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屏 酸甜记忆杨梅山

来源 :云南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ys0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径直奔向绿色的杨梅树海洋,将枝头的一摸红放在手心,转眼塞进嘴里让它化作心里甜蜜的记忆。这就是石屏的味道,私秘诱人,但只有站在杨梅山上你才会知道。
  五月,火红火红的。石屏的杨梅山起伏着,满山遍野闪烁红彤彤的杨梅,卖像极好,看一眼就叫人直流口水,咬上一口从此难忘。因为特别的水甜,不论云南本地人,甚至外地人都很喜欢。每年就等这一季,只为杨梅来。
  未到石屏先见杨梅,高速路两旁无数山包上自然依偎的杨梅树实在壮观。5万多亩杨梅树等待着每年一度的盛放,那时石屏将成为杨梅的海洋,沉溺着香甜和芬芳。
  到石屏,不吃杨梅算白来。吃杨梅还得到杨梅园里亲自摘了吃,那种乐趣和味道没有复制品。沿着异龙湖穿行,抬头漫山的杨梅树激发了所有人的热情,一口气爬到山顶的杨梅园,面对若隐若现的大杨梅,跃跃欲试,听完入园规则,提了篮子,转眼就消失在杨梅林里。
  


  烈日挡不住杨梅的诱惑,这种时候太阳都被忽略不计,一串串通红在眼前闪烁,只怨手不够用伸手拉过一枝最红的,看准了一颗摘下入口,甜蜜瞬间在体内扩散,哈哈……陶醉,杨梅包围的感觉实在爽!美食当前,还有点手忙脚乱,甚至出现了猴子掰玉米的情形。一边摘一边尝,不觉中已经满载,无论是篮子还是胃,却还意犹未尽
  这样一趟下来,已经成为品尝和摘采杨梅的高手,红得泛紫的杨梅最甜,这是挑选的秘诀,累了就在杨梅树下凉,或者在杨梅园的回廊里泡上一壶茶,品茶吃杨梅,赏异龙湖,实在是惬意之极,天上人间,悠哉悠哉!
  5月,石屏准备了杨梅节,到时,会有为期一个多月的杨梅歌会,除了听经典的海菜腔,看彝族花腰歌舞,游石屏古城之外,你可以畅游杨梅园,品评杨梅,把石屏特有的田园香甜带回家。
其他文献
两千多年来,人类历史上一条最伟大的文明传播之路横亘在亚洲大地上,当那些古道驼铃、山间马帮都已消失在时光的背后,这条道路只剩下了一个响亮的名字——丝绸之路。漫漫黄沙湮没了楼兰,热带丛林侵蚀了吴哥,那些串联丝路的古城都已消失在沧海桑田的变迁中,似乎与丝绸之路有关的一切都只曾在史书中出现一样,很难觅到点点踪迹。也许在20世纪开始的考古发现中让我们重新找到了丝绸之路,但那些过于虚幻的发掘仍然难以形成一个清
期刊
自从拥有自己的第一台相机,晃眼就是二十年。这二十年不知跑了多少路吃了多少苦,当然也无法计量得到了多少收获和满足。这里只想说说这二十年里比较得意的一点。  从1994年起,在我遍及中国大地各个角落的采访拍摄行程里,追寻半世纪的爱成了项重要内容。所谓“半世纪的爱”,指的是那些结婚成家五十年以上的各民族的老夫妇,以及他们在漫长婚姻生活中所经历的故事。  许多老夫妇几乎没有出过远门一辈子生活在十分僻远的大
期刊
编者按    云南旅游资源丰富,好山好水,民风民情,散落云岭。2007年云南省旅游局把国家旅游局推出的旅游宣传促销主题“和谐城乡游”与云南实际相结合,推出“和暖阳光、和睦民族、和谐乡村、和乐乡风、和美家匾”的以“和谐”为核心的五“和”多彩城乡游主题。我们相信,只要有发现美的眼睛,体验美的能力,在云南的大山深处,普普通通的农家,都能有一个惬意的旅程。从2007年第二期起,我们将在这一栏目中,推出田园
期刊
沙溪是一个能够让人心醉神迷的地方,无论是在古代抑或现在,到了这里总令人流连忘返。这一切大概和沙溪的地理位置有关,向北就进入海拔三千米以上的迪庆高原,向西则是山高谷深的“三江并流”区域。多年以前,对那些即将走向艰辛的赶马人来说,沙溪是他们补充给养,离开“人间”的最后一站;而那些刚刚从困苦中走出来的马帮,远离了要人命的雪山、峡谷和急流,突然到了沙溪,在他们的眼中,这里就是“天堂”正如歌里唱道的一样:“
期刊
再没有比云南色彩更为丰富的地方了,多样性的地貌环境,多民族文化构成的七彩云南,营造出一个梦幻般的天地。苍山上的杜鹃花、山茶花盛开,斑斓一片,灿若云霞。滇南石屏的杨梅熟了,将枝头的一抹红放在手心,转眼塞进嘴里化作心里甜蜜的记忆。吃过杨梅,走进花腰彝的村寨,那里更是一个火红的世界,姑娘们大红的衣服,仿佛盛开的马缨花,美得让人眩目。历史同样为我们点染着大地,无论是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马蹄声,还是“金临安”建
期刊
很久很久以前,在滇西北一片美丽的湖泊畔,阳光映着湖面洒满金色,一群勤劳的人们建立起了自己家园,享受着自己的劳动果实,并世代在此繁衍生息……这样的场景和故事在人类漫长的文明史中不胜枚举,只是每个故事中都有其不同的时间、地点和主人翁,以及各自让人难忘的片段。1957年和1978年在海门口挖掘出土的青铜器证实了海门口成为云南青铜文化的发源地。      人类文明的源头往往具备一个不可少的条件——适宜生存
期刊
这一天的投资    得又是个晴朗的周末,约上小学的、中学的、大学的同学二十多人浩浩荡荡地奔向滇池畔的海埂训练基地。往事不堪回首上,一次聚会于此大家不及弱冠,而今却已“三十而立”了。  这里一向以接待国家队训练而司名,想当初甲A火热时,想进来一观其训练真是难如登天。今天在我们旁边训练的是国家女子青年足球队,她们冲天的干劲和激情点燃了我们一行人失落已久的运动火焰。20多人在宽敞的绿荫场上开始追着那个小
期刊
近年来,云南的旅游发展令人瞩目。今年又是云南省“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承前启后和推进旅游“二次创业”最关键的一年。在近日召开的云南省旅游工作会议上,省旅游局局长喻顶成全面部署了今年将突出重点,着力抓好的九项工作。  第一,加快推进“旅游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试点工作。完成试点总体工作方案,编制保山腾冲、玉溪抚仙湖、昆明世博新区三试点的工作方案,组织编制三试点建设专项规划;创新试点地区旅游管理体制机制、
期刊
自从在故宫金銮殿、天坛、圆明园、颐和园、人民大会堂……遇到剑川木雕之后。就一直很想拥有一堂剑川的木雕门窗,透过那些用灵魂雕刻的优美线条。就能触碰时光沉淀下的气息。它的精致、细腻、圆润、飘逸、丰富。古朴典雅的韵味里透着浓浓的时空感,却又律动着时尚。  从古到今。从中国到世界,从皇室贵族到百姓。它曾经象征着地位,代表着品味,如今成为收藏的珍品。剑川木雕成为了一种穿越时空的时尚。      传说,木匠的
期刊
去年底,我们来到了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4个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在所走过的曼德勒、仰光、清迈、金边、曼谷、万象等城市,它们优美秀丽的异域风光,厚重的历史底蕴,富有特色底蕴,富有特色的当地传统文化,无不深深感染着我们,定格在我们的镜头里……  缅甸那些不论是散落在荒原山野中的,还是坐落在城市红尘里的美丽佛塔,都犹如尘世里的仙山,是绝好的拍摄对象。金碧辉煌的大金塔,洁白圣洁的白塔,古朴隽永的红色大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