变为一望无际的皑皑白雪。我们拉高机头,爬升到8000英尺(约合2400米)的云层之上。灿烂的阳光洒落在云雾上,形成环状的彩虹圈。在云遮雾拦与虹彩辉映的下方,冰河蜿蜒,冰牙交错,冰川裂开深蓝色的伤痕,流淌的冰舌悬挂在冰雪的峭壁之上。我突然想起来传说中居住在极寒之地的冰雪女王的故事,她所在的冰宫大概也会是同样的奇景吧。
而真正的奇景,还在远方等待着我们。
出于安全起见,我们并没有直接前往火山喷发处,而是小心地沿着山脉的边缘绕行。一路有大约20~30节(约合37~56千米/小时)的顺风,飞机比预定中的行程要快得多。当看见云层上奇峰突起的层积白雾时,我还没反应过来,只以为是一团普通的层积云。直到戴维掏出手机给它拍照,我才有所察觉地迟疑发问,“这云是?”“火山灰!我们快到了!”戴维简洁地回答我。 如同迎接摩西的红海般,我们正前方的厚重云海顺从地分出一片足够我们下降的空隙通道。穿出云海的缺口,眼前是大片铺陈的白色冰原。夺目的滚滚白烟尽头就是漆黑的火山口,可以看到翻滚的岩浆,灰白色的火山灰遮云蔽日地朝着东方的大海飘去。之前将近大半个月里,风向正好与今天相反,都是朝向内陆的雷克雅未克去的。这样的话,由于航路上可能遭遇对飞机发动机损害极大的火山灰,我和戴维就不得不为了安全起飞绕远路迂回前进。而今天不仅天气晴好,更是惠风和畅,无怪乎戴维一路上都在不断感叹,“你的运气真是太好了。”
随着飞机接近火山,无线电忽然里传来对话声。我定神一看,火山口的上空已经有其他几架小型固定翼飞机与直升机早早到达了,正在以火山口为中心低低环飞或悬停。自从冰岛政府封锁了火山周边的地面区域后,空中观火山成为热爱探险的游客们唯一的选择,尽管所费不菲,却仍然极受欢迎。难怪出发前戴维也说,“火山那边的空域比市里可要忙多了。”此时的他,一边与当地飞行员以冰岛语简短交流着,一边忙于操纵飞机以拉开安全距离。
等接近了火山口,我们就放慢了飞行速度,并尽可能地贴近山峰喷发处,以便仔细查看火山喷发的景象。在火山灰雾掩映之下,岩浆闪耀着时而朦胧时而明亮的橘红色光泽,飞溅着,舞动着,犹如恶魔之舌般贪婪地舔舐着人世洁净的空气,似乎拥有生命般地不住地翻滚沸腾。奔涌的岩浆以万夫不当之势溢出山口,一泻而下,形成一个小小的岩浆瀑布,并延展出一条岩浆河,朝地势更低的方向缓慢推进。暗红熔金的岩浆河蜿蜒流淌在泛着银子般的光芒的冰原,仿佛爬行科的猎食者一般,冷酷而缓慢地匍匐前进,闪动着不吉的光芒。火山烟雾被地底的焚风簇拥着,又被人间的雪风拉拽,在离地面大约三四千米的高度平平铺开,厚厚地覆盖在岩浆河上方,仿佛给寒冷的冰川披上一条厚重的皮草披肩。火山灰含有大量硫化物,虽然远远看去呈现出牛奶般的白色,但当阳光透过火山灰时,则被过滤为妖异的血红色,与岩浆河的光芒交相辉映,反射在冰川的雪白肌体之上。岩河周围的冰川早已受热化开,深黑的古老火山岩上重新覆盖了新冷却的火山岩。岩河途径上的地下水脉则被岩浆高热所气化,自不同地表裂缝中纷纷挤出滚滚水蒸气,仿佛战场放出的狼烟般,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形成难得一见的蒸汽阵——戴维一边掌控着飞机以便我腾出手来拍照,一边向我感叹道,“我在冰岛生活了这么多年,从未见过这样的景象。”
以火山灰带为分隔线,我们在火山一侧翻折俯冲了几次,以便充分饱览喷发口的美景。又绕到火山的另一侧,顺着火山灰以及岩浆河流的方向,朝东行去。原本以为戴维会和之前一样原路折返,没想到飞机一个轻巧的转头,径直从火山灰之下穿过。之前听过不少关于火山灰将如何损伤发动机的告诫,戴维这个意外的举动让我有些吃惊。然而我很快就明白了此举并不危险。由于晴好天气与稳定风向的缘故,火山灰如同一队训练有素的军人,纪律明晰地紧密组织在一起,直到与空中云层汇合之时,才因为受到外力,而如同花朵般在我们的头顶扩散开来。
火山灰的正下方,天空变得更加阴暗了。只有在如此接近的距离观测,我才注意到,火山灰不止是单调的灰白色,而是隐隐折射出好几层不甚明显的晦暗色调,青、紫、橙……说到阳光,头顶的太阳也由于火山灰的过滤变得不甚真实。此时地面上浓烟滚滚,广袤的白雪与冰河映照着太阳与岩浆的血红光芒,冷却的黑色岩浆和火山灰散发着刺鼻的硫磺气味,冰火交织,天倾地陷,仿佛仿佛但丁笔下所描写的炼狱,全然一派末世景象。
如此宏大的恐怖与美丽震慑住了所有飞机上的所有人。飞机发动机的声音有力地轰鸣着,无线电里没有一个人说话。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小时候背诵过的过的片段又出现在脑海中,“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自上世纪20年代,美国的道格拉斯机队首次完成环球飞行以来,已经有不下十位飞行员经由格陵兰一冰岛一欧洲大陆航线完成了同样的壮举。当他们飞越这片冰与火之地的时候,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呢?当我也与他们俯视同样的景色,或许是更为奇丽的景色时,这个疑问一直在我心中翻滚着。出生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的中国律师或许无法揣测出生在十九世纪末的美国军官心中所想的内容。但至少,我们分享着同一颗不妥协不放弃的勇敢的心。正是这颗心,激励了人类不断进取开拓的历险。这也正是飞行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