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帕替尼治疗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效果

来源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8947816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拉帕替尼治疗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25例经多线治疗后进展的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拉帕替尼口服剂量为1250 mg,根据患者不良反应及PS评分进行剂量调整。评估患者的近、远期疗效,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5例患者的中位PFS为6.0个月(5.0~6.7个月)。CR 1例,PR 14例,SD 8例,PD 2例。ORR为60.00%(15/25),DCR为92.00%(23/25)。单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280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情况将其分为复发组(38例)和非复发组(242例)。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的病程、并发哮喘、饮酒、鼻窦CT AE积分、PE积分、OMC积分、总积分、EOS浸润型鼻息肉、组织淋巴细胞占比<3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群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之一[1]。除了具有典型的运动症状,也是一种具有明显非运动症状的多系统疾病。其中,冲动控制障碍(ICD)给患者和社会带来的影响远超过运动症状。ICD是指患者在强烈欲望驱使下,采取不当行为以获得自我满足的精神障碍[2]。国内外的研究由于研究对象的种族、文化背景、环境因素、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ICD的发病率和相关危险因素差异较大,因此我们开展PD患者ICD的相关调查研究,现报道如下。
幽门螺杆菌(Hp)的发现在消化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自此人们对于Hp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疾病的认识有了新的变革。随着研究不断深入,越来越多学者发现其与胃外疾病的关系亦十分密切。本文对Hp与胃外疾病之间的相关性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患者,女,30岁,因“双下肢乏力2年,加重半年余”于2020年10月31日入院.2 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无力,表现为行走缓慢,症状时轻时重,无明显规律,未检查治疗.半年前自感
目的分析儿科癫痫患儿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14例癫痫患儿,根据患儿家长问卷填写情况,分析癫痫患儿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214例患儿中,依从良好组128例,占59.81%。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地为城市、病程较短、父母受教育程度较高、父母理解医嘱、家庭月收入较高及患儿能够积极面对疾病均可促进患儿服药依从性的提高,而随着病程的增加及药物不良反应程度的加重,患儿依从性显著降低。结论目前儿科癫痫患儿服药依从性较高,其影响因素包括居住地、病程、父母受教
慢性肾脏病静脉血栓栓塞症抗凝治疗需平衡出血和血栓风险,本文根据各类抗凝药物特点,结合抗凝药物在慢性肾脏病中的研究进展、国内外最新抗凝、抗栓指南,综述了肾功能不同阶段选择的抗凝药物及剂量。新型直接口服抗凝药的使用是抗凝治疗的新进展,对于轻至中度肾功能不全者,新型直接口服抗凝药是一个合理的选择,阿哌沙班或可成为中重度肾功能不全伴静脉血栓栓塞症治疗药物华法林的替代。
目的探讨自体微粒皮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在深度烧伤患者肉芽创面移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8例深度烧伤创面基本对称的肉芽创面移植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自体微粒皮移植,治疗组给予自体微粒皮联合自体PRP移植。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创面愈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4、21 d,两组的VAS、VSS评分均低于术后7 d,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创面/皮片血液灌流值高于对照组,上皮组织完全覆盖创面时间、住院时间均短
目的探究布地奈德、硫酸特布他林及复方异丙托溴铵三联雾化吸入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22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分为对照组和三联组,每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三联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硫酸特布他林及复方异丙托溴铵。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肺功能指标。结果三联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三联组的咳嗽、喘息、肺部啰音、发热、咳痰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目的探讨大株红景天联合胸腔热灌注治疗晚期肺癌恶性胸腔积液(MPE)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6例晚期肺癌MPE患者,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为治疗组(38例,胸腔热灌注治疗)和对照组(38例,大株红景天+胸腔热灌注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循环血管内皮细胞(CECs)及循环活性内皮细胞(aCECs)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
患者,女,68岁,因“间断胸闷、下肢水肿1年”入院。患者1年前开始出现自觉活动后胸闷,偶有气短及心前区针刺感,持续2~3分钟,能自行缓解,间断下肢水肿,休息后减轻。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既往史:高血压病史20余年,血压最高达180/100 mmHg,长期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2.5 mg每日1次降压,血压控制平稳。否认“糖尿病”病史。无吸烟史。入院体格检查:T 36.3℃P 76次/分R 19次/分Bp 110/70 mm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