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2020年遵义市第七届物理优质课观摩交流活动为研究案例,参照邢红军教授所研制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分别从立德树人、教学设计、教学技能和教学效果四个方面分析20位参赛选手课堂教学,指出教师课堂教学既有“教学意图明确”“辅助实验新颖”的優点,也存在“素养落实不足”“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效果狭窄”的不足.最后得出五点观看感想:彰显立德树人是宝贵灵魂;精心设计教学是根本保障;落实核心素养是核心内容;推进学生研学是核心要求,突出教学效果是基本诉求.
关键词:教学设计;核心素养;赛教点评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134(2021)05-0034-04
作者简介:李俊永(1987-),男,陕西商洛人,硕士,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物理科学方法的显化、思维型课堂;
党越(1989-)男,陕西渭南人,硕士,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物理课程与教学;
刘明富(1968-),男,贵州仁怀人,本科,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物理教学;
黎锦志(1972-),男,广东佛山人,本科,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物理教与学.
赛教活动是一种传统而有效的教研形式,课题选择、前期准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与反思构成了赛教活动的全部内容,其中教学的设计、实施和效果是教学评价的重点部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物理教学应“注重体现物理学科本质,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通过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培育突出物理学科的育人价值,形成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为交流遵义市物理教师在落实新课改精神的成功经验及做法,充分调动教师的教育研究积极性,提升遵义市物理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遵义市教科院组织了“2020年遵义市第七届高中物理优质课评选观摩交流活动”.
1 观摩活动的基本情况
观摩活动基本情况主要涉及选题、选手、时间和地点,在比赛的前期首先应当确定活动的主题及活动时间与地点,并及时发布这些基本信息,方便各县区选拔参赛选手.
1.1 选题
课题有两个:电容器的电容;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1].选题的意图是非常明确的,“电容器的电容”属于实验探究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甄别教师实验教学创新能力,这种选题决定了教师必须采取实验探究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如果实验探究环节缺失必然导致评分的降低.选题“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属于理论探究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建模与理论分析能力,如果理论分析过程能借助实验验证与分析一定能为教学增添色彩.
1.2 选手
活动中参赛选手共20位,每个课题分别由10位选手执教展示,从各位选手提交的参赛推荐表看,他们都是各区县物理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教学功底硬,专业扎实,因此参赛选手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2 评价理论与点评
点评就是突出重点、把握要点以点带面的分析与评价.往往既谈事实又释其理的点评给人的收获最大,如果能在素养教育背景下找到一种紧扣课堂教学改革的评价理论更有助于活动目的实现.我们可以从首都师大邢红军教授的课堂教学评价理论得到一定的启发,根据该理论笔者认为,本次教研活动课堂教学既有“教学意图明确”“辅助实验新颖”的优点,也存在“素养落实不足”“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效果狭窄”的不足.
2.1 评价理论
关于课堂教学评价理论的梳理和反思,邢红军教授认为,课堂教学评价研究的关键在于是否运用了理论思维,是否能够在理论层面上加以提升.为此,笔者构建了“立德树人 教学设计 教学技能”的三维课堂教学评价模型[2](如图1).
首先,应将立德树人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要求教师既是品行之师又是学问之师,该维度主要实现对学生的品德塑造;其次,课堂教学又依赖于教学设计,这是教学效果得以彰显的基石与根本,主要包括目标、方法、手段、本质、逻辑和创新六个亚维度;最后,只有借助教学技能才能将教学的灵魂予以展现.
评价理论不仅要评价预设和过程,更要评价“教”的是否完整、“学”的是否充分与结果相关的方面.笔者认为,在上述评价模型中应加入教学效果这一维度,借此回答预设与结果的辩证关系,分析教之于学的成效,包括推动(教是否推动了学)和习得(知识习得程度)两个亚维度,最终形成“立德树人 教学设计 教学技能 教学效果”课堂教学评价模型.
2.2 点评
(1)长处.长处即优点、亮点,不仅是教师个人的优点,更是参赛教师集体表现出来的突出特征.
首先,教学意图明确.参赛教师能忠实于教学设计,能围绕设计意图进行施教,能突出立德树人的教学立意,能根据两节完全不同的课题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和文化教育.比如仁怀市的参赛选手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的教学设计内容,见表1.
本节课是规律应用课,主要涉及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运动和偏转现象.此外,带电粒子也可以在电场中处于平衡状态,通过建构物理模型掌握物理方法是本节课的核心.在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培养上明确了让学生为国家而学的意识与责任,在结课时则展示了北京的大型粒子对撞机,可谓目标与手段相匹配.
其次,辅助实验新颖.新颖的辅助实验能够成为教师推进教学、学生开展学习的重要手段,它能够提升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或设置悬念引发学习欲望或验证猜想体现科学精神,表2统计了参赛教师的实验落实情况与效果评定.
(2)不足.不足即缺憾、短处,是值得优化的地方.依据“立德树人 教学设计 教学技能 教学效果”课堂教学评价模型发现,多数缺憾的根在于教学设计与教学技能两个方面.
首先,素养落实不够.核心素养应当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指向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为此教师应该为教学而设计,为素养而教,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更新教学理念,理解教学本质,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理顺教学过程逻辑.很多教学设计提出了素养培育的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可是教学设计起点过高,导致学生思考着力点踩空,素养培育难以落实,比如遵义城区某老师在赛课开始的几分钟直接提出“如何度量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习水县某教师新课伊始就提出“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可能做什么运动”,这样的教学设计起点高、难度高,对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利.同样的赛课东道主学校的老师全程几乎都是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讲解思路,然后进行小组解题,随后展示并由学生点评,每讲一题全班学生掌声鼓励,根据抽签规则该教师面对的是二类班级,这样的课堂却异常热闹,依据教学评价模型它多了讨论,却少了教师应有的讲解,真正优质的课堂不是虚假的繁荣,应该是教师对学生思维的理性“挑拨”实现对知识在理解上的升华,所以素养落实是否到位,值得深思. 此外,在强调物理核心素养的时代背景下,还有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设定采取三维目标,比如新浦新区某老师的教学目标表述为:(1)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电容器,理解电容器电容的概念及定义式,能用来进行有关的计算,掌握平行板电容器的决定式并能运用其讨论有关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因素的实验探究过程,体会其中蕴涵的控制变量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电容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正如广东佛山2019年教学设计比赛中董友军老师提出的观点“作为一线教师,必须顺应时代潮流,主动落实核心素养[3]”.可以说三维目标教学的时代已经终结,可是教师的观念却未跟进.
其次,教学模式单一.20位不同地区的参赛教师,两个选题不同的教学课题,应该说能够在同课异构的过程中凸显出各区县的教学特色,或者教研优势.抛开教学技能这一评价指标,从教学现场与教学设计的六个亚维度相互印证的效果看,除了4节一等奖选手的课堂教学之外,其余多数课堂教学“学生中心”异化成了“活动中心”,“教师指导”异化成了“活动主导”或者“教师领导”,教和学这两个方面走向了各自的对立面,其教学模式要么主要体现“讲”,要么主要体现“学”,出现教和学二元对立的教学现象,造成了教学模式单一的尴尬.如赤水市某教师全程处理自己设计好的几个教学问题,将规律探究课异化为习题课,课堂气氛沉闷乏味,甚至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不做回应,教师自问自答.绥阳县某教师将实验课异化为活动课,学生活动热热闹闹,问答问题不着边际.
教学模式是教师教学思想、教学意图落实的基本架构,采取何种模型教学应当根据知识类型、自身特长、学生实际、教学条件等主观、客观因素综合判定选取,任何割裂教学主观、客观方面的教学行为必然导致教学模式单一,其教学效果必然不佳,从而影响综合评分.
最后,教学效果狭窄.竞技式的赛教活动,不仅要评价教师的专业水平,最终还得对教学效果进行客观评价,要回答“结果如何”的问题.从立德树人的角度看,教学效果评价是指评委对学生知识与能力发展、品德与素养形成程度的客观评判.根据最终的评价结果,笔者进行统计分析,如图3所示,从5位評委对教学的结果分析,20个选手被5位评委特别认可的只有24%,被认可的比率占到49%,课堂教学效果一般的占到27%.课堂教学效果为“一般”的比率大于“好”的比率,教学效果良好的不到50%.由此可见,教学效果欠佳,提升教学效果是遵义市教师需要努力的方向,任重而道远.
3 观课感想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正是这种遗憾的存在促使广大教师不断追求新的教学境界,实现自己专业能力的提升,对于此次赛课活动,笔者有几点感想.
3.1 彰显立德树人是宝贵灵魂
一堂好的物理课总能给人以智慧与启迪,它的落脚点总能回到对学生人格品德的教育上来,不论何种课堂应该把握正确的育人方向,立德树人就是教师先立德后树人,挖掘所教学科的人文资源,并将其与自身的品格、个性特长、教学风格等相融合,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有才无德祸患至焉,无才有德心所聚焉,因此立德树人是优质课堂育人要求的灵魂所在.
3.2 精心设计教学是根本保障
虽然各区县选手都对本次活动给予充分重视,但进无止境,追求精致的教学,突出自身教学风格与特色,需要提前对教学本身做好预设,让教学在预设中定好格调、品味、色彩,因此教学脉络是否清晰,目标与结构设置是否合理,教学方法与活动方式是否恰当等问题都需要教师精心打磨,与高手竞技胜负往往在于细节,因此精心设计教学是优质课堂的根本保障.
3.3 落实核心素养是核心内容
如前所述,好多参赛教师在提交的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陈述仍停留在三维目标层次上,甚至有些混淆素养目标与三维目标.教师备课就是要备出核心素养与具体知识的联系点,把核心素养进行具体化,让其成为教学的核心内容并加以落实.如何落实核心素养是不可回避的,我们应当努力寻找核心素养的落地策略,从而确立核心内容的核心地位.
3.4 推进学生研学是核心要求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建构的过程,教师是这一过程的指导者和推动者,在“学为中心”的理念支撑下,教师的作用在于推进学生不断研学,学生始终行走在自我知识建构的路上,直到本阶段学习活动的结束,依据教学设计将学生学习推向纵深,引发深度学习是一节优质好课的核心要求.
3.5 突出教学效果是基本诉求
突出教学效果是指教学应该达到预设的或者超出预设的教学目的,学生不仅获得知识,更强调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获得感与满足感.教学应当让学生产生变化并引发强烈的学习兴趣,增强积极体验,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因此突出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既是理论要求更是“学”对“教”的基本诉求.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物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邢红军.中学物理教学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
[3]董友军,朱建平,区淑玲.明确设计意图 落实核心素养——2019年佛山市高中物理教学设计展评活动感悟[J].中学物理,2020,38(01):37-40.
(收稿日期:2020-12-23)
关键词:教学设计;核心素养;赛教点评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134(2021)05-0034-04
作者简介:李俊永(1987-),男,陕西商洛人,硕士,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物理科学方法的显化、思维型课堂;
党越(1989-)男,陕西渭南人,硕士,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物理课程与教学;
刘明富(1968-),男,贵州仁怀人,本科,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物理教学;
黎锦志(1972-),男,广东佛山人,本科,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物理教与学.
赛教活动是一种传统而有效的教研形式,课题选择、前期准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与反思构成了赛教活动的全部内容,其中教学的设计、实施和效果是教学评价的重点部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物理教学应“注重体现物理学科本质,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通过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培育突出物理学科的育人价值,形成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为交流遵义市物理教师在落实新课改精神的成功经验及做法,充分调动教师的教育研究积极性,提升遵义市物理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遵义市教科院组织了“2020年遵义市第七届高中物理优质课评选观摩交流活动”.
1 观摩活动的基本情况
观摩活动基本情况主要涉及选题、选手、时间和地点,在比赛的前期首先应当确定活动的主题及活动时间与地点,并及时发布这些基本信息,方便各县区选拔参赛选手.
1.1 选题
课题有两个:电容器的电容;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1].选题的意图是非常明确的,“电容器的电容”属于实验探究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甄别教师实验教学创新能力,这种选题决定了教师必须采取实验探究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如果实验探究环节缺失必然导致评分的降低.选题“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属于理论探究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建模与理论分析能力,如果理论分析过程能借助实验验证与分析一定能为教学增添色彩.
1.2 选手
活动中参赛选手共20位,每个课题分别由10位选手执教展示,从各位选手提交的参赛推荐表看,他们都是各区县物理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教学功底硬,专业扎实,因此参赛选手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2 评价理论与点评
点评就是突出重点、把握要点以点带面的分析与评价.往往既谈事实又释其理的点评给人的收获最大,如果能在素养教育背景下找到一种紧扣课堂教学改革的评价理论更有助于活动目的实现.我们可以从首都师大邢红军教授的课堂教学评价理论得到一定的启发,根据该理论笔者认为,本次教研活动课堂教学既有“教学意图明确”“辅助实验新颖”的优点,也存在“素养落实不足”“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效果狭窄”的不足.
2.1 评价理论
关于课堂教学评价理论的梳理和反思,邢红军教授认为,课堂教学评价研究的关键在于是否运用了理论思维,是否能够在理论层面上加以提升.为此,笔者构建了“立德树人 教学设计 教学技能”的三维课堂教学评价模型[2](如图1).
首先,应将立德树人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要求教师既是品行之师又是学问之师,该维度主要实现对学生的品德塑造;其次,课堂教学又依赖于教学设计,这是教学效果得以彰显的基石与根本,主要包括目标、方法、手段、本质、逻辑和创新六个亚维度;最后,只有借助教学技能才能将教学的灵魂予以展现.
评价理论不仅要评价预设和过程,更要评价“教”的是否完整、“学”的是否充分与结果相关的方面.笔者认为,在上述评价模型中应加入教学效果这一维度,借此回答预设与结果的辩证关系,分析教之于学的成效,包括推动(教是否推动了学)和习得(知识习得程度)两个亚维度,最终形成“立德树人 教学设计 教学技能 教学效果”课堂教学评价模型.
2.2 点评
(1)长处.长处即优点、亮点,不仅是教师个人的优点,更是参赛教师集体表现出来的突出特征.
首先,教学意图明确.参赛教师能忠实于教学设计,能围绕设计意图进行施教,能突出立德树人的教学立意,能根据两节完全不同的课题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和文化教育.比如仁怀市的参赛选手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的教学设计内容,见表1.
本节课是规律应用课,主要涉及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运动和偏转现象.此外,带电粒子也可以在电场中处于平衡状态,通过建构物理模型掌握物理方法是本节课的核心.在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培养上明确了让学生为国家而学的意识与责任,在结课时则展示了北京的大型粒子对撞机,可谓目标与手段相匹配.
其次,辅助实验新颖.新颖的辅助实验能够成为教师推进教学、学生开展学习的重要手段,它能够提升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或设置悬念引发学习欲望或验证猜想体现科学精神,表2统计了参赛教师的实验落实情况与效果评定.
(2)不足.不足即缺憾、短处,是值得优化的地方.依据“立德树人 教学设计 教学技能 教学效果”课堂教学评价模型发现,多数缺憾的根在于教学设计与教学技能两个方面.
首先,素养落实不够.核心素养应当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指向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为此教师应该为教学而设计,为素养而教,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更新教学理念,理解教学本质,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理顺教学过程逻辑.很多教学设计提出了素养培育的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可是教学设计起点过高,导致学生思考着力点踩空,素养培育难以落实,比如遵义城区某老师在赛课开始的几分钟直接提出“如何度量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习水县某教师新课伊始就提出“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可能做什么运动”,这样的教学设计起点高、难度高,对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利.同样的赛课东道主学校的老师全程几乎都是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讲解思路,然后进行小组解题,随后展示并由学生点评,每讲一题全班学生掌声鼓励,根据抽签规则该教师面对的是二类班级,这样的课堂却异常热闹,依据教学评价模型它多了讨论,却少了教师应有的讲解,真正优质的课堂不是虚假的繁荣,应该是教师对学生思维的理性“挑拨”实现对知识在理解上的升华,所以素养落实是否到位,值得深思. 此外,在强调物理核心素养的时代背景下,还有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设定采取三维目标,比如新浦新区某老师的教学目标表述为:(1)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电容器,理解电容器电容的概念及定义式,能用来进行有关的计算,掌握平行板电容器的决定式并能运用其讨论有关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因素的实验探究过程,体会其中蕴涵的控制变量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电容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正如广东佛山2019年教学设计比赛中董友军老师提出的观点“作为一线教师,必须顺应时代潮流,主动落实核心素养[3]”.可以说三维目标教学的时代已经终结,可是教师的观念却未跟进.
其次,教学模式单一.20位不同地区的参赛教师,两个选题不同的教学课题,应该说能够在同课异构的过程中凸显出各区县的教学特色,或者教研优势.抛开教学技能这一评价指标,从教学现场与教学设计的六个亚维度相互印证的效果看,除了4节一等奖选手的课堂教学之外,其余多数课堂教学“学生中心”异化成了“活动中心”,“教师指导”异化成了“活动主导”或者“教师领导”,教和学这两个方面走向了各自的对立面,其教学模式要么主要体现“讲”,要么主要体现“学”,出现教和学二元对立的教学现象,造成了教学模式单一的尴尬.如赤水市某教师全程处理自己设计好的几个教学问题,将规律探究课异化为习题课,课堂气氛沉闷乏味,甚至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不做回应,教师自问自答.绥阳县某教师将实验课异化为活动课,学生活动热热闹闹,问答问题不着边际.
教学模式是教师教学思想、教学意图落实的基本架构,采取何种模型教学应当根据知识类型、自身特长、学生实际、教学条件等主观、客观因素综合判定选取,任何割裂教学主观、客观方面的教学行为必然导致教学模式单一,其教学效果必然不佳,从而影响综合评分.
最后,教学效果狭窄.竞技式的赛教活动,不仅要评价教师的专业水平,最终还得对教学效果进行客观评价,要回答“结果如何”的问题.从立德树人的角度看,教学效果评价是指评委对学生知识与能力发展、品德与素养形成程度的客观评判.根据最终的评价结果,笔者进行统计分析,如图3所示,从5位評委对教学的结果分析,20个选手被5位评委特别认可的只有24%,被认可的比率占到49%,课堂教学效果一般的占到27%.课堂教学效果为“一般”的比率大于“好”的比率,教学效果良好的不到50%.由此可见,教学效果欠佳,提升教学效果是遵义市教师需要努力的方向,任重而道远.
3 观课感想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正是这种遗憾的存在促使广大教师不断追求新的教学境界,实现自己专业能力的提升,对于此次赛课活动,笔者有几点感想.
3.1 彰显立德树人是宝贵灵魂
一堂好的物理课总能给人以智慧与启迪,它的落脚点总能回到对学生人格品德的教育上来,不论何种课堂应该把握正确的育人方向,立德树人就是教师先立德后树人,挖掘所教学科的人文资源,并将其与自身的品格、个性特长、教学风格等相融合,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有才无德祸患至焉,无才有德心所聚焉,因此立德树人是优质课堂育人要求的灵魂所在.
3.2 精心设计教学是根本保障
虽然各区县选手都对本次活动给予充分重视,但进无止境,追求精致的教学,突出自身教学风格与特色,需要提前对教学本身做好预设,让教学在预设中定好格调、品味、色彩,因此教学脉络是否清晰,目标与结构设置是否合理,教学方法与活动方式是否恰当等问题都需要教师精心打磨,与高手竞技胜负往往在于细节,因此精心设计教学是优质课堂的根本保障.
3.3 落实核心素养是核心内容
如前所述,好多参赛教师在提交的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陈述仍停留在三维目标层次上,甚至有些混淆素养目标与三维目标.教师备课就是要备出核心素养与具体知识的联系点,把核心素养进行具体化,让其成为教学的核心内容并加以落实.如何落实核心素养是不可回避的,我们应当努力寻找核心素养的落地策略,从而确立核心内容的核心地位.
3.4 推进学生研学是核心要求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建构的过程,教师是这一过程的指导者和推动者,在“学为中心”的理念支撑下,教师的作用在于推进学生不断研学,学生始终行走在自我知识建构的路上,直到本阶段学习活动的结束,依据教学设计将学生学习推向纵深,引发深度学习是一节优质好课的核心要求.
3.5 突出教学效果是基本诉求
突出教学效果是指教学应该达到预设的或者超出预设的教学目的,学生不仅获得知识,更强调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获得感与满足感.教学应当让学生产生变化并引发强烈的学习兴趣,增强积极体验,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因此突出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既是理论要求更是“学”对“教”的基本诉求.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物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邢红军.中学物理教学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
[3]董友军,朱建平,区淑玲.明确设计意图 落实核心素养——2019年佛山市高中物理教学设计展评活动感悟[J].中学物理,2020,38(01):37-40.
(收稿日期: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