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关于乐器的教学活动设计

来源 :幼儿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Fr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次大班艺术活动“乐器秀”,活动目标有三点:(1)让幼儿认识几种常见乐器,初步分辨弦乐器与非弦乐器的区别。(2)培养幼儿对乐器演奏方法的探索兴趣。(3)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喜欢倾听、欣赏音乐并与他人分享乐器演奏的快乐。活动开始前,教师准备了各种各样的乐器,有古筝、琵琶、二胡、小提琴、古琴、电子琴、笛子,以及有关图片、唱片和VCD等。活动一开始,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各种乐器,然后欣赏几位教师合奏的一段乐曲,还观看了班上一名幼儿的古筝独奏。幼儿的探索兴趣被迅速调动起来,跃跃欲试。这时,教师却请幼儿回到座位上,回想刚才看到的各种乐器,思考它们的不同之处。接着,教师利用图片和课件讲解弦乐器与非弦乐器的区别。最后,教师组织幼儿玩了一个“花落谁家”的分类游戏,让幼儿根据出示的乐器图片分辨哪些是弦乐器,哪些是非弦乐器。
  这一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显然有不少值得商榷的问题。
  首先,活动目标的设置是否合理?一方面,目标的设置应该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具有可操作性。该活动的目标过于庞杂,无论是认知目标还是情感、能力目标,要想在一次活动中实现似乎是不现实的。另一方面,我们要思考的是这样的目标设置是否符合幼儿发展的需要。如分辨弦乐器与非弦乐器,既不是该年龄阶段幼儿的发展目标,也不是影响幼儿艺术欣赏和艺术体验的主要因素,是否有必要作为教学活动的重点?
  其次,繁复的准备工作是否必要?活动材料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我们应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价值。在该活动中,教师为了准备各种各样的乐器,必定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几名教师为了合奏乐曲,一定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难道只有如此劳师动众、“劳民伤财”才能实现艺术活动的目标和价值吗?
  再次,幼儿的探索是否有效?虽然教师准备了大量的乐器,但是大部分乐器始终只是摆设,幼儿只能看不能碰。考虑到有些乐器价格昂贵,而且幼儿缺乏演奏技巧,教师只让幼儿近距离地观察一下,触摸一下,几乎没有给予幼儿自主探索的机会,幼儿的学习仍以教师的“灌输”为主,而不是以自己的“探索”为主。
  最后,活动的过程是否突出了艺术感受能力的培养?艺术感受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可能仅凭一次活动就能实现。在该活动中,教师仅让幼儿欣赏教师和幼儿的演奏,之后就再也没让幼儿倾听、感受,这怎么能达到提高音乐感受能力的目标呢?
  通过以上分析,我对这一活动的设计提出以下建议。
  1.艺术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和目
  标的设置应符合幼儿的能力水平和发展需要,与幼儿生活经验相联系。分辨弦乐器与非弦乐器之间的区别对于幼儿来说显然要求过高了。教师可以将活动内容改为认识和探索打击乐器。打击乐器相对容易得到,也不易损坏,演奏技巧要求不高,有利于幼儿自主探索。即使要让幼儿认识一些弦乐器,也可以从他们熟悉的、容易接触到的乐器入手,一次活动中也不宜涉及太多种类。教师可以利用班级里的资源(例如班里会弹古筝的幼儿),让幼儿对演奏乐器产生兴趣,然后通过欣赏一些名曲,引导幼儿认识到那么好听的曲子原来是用这种乐器弹奏出来的,进而使幼儿产生对该乐器和其他乐器的探索兴趣。
  2.活动的准备应为实现目标服务,努力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价值。材料不是越多越好,而是适宜才好;活动形式不是越复杂越好,而是以实现目标为原则。在该活动中,幼儿欣赏教师合奏的环节完全可以用欣赏磁带、CD中的乐曲来代替,这些资源极易得到,且在艺术性上更胜一筹。这样,教师可以省下精力来分析幼儿的原有经验、兴趣、需要,使设计的活动更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3.艺术教育应重视幼儿的审美体验,培养幼儿的艺术感受能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艺术领域教育活动的目标是“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幼儿艺术活动就其本身来说,强调的是体验,而非认知。教师将该活动重心放在认知目标上,显然偏离了艺术教育的核心价值。乐器只是一种载体,教师应将乐曲的欣赏与感受作为活动的重心,引导幼儿分辨不同乐器的不同音质,感受不同音色所表达的不同意境与情感,从而对乐器的演奏、乐曲的欣赏产生兴趣,提高艺术感受能力。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师在活动中加大乐曲欣赏环节的比重,并在后续活动中给予幼儿更多的、持续性的体验,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艺术的感染,得到艺术的熏陶。
其他文献
我觉得《咿呀咿呀呦》是一个颇具特色又富有学习与研讨价值的教学活动,其核心意义在于如何使小班集体教学活动既有情趣又有发展效益——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结合我们正在探索的关于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的问题,谈以下几点感悟。    一、趣味盎然,使教学活动富有魅力    这一集体教学活动给人的强烈感受是趣味盎然、充满魅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营造了一个有情、有趣的音乐“童话世界”,孩子们玩在其中
摘要 以科学学科为试点的学科德育教学实践,让科学课堂变得鲜活而富有人文气息,引发了学校教师对学科德育观念的反思;进而以主题化校本研修,推动各学科协同开展学科德育研究与实践,发挥班主任这一德育中坚的领衔作用,加强各学科德育集体备课,带动更多教师协同发展,实现全员育人。  关键词学科德育;全员育人;校本主题研修;德育科研机制  教学的德育性应该是学校教育的基本规定性,道德教育本是各学科课程的应有之义。
关于教具的设计  甘肃酒泉市机关幼儿园 张 鹏    在原方案中,教师利用幼儿对玩具和饮料的浓厚兴趣,巧妙地实现了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转换。但是,与此同时,由于幼儿将注意力集中在对新玩具的探索和品尝饮料方面,既冲淡了对于各种打开方式的探索,又影响了经验的梳理。  从小班幼儿手部动作的发展水平和安全角度考虑,让他们学习打开软包装比较合适,如,解开绳结,松开松紧带,撕开粘扣带,解开扣子,等等。建议把玩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通过开发乡土德育课程,加厚学生人文积淀;开展特色班级建设,涵养学生人文情怀;加强学科教学融合,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彰显学校办学特色,丰厚学生人文底蕴,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关 键 词 传统文化教育;人文底蕴;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9)05-00-02  中华传统文化蕴含丰富智慧,是民族精神之
教师发现小小午休时总是很兴奋,不仅自己不睡,还影响同伴休息。教师好几次通过电话向小小的父母反映这一情况,但小小依然如故。教师没办法,只好找来小小的妈妈面谈。  教师:小小最近不知怎么了,午睡情况很不好。  妈妈:我听您说过这个事情,真不好意思,我也找不出原因,她周末在家也不午睡,不过晚上睡得很好。  教师:你要培养她按时午睡的习惯,每次一到12点就要求她上床安静地躺一会儿。  妈妈:她没这个习惯,
政政只因想折大鱼而遭到“冷遇”,我分析政政很有可能并不知道自己错在哪儿,也不明白教师为什么一定要让自己先折小鱼。面对这一案例。教师应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适宜。然后从幼儿的角度考虑他们的所思所为以及成人对他们的影响。通过这次活动。政政或许从此会变得很“乖”,但这是教师希望看到的吗?故意让幼儿受挫。就是为了培养幼儿的抗挫能力吗?让幼儿在遇到困难时不退却并想办法克服,并不表明幼儿要放弃他应有的选择权。
在本案例中,教师一方面希望教学活动能按照自己的预先设计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又觉得生成的问题可能也有价值。如果按教学设計“走”,似乎影响了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如果跟随生成的问题,又恐原定的活动目标难以达成。这里涉及的实际上是应该如何看待课程的生成和预成的关系问题,并且如何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处理好两者关系的问题。  我们知道,预成活动为幼儿发展提供基本保障,生成活动为幼儿发展提供多种可能。实现一个教育目标有
特殊的电话号码(中班)    目标:  1.知道并记住几个特殊用途的电话号码,练习在相应情景下运用。  2.巩固对数字0、1、2、4、9的认识,学习从左向右排序。  准备:  1.教具:110、114、120、119号码卡片,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头饰各一个,电话机一部,多媒体课件。  2.学具:电话号码卡片人手一份(用带绳子的夹子夹好,事先放在幼儿的椅子下面),0、1、2、4、9、数字卡片若干。 
课程编制者、课程实施者与课程理论家思考问题的角度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表现为课程编制者和课程实施者与课程理论家一样要有清晰的理念,理念来自信念,来自价值判断,其基础依据是:社会学、哲学、心理学等;不同之处体现在课程编制者和课程实施者要从实践出发,要以可操作性为准则,不可太过乌托邦。不管如何限定课程本质的含义,课程理论家、课程编制者和课程实施者,特别是课程编制者和课程实施者,其思想与行
湖北襄阳市教育局、市卫健委近日共同下发《通知》,要求全市学校(含公办、民办中小学、中职学校、幼儿园)都要配备“健康副校长”,进一步完善学校卫生工作管理体系,推进校园疾病预防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遏制聚集性疫情蔓延扩散。  《通知》要求,健康副校长选聘范围为各级医院、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医疗卫生机构;任职条件为:医疗卫生机构班子成员、业务科室中层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