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师话语权的丧失
教师的话语权,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话语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力。在课堂场域中,教师的话语具体表现为文本的解读话语和日常教学话语,教师的话语权在课堂场域中的存在着特殊价值。国家在新课程改革中实行渐进式的权力下放,应该说在应然状态下教师的权力变“大”了,相应地教师也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如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话语更为丰富。
(一)对待学生意见。
现在讲求思想解放,言论自由,且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对于课本,学生难免会提出一些离经叛道又异想天开的见解,这对于教师来说很是个问题。这些问题,既不能肯定,又不能简单地否定,要在否定的同时把学生引导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上来。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着实不易。既要实现教学目标,又不能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能用老师的身份压人,要让学生心服口服。现实中的有些教师,要么是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不力,学生不信服,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无达成一致,要么是直接无视学生的意见,简单粗暴地把教参上的观点搬出来镇压学生,学生敢怒而不敢言。
(二)组织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环节十分重要,直接关系着课堂效果。但是,现实中往往是因为环节内容与设置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环节的参与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有时候教师问了一个问题,下面出奇的安静,没有学生回答,以至于接下来的环节无法展开,或者随然勉强参与,但是效率不高,达不到预期效果。所谓对话就是双向的,要有人讲话有人听才是。不然的话,只是一方不停的说,另一方完全不参与,也很难称之为对话。
二、教师话语权丧失的原因
(一)时代因素。
当今世界,在经历了新科技革命之后,呈现出来的总的趋势就是多元主体,消解权威。先进的信息技术,带来了信息大爆炸与传媒的兴盛。近几十年来产生的信息比过去上千年来产生的所有信息的总和还要多。且信息的流通方式多样,方便快捷。这就使得一种或少数几种思想很难再占有绝对多数的信徒而获得垄断地位,就像中世纪的基督教那样。一切学说思想,只要言之成理,能够自圆其说就要行。这反映在教学中就是,对于课本内容,学生们借助网络等媒体获得了大量的参考信息,进而产生各种各样不同的、颇有独到之处的见解,教学参考书上的所谓的标准答案已经很难让所有学生信服。
1.心理因素。
中学生正处于心理逆反期,往往喜欢唱反调,发表一些奇谈怪论以引起他人的注意。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学生对于课本的理解刻意追求新奇,务必达到让人耳目一新的效果。所以学生们的见解往往五花八门,各种各样的奇怪言论都有。
2.教师自身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文化也逐渐繁荣,公民的文化水平正在逐渐提高。现在学生的知识面已经不是十年前的学生所能相比的。书籍、报刊、电视、网络等传媒的繁荣使得学生可以接触到的知识信息非常丰富。另一方面,对于教师的文化素质水平的要求也水涨船高。但是,随着国家推行高等教育的全民普及,各大高校连年扩招,作为中学教师的主力军的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却出现了下滑,这一消一涨之间,使得教师们有限的知识储备已经不足于应付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提高自生文化水平显得迫在眉睫。
3.新课程改革。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围绕学生展开。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原本是不错的,有助于改善以往应试教育体制中学生被限制过死的状况。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可能是收以前应试教育体制毒害太深,改革之心归于迫切,矫枉过正,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认为所有学生都是对的,对于学生的偏激、甚至是荒谬的观点也都一一肯定下来。这样一来,教师自己已经很难再发表任何意见了,否则,必定与学生的观点产生冲突。
三、教师话语权丧失的对策
(一)知识性与趣味性。
虽然现在学生的知识面宽度已经相当可观,但毕竟还是孩子,在深度方面不可能有太高的造诣,绝不是足够与教师们大学毕业生相提并论的。而学生提出来的问题之所以能为难住教师,应该是教师们思想上不够重视,准备不足所致。在上课之前备课的时候,教师应该来一次地毯式的知识点大搜索,务必把知识点一网打尽,这样,学生会提出的问题就大部分都已经解决了。再换位思考,试着站在学生的立场再来看一遍,即使学生的提问没有涉及,也能事先有个大致的了解。
在对于文本解读的知识性用功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其趣味性。以往的应试教育下盛行所谓的“填鸭式”教育,只是单纯的死记硬背,自然枯燥无味。现在,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有些教师刻意追求上课方式新颖,将大量时间用在文本以外的地方,这样做,或许刚开始上课时学生感到新鲜有趣,但是下课后发现并没有学到什么东西,这必将会影响学生对于课堂参与的持续的积极性。趣味性应该以知识性为基础,既要新颖有趣,让学生乐于参与其中,更要注意对知识点的覆盖,毕竟趣味只是手段,学到的知识才是目的。
(二)规定性与生成性。
前面说过,对于学生提出的意见,教师往往一味地肯定,唯恐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殊不知这样做弊大于利。相比于学习的积极性,一个正确的学习方法更重要。对一篇课文,解读方式固然可以多种多样,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和诠释,但是每种方法、每个角度都有一些是一定的,并没有多少自由发挥的余地。这就是文本的规定性。没有规定性,对文本的随意解读都是正确的,容易造成认识上的混乱,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
文本的规定性还体现在要以学科为本,语文课就是语文课,对于课文的解读要语文化,对于一篇课文,写作手法和行文线索等才是语文课所关心的,其思想感情也是,至于其他的,比如朱自清《背影里》父亲过月台是否违反交通规则之类的就不是语文课了。所谓的生成,也要在语文的领域内生成。
参考文献:
[1]李莉莉.让语文课不再"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刍议教学内容的规定性[J].语文建设,2007,10.
[2]瞿瑛,陈祝君.教师话语权失落的表征及原因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7,11.
[3]刘强.宽容学生的"奇谈怪论"[J].教育科学研究,2010,4.
[4]赵洪琴.教师文本解读存在的问题和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9,12.(编辑徐祺琛)
教师的话语权,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话语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力。在课堂场域中,教师的话语具体表现为文本的解读话语和日常教学话语,教师的话语权在课堂场域中的存在着特殊价值。国家在新课程改革中实行渐进式的权力下放,应该说在应然状态下教师的权力变“大”了,相应地教师也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如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话语更为丰富。
(一)对待学生意见。
现在讲求思想解放,言论自由,且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对于课本,学生难免会提出一些离经叛道又异想天开的见解,这对于教师来说很是个问题。这些问题,既不能肯定,又不能简单地否定,要在否定的同时把学生引导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上来。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着实不易。既要实现教学目标,又不能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能用老师的身份压人,要让学生心服口服。现实中的有些教师,要么是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不力,学生不信服,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无达成一致,要么是直接无视学生的意见,简单粗暴地把教参上的观点搬出来镇压学生,学生敢怒而不敢言。
(二)组织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环节十分重要,直接关系着课堂效果。但是,现实中往往是因为环节内容与设置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环节的参与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有时候教师问了一个问题,下面出奇的安静,没有学生回答,以至于接下来的环节无法展开,或者随然勉强参与,但是效率不高,达不到预期效果。所谓对话就是双向的,要有人讲话有人听才是。不然的话,只是一方不停的说,另一方完全不参与,也很难称之为对话。
二、教师话语权丧失的原因
(一)时代因素。
当今世界,在经历了新科技革命之后,呈现出来的总的趋势就是多元主体,消解权威。先进的信息技术,带来了信息大爆炸与传媒的兴盛。近几十年来产生的信息比过去上千年来产生的所有信息的总和还要多。且信息的流通方式多样,方便快捷。这就使得一种或少数几种思想很难再占有绝对多数的信徒而获得垄断地位,就像中世纪的基督教那样。一切学说思想,只要言之成理,能够自圆其说就要行。这反映在教学中就是,对于课本内容,学生们借助网络等媒体获得了大量的参考信息,进而产生各种各样不同的、颇有独到之处的见解,教学参考书上的所谓的标准答案已经很难让所有学生信服。
1.心理因素。
中学生正处于心理逆反期,往往喜欢唱反调,发表一些奇谈怪论以引起他人的注意。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学生对于课本的理解刻意追求新奇,务必达到让人耳目一新的效果。所以学生们的见解往往五花八门,各种各样的奇怪言论都有。
2.教师自身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文化也逐渐繁荣,公民的文化水平正在逐渐提高。现在学生的知识面已经不是十年前的学生所能相比的。书籍、报刊、电视、网络等传媒的繁荣使得学生可以接触到的知识信息非常丰富。另一方面,对于教师的文化素质水平的要求也水涨船高。但是,随着国家推行高等教育的全民普及,各大高校连年扩招,作为中学教师的主力军的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却出现了下滑,这一消一涨之间,使得教师们有限的知识储备已经不足于应付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提高自生文化水平显得迫在眉睫。
3.新课程改革。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围绕学生展开。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原本是不错的,有助于改善以往应试教育体制中学生被限制过死的状况。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可能是收以前应试教育体制毒害太深,改革之心归于迫切,矫枉过正,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认为所有学生都是对的,对于学生的偏激、甚至是荒谬的观点也都一一肯定下来。这样一来,教师自己已经很难再发表任何意见了,否则,必定与学生的观点产生冲突。
三、教师话语权丧失的对策
(一)知识性与趣味性。
虽然现在学生的知识面宽度已经相当可观,但毕竟还是孩子,在深度方面不可能有太高的造诣,绝不是足够与教师们大学毕业生相提并论的。而学生提出来的问题之所以能为难住教师,应该是教师们思想上不够重视,准备不足所致。在上课之前备课的时候,教师应该来一次地毯式的知识点大搜索,务必把知识点一网打尽,这样,学生会提出的问题就大部分都已经解决了。再换位思考,试着站在学生的立场再来看一遍,即使学生的提问没有涉及,也能事先有个大致的了解。
在对于文本解读的知识性用功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其趣味性。以往的应试教育下盛行所谓的“填鸭式”教育,只是单纯的死记硬背,自然枯燥无味。现在,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有些教师刻意追求上课方式新颖,将大量时间用在文本以外的地方,这样做,或许刚开始上课时学生感到新鲜有趣,但是下课后发现并没有学到什么东西,这必将会影响学生对于课堂参与的持续的积极性。趣味性应该以知识性为基础,既要新颖有趣,让学生乐于参与其中,更要注意对知识点的覆盖,毕竟趣味只是手段,学到的知识才是目的。
(二)规定性与生成性。
前面说过,对于学生提出的意见,教师往往一味地肯定,唯恐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殊不知这样做弊大于利。相比于学习的积极性,一个正确的学习方法更重要。对一篇课文,解读方式固然可以多种多样,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和诠释,但是每种方法、每个角度都有一些是一定的,并没有多少自由发挥的余地。这就是文本的规定性。没有规定性,对文本的随意解读都是正确的,容易造成认识上的混乱,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
文本的规定性还体现在要以学科为本,语文课就是语文课,对于课文的解读要语文化,对于一篇课文,写作手法和行文线索等才是语文课所关心的,其思想感情也是,至于其他的,比如朱自清《背影里》父亲过月台是否违反交通规则之类的就不是语文课了。所谓的生成,也要在语文的领域内生成。
参考文献:
[1]李莉莉.让语文课不再"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刍议教学内容的规定性[J].语文建设,2007,10.
[2]瞿瑛,陈祝君.教师话语权失落的表征及原因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7,11.
[3]刘强.宽容学生的"奇谈怪论"[J].教育科学研究,2010,4.
[4]赵洪琴.教师文本解读存在的问题和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9,12.(编辑徐祺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