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阿姨从A地开车用了4个小时到达B地,平均每小时行65千米。从A地到B地的距离大约有多少千米?”此题是笔者任教学校数学期末水平测试中的一道题。对于这道题是否需要估算,有两种观点。
坚持“估算”的一方:题中出现了“大约”,所以需要估算。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类估算题的解法,往往告诉学生要找题目中的“大约”“够不够”“能不能”等关键词。
坚持“精算”的一方:题中的“大约”只是为了让题目更加严谨。在实际生活中,小车的速度不可能正好是65千米/时,这是一个统计量——平均速度。
题中的“大约”会不会对学生产生误导,此题考查的意义何在呢?笔者认为此题没有估算价值,并由此题引发有关估算教学的三点思考。
一、避免标签效应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69页有这样一道习题:一条蚕吐的丝大约1500米长。小红养了6条蚕,一共大约吐丝多少米?
这道题是在学生刚刚学习“用估算解决问题”后出现的,受负迁移的影响,学生的解答出现了三种情况:①1500×6≈1000×6=6000(米);②1500×6≈2000×6=12000(米);③1500×6=9000(米)。其中,用前两种解法的学生居多,用第三种解法的学生寥寥无几。为何是这种情况呢?笔者及时追问学生:第三个算式不是挺好的,为什么要把1500米约等于1000米或2000米呢?学生众口一词:问句中有“大约”。原来都是“大约”惹的祸。大多数学生认为:见了“大约”要估算,这是解决估算问题的“诀窍”。
难道真是如此吗?笔者认为:切不可看到“大约”就估算,本题要精确计算。这里的1500米就是一个统计量, 是用“平均”的方法得到的。一条蚕吐丝的长度不可能正好是1500米,也不可能每条蚕吐的丝都是相同的长度。事实上, 大多数教师对此题中“大约”的理解没有异议,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大约”这个词的含义已经了然于胸。而学生则不以为然,他们缺少生活经验,容易想当然,用“贴标签”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新课程改革以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已被纳入教学目标,教师不能再以“纯粹”和“孤立”的方式进行估算教学,而应该在强调“如何估算”的基础上,重视引导学生思考“何时使用估算”,感悟用估算解决问题的优势和价值,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二、提倡情境创设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59页有一道例题:每排 22 个座位,一共有18排,有350名同学来听课,能坐下吗?教材呈现了三种解决方法。
①22≈20,18≈20,20×20=400。一个因数估大,一个因数估小,误差抵消一部分,结果到底是估大了还是估小了,依然不清楚。这种方法无法判断能不能坐下。
②18≈20,22×20=440。把18看成20,把一个因数估大了,实际座位并没有440个,不能肯定坐得下。
③22≈20,20×18=360。把22估成20,估小了,得到的结果360仍然大于350。如果在把一个因数估小的情况下能坐得下,那么实际有350人,当然也能坐得下。
教材这样设计旨在反映估算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使学生初步了解估值与准确值之间的关系,学会根据现实情境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充分体验估算方法與特定情况之间的紧密联系。
尽管教材已经进行了修订,但是在估算教学中,仍然会涉及上述估算方法的辨析和选择。要解决“有350名同学来听课能否坐得下”这个实际问题,必须考虑实际座位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分析和比较估值与准确值之间的关系。尽管通过这三种方法获得的估值均大于350,但从先前的分析中不难发现:第一种方法仅显示准确值可能小于估值400,不一定大于350;第二种方法只能得到准确值一定小于440,还可能小于350;第三种方法可以确保准确值大于360,从而一定大于350。因此,教科书仅在第三次估算后写出“能坐下”。
如果问题没有情境,单纯地估算22×18的结果,以上三种方法都是可行的。脱离现实背景的估算只能强化学生的计算水平。估算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各种估算方法,还要让学生合理地解释估算结果,并学会在特定的情况下灵活选择估算方法,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外化思维过程
估算方法是形成估算技能的基础。如果没有估算的思维过程,估算能力的培养就无从谈起。进行估算时,一种重要的方法是对数据进行“凑整计算”,以便顺利地进行估算。
比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有这样一道例题:9.9×6.9比70小吗?[12] [47]比1大吗?第一个问题的思考价值远大于结论本身。把9.9看成10,10×6.9=69,69小于70,那么9.9×6.9自然小于70;或者把9.9和6.9都看成相应的整数10和7,10×7=70,9.9×6.9的结果肯定比70小。这道题既能让学生充分体验估算的价值,又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
笔者建议,在考查估算时将重点放在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策略上,适度淡化估算结果,引导学生将思维过程呈现出来,以达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目的。
(作者单位:枣阳经济开发区茶棚小学)
助理编辑
坚持“估算”的一方:题中出现了“大约”,所以需要估算。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类估算题的解法,往往告诉学生要找题目中的“大约”“够不够”“能不能”等关键词。
坚持“精算”的一方:题中的“大约”只是为了让题目更加严谨。在实际生活中,小车的速度不可能正好是65千米/时,这是一个统计量——平均速度。
题中的“大约”会不会对学生产生误导,此题考查的意义何在呢?笔者认为此题没有估算价值,并由此题引发有关估算教学的三点思考。
一、避免标签效应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69页有这样一道习题:一条蚕吐的丝大约1500米长。小红养了6条蚕,一共大约吐丝多少米?
这道题是在学生刚刚学习“用估算解决问题”后出现的,受负迁移的影响,学生的解答出现了三种情况:①1500×6≈1000×6=6000(米);②1500×6≈2000×6=12000(米);③1500×6=9000(米)。其中,用前两种解法的学生居多,用第三种解法的学生寥寥无几。为何是这种情况呢?笔者及时追问学生:第三个算式不是挺好的,为什么要把1500米约等于1000米或2000米呢?学生众口一词:问句中有“大约”。原来都是“大约”惹的祸。大多数学生认为:见了“大约”要估算,这是解决估算问题的“诀窍”。
难道真是如此吗?笔者认为:切不可看到“大约”就估算,本题要精确计算。这里的1500米就是一个统计量, 是用“平均”的方法得到的。一条蚕吐丝的长度不可能正好是1500米,也不可能每条蚕吐的丝都是相同的长度。事实上, 大多数教师对此题中“大约”的理解没有异议,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大约”这个词的含义已经了然于胸。而学生则不以为然,他们缺少生活经验,容易想当然,用“贴标签”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新课程改革以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已被纳入教学目标,教师不能再以“纯粹”和“孤立”的方式进行估算教学,而应该在强调“如何估算”的基础上,重视引导学生思考“何时使用估算”,感悟用估算解决问题的优势和价值,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二、提倡情境创设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59页有一道例题:每排 22 个座位,一共有18排,有350名同学来听课,能坐下吗?教材呈现了三种解决方法。
①22≈20,18≈20,20×20=400。一个因数估大,一个因数估小,误差抵消一部分,结果到底是估大了还是估小了,依然不清楚。这种方法无法判断能不能坐下。
②18≈20,22×20=440。把18看成20,把一个因数估大了,实际座位并没有440个,不能肯定坐得下。
③22≈20,20×18=360。把22估成20,估小了,得到的结果360仍然大于350。如果在把一个因数估小的情况下能坐得下,那么实际有350人,当然也能坐得下。
教材这样设计旨在反映估算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使学生初步了解估值与准确值之间的关系,学会根据现实情境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充分体验估算方法與特定情况之间的紧密联系。
尽管教材已经进行了修订,但是在估算教学中,仍然会涉及上述估算方法的辨析和选择。要解决“有350名同学来听课能否坐得下”这个实际问题,必须考虑实际座位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分析和比较估值与准确值之间的关系。尽管通过这三种方法获得的估值均大于350,但从先前的分析中不难发现:第一种方法仅显示准确值可能小于估值400,不一定大于350;第二种方法只能得到准确值一定小于440,还可能小于350;第三种方法可以确保准确值大于360,从而一定大于350。因此,教科书仅在第三次估算后写出“能坐下”。
如果问题没有情境,单纯地估算22×18的结果,以上三种方法都是可行的。脱离现实背景的估算只能强化学生的计算水平。估算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各种估算方法,还要让学生合理地解释估算结果,并学会在特定的情况下灵活选择估算方法,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外化思维过程
估算方法是形成估算技能的基础。如果没有估算的思维过程,估算能力的培养就无从谈起。进行估算时,一种重要的方法是对数据进行“凑整计算”,以便顺利地进行估算。
比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有这样一道例题:9.9×6.9比70小吗?[12] [47]比1大吗?第一个问题的思考价值远大于结论本身。把9.9看成10,10×6.9=69,69小于70,那么9.9×6.9自然小于70;或者把9.9和6.9都看成相应的整数10和7,10×7=70,9.9×6.9的结果肯定比70小。这道题既能让学生充分体验估算的价值,又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
笔者建议,在考查估算时将重点放在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策略上,适度淡化估算结果,引导学生将思维过程呈现出来,以达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目的。
(作者单位:枣阳经济开发区茶棚小学)
助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