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怼天怼地的另一面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bianni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说新语》第六门是“雅量”,最能体现人的雅量的自然是看淡生死。著名的嵇康之死,就在这一门。
  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太学生三千人上书,请以为师,不许。文王亦寻悔焉。
  嵇康做过中散大夫,所以往往被称为嵇中散。文王指司马昭,他的谥号是文。
  这一段文字简单得都不需要翻译,感染力却无与伦比。问题是,司马昭为什么要杀嵇康呢?
  嵇康祖上姓奚,本是会稽人(今属浙江),后来搬到了谯郡铚县(今安徽宿县),因为本地有嵇山,改姓了嵇。史书上记录了嵇康父亲的名字,但他爷爷叫什么就不知道了。当时人自报家门,动不动喜欢上溯很多代,报出列祖列宗的头衔,由此可见嵇康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世家。
  嵇家搬到谯郡,那里是曹操的老家。嵇康的父亲嵇昭,担任了督军粮治书侍御史。这是一个秩禄不算高,但在监察系统中十分重要的职务。嵇昭去世时,嵇康年方三岁,由母亲和一位哥哥抚养长大。少年时,他的生活颇为优渥,所以才能博览群书,掌握各种才艺,并养成任诞简傲的性格。看来,父亲积累的资源相当可观,兄长混得也不错。
  这当然得益于曹操、曹丕父子的政策与恩遇。
  后来,嵇康娶了曹操之子、沛王曹林的女兒或孙女(不同书说法不同)。曹操的儿女众多,孙女、曾孙女不知凡几。曹魏的诸侯王大约是历代王朝宗室里最寒酸的,不能直接管控地方,更不用指望兵权,各方面都被严格监管。这门亲事对提升嵇康的地位,恐怕不能说有多少助益。
  嵇康本来并不注定是司马氏的敌人。司马氏取代曹魏,不是血流成河的革命,更像是同一个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转移。大量曹魏旧臣轻松转身,成了晋朝的开国元勋;中层以下的官员更不必牵扯到政治站队中。嵇康的哥哥嵇喜在西晋的仕途就颇为成功。
  那嵇康为何不容于司马氏?
  几乎所有认识嵇康的人都在强调,这是一个魅力大得超凡脱俗的人。这首先得益于他的容貌。《世说新语·容止》记载:
  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晋尺七尺八寸,相当于1.90米左右。不过古人于数字素来不严谨,也许只是形容嵇康非常高。
  这短短一段话里,收录了三个人对嵇康的评价。
  第一个评价,“萧萧”是洒脱大方的样子,“肃肃”是严正整齐的样子。洒脱和严正,都是美好的风度,但并不特别罕见,可同时兼具,就真的难得了。
  第二个评价,这里的“肃肃”是拟声词。嵇康身上似乎自带天籁,仿佛苍松下吹来的风,并非疾风,却有一种牵引的力量,带你超然于尘世之上。
  第三个评价来自山涛。山涛比嵇康大近20岁,却是很好的朋友,因此近距离观察得最仔细。山涛说,嵇康的为人,高峻得像孤松独立,他醉态倾倒的样子,仿佛将要崩塌的玉山。
  至于嵇康为人处世的作风,不多的几种记录,看起来彼此矛盾。《世说新语·栖逸》里说:
  山公将去选曹,欲举嵇康,康与书告绝。
  这里说到的嵇康写给山公(涛)的信,就是著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这封信里,嵇康讲到自己绝不可以为官,官场的烦琐规则,有7件事自己绝对受不了(“必不堪者七”);自己又有两种习性,一定会导致严重后果(“甚不可者二”)。
  “不可者”其一是“非汤、武而薄周、孔”。批判商汤、周武王,瞧不起周公、孔子。朋友圈里说说问题不大,当官了还这样,等于公开宣扬,问题就严重了。
  其二是“刚肠疾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看见不顺眼的事就忍不住要说,不当官眼不见心不烦,当官了就要正面起冲突。
  所以嵇康拒绝了山涛举荐自己为官的好意。值得注意的是,对这件事更早的记载,只说“康答书拒绝”,并没有要和山涛绝交。而从信的内容看,嵇康虽然说话不大客气,也到不了绝交的地步。所以,《与山巨源绝交书》这个后人所拟的篇名,很可能是不准确的。这么处理戏剧性更突出,更吸引眼球,有“标题党”的嫌疑。
  体现嵇康性格最生动的案例,是《世说新语·简傲》里的记载。钟会邀集了一批名士拜访嵇康,嵇康正在大树下打铁,对钟会等人的到来视而不见。直到钟会离去,嵇康才问:“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的应答也足够机敏:“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但关于嵇康的性情,也有完全相反的说法。《世说新语·德行》:
  王戎云:“与嵇康居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
  这样看来,嵇康的涵养深沉得很。这也并非孤证。一来,嵇康喜好老庄之道,喜怒不形于色符合老庄的理想;二来,嵇康写过一篇《家诫》,教导儿子怎样做人,讲的全是一些谨小慎微的道理。他不是泛泛地强调要守规矩,而是对官场人情有很深的洞察。
嵇康正在大树下打铁,对钟会等人的到来视而不见。(李云中/绘)

  或许,嵇康是一个理智上深谙游戏规则,大多数时候也能避免和这种规则发生冲突的人。但正因为看得透,憎恶才更深,才那么决绝地要远离官场。

  譬如嵇康强调,和领导打交道要保持距离,和别人一起去拜访的时候,不要最后走,领导留宿,更不要答应。因为这种情况下,领导很可能跟你打听同事之间的秘密。更糟糕的是,以后同事间有啥不能外泄的事被领导知道了,你会被认为是那个告密者——如果嵇康真是一个“怼天怼地”的人,即使意识到应该守规矩,也不会有这样的观察力。   说到嵇康的谨慎,还有更过硬的证据:最终导致嵇康遇害的吕安事件,嵇康一開始也是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
  吕巽、吕安兄弟俩本来都是嵇康的朋友。后来,哥哥吕巽强奸了弟弟吕安的妻子,吕安想告发哥哥,找嵇康商议,而嵇康“深抑之”;然后他又去找吕巽,让吕巽承诺也不要找吕安的麻烦。嵇康的想法是,“盖惜足下门户,欲令彼此无恙也”。这很尊重世家大族、礼法之士们千年不变的初心:深宅大院里玩得再“脏唐臭汉”没关系,只要保持门口两只石狮子干净,外面架子不倒就行。
  或许,嵇康是一个理智上深谙游戏规则,大多数时候也能避免和这种规则发生冲突的人。但正因为看得透,憎恶才更深,才那么决绝地要远离官场。
  但政治倾轧,不是你想躲开就躲得开的。嵇康调解吕氏兄弟的冲突失败,哥哥吕巽内心不安,反过来告发弟弟吕安殴打母亲。吕巽和钟会关系很好,钟会又有宠于司马昭,一来二去,吕安被贬谪到边境为官。年轻气盛又扬才露己的吕安得知自己被贬后,给嵇康写了这样一封信:
  顾影中原,愤气云踊。哀物悼世,激情风厉。龙啸大野,虎睇六合。猛志纷纭,雄心四据。思蹑云梯,横奋八极。披艰扫难,荡海夷岳。蹴昆仑使西倒,蹋太山令东覆。平涤九区,恢维宇宙。斯吾之鄙愿也。岂能与吾同大丈夫之忧乐哉?
  “平涤九区,恢维宇宙”云云,简直就是说要发动军事政变,改变司马氏专权的局面,把朝政还给曹魏的皇帝。
  司马昭震怒,把吕安抓回来,投入狱中。而吕安既然对嵇康说“岂能与吾同大丈夫之忧乐哉”,嵇康当然也就成了他的同谋。
  这时候,嵇康可以选择与吕安划清界限,但他拒绝这么做。
  你可以理解为,他忠于曹魏,所以甘以身殉;也可以理解为,他对这场政治斗争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但当初没有让吕安去控告吕巽,觉得心中有愧,在这个关头抛弃吕安,他无论如何做不出。
  至于是不是和司马氏作对,其实并不那么重要,你说我是,那就是吧。这就是嵇康在《悲愤诗》中说的:“实耻讼免,时不我与。”
  《三国志》提供了一条至关重要的记录:“嵇康等见诛,皆(钟)会谋也。”钟会出身名门,自幼聪明绝顶,养成了极度虚荣和自我中心的性格。嵇康出身平平,竟能在名士圈享有无与伦比的声望,钟会为此妒火中烧,甚至不需要直接冲突来添油加醋。
  当然,是否处死嵇康最终还要由司马昭决定。而司马昭的心态,另有值得玩味的地方。
  喜爱嵇康的人往往愿意相信,司马昭杀嵇康,是因为嵇康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引起了司马昭的忌惮。这却很可能高估了嵇康。
  一个几乎成了套话的说法是,当时统治黑暗的司马氏大肆杀戮名士。但实际上,如何挥舞屠刀,司马氏大有讲究。对出身门阀大族的人物,司马氏常常很宽容,如害死嵇康后仅仅一年,钟会因谋反被杀,司马昭忙不迭地宣布,不会因此牵连钟氏家族的其他成员,“有官爵者如故”,这就是颍川钟氏作为顶级名门的特殊地位。
  而嵇康的家族,卑微到不够在史书上留下名字,他是靠自己的才华和魅力在名士圈里享有声望。名声足够大,杀你会引起相当大的社会震动;出身足够低,杀你却不至于触动那张复杂的关系网。当需要杀一个人立威的时候,不杀你杀谁呢?
其他文献
你说,   周遭一片荒凉。   那是因为,   你没有看到春天的苗圃,   夏天的丛林,秋天的果园,   你只看到了冬天的景象。   即使在冬天,   也有雪中的游戏,冰上的奔跑,   炉火旁的笑脸。   可惜,   你沒有看到。   人的心里有个放大镜,   假如对准的是阴暗,   黑色的影子就会被拉得很长;   假如对准的是光亮,   一点热量也可以燃烧成一团火焰
拍摄人:tomy  拍摄地点:英国·苏格兰  拍摄时间:2011年3月21日  不同于哈利·波特的童话魔法世界,这是一个成年人的魔幻世界,强硬而狰狞,却格外吸引人,成群的海鸟云集天空,鸟巢星星点点布满了悬崖峭壁。
自2004年与“华盛顿共识”相对应的“北京共识”概念提出后,有关“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讨论在世界范围内日趋热烈。“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内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致的。国际上,对“中国道路”、“中国模式”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持肯定态度的人们,无一例外地赞扬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那么他们认为取得这些成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取得
1948年11月30日,深夜的上海滩码头,靠近和平饭店旁边的中国银行大楼,今夜非常不寻常。早该熄灯全暗的大楼里,今夜一楼竟然灯火通明。在寻常的日子,秋深的夜里行人不多。但今夜的中国银行旁边竟有一群军人,荷枪实弹,警戒森严,把守着银行到港口边的通道。  黑夜中,一艘海关总署的缉私舰缓缓驶向了中国银行的码头。这一艘缉私舰名叫“海星号”,载重达3000吨,在缉私舰中吨位大的船。当它一靠岸,就有人指挥开出
人物介绍:张謇(1853年—1926年),字季直,号啬庵。生于今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常乐镇,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状元,1895年创办大生纱厂,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张謇主张 “实业救国”,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初冬的苏北,草木依旧葱翠,《环球人物》记者来到位于濠河之滨的南通博物苑。这是中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由张謇于1905年创办,他的塑像
上周末,我回家探亲,一进门就被一本可疑的纸制品吸引了目光。我拿起一看,发现是本汉字启蒙读本,还是正规出版社出版的。“为什么家里会有这种东西?我们家又没有熊孩子!”“哦,那是你三爷爷写的,教小孩子识字用的。”老外婆淡定解释道。  这一刻,我看到了人生的走马灯。三爷爷八十了,退休前是小学老师,平生别无所爱,唯独喜欢鞭策别人搞创作。想当年我读小学时,三爷爷常要我向报社投稿。“三爷爷,我不会写啊!”“我教
近日媒体发布的一个“童书作家榜”,将一位没上榜的作家推上风口浪尖,他就是郑渊洁。没上榜的原因,是他主动拒绝进入榜单,而拒绝的原因,则是因为他对个别童书作家进校园开讲座卖书表示不满,认为这违反了相关规定,给学生增加了负担,是一种不良风气。  郑渊洁所批评的现象,久已有之。作家进校园是好事,但捆绑卖书,手段与强行推销类似,这让不少学生与家长难以接受。在正常办讲座与以卖书为目的办讲座之间,存在一大片模糊
8月10日,西班牙國王费利佩六世带着王后和两位公主一起出现在马略卡岛的佩特拉,全程戴口罩参观走访。这是老国王卡洛斯因卷入腐败丑闻逃往海外后,费利佩全家第一次公开露面。当天,国王一家穿搭很清爽,“三位女士”都选择裙装,简约端庄还各有特点。小公主索菲亚成了亮点,据说前几天她到玛丽温特宫时不小心跌倒,缝合了几针,医生建议她休息,但她即使膝盖上裹着绷带,拄着拐杖,也要坚持出行。细心的姐姐莱昂诺尔或牵着她手
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已经82岁了,他患了风瘫症,不得不让女儿了解财产管理的秘密。他不能走动,但坐在转椅里亲自指挥女儿把一袋袋的钱秘密堆好。当女儿将储金室的房门钥匙交还他时,他把它藏在背心口袋里,不时用手抚摸着。  葛朗台临死前,他要女儿把黄金摆在桌面上,并用眼睛盯着说:“这样好叫我心里暖和!”神父来给他做临终法事时,把一个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亲吻,葛朗台见到金子,便作出一个骇人的姿势
武昌起义一声炮响,轰走了皇帝,带来了民国。可是,民国从诞生那日起,中央政府就缺乏权威。孙中山被推为临时大总统,他的党徒在各省做大小都督的很多,但他的中央政府,连开办费都没有着落,革命党众弟兄,自己吃香的喝辣的,对孙中山一个大子不给。最后,还是实业家张謇帮他张罗借了100万,民国才算开了张。孙中山做了总统,连南京的百姓,都不知道总统是个什么东西,为何换了江山,不称皇帝叫总统。  后来,袁世凯答应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