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表演是这门艺术形象化活动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语文教学中的表演能快速培养学生听、读、说、写等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能创设和谐生动的课堂教学情景,能寓教于乐、缓解疲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创造才能的好举措,是教学改革中受学生欢迎的好教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效用
早在1911年英国教育界就提出了戏剧教学法,到六十年代这一戏剧表演教学法已发展成英国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普遍形式。在今天的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表演引进课堂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应。教师在教学中因教材而异常常充当各种角色,或导演,或演员,或主持人,或演说家……当你指导学生开辩论会、演讲会、故事会、赛诗会或课本剧表演时,你就犹如一位调动有方的导演;当你模仿作品中不同人物形象的神态、动作、语言时,你就好像是一位形象逼真的“演员”;当你启发提问、指导阅读时,你就是一位操作自如的主持人;当你分析文章观点、品评人物形象,鉴赏作品艺术特点,品味文字含蕴时,你就是一位能说会道的演说家。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学生,學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表演教学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大胆地让学生充当多种角色,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的活起来、动起来。如自读课中学生上台讲课,俨然是位“老师”;辩论会上学生慷慨陈词,俨然是位“律师”,演讲会上学生口若悬河,俨然是位“演说家”。赛诗会上学生纵情放歌,俨然是位“诗人”; 即兴表演时学生活灵活现,俨然是位“滑稽演员”。
语文教学中的表演体现了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它以一种生动活泼的形式使学生掌握了运用语言的技能,使教学内容更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实际。我在讲《语言的实际运用·得体》这一知识短文时,将参读课文《科学探索的壮举》与之结合起来,把课外的读和课内的听、说以及课后的写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得体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课堂上我让一个身材魁梧的学生背着书包(行李)上讲台,老师充当特别新闻的“主持人”,以无比兴奋的语调告诉同学们:“各位记者,我国第一位位横穿南极的冰川学家秦大河即将归来,请大家不要错失良机。”只见“秦大河”背着行李从“飞机”上走下来( 走下讲台) ,一群男女“小记者”手持“话筒”(卷着的课本)便南膛北凋地争着采访。有的问他穿越“不可接近地区”时想到牺牲吗?“秦大河”巧妙地运用课本结尾的话神采飞扬地作答。有的问:“听说你横跨南极时爱人病重住院,你当时是怎样想的了? ”只见乔装“秦大河”的学生顿了一下,满腔绯红,他想到特定的场合,想到自己的“身份”,竟然回答:“我当时想到自己不是一个好丈夫,我相信妻子会理解我的。”随即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记者们”越问趁深,越问越难,一连问了十多个问题,“秦大河”都作了巧妙得体的回答。课后同学们写下日记大赞这次课是“有趣的采访”乐在其中”“大有收获”。这次表演是以提高学生的读、讲、听、写能力为目的而特别设计的。在训练过程中,以表演形式让学生作“临床”式体验,这一“身临其境”“我即其人”式的教学活动既传授了知识,又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同时又使学生体验了生活,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表演是调节情绪的轻音乐。表演是一种表达情感的活动。从人的成长过程来看,幼时的“过家家”、“看医生”等游戏是一种模仿、一种表演,它反映了一种可贵的童心童趣。初中生这一年龄特征常常表现出活泼好动,富于幻想,好奇好胜,但精力专注有一定的限度。如果教师每节课都按一种模式一讲到底,就会把活生生的教材教“死”,把学生教“呆”。所以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将教学过程设计得生动多样。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随教材内容自然流露的喜、怒、哀、乐的感情和辅以恰到好处的动作,将拨动学生的心弦,唤起学生的共鸣。课内和课外自读课文让学生上讲台当“教师”,模仿老师讲词析句,质疑释疑,这是一种对换角度的生活体验,这种实际体验与光读书本,聆听说教的感受是绝然不同的。教学中让学生充当多种角色,能使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都保持愉快的学习情绪,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语文教学中的表演是激发学习兴趣的催化剂。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趣手段是多样的,而表演是学生“乐知”、“乐学”一种极好的形式。分析小说时,我让学生上台表演孔乙己“排”九文大钱和“罩”茴香豆的传神动作,表演范进中举喜疯的形象语言和神态动作,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很多同学在表演教学中充当多种角色,有的男扮女装饰范进的老娘,有的饰《变色龙》中的小狗,有的还愿意挨鲁提辖三拳而饰“镇关西”。我于是在多种体裁的教学中广泛运用表演教学法,鼓励学生去体味成功,创造成功。尤其是差生,更让其在表演方面有成功感,并激励他们由小成功向大成功迈进。讲寓言时,学生逼真地表演了蚊子的骄,狮子的凶,赫耳墨斯的自命不凡。教第五册教材时,我组织学生根据知识短文《说话简明 连贯 得体》的内容自编了十多个小品,课外活动时由班级组织演出。教学戏剧单元时,我发动学生每人自编一个课本剧,一周之内利用课余时间选拔排演了六个课本剧,有歌剧《白毛女》、话剧《陈毅市长》、小说改编的话剧《变色龙》、寓言短剧《蚊子和狮子》、《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学生个人创作表演的《范进中举》。面向全校组织了一次课本剧表演活动。其中《白毛女》和《变色龙》两剧在我校首届中学生课本剧表演赛中分别荣获了一等奖和二等奖。
语文教学中的表演是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好教法。二十一世纪的中国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语文教育应着眼于社会的发展,促进人的素质提高和社会的繁荣。教育者必须是创造者,教师的任务不再是简单的说教和灌输,而应把学习规律和方法教给学生,组织学生参与和经历教学过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为学服务。同时注重教学实效,学生怎样学得好就怎样教。这就是教法改革的出发点,也是教法改革的归宿。语文课中的表演包括有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动口动手,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教者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挖掘和应用。把小说改编为课本剧,学生必须对作品有深刻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认真构思,进行艺术创造,这就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体现。课堂教学中学生领会了作品的精髓,才能产生强烈的创造欲望和创造行为。
作者单位
吉林省通化县大川学校 吉林省通化县 134116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表演是这门艺术形象化活动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语文教学中的表演能快速培养学生听、读、说、写等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能创设和谐生动的课堂教学情景,能寓教于乐、缓解疲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创造才能的好举措,是教学改革中受学生欢迎的好教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效用
早在1911年英国教育界就提出了戏剧教学法,到六十年代这一戏剧表演教学法已发展成英国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普遍形式。在今天的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表演引进课堂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应。教师在教学中因教材而异常常充当各种角色,或导演,或演员,或主持人,或演说家……当你指导学生开辩论会、演讲会、故事会、赛诗会或课本剧表演时,你就犹如一位调动有方的导演;当你模仿作品中不同人物形象的神态、动作、语言时,你就好像是一位形象逼真的“演员”;当你启发提问、指导阅读时,你就是一位操作自如的主持人;当你分析文章观点、品评人物形象,鉴赏作品艺术特点,品味文字含蕴时,你就是一位能说会道的演说家。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学生,學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表演教学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大胆地让学生充当多种角色,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的活起来、动起来。如自读课中学生上台讲课,俨然是位“老师”;辩论会上学生慷慨陈词,俨然是位“律师”,演讲会上学生口若悬河,俨然是位“演说家”。赛诗会上学生纵情放歌,俨然是位“诗人”; 即兴表演时学生活灵活现,俨然是位“滑稽演员”。
语文教学中的表演体现了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它以一种生动活泼的形式使学生掌握了运用语言的技能,使教学内容更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实际。我在讲《语言的实际运用·得体》这一知识短文时,将参读课文《科学探索的壮举》与之结合起来,把课外的读和课内的听、说以及课后的写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得体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课堂上我让一个身材魁梧的学生背着书包(行李)上讲台,老师充当特别新闻的“主持人”,以无比兴奋的语调告诉同学们:“各位记者,我国第一位位横穿南极的冰川学家秦大河即将归来,请大家不要错失良机。”只见“秦大河”背着行李从“飞机”上走下来( 走下讲台) ,一群男女“小记者”手持“话筒”(卷着的课本)便南膛北凋地争着采访。有的问他穿越“不可接近地区”时想到牺牲吗?“秦大河”巧妙地运用课本结尾的话神采飞扬地作答。有的问:“听说你横跨南极时爱人病重住院,你当时是怎样想的了? ”只见乔装“秦大河”的学生顿了一下,满腔绯红,他想到特定的场合,想到自己的“身份”,竟然回答:“我当时想到自己不是一个好丈夫,我相信妻子会理解我的。”随即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记者们”越问趁深,越问越难,一连问了十多个问题,“秦大河”都作了巧妙得体的回答。课后同学们写下日记大赞这次课是“有趣的采访”乐在其中”“大有收获”。这次表演是以提高学生的读、讲、听、写能力为目的而特别设计的。在训练过程中,以表演形式让学生作“临床”式体验,这一“身临其境”“我即其人”式的教学活动既传授了知识,又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同时又使学生体验了生活,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表演是调节情绪的轻音乐。表演是一种表达情感的活动。从人的成长过程来看,幼时的“过家家”、“看医生”等游戏是一种模仿、一种表演,它反映了一种可贵的童心童趣。初中生这一年龄特征常常表现出活泼好动,富于幻想,好奇好胜,但精力专注有一定的限度。如果教师每节课都按一种模式一讲到底,就会把活生生的教材教“死”,把学生教“呆”。所以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将教学过程设计得生动多样。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随教材内容自然流露的喜、怒、哀、乐的感情和辅以恰到好处的动作,将拨动学生的心弦,唤起学生的共鸣。课内和课外自读课文让学生上讲台当“教师”,模仿老师讲词析句,质疑释疑,这是一种对换角度的生活体验,这种实际体验与光读书本,聆听说教的感受是绝然不同的。教学中让学生充当多种角色,能使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都保持愉快的学习情绪,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语文教学中的表演是激发学习兴趣的催化剂。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趣手段是多样的,而表演是学生“乐知”、“乐学”一种极好的形式。分析小说时,我让学生上台表演孔乙己“排”九文大钱和“罩”茴香豆的传神动作,表演范进中举喜疯的形象语言和神态动作,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很多同学在表演教学中充当多种角色,有的男扮女装饰范进的老娘,有的饰《变色龙》中的小狗,有的还愿意挨鲁提辖三拳而饰“镇关西”。我于是在多种体裁的教学中广泛运用表演教学法,鼓励学生去体味成功,创造成功。尤其是差生,更让其在表演方面有成功感,并激励他们由小成功向大成功迈进。讲寓言时,学生逼真地表演了蚊子的骄,狮子的凶,赫耳墨斯的自命不凡。教第五册教材时,我组织学生根据知识短文《说话简明 连贯 得体》的内容自编了十多个小品,课外活动时由班级组织演出。教学戏剧单元时,我发动学生每人自编一个课本剧,一周之内利用课余时间选拔排演了六个课本剧,有歌剧《白毛女》、话剧《陈毅市长》、小说改编的话剧《变色龙》、寓言短剧《蚊子和狮子》、《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学生个人创作表演的《范进中举》。面向全校组织了一次课本剧表演活动。其中《白毛女》和《变色龙》两剧在我校首届中学生课本剧表演赛中分别荣获了一等奖和二等奖。
语文教学中的表演是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好教法。二十一世纪的中国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语文教育应着眼于社会的发展,促进人的素质提高和社会的繁荣。教育者必须是创造者,教师的任务不再是简单的说教和灌输,而应把学习规律和方法教给学生,组织学生参与和经历教学过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为学服务。同时注重教学实效,学生怎样学得好就怎样教。这就是教法改革的出发点,也是教法改革的归宿。语文课中的表演包括有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动口动手,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教者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挖掘和应用。把小说改编为课本剧,学生必须对作品有深刻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认真构思,进行艺术创造,这就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体现。课堂教学中学生领会了作品的精髓,才能产生强烈的创造欲望和创造行为。
作者单位
吉林省通化县大川学校 吉林省通化县 134116